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安徽省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第一单元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2号楼的电梯停在了8楼,如果把升到12楼记作﹢4,那么﹣2表示( )。
A.电梯下降到2楼 B.电梯下降到6楼 C.电梯下降到10楼
2.在﹣3,0,4.6,﹣7.2,﹣1.08,﹢56中,负数有( )个。
A.2 B.3 C.4
3.如果苏果超市盈利5000元用﹢5000元表示,那么﹣5600元表示( )。
A.盈利5600元 B.亏损5600元 C.盈利600元 D.亏损600元
4.对于直线上的A点表示的数,下面表述中错误的是( )。
A.一定小于0 B.可能是﹣1.5 C.一定大于﹣2 D.不可能小于2
5.某班数学测验,将班均分93分记作0分,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1分表示数学成绩94分 B.90分记作﹣3分
C.96分记作﹢96分 D.94分记作1分
6.张阿姨去超市买了两瓶同样的果汁,净含量为(400±6)毫升。下面对两瓶果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净含量一定都是400克; B.净含量一定都不是400克;
C.净含量最多相差12毫升; D.净含量最少相差6毫升。
7.一袋薯片外包装上标注“净含量(120±5)克”,工商部门抽查了4袋薯片,下面( )是不合格的。
A.121克 B.119克 C.124克 D.126克
二、填空题
8.2019年5月,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20秒试车成功。“天鹊”发动机的成功研制为我国的航天事业注入了新的力量,液氧温度为零下183℃,记作( ),读作( )摄氏度。火箭发射时尾部火焰温度达到3000℃,记作( ),读作( )摄氏度。
9.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0.一辆汽车向东行驶30千米记作﹢30千米,﹣40千米表示这辆汽车向( )行驶了( )千米。
11.如果我们把盈利3620元记为﹢3620元,那么﹣800元表示( )元。
12.林叔叔对编号是①、②、③的三个零件的质量进行检测,把标准质量记作0克,他们的质量与标准质量相比,①号:﹢5克,②号:﹣4克,③号:﹣2克。
(1)其中与标准质量最接近的是( )号零件。
(2)三个零件中,质量最大的与质量最小的相差( )克。
13.12岁儿童(女)的标准体重是41千克。如果把高于标准体重的部分记作正数,小丽重43千克,可以记作( )千克;小萱体重记作“﹣2”千克,她实际体重是( )千克。
14.如果妈妈领取工资7500元记作﹢7500元,那么给“希望工程”捐款1200元,可记作( )元。一艘潜艇所处高度是海拔﹣100米,一条鲨鱼在潜艇上方40米处,鲨鱼所处位置是海拔( )米。
15.一辆汽车从起点站开出后,途中经过4个停靠站,最后到达终点站。下表记录了这辆汽车全程载客数量的变化情况。
停靠站 起点站 中途第1站 中途第2站 中途第3站 中途第4站 终点站
上、下车人数 ﹢28 ﹣5 ﹢3 ﹣6 ﹢1 ﹣7 ﹣9 ﹢1
(1)中途第2站,上车( )人,下车( )人,中途第( )站。没有人上车。
(2)中途第( )站,下车的人最多;中途第( )站,上车的人最多。
(3)车到终点站时,有( )人下车。
三、判断题
16.温度计从﹣3℃下降3℃后是0℃。( )
17.有甲乙两个城市,甲城市的最低温度是﹣7℃,乙城市的最低温度是﹣12℃,甲城市的最低温度高一些。( )
18.若将90厘米记作0厘米,则110厘米可以记作﹢20厘米。( )
19.某地某一天12时的气温是﹣4℃,19时的气温比12时下降了2℃,19时的气温是﹣2℃。( )
20.一只潜水艇在低于海平面45m处,一只海鸥在低于海平面3m处徘徊,则海鸥和潜水艇的距离为48m。( )
四、解答题
21.学校组织环保知识竞赛,竞赛规则是:答对一题得10分,不答得0分,答错一题扣10分。四年级(1)班第一轮比赛的得分如下:
第一题:得10分,第二题:得10分,第三题:得0分,第四题:扣10分,第五题:得10分。
用正、负数可以怎样表示四年级(1)班每道题的得分?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得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22.一辆公共汽车全程载客数量的变化情况如下:
停靠站 起点站 中途 第1站 中途 第2站 中途 第3站 中途 第4站 中途 第5站 终点站
上、下车 人数 ﹢21 ﹣3 ﹢8 ﹣4 ﹢2 0 ﹢4 ﹣7 ﹢1 ﹣9 0 ﹣13
(1)说说中途各站上、下车的人数。
(2)中途5个站,哪个站没有人上车?哪个站没有人下车?
