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数列的概念 数学 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A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 数列的概念 数学 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A版)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5 22:0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 数列的概念
第一课时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新课程标准]
1.通过日常生活和数学中的实例,了解数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
2.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
3.通过掌握数列的概念及表示,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知识点一 数列及其有关概念
(一)教材梳理填空
1.数列的定义及表示
(1)定义:一般地,按照确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
(2)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第一个位置上的数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称为首项),第二个位置上的数叫做这个数列的第2项,……,第n个位置上的数叫做这个数列的第n项.
(3)数列的表示:数列的一般形式是a1,a2,…,an,…,简记为{an},其中n∈N*.
2.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从函数观点看,数列{an}是从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到实数集R的函数,其自变量是序号n,对应的函数值是数列的第n项 an,记为an=f(n).
(二)基本知能小试
1.判断正误
(1)数列1,3,5,7可表示为{1,3,5,7}.(  )
(2)数列1,0,-1,-2与数列-2,-1,0,1是相同的数列.(  )
(3)数列的项可以相等.(  )
(4)数列a,b,c和数列c,b,a一定不是同一数列.(  )
答案:(1)× (2)× (3)√ (4)×
2.观察数列的特点,用一个适当的数填空:1,,,,________,,….
答案:3
知识点二 数列的分类与通项公式
(一)教材梳理填空
1.数列的分类
分类标准 名称 含义
按项的 个数 有穷数列 项数有限的数列
无穷数列 项数无限的数列
按项的变化趋势 递增数列 从第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递减数列 从第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常数列 各项都相等的数列
2.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an}的第n项an与它的序号n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基本知能小试
1.判断正误
(1)数列1,1,1,…是无穷数列.(  )
(2)所有的自然数构成的数列均为递增数列.(  )
(3)有些数列没有通项公式.(  )
答案:(1)√ (2)× (3)√
2.若数列{an}的通项满足=n-2,那么15是这个数列的第________项.
解析:由=n-2可知,an=n2-2n,令n2-2n=15,得n=5或n=-3(舍去).
答案:5
3.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则a2·a3等于________.
答案:20
题型一 数列的概念及分类
[学透用活]
[典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2,3,4,5}是有穷数列
B.所有有理数能构成数列
C.-2,-1,1,x,3,4,5是一个项数为7的数列
D.数列1,2,3,4,…,2n是无穷数列
[解析] 紧扣数列的有关概念,验证每一个说法是否符合条件.因为{0,1,2,3,4,5}是集合,而不是数列,故A错误;所有有理数能构成数列,故B正确;当x代表数时,它是项数为7的数列;当x不代表数时,它不是数列,故C错误;数列1,2,3,4,…,2n,共有2n项,是有穷数列,所以D错误.
[答案] B
[方法技巧]
数列及其分类的判定方法
(1)判断所给的对象是否为数列,关键看它们是不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数.
(2)判断递增数列与递减数列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
①观察从第2项起,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大小关系,依据定义进行判断;
②由数列的图象可知,只要这些点每个比它前面相邻的一个高(低),则图象呈上升(下降)趋势,即数列递增(减).
[对点练清]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数列4,7,3,4的首项是4
B.数列{an}中,若a1=3,则从第2项起,各项均不等于3
C.数列1,2,3,…就是数列{n}
D.数列中的项不能是三角形
解析:选ACD 根据数列的相关概念,数列4,7,3,4的第1项就是首项,即4,故A正确;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故B错误;根据数列的相关概念可知C正确;数列中的项必须是数,不能是其他形式,故D正确.
题型二 由数列的前几项求通项公式
[学透用活]
掌握以下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 通项公式
1,2,3,4,… an=n
1,3,5,7,… an=2n-1
2,4,6,8,… an=2n
1,4,9,16,… an=n2
1,2,4,8,… an=2n-1
-1,1,-1,1,… an=(-1)n
9,99,999,9 999,… an=10n-1
1,,,,… an=
[典例2] 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3,5,9,17,33,…;
(2),2,,8,,…;
(3)2,-,,-,,-,…;
(4)5,55,555,5 555,….
