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中东地区的矛盾和冲突训练·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学习历史也要关注现实,有一个热点地区,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列强的必争之地,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当地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错综复杂,这一地区是 ( )
A.美洲地区
B.中东地区
C.北非地区
D.南亚地区
2.巴以冲突、叙利亚危机、伊朗问题等使中东地区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该地区位于下图中的 ( )
3.犹太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1948年,犹太人国家 ( )
A.巴基斯坦建立
B.叙利亚建立
C.以色列建立
D.黎巴嫩建立
4.下列漫画所描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①战火频仍
②动荡不安
③政局稳定
④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从所给图提供的信息中你能感受到的有 ( )
①此图反映的是中东地区的矛盾
②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焦点
③中东和平问题的解决艰难而漫长
④巴以对峙必然会给两个地区的民族带来灾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13年5月,巴勒斯坦总统和以色列总理先后到中国访问。为使人们了解中东问题的始末,文化馆特意举办《中东问题的由来和现状》历史图片展,下列不该选用的是 ( )
A.废墟中的巴勒斯坦难民
B.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C.犹太人到达巴勒斯坦
D.联合国通过的阿以分治版图
7.下列有关海湾战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伊拉克入侵并占领科威特
B.这场战争的方式是先进行空中袭击再发动地面进攻
C.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伊军溃败,并被迫无条件接受联合国决议
D.这场战争表明,在海湾地区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霸权主义
8.下图是漫画“中东乱局”图,导致这种乱局出现的主要因素有 ( )
A.民族问题、历史问题、大国介入
B.历史问题、大国介入和宗教问题
C.民族问题、大国介入和宗教问题
D.民族问题、历史问题、大国介入和宗教问题
9.成为阿以关系史上转折点的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是 ( )
A.1990年、德黑兰
B.1991年、马德里
C.1993年、华盛顿
D.2001年、开罗
10.右下图名为“历史性的握手”,它给长期动荡的中东局势带来了一丝和平的曙光。握手双方分别代表 ( )
A.巴勒斯坦与以色列
B.埃及与以色列
C.伊拉克与科威特
D.印度与巴基斯坦
11.下图中的场景至今还在不断上演,它们反映的实质是 ( )
A.印巴冲突和领土争端
B.巴以冲突和领土争端
C.科索沃危机
D.国际恐怖主义
二、非选择题
12.2013年3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到访约旦河西岸城市。他表示,美国支持建立具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巴勒斯坦国,呼吁巴以双方为实现地区和平作出让步。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题干中“巴以双方”各指什么,分属于哪一民族
(2)仔细观察上边的地图,图中的政治形势产生的主要历史背景是什么 分析这一地区为什么备受世人担忧和关注。
(3)你认为解决巴以冲突的途径是什么 请列举两位为此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4)60多年不熄的战火证明,武力无法解决巴以冲突。为了不让幼童惊恐,不让母亲流泪,不让兄弟流血,请你为呼吁中东和平拟一条公益广告。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列强的必争之地。
2.【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读图片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能正确理解“中东地区”的概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东”泛指地中海东岸和南岸地区,B图反映的正是这一地区。
3.【解析】选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联合国决议,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
4.【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由漫画很容易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地区的局势为战火频仍,动荡不安。故选A。
5.【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中的①②③④皆与图片反映的信息以及历史事实相符,所以选A。
6.【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A、C、D都与中东问题有关,B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拿马人民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概念链接】阿拉伯国家:一般是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它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国家包括埃及、叙利亚、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伊拉克、约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也门、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索马里、吉布堤、毛里塔尼亚等亚非国家。
7.【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海湾战争是美国为了它在海湾地区的石油利益和战略需要,利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发动的对伊拉克的战争,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并非是伊拉克入侵并占领科威特。
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和识记理解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图片中中东乱局的表现为伊拉克、伊朗、以巴、黎巴嫩等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历史原因、种族冲突、宗教信仰的不同,以及图中人物——大国(美国)的介入,中东地区出现了混乱的局面。所以选D。A、B、C都不全面。
9.【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91年10月,在美国的主导下,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和谈,确立了“以土地换和平”原则,成为阿以关系史上的转折点。
10.【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图片中人物从左到右依次是以色列总理拉宾、美国总统克林顿、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所以A符合题意。
1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从题干图片中的关键信息“巷战中的以色列士兵”“反击中的巴勒斯坦青年”等,可知与巴以冲突有关。其实质是领土争端。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和历史知识再认再现能力。考查的是中东问题的有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解答第(1)(2)(3)题。第(4)题围绕远离战争,珍爱生命来阐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巴勒斯坦、以色列;阿拉伯民族、犹太民族。
(2)联合国大会决议在此地分别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干戈不息、地区动荡。
(3)和平谈判协商是解决巴以冲突的唯一途径。阿拉法特、拉宾等。
(4)珍爱生命,远离战争;停止战争,为了孩子,为了母亲,为了兄弟;多一些和谐,少一些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