(3)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23.为了均衡发展,明明记录他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完成综合作业的时间情况如下表。他以30分为标准,把30分记为0分,超过的部分记为正,少于的部分记为负,用正数或负数表示每天的作业完成时间。请你把表格填写完整。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时间/分 30 28 19 24 37
用正数或负数表示 0
24.五年级选5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老师将85分作为标准,把他们的成绩简单记录如下:
简记 ﹢5 0 ﹢7 ﹣1 ﹢4 平均成绩
实际成绩/分
请将这5名同学的实际成绩填入表内,并计算他们的平均成绩。
25.红苑小区新建一栋10层的住宅楼,地面以0米为标准线,点A的高度是﹢32米,点B的高度是﹣3米。A、B之间的高度相差多少米?
26.小芳为了研究正数与负数的加法,做了如下的数学实验:
(1)把笔尖先放在直线上“0”的位置上,然后沿直线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3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停在“﹣2”的位置上。用算式可以将以上的过程及结果表示为:(﹣5)+(﹢3)=﹣2。
(2)按上面实验方法,把笔尖先放在直线上“0”的位置上,然后沿直线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停在“( )”的位置上。用算式可以将以上的过程及结果表示为:( )+( )=( )。
(3)按上面实验方法,把笔尖先放在直线上“0”的位置上,然后沿直线向( )移动( )个单位长度,再向( )移( )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停在“( )”的位置上。用算式可以将以上的过程及结果表示为:( )+( )=( )。
(4)再做一些类似的实验活动。
(5)通过上面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1~2个发现)
27.下面存折中用蓝色线框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2022年2月10日又存入2000元,应记作( )元;2月25日取出400元,应记作( )元。
《(进阶篇)安徽省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第一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B B D C C D
1.B
【分析】分析题目,高于8楼的记作正,则低于8楼的记作负,据此解答。
【详解】8-2=6(楼)
﹣2表示电梯下降到6楼。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明确规定哪一个为正,则和它意义相反的就是负。
2.B
【分析】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比0大的是正数,正数的数字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比0小的是负数,负数的数字前面的“﹣”不能省略。
【详解】在﹣3,0,4.6,﹣7.2,﹣1.08,﹢56中,负数是﹣3,﹣7.2,﹣1.08;一共有3个。
故答案为:B
3.B
【分析】盈利和亏损是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盈利记作正,亏损记为负,据此解答。
【详解】如果苏果超市盈利5000元用﹢5000元表示,那么﹣5600元表示亏损5600元。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以及应用。
4.D
【分析】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比0大的是正数,正数的数字越大,数值就越大;比0小的是负数,负数的数字越大,数值反而就越小;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正数都比0大,正数都比负数大。正数的数字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负数的数字前面的“﹣”不能省略。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发生的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而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件,是“可能”事件。
【详解】A.直线上的A点在0的左边,所以A点表示的数一定小于0,原题表述正确;
B.直线上的A点在0~﹣2之间,且靠近﹣2;所以A点表示的数可能是﹣1.5,原题表述正确;
C.直线上的A点在﹣2的右边,所以A点表示的数一定大于﹣2,原题表述正确;
D.A点表示的数是负数,2是正数,负数<正数,所以A点表示的数一定小于2,原题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D
5.C
【分析】根据正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以93分记作0分,超过部分为正,不足部分为负,即可解答。