[解] (1)因为a1=3=21+1,a2=5=22+1,a3=9=23+1,a4=17=24+1,a5=33=25+1,…,所以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2n+1.
(2)观察可知,各项都可以化成分母为2,分子为对应项数的平方的形式,所以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
(3)数列的符号规律是正、负相间,使各项分子为4,数列变为,-,,-,…,再把各分母分别加上1,数列又变为,-,,-,…,所以an=.
(4)因为数列9,99,999,9 999,…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n=10n-1,所以将题中数列各项改写可得5=×9,55=×99,555=×999,5 555=×9 999,…,由此可得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10n-1).
[方法技巧] 由数列的前几项求通项公式的解题策略
(1)对于分式形式的数列,可以分子、分母分别求通项,较复杂的还要考虑分子、分母的关系.
(2)若第n项和第n+1项正负交错,那么符号用(-1)n或(-1)n+1或(-1)n-1来调控.
(3)熟悉一些常见数列的通项公式.
(4)对于复杂数列的通项公式,其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不容易发现,要将数列各项的结构形式加以变形,将数列的各项分解成若干个常见数列对应项的“和”“差”“积”“商”后再进行归纳.
[对点练清]
1.[与图形有关的通项公式]如图所示的图案中,白色正六边形的个数依次构成一个数列的前3项,则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________.
解析: 我们把图案按如下规律分解:
这三个图案中白色正六边形的个数依次为6,6+4,6+4×2,所以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6+4(n-1)=4n+2.
答案:an=4n+2
2.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n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1)-,,-,,…;
(2),,,,…;
(3)-1,,-,,-,,….
解:(1)这个数列前4项的分母都是序号数乘以比序号数大1的数,并且奇数项为负,偶数项为正,
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n∈N*.
(2)这个数列的前4项的分母都是比序号大1的数,分子都是比序号大1的数的平方减1,
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n∈N*.
(3)这个数列的奇数项为负,偶数项为正,故通项公式中含因式(-1)n.各项绝对值的分母组成数列1,2,3,4,…;而各项绝对值的分子组成的数列中,奇数项为1,偶数项为3,即奇数项为2-1,偶数项为2+1.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1)n·,也可写为an=
题型三 利用通项公式确定数列的项
[学透用活]
[典例3]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2n2-n.
(1)求这个数列的第5项,第10项.
(2)试问15是不是{an}中的项?3是不是{an}中的项?
[解] (1)∵an=2n2-n,
∴当n=5时,a5=2×52-5=45;
当n=10时,a10=2×102-10=190.
(2)an=2n2-n,令an=15,则有2n2-n-15=0,
解得n=3或n=-(舍去).
故15是该数列的第3项.
令an=3,则有2n2-n-3=0,该方程不存在正整数解,故3不是该数列的项.
1.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某项的方法
数列的通项公式给出了第n项an与它的位置序号n之间的关系,只要用序号代替公式中的n,就可以求出数列的相应项.
2.判断某数值是否为该数列的项的方法
先假定它是数列中的第n项,然后列出关于n的方程.若方程的解为正整数,则是数列的一项;若方程无解或解不是正整数,则不是该数列的一项.  
[对点练清]
1.已知数列,,2,,…,则2是该数列的第________项.
解析:∵a1=,a2=,a3=,a4=,
∴an=.
由=2 3n-1=20 n=7,
∴2是该数列的第7项.
答案:7
2.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qn,n∈N*,且a4-a2=72.
(1)求实数q的值;
(2)判断-81是否为此数列中的项.
解:(1)由题意知q4-q2=72,则q2=9或q2=-8(舍去),∴q=±3.
(2)当q=3时,an=3n,显然-81不是此数列中的项;
当q=-3时,an=(-3)n,
令(-3)n=-81,无解.
∴-81不是此数列中的项.
[课堂思维激活] 
一、综合性——强调融会贯通
1.已知数列{an}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a·3n-1,且a2=8,则a4=(  )
A.1     B.2     C.26     D.80
解析:选D 因为a2=8,代入通项公式可得a2=a·32-1=9a-1=8,解得a=1,所以an=3n-1,所以a4=34-1=80.
