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3、《隆中对》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3、《隆中对》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5 21:1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3、《隆中对》课中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 
2.学习本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预习查评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亮形象。
3、有关背景及《三国志》介绍。
三、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
四、细读,思考问题
1、第一段为什么简介诸葛亮的身份以及他远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的抱负?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谓为信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第二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不可屈致”?
3、第三段写刘备三顾茅庐问策,“三顾茅庐”为什么不详细介绍?
4、第四段写隆中对策,诸葛亮为什么认为刘备能够实现隆中对的战略思想?
五、品读,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自主发现、自主交流。
2.当时的天下形势是怎样的?
3、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的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4、对诸葛亮的这番话,刘备是什么态度?从这番话看,应怎样评价诸葛亮?
5、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的?
6、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
7、结尾写“关羽、张飞等不悦”有什么作用?
六、拓展延伸
1、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2、欣赏有关诸葛亮的诗词,对联。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水不转,
遗恨失吞吴。
——杜甫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杜甫
七、作业布置
在网上或通过书籍多多了解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并讲给同学们听。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