【详解】把93分记为0分;
A.93+1=94(分),﹢1分表示数学成绩是94分,原题干说法正确;
B.93-90=3(分),90分记作﹣3分,原题干说法正确;
C.96-93=3(分),96分记作﹢3分,原题干说法错误。
D.94-93=1(分),94分记作1分也就是﹢1分,原题干说法正确。
某班数学测验,将班均分93分记作0分,下面说法错误的是96分记作96分。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应熟练掌握它的意义并灵活运用。
6.C
【分析】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可知,净含量为(400±6)毫升表示的含义是:果汁的含量最低是400-6=394(毫升),果汁的含量最多是:400+6=406毫升,据此即可逐项分。
【详解】A.两瓶果汁的净含量在394毫升~406毫升之间,不一定都是400毫升,原题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两瓶果汁的净含量可能都是400毫升,原题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406-394=12(毫升)
两瓶果汁的净含量最多相差12毫升,原题干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当两瓶果汁的净含量相同时,则最少相差0毫升,原题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张阿姨去超市买了两瓶同样的果汁,净含量为(400±6)毫升。下面对两瓶果汁的说法正确的是净含量最多相差12毫升。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应熟练掌握它的意义并灵活运用。
7.D
【分析】净含量(120±5)克,意思是净含量最大不超过120克+5克,最少不低于120克-5克。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120+5=125(千克)
120-5=115(千克)
则薯片的净含量在115~125之间。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8. ﹣183℃ 负一百八十三 ﹢3000℃ 正三千
【分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正负数的读法:“﹢”读作正号,“﹣”读作负号,先读符号,再读后面的数字即可。
【详解】2019年5月,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20秒试车成功。“天鹊”发动机的成功研制为我国的航天事业注入了新的力量,液氧温度为零下183℃,记作﹣183℃,读作负一百八十三摄氏度。火箭发射时尾部火焰温度达到3000℃,记作﹢3000℃,读作正三千摄氏度。
9.﹣3;﹣1;1;2
【分析】用直线上的点表示0和正、负数的方法:先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选取适当的一点为原点(用0表示),在0的右边,向右等距离地标出表示1、2、3、4……的各点;在0的左边,向左等距离地标出表示﹣1、﹣2、﹣3、﹣4……的各点。如下图:
【详解】0的右边第1个点表示1,第2个点表示2;0的左边第1个点表示﹣1,第3个点表示﹣3。如下图:
【点睛】正数、0和负数都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0的右边是正数,0的左边是负数。
10. 西 40
【分析】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根据题意可知,则规定向东行驶为正,那么向西行驶为负,据此解答。
【详解】一辆汽车向东行驶30千米记作﹢30千米,﹣40千米表示这辆汽车向西行驶了40千米。
11.亏损800
【分析】负数表示和正数意义相反的量,当正数表示盈利时,负数表示亏损。
【详解】如果我们把盈利3620元记为﹢3620元,那么﹣800元表示亏损800元。
12.(1)③
(2)9
【分析】(1)根据正负数知识,把标准质量记作0克,正数就表示零件的质量比标准质量重,负数表示零件的质量比标准质量轻。①号零件比标准质量重5克,②号零件比标准质量轻4克,③号零件比标准质量轻2克。据此判断出与标准质量最接近的零件即可。
(2)从小问1中已知,①号零件比标准质量重5克,②号零件比标准质量轻4克,③号零件比标准质量轻2克,从中找出质量最大的和质量最小的, 以标准质量0克为分界,从而求出质量最大的与质量最小的相差多少克。
【详解】(1)其中与标准质量最接近的是③号零件。
(2)质量最大的是①号零件,比标准质量重5克;
质量最小的是②号零件,比标准质量轻4克;
5+4=9(克)
三个零件中,质量最大的与质量最小的相差9克。
【点睛】本题考查正负数的意义及运算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13. ﹢2 39
【分析】此题主要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超过标准体重的记为正,低于标准体重的记为负,计算解答即可。
【详解】43-41=2(千克)
41-2=39(千克)
小丽重43千克,可以记作﹢2千克;小萱体重记作“﹣2”千克,她实际体重是39千克。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看清规定哪一个为正,则和它意义相反的就为负。
