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美苏“冷战”训练·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乌云刚刚散去,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又在砖瓦废墟中缓缓拉开大幕,这场战争是 ( )
A.甲午中日战争
B.“冷战”
C.朝鲜战争
D.越南战争
2.“冷战”时期,尽管美国屯集了足以让苏联毁灭成百上千次的核弹头,并将核
弹的打击范围扩大到太空空间,但它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还是采取
( )
A.科学技术的较量
B.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
C.以“和平演变”为主
D.仅仅是军事包围
3.1946年,斯大林发表严厉谴责:(此次)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此次“演说”是 ( )
A.马歇尔计划实施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4.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 ( )
A.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5.右下图“黄鼠狼给鸡拜年”是中国漫画家华君武1947年创作的漫画。该漫画讽刺的历史事件是 (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组织的成立
D.华约组织的成立
6.右下图是一幅关于“马歇尔计划”的漫画——《来吧,小鱼》。山姆大叔召唤小鱼过来的目的有 ( )
①援助欧洲发展
②扶持并控制欧洲
③建立北约
④遏制苏联力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当代史就是一部“冷战”史。把“冷战”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8.1969年,尼克松将美国对外战略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收缩的主要原因是 ( )
A.尼克松放弃了与苏联争霸
B.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C.美国经济被苏联超过
D.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
9.下列关于美苏争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争霸局面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
B.美、苏争霸的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C.争霸实质是美苏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D.第二阶段中,苏联转向全面收缩
10.英国人约翰·M·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令人耳目一新。能够支持这个观点的主要史实是 ( )
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西欧的复兴
B.“冷战”期间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C.“冷战”期间联合国发挥的作用日益加大
D.“冷战”期间科技领域出现重大突破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他说,当时欧洲经济濒于崩溃,粮食和燃料等物资极度匮乏,如果没有大量的额外援助,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危机。
材料三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的两则言论,可以看出美国有什么野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什么因素成为阻碍美国野心的绊脚石 为此,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
(2)阅读材料二,判断文中的“他”是谁 为避免欧洲出现“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危机”,“他”提出了什么建议
(3)为了在对抗中占有优势,材料三中的双方在军事方面分别在何时建立了什么组织 产生了什么影响
(4)进入21世纪,美苏争霸已成为历史的烟云,但是世界依然不太平。作为和平爱好者,请写出你的呼声。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A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符合题意。C、D都是局部的热战,使世界和平受到严重威胁,不符合题意。B的特点是双方采取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手段遏制对手,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
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冷战’宣言”“‘冷战’的前奏曲”等,可判断这次演说是“铁幕”演说。1946年,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实际上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题干中的信息“黄鼠狼”指美国;“鸡”指西欧各国,由“援助”“1947年”等,可知与马歇尔计划有关。杜鲁门主义是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不符合题意。北约组织、华约组织分别成立于1949年、1955年,不符合题意。故选B。
【拓展延伸】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一方面是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西欧各国,不仅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而且打开了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图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漫画反映的是“马歇尔计划”,链接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措施。美国通过援助西欧以达到控制西欧、对抗苏联的目的,与建立北约没有关系。故答案选C。
7.【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铁幕”演说揭开“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军事对峙局面形成,两极格局由此形成;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帮助西欧复兴经济,进而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故选C。
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重要信息“1969年”和美国政策的调整,由时间可以判断出美国当时正发动越南战争,深陷战争泥潭,故选D。
【拓展延伸】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双方呈现不同态势,究其原因,关键是双方经济、军事等实力(综合国力)的对比变化。可见,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实力对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而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决定的。
9.【解析】选D。第二阶段中,苏联加强了对外扩张的势头,美国转攻为守,苏联转向全面收缩是在第三阶段期间。
10.【解析】选B。美苏争霸长达30多年,由于双方势均力敌,“冷战”期间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识图能力。考查的内容与冷战及美苏争霸有关。从材料一中的两则言论,不难看出美国有称霸世界的野心,链接所学知识,第(1)题可解。阅读材料二的内容,不难推断出与马歇尔计划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解答第(2)题。第(3)题考查两极格局下的美苏争霸,考查的也是基础知识,可根据所学知识直接回答。第(4)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这个中心来阐述即可。
答案:(1)称霸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力量逐渐壮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欧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冷战”政策。
(2)马歇尔。“欧洲复兴计划”(或者马歇尔计划)。
(3)1949年,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1955年,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4)珍爱和平,远离战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例会前,丘吉尔说:“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 ”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这段对话反映出 ( )
A.苏联实力最强
B.罗斯福野心最大
C.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D.大国争霸意图显现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丘吉尔想做世界主宰,罗斯福想做宇宙主宰,斯大林不允许他们两个做主宰,言外之意是苏联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