2.已知数列{an}的通项an=n2+λn(λ∈R),若 p,q∈N*且p≠q,使得ap=aq=-120,则λ的取值个数为(  )
A.0个     B.1个     C.8个     D.无数个
解析:选C 令an=n2+λn=-120,即n2+λn+120=0,由题意可得p,q为方程n2+λn+120=0的两个不等正整数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可知λ为负整数,因为120=1×120=2×60=3×40=4×30=5×24=6×20=8×15=10×12,所以λ=-(p+q)=-121,-62,-43,-34,-29,-26,-23,-22,共8个.
二、应用性——强调学以致用
3.大衍数列,来源于《乾坤谱》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主要用于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原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代表太极衍生过程中,曾经经历过的两仪数量总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隐藏着的世界数学史上的第一道数列题.其前10项依次是0,2,4,8,12,18,24,32,40,50,…,则此数列的第20项为(  )
A.162     B.180     C.200     D.220
解析:选C 由数列前10项的规律可知,当n为偶数时,an=;当n为奇数时,an= ,所以a20==200.
4.如图,200道处于关闭状态的门从左到右依次贴有“1,2,3,…,200”的标签号,某人从第一道门出发,从左向右行进,每路过一道关闭的门就从1开始依次报一个数,报到奇数时把门打开.数完一轮后回到起点,再重复此过程,则最后一道关闭的门标签号为__________.
解析:第一轮报数,标签号中剔除奇数,剩余偶数,即2的倍数;第二轮报数,标签号2,4,6,…,200的报数结果分别为1,2,3,…,100,剔除标签号2,6,10,…,198,剩余的标签号为4的倍数;第三轮报数,标签号4,8,12,…,200的报数结果分别为1,2,3,…,50,剔除标签号4,12,20,…,196,剩余的标签号为8的倍数;重复以上步骤可得,当门数M∈[2k,2k+1)(k∈N)时,最后留下的一道门的标签号为2k,故标签号为128.
答案:128
[课下过关检测] 
1.在数列-1,0,,,…,,…中,0.08是它的(  )
A.第100项 B.第12项
C.第10项 D.第8项
解析:选C ∵an=,令=0.08,解得n=10或n=(舍去).
2.数列,,,,…的第10项是(  )
A. B.
C. D.
解析:选C 由题意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n∈N*),所以a10==.故选C.
3.数列0.3,0.33,0.333,0.333 3,…的通项公式为(  )
A.an=(10n-1) B.an=(10n-1)
C.an= D.an=(10n-1)
解析:选C 因为数列0.9,0.99,0.999,0.999 9,…的通项公式为1-,而数列0.3,0.33,0.333,0.333 3,…的每一项都是上面数列对应项的,故选C.
4.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log(n+1)(n+2),则它的前30项之积是(  )
A. B.5
C.6 D.
解析:选B a1·a2·a3·…·a30=log23×log34×log45×…×log3132=××…×==log2 32=log225=5.
5.已知数列{an}的前四项为11,102,1 003,10 004,…,则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________.
解析:由于11=10+1,102=102+2,1 003=103+3,10 004=104+4,…,所以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n=10n+n.
答案:an=10n+n
6.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n2-8n+12,那么该数列中为负数的项一共有________项.
解析:令an=n2-8n+12<0,
解得2又因为n∈N*,
所以n=3,4,5,一共有3项.
答案:3
7.根据下面的图形及相应的点数,写出点数构成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an=________.
答案:5n-4
8.已知数列{an}的前四项分别为1,0,1,0,给出下列各式:
①an=;②an=;③an=sin2;④an=;⑤an=⑥an=+(n-1)(n-2).其中可以作为数列{an}的通项公式的有________(填序号).
解析:判断一个式子是否可以作为数列的通项公式,只要把适当的n代入,验证是否满足即可,若要确定它是通项公式则必须加以证明.将n=1,2,3,4分别代入验证可知①③④均可作为数列{an}的通项公式,而②⑤⑥不可作为数列{an}的通项公式.
答案:①③④
9.写出下列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4,6,8,10,…;(2),,,,…;
(3)-1,,-,,….
解:(1)各项是从4开始的偶数,
所以an=2n+2,n∈N*.
