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 一天的时间(2) (教学设计) 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活动 一天的时间(2) (教学设计) 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3 20:1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活动 一天的时间(2)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版本 数学·苏教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年 级 学 期 单 元 数学活动
课 题 一天的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根据起止时间计算经过的时长,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2.素养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时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教学难点:科学合理地设计时间安排。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为后面学习计算时长打好基础。
1.认一认下面的时钟,并分别用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表示。
观察图中的钟表,说一说是什么时间,再结合图想一想,这个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
分别用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表示图中的时间。
2.图中的两个时间相隔多久,有什么办法来计算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一下吧!(板书课题:一天的时间)
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计算经过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探索计算经过时间的不同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1.情境探究:
(1)看图分析:你从图上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交流讨论。
2.探究算法:
博物馆周二至周五每天开放多长时间?
①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②全班交流。
在钟面上拨一拨,看经过的时间。
可以先分段计算,再相加。
还可以先在直线上标出时间,再计算。(转化为24时记时法再进行计算)
总结计算时长的方法。
学习任务二:合理安排时间
1.小青的爷爷、奶奶参加社区组织的自助旅游。下面是小青收集的相关信息。
你能根据上面的信息,设计一个合理的浏览时间表吗?
阅读上面的信息,找出关键时间点。
小组合作:怎样设计时间表,里面应该包含哪些项目。
怎样合理分配时间。
小组讨论设计时间表,然后交流汇报。
2.下面的连环画记录了小敏星期六的主要活动。你能说说小敏这一天的安排吗?
观察连环画上的时间,算一算每项活动用时多少。
说说这样的安排合理吗?
把你双休日的安排也以连环画的形式合理进行安排吧!
学习任务三:古代与现代记时方法
1.我国古人是怎样记时的?
(1)介绍古人记时的方法。
(2)你还知道哪些记时的方法,全班交流。
2.理解“北京时间”。
(1)什么是北京时间?
(2)为什么在宾馆大厅看到的北京时间与世界上其他城市的时间不一样?
(3)你能算出这几个城市的时间差异吗?
三、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多层次练习,巩固 24 时记时法的转换和经过时间的计算,培养应用能力。
1.计算经过的时间。
2.爸爸从甲地坐火车到乙地,火车 18:00出发,次日 7:20 到达,坐火车用了多久?
3.周末小华写作业,从 9:10 开始到 10:35 结束,中间休息了 20 分钟,实际写作业用了多久?
4.小明的周六日程如下:
8:30 开始写作业,耗时 1 小时 45 分钟;休息 30 分钟后,去公园跑步 40 分钟;12:00 开始吃午饭,用时 25 分钟;下午 1:30 参加兴趣班,课程时长 90 分钟,结束后回家花 15 分钟。
(1)小明写完作业是几点?
(2)跑步结束后距离吃午饭还有多久?
(3)兴趣班结束时间是几点?
5.伦敦(零时区)的小明和妈妈视频,伦敦时间下午 3 点开始通话,通话时长 45 分钟。此时北京时间是几点?通话结束时呢?
6.小明从北京(东八区)乘坐航班前往纽约(西五区),航班于北京时间 6 月 15 日 10:00 起飞,到达纽约当地时间为 6 月 15 日 12:30。请问该航班的飞行时长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提问:“今天学习了什么?怎样计算经过时间?”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时间。
五、板书设计
一天的时间
计算经过时间
方法:分段法、直接相减法
例:9:00~17:00 17-9=8(时)
设计时间安排表要合理、科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