初中历史精练精析:第四单元第10课欧洲联盟(岳麓版九下)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精练精析:第四单元第10课欧洲联盟(岳麓版九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5 20:3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欧洲联盟训练·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资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够迅速复原,这一复原使欧洲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材料论述了 (  )
A.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 
 
B.西欧经济恢复的影响
C.欧洲联盟成立的作用
D.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
2.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振兴。其原因不包括 (  )
A.凭借原有的经济基础
B.各国政府采取干预经济的措施
C.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D.战争期间积累的财富
3.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其中实力最强的西欧经济大国是 (  )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美国
4.2012年,欧盟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表示:“它用和平取代了战争,用团结取代了仇恨。”这表明欧洲共同体建立的目的是 (  )
A.谋求欧洲的独立安全和发展
B.遏制共产主义
C.同美苏对抗
D.独霸欧洲
5.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 (  )
A.都接受美国的经济援助
B.共同参加联合国组织
C.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法德和解,促成了欧共体的形成
6.20世纪60年代,英国在彷徨一段后还是选择加入欧共体。在这个大家庭中,它既不想全情投入,又不想错过其中的好处。这里的“好处”是指 (  )
①争取美国援助
②促进经济发展
③医治战争创伤
④提高国际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某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目前该“经济共同体”已发展为
 (  )
A.欧共体
B.欧洲联盟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贸组织
8.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属于欧盟(如图为欧盟会旗),颁奖词称,欧盟在过去的60年中为促进欧洲的和平与和解、民主与人权作出了贡献。以下关于欧盟的内容错误的是 (  )
A.1993年11月正式诞生
B.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
C.统一使用美元作为货币
D.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9.右图是某一地区组织统一逐步使用的货币。结合纸币上的旗帜判断这是一张 (  )
A.美元
B.英镑
C.欧元
D.日元
10.2013年是欧盟成立20周年,自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这标志着西欧的联合从单一的经济实体开始过渡为 (  )
A.政治军事集团
B.经济政治实体
C.政治文化实体
D.涉外机构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Stephen是德国某高校的毕业生,今天他很开心,他完成了学业,取得了博士学位,下面是他开始未来的计划。
材料二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现在,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
 ——尼克松1971年的讲话
(1)Stephen在欧洲能方便地生活、工作得益于欧盟的建立,它何时成立 它的前身是什么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欧盟成员国之间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的“那时”应指什么时期 尼克松认为除了“两个超级大国”之外,在经济上还有哪两股力量不可忽视,其中的一个应是谁 它的崛起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3)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变化中,你觉得中国最应借鉴的两条经验是什么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中材料的表述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得益于美国在欧洲的投资,即美国的援助对于欧洲经济的“复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选A。
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各国受到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到处是一片废墟,法西斯德国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本国也遭到沉重的打击。西欧各国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故D与事实不符。
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联邦德国经济持续发展,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
4.【解析】选A。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根据材料“用和平取代了战争,用团结取代了仇恨”判断,欧洲共同体建立的目的是谋求欧洲安全,避免战争,从而发展经济。
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历史知识再认再现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发展,西欧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6.【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7.【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欧洲共同体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1993年成立了欧洲联盟。
8.【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与应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本题旨在考查欧盟这一知识点,分析得出:1993年11月“马约”批准生效,标志着欧盟正式成立,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1999年,欧盟诞生统一的货币
——欧元,欧盟从最初的12个成员国,逐渐扩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故选C。
9.【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仔细观察货币中间的、由五角星组成的圆形图案,不难判断这是欧盟的旗帜。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故选C。
10.【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欧共体实现了西欧的经济发展,是西欧的一个经济实体。随着“马约”的签订,为欧洲政治联盟确立了目标,欧盟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
【拓展延伸】战后西欧经济复兴的原因
主观条件:西欧国家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并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西欧在人才、技术、管理经验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为经济恢复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技术后,极大地促进了战后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
客观条件: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客观上为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分析材料一,链接所学知识,可以直接解答第(1)题。材料二考查的是西欧、日本的经济崛起给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造成了冲击,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链接所学知识,可以解答第(2)题。在西欧、日本崛起的原因中,都有最大限度地重视人才,大力发展经济,这是中国最应该借鉴的地方。
答案:(1)1993年。欧共体。护照、驾照可以在欧盟成员国之间使用;欧盟成员国内部资本、人员、货币自由流通,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西欧。西欧的经济崛起对美国霸权地位提出挑战,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重视科技和教育;稳定压倒一切,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2012·潍坊学业考)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我们)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欧盟军队、一种统一货币……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大家高唱盟歌《欢乐颂》,歌词的意思其实是‘永别了,不列颠’!”这一评论的矛头指向 (  )
A.欧洲一体化
B.经济全球化
C.政治多极化
D.贸易自由化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欧盟”“一种统一货币”“有黄星的蓝色抹布”,因为欧盟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欧盟的旗帜为蓝底黄星,欧盟成立后欧洲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由此判断A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