(2)每一项分母可写成21,22,23,24,…,分子分别比分母少1,故所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写为an=,n∈N*.
(3)通过观察,数列中的数正、负交替出现,且先负后正,则选择(-1)n.又第1项可改写成分数-,则每一项的分母依次为3,5,7,9,…,可写成(2n+1)的形式.分子为3=1×3,8=2×4,15=3×5,24=4×6,…,可写成n(n+2)的形式,所以此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1)n·,n∈N*.
10.已知数列{an}中,a1=a>0,an+1=f(an)(n∈N*),其中f(x)=.
(1)求a2,a3,a4;
(2)猜想数列{an}的一个通项公式.
解:(1)∵a1=a,an+1=f(an),
∴a2=f(a1)=,a3=f(a2)==,
a4=f(a3)=.
(2)根据(1)猜想{an}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n∈N*).
1.[多选]一个无穷数列{an}的前三项是1,2,3,下列可以作为其通项公式的是(  )
A.an=n B.an=n3-6n2+12n-6
C.an=n2-n+1 D.an=
解析:选ABD 对于A,若an=n,则a1=1,a2=2,a3=3,符合题意;对于B,若an=n3-6n2+12n-6,则a1=1,a2=2,a3=3,符合题意;对于C,若an=n2-n+1,当n=3时,a3=4≠3,不符合题意;对于D,若an=,则a1=1,a2=2,a3=3,符合题意.
2.把3,6,10,15,21,…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这是因为用这些数目的点可以排成一个正三角形(如图).则第7个三角形数是(  )
A.28 B.29
C.32 D.36
解析:选D 设3,6,10,15,21,…为数列{an},则an=,当n=7时,a7==36.
3.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ln(n2-1)-ln n2(n∈N+),则ea2+a3+a4=(  )
A.-   B.   C.-   D.
解析:选D 因为an=ln(n2-1)-ln n2=ln,所以a2+a3+a4=ln +
ln +ln =ln ,则ea2+a3+a4=eln =.
4.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pn+q(p,q∈R),且a1=-,a2=-.
(1)求{an}的通项公式.
(2)-是{an}中的第几项?
(3)该数列是递增数列还是递减数列?
解:(1)∵an=pn+q,a1=-,a2=-,
∴解得
因此{an}的通项公式是an=n-1.
(2)令an=-,即n-1=-,
∴n=,解得n=8.故-是{an}中的第8项.
(3)由于an=n-1,且n随n的增大而减小,
因此an的值随n的增大而减小,故{an}是递减数列.
5.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n∈N*.
(1)写出它的第10项;
(2)判断是不是该数列中的项;
(3)求an+1及a2n.
解:(1)a10===.
(2)令an==,
当n为偶数时,=,整理得8n2-33n-35=0,解得n=-或n=5.∵n∈N*且n为偶数,∴原方程无解;当n为奇数时,∵n∈N*,∴an<0,∴不是该数列中的项.综上所述,不是该数列中的项.
(3)an+1=
=;
a2n==.
第二课时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递推公式
[新课程标准]
1.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
2.了解数列的前n项和Sn与an的关系并应用.
3.通过应用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递推公式求通项,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知识点一 数列的递推公式
(一)教材梳理填空
 如果一个数列的相邻两项或多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二)基本知能小试
1.判断正误
(1)3,3.1,3.14,3.142,…可以写出递推公式.(  )
(2)2,4,6,8,10,…为正偶数组成的数列,其递推公式可以写成:a1=2,an+1=an+2.(  )
答案:(1)× (2)√
2.已知数列{an}中,a1=1,a2=2,an+2=an+an+1,则a5=(  )
A.0 B.3
C.5 D.8
解析:选D 利用递推公式可得
a3=a1+a2=1+2=3,
a4=a2+a3=2+3=5,
a5=a3+a4=3+5=8.
3.若数列{an}满足an+1=1-,且a1=2,则a2 024的值为(  )
A. B.-1
C.2 D.1
解析:选A 由an+1=1-及a1=2,得a2=,a3=-1,a4=2,至此可发现数列{an}是周期为3的周期数列.
而2 024=674×3+2,故a2 024=a2=.
知识点二 数列的前n项和Sn与an的关系
(一)教材梳理填空
1.数列的前n项和
我们把数列{an}从第1项起到第n项止的各项之和,称为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作,即Sn=a1+a2+…+an.
如果数列{an}的前n项和Sn与它的序号n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叫做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2.数列的前n项和Sn与通项an的关系
对于任何一个数列,它的前n项和Sn与通项an都有这样的关系:an=
(二)基本知能小试
1.判断正误
(1)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若Sn=n2-n,则an=2n-2.(  )
(2)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若Sn=3n-2,则an=2×3n-1.(  )
答案:(1)√ (2)×
2.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Sm=Sn+m,且a1=1,那么a10=(  )
A.1 B.9 C.10 D.55
解析:选A 令n=9,m=1,则S9+S1=S10,即a10=S10-S9=S1=a1=1.
3.设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则a8的值为________.
解析:法一:由Sn=n2,得an=2n-1,于是a8=2×8-1=15.
法二:a8=S8-S7=82-72=15.
答案:15
题型一 由数列的递推关系求项
[典例1] (1)若数列{an}满足a1=2,an+1=,n∈N*,求a2 024.
(2)设数列{an}满足写出这个数列的前5项.
[解] (1)a2===-3,a3===-,a4===,a5===2=a1,∴{an}是周期为4的数列,∴a2 024=a506×4=a4=.
(2)由题意可知a1=1,a2=1+=2,a3=1+=,a4=1+=,a5=1+=1+=.
由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项的方法
(1)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各部分的关系,依次代入计算即可.
(2)若知道的是末项,通常将所给公式整理成用后面的项表示前面的项的形式,如an=2an+1+1.
(3)若知道的是首项,通常将所给公式整理成用前面的项表示后面的项的形式,如an+1=.
[提醒] 由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项时,易忽视数列的周期的判断,导致陷入思维误区.  
[对点练清]
1.已知数列{an}的首项a1=1,且满足an+1=an+,则此数列的第3项是(  )
A.1 B. C. D.
解析:选C a1=1,a2=a1+=1,a3=a2+=.
2.已知数列{an}中,a1=1,an+1=an.
(1)写出数列{an}的前5项;
(2)猜想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1)a1=1,a2=×1=,a3=×=,
a4=×=,a5=×=.
(2)猜想:an=.
题型二 由数列的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
[学透用活]
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异同点
不同点 相同点
通项公式 可根据某项的序号n的值,直接代入求出an 都可确定一个数列,也都可求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递推公式 可根据第一项(或前几项)的值,通过一次(或多次)赋值,逐项求出数列的项,直至求出所需的an,也可通过变形转化,直接求出an
[典例2] (1)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an+,n∈N*,求通项公式an;
(2)设数列{an}中,a1=1,an=an-1(n≥2),求通项公式an.
[解] (1)∵an+1-an=,
∴a2-a1=,a3-a2=,a4-a3=,
…,
an-an-1=.
以上各式累加得,
an-a1=++…+
=1-+-+…+-
=1-.
又a1=-1,∴an+1=1-,
∴an=-.
(2)∵a1=1,an=an-1(n≥2),
∴=,
又a1=1,∴an=···…···a1=···…···1=.
(1)给出了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从特例入手,归纳猜想其通项公式;二是从一般规律入手,其常用方法有迭代法、累加(乘)法等.
(2)递推公式是间接反映数列的式子,它是数列任意两个(或多个)相邻项之间的推导关系,不能由n直接得出an.用递推公式给出一个数列,必须给出以下两点:①基础——数列{an}的第1项或前几项;②递推关系.  
[对点练清]
1.若数列{an}满足(n-1)an=(n+1)an-1,且a1=1,则a100=________.
解析:由(n-1)an=(n+1)an-1 =,则a100=a1···…·=1×××…×=5 050.
答案:5 050
2.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n∈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an+1=,∴an+1an=2an-2an+1.
两边同除以2an+1an,得-=.
∴-=,-=,…,-=.
把以上各式累加得-=.
又a1=1,∴an=.
故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N*).
题型三 由前n项和Sn求通项公式an
[学透用活]
[典例3] 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2Sn=3n+3,求{an}的通项公式.
[解] 因为2Sn=3n+3,所以2a1=3+3,故a1=3.
当n≥2时,2Sn-1=3n-1+3,
两式相减得2an=2Sn-2Sn-1=3n-3n-1=2×3n-1,
即an=3n-1,所以an=
(1)若an=Sn-Sn-1(n≥2)中令n=1求得的a1与利用a1=S1求得的a1相同,则说明an=Sn-Sn-1(n≥2)也适合n=1的情况,数列的通项公式可用an=Sn-Sn-1表示.
(2)若an=Sn-Sn-1(n≥2)中令n=1求得的a1与利用a1=S1求得的a1不相同,则说明an=Sn-Sn-1(n≥2)不适合n=1的情况,此时数列的通项公式采用分段形式表示,即an=  
[对点练清]
1.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n2-9n,则其通项公式an=________;若它的第k项满足5<ak<8,则k=________.
解析:当n=1时,a1=S1=1-9=-8;
当n≥2时,
an=Sn-Sn-1=n2-9n-[(n-1)2-9(n-1)]=2n-10.
注意到n=1时也满足a1=2×1-10,
所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0.
5<ak<8即5<2k-10<8,解得7.5<k<9.
又k∈Z,所以k=8.
答案:2n-10 8
2.正项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2+n-1)Sn-(n2+n)=0,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由S-(n2+n-1)Sn-(n2+n)=0,
可得[Sn-(n2+n)]·(Sn+1)=0.
又{an}为正项数列,所以Sn=n2+n.
当n=1时,a1=S1=1+1=2;
当n≥2时,an=Sn-Sn-1=n2+n-[(n-1)2+(n-1)]=2n.
注意到n=1时也满足a1=2×1,
所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
题型四 数列中的最大项、最小项
[学透用活]
[典例4]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2-5n+4.
(1)数列中有多少项是负数?
(2)n为何值时,an有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
[解] (1)由n2-5n+4<0,解得1∵n∈N*,∴n=2,3.∴数列中有两项是负数.
(2)法一 ∵an=n2-5n+4=2-,
可知对称轴方程为n==2.5.
又∵n∈N*,故n=2或3时,an有最小值,
且a2=a3,其最小值为22-5×2+4=-2.
法二 设第n项最小,由

解不等式组,得2≤n≤3,
∴n=2或3时an有最小值且a2=a3,
∴最小值为22-5×2+4=-2.
关于数列中的最大(小)项问题的解决策略
(1)利用数列单调性可以求数列中的最大(小)项问题.
常见方法:
①构造函数,确定函数的单调性,进一步求出数列的最值.
②利用(n≥2)求数列中的最大项an;利用(n≥2)求数列中的最小项an.当解不唯一时,比较各解大小即可确定.
(2)利用数列的单调性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常利用以下等价关系:
数列{an}递增 an+1>an恒成立;数列{an}递减 an+1<an恒成立,通过分离变量转化为代数式的最值来解决.  
[对点练清]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n+1)·n(n∈N*),试问数列{an}有没有最大项?若有,求出最大项和最大项的项数;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解:法一:∵an+1-an=(n+2)n+1-(n+1)·n=n·,
∴当n<9时,an+1-an>0,即an+1>an;
当n=9时,an+1-an=0,即an+1=an;
当n>9时,an+1-an<0,即an+1故a1a11>a12>…,
∴数列中有最大项,最大项为第9,10项,
即a9=a10=.
法二:当k≥2时,设ak是数列{an}的最大项,
则即
整理,得解得9≤k≤10,
∴k=9或k=10.又a1=[课堂思维激活] 
一、综合性——强调融会贯通
1.[多选]若数列{an}满足a1=1,a2=3,anan-2=an-1(n≥3),记数列{an}的前n项积为T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n无最大值 B.an有最大值
C.T2 024=3 D.a2 024=3
解析:选BCD 因为a1=1,a2=3,anan-2=an-1(n≥3),所以a3=3,a4=1,a5=,a6=,a7=1,a8=3,…,因此数列{an}为周期数列,an+6=an,an有最大值3,故B正确;a2 024=a8=3,故D正确;因为T1=1,T2=3,T3=9,T4=9,T5=3,T6=1,T7=1,T8=3,…,所以{Tn}为周期数列,Tn+6=Tn,Tn有最大值9,故A错误;T2 024=T2=3,故C正确.故选B,C,D.
二、应用性——强调学以致用
2.如图,九连环是中国从古至今广为流传的一种益智玩具.在某种玩法中,按一定规则移动圆环,用an表示解下n(n≤9, n∈N*)个圆环所需的最少移动次数,数列{an}满足a1=1,且an=则解下5个圆环所需的最少移动次数为(  )
A.5 B.10 C.21 D.42
解析:选C 由a1=1,an=得a5=2a4+1=4a3+1=4(2a2+1)+1=8a2+5=16a1+5=21.故选C.
3.(2022·全国乙卷)嫦娥二号卫星在完成探月任务后,继续进行深空探测,成为我国第一颗环绕太阳飞行的人造行星.为研究嫦娥二号绕日周期与地球绕日周期的比值,用到数列{bn}:b1=1+,b2=1+,b3=1+,…,依此类推,其中αk∈N*(k=1,2,…).则(  )
A.b1C.b6解析:选D 当n取奇数时,由已知b1=1+,b3=1+,因为>,所以b1>b3,同理可得b3>b5,b5>b7,…,于是可得b1>b3>b5>b7>…,故A不正确;当n取偶数时,由已知b2=1+,b4=1+,因为>,所以b2,所以b1>b2,同理可得b3>b4,b5>b6,b7>b8,又b3>b7,所以b3>b8,故B不正确.故选D.
三、创新性——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4.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任意n∈N*,an+1>an,Sn≥S6.请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________.
解析:任意n∈N*,an+1>an,则数列{an}是递增的,任意n∈N*,Sn≥S6,即S6最小,只要前6项均为负数,或前5项为负数,第6项为0即可.所以,满足条件的数列{an}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n-6(n∈N*).
答案:n-6(n∈N*)(答案不唯一)
[课下过关检测] 
1.已知数列{an}满足an>0,且an+1=an,则数列{an}是(  )
A.递增数列 B.递减数列
C.常数列 D.摆动数列
解析:选B 因为=<1,an>0,所以an+1<an,故数列{an}为递减数列.
2.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2-2n+1,则a3=(  )
A.-1 B.-2 C.-4 D.-8
解析:选D ∵数列{an}的前n项和Sn=2-2n+1,
∴a3=S3-S2=(2-24)-(2-23)=-8.故选D.
3.[多选]数列1,3,6,10,15,…的递推公式是(  )
A.an+1=an+n,n∈N*
B.an=an-1+n,n∈N*,n≥2
C.an+1=an+(n+1),n∈N*
D.an=an-1+(n-1),n∈N*,n≥2
解析:选BC 由已知得,a2-a1=2,a3-a2=3,a4-a3=4,经检验,B、C正确.
4.数列{an}满足a1=1,a2=3,an+1=(2n-λ)an,则a3等于(  )
A.5 B.9 C.10 D.15
解析:选D ∵数列{an}满足a1=1,a2=3,an+1=(2n-λ)an,∴3=(2-λ)×1,解得λ=-1,即an+1=(2n+1)·an,∴a3=(2×2+1)a2=5×3=15.故选D.
6.已知函数f(x)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数列{an}满足a1=1,且对任意的n∈N*,点(an,an+1)都在函数f(x)的图象上,则a2 026的值为________.
x 1 2 3 4
f(x) 3 1 2 4
解析:由题知,an+1=f(an),a1=1.∴a2=f(1)=3,a3=f(a2)=f(3)=2,a4=f(a3)=f(2)=1,…,依此类推,可得{an}是周期为3的周期数列,∴a2 026=a675×3+1=a1=1.
答案:1
7.已知数列{an}满足a1+2a2+3a3+…+nan=n2,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
解析:由已知得a1=1,且
①-②得,nan=2n-1,所以an=.
当n=1时,此式也成立,
所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
答案:an=
8.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若对任意n∈N*都有an≥a5,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n+≥5+,所以n-5≥×b,即(n-5)(5n-b)≥0.当n<5时,b≥5n,所以b≥20;当n>5时,b≤5n,所以b≤30,因此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20,30].
答案:[20,30]
9.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当n≥2时,an=Sn-Sn-1=n2+n-1-=n+.
当n=1时,a1=S1=≠1+,
故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
10.已知数列{an}中,an=1+(n∈N*,a∈R,且a≠0).
(1)若a=-7,求数列{an}中的最大项和最小项的值;
(2)若对任意的n∈N*,都有an≤a6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解:(1)∵an=1+(n∈N*,a∈R,且a≠0),a=-7,
∴an=1+.结合函数f(x)=1+的单调性,
可知1>a1>a2>a3>a4;a5>a6>a7>…>an>1(n∈N*).
∴数列{an}中的最大项为a5=2,最小项为a4=0.
(2)an=1+=1+.
∵对任意的n∈N*,都有an≤a6成立,
并结合函数f(x)=1+的单调性,
∴5<<6,
∴-10<a<-8,即a的取值范围为(-10,-8).
1.已知数列{an},an=-2n2+λn,若该数列是递减数列,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  )
A.(-∞,3] B.(-∞,4]
C.(-∞,5) D.(-∞,6)
解析:选D 依题意,an+1-an=-2(2n+1)+λ<0,即λ<2(2n+1)对任意的n∈N*恒成立,注意到当n∈N*时,2(2n+1)的最小值是6.因此λ<6.即λ的取值范围是(-∞,6).
2.[多选]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则(  )
A.当a=2时,数列{an}的最小值是a1=a2=3
B.当a=-1时,数列{an}的最小值是a1=0
C.当0D.当a<2时,{an}为递增数列
解析:选ABD 当a=2时,an=n+,由f(x)=x+的单调性及a1=3,a2=3,可知A正确;当a=-1时,an=n-,显然是递增数列,故最小值为a1=0,B正确;令an=n+=a,得n2-na+a=0,当0an,即n+1+>n+,得a3.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a1+a2+a3+…+an-1(n∈N*,n≥2),则=______;a2 026=______.
解析:分别令n=2,3可得a2=1,a3=.由题意得an-an-1=an-1(n≥3),即an=an-1,所以=.所以an=××…×a3=(n≥3),所以a2 026==1 013.
答案: 1 013
4.已知数列{an}满足a1=1,a2=-13,an+2-2an+1+an=2n-6.
(1)设bn=an+1-an,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2)求n为何值时an最小.
解:(1)由an+2-2an+1+an=2n-6,
得(an+2-an+1)-(an+1-an)=2n-6,
∴bn+1-bn=2n-6.
当n≥2时,bn-bn-1=2(n-1)-6,
bn-1-bn-2=2(n-2)-6,

b3-b2=2×2-6,
b2-b1=2×1-6,
累加得bn-b1=2(1+2+…+n-1)-6(n-1)
=n(n-1)-6n+6
=n2-7n+6.
∴bn=n2-7n-8(n≥2).
当n=1时,b1也适合此式,
故bn=n2-7n-8.
(2)由bn=(n-8)(n+1),得
an+1-an=(n-8)(n+1).
∴当n<8时,an+1<an;
当n=8时,a9=a8;
当n>8时,an+1>an.
∴当n=8或n=9时,an的值最小.
5.已知数列{an}中,a1=1,a2=2,an+2=an+1-an,试写出a3,a4,a5,a6,a7,a8,你发现数列{an}具有怎样的规律?你能否求出该数列中的第2 024项?
解:a1=1,a2=2,a3=1,a4=-1,a5=-2,
a6=-1,a7=1,a8=2,….
发现:an+6=an,数列{an}具有周期性,周期T=6.
证明如下:∵an+2=an+1-an,
∴an+3=an+2-an+1=(an+1-an)-an+1=-an.
∴an+6=-an+3=-(-an)=an.
∴数列{an}是周期数列,且T=6.
∴a2 024=a337×6+2=a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