14. ﹣1200 ﹣60
【分析】正负数是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妈妈领取工资用正数表示,捐出的钱则用负数表示;根据潜水艇所在海拔是﹣100米,一条鲨鱼在潜艇上方40米处,则鲨鱼所在的位置是海拔(﹣100+40)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捐款1200元,可记作﹣1200元。
鲨鱼海拔:﹣100+40=﹣60(米)
综上所述:如果妈妈领取工资7500元记作﹢7500元,那么给“希望工程”捐款1200元,可记作﹣1200元。一艘潜艇所处高度是海拔﹣100米,一条鲨鱼在潜艇上方40米处,鲨鱼所处位置是海拔﹣60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正负数意义的理解和运用,规定其中一个是正,则与它意义相反的数即为负。
15.(1) 1 6 3
(2) 4 1
(3)6
【分析】(1)根据题意,正数表示上车的人数,负数表示下车的人数;0表示没有上车的,也没有下车的;
(2)根据负数大小比较就是看负号后面的数字,数字越大的反而越小,跟正数恰好相反;负数越小表示下车的人数越多,正数越大,表示上车的人数越多;
(3)由表格可知,起点站时有28人,然后分别求出中途4站上车的人数和下车的人数,用起点站的人数减去下车的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求出车上还剩下多少人,则终点站时就有几个人下车。
【详解】(1)中途第2站,上车1人,下车6人,中途第3站。没有人上车。
(2)﹣5>﹣6>﹣7>﹣9,3>1
中途第4站,下车的人最多;中途第1站,上车的人最多。
(3)中途下车的人数:5+6+7+9
=11+7+9
=18+9
=27(人)
中途上车的人数:3+1+1=5(人)
到终点站时车上的人数:28-27+5
=1+5
=6(人)
则车到终点站时,有6人下车。
【点睛】本题考查正负数的实际应用,关键明确正数表示上车的人数,负数表示下车的人数。
16.×
【分析】﹣3℃表示零下3℃,再下降3℃后是零下6℃,即﹣6℃。
【详解】通过分析可得:温度计从﹣3℃下降3℃后是﹣6℃。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根据负数的意义可知,数字前面有负号,负号后面数字越大,这个负数越小,数字越小,这个负数越大,由于零下温度的时候,数字越大,气温越低,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有甲乙两个城市,甲城市的最低温度是﹣7℃,乙城市的最低温度是﹣12℃,甲城市的最低温度高一些。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正负数的意义进行解答。
18.√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正负数的意义可知,超出90的部分记为正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110-90=20(厘米)
所以110厘米记作﹢20厘米。
故答案为:√
19.×
【分析】以0℃为标准,低于0℃记为负,﹣4℃比0℃低了4℃,19时的气温比12时下降了2℃,在4℃的基础上又下降了2℃,据此确定低于0℃的温度,用负数表示即可。
【详解】4℃+2℃=6℃
某地某一天12时的气温是﹣4℃,19时的气温比12时下降了2℃,19时的气温是﹣6℃,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潜水艇低于海平面的高度-海鸥低于海平面的高度=海鸥和潜水艇的距离,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45-3=42(m),一只潜水艇在低于海平面45m处,一只海鸥在低于海平面3m处徘徊,则海鸥和潜水艇的距离为42m,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是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比0小的数是负数。
21.﹢10;﹢10;0;﹣10;﹢10
【分析】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此题就是以0分为分界线,高于0分的记作正,在数字前加上“﹢”号;低于0分的记作负,在数字前加上“﹣”号,不答记作“0”,由此判断并记录分数即可。
【详解】据分析填表如下: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得分 ﹢10 ﹢10 0 ﹣10 ﹢10
22.见详解
【分析】生活中可以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根据题意,即正数表示上车,负数表示下车,“0”表示没人上下车,“0”在上面表示没人上车,“0”在下面表示没人下车,据此解答。
【详解】(1)答:中途第1站下车3人,上车8人;中途第2站下车4人,上车2人;中途第3站没有人下车,上车4人;中途第4站下车7人,上车1人;中途第5站下车9人,没有人上车。
(2)答:中途第5站没有人上车,中途第3站没有人下车。
(3)答:从表中知道的信息,如:起点站有21人上车,终点站有15人下车,中途第1站上车的人数比下车的多5人。(答案不唯一)
23.﹣2;﹣11;﹣6;﹢7
【分析】由题意知:30分为标准,把30分记为0分,超过的部分记为正,少于的部分记为负。28分少于30分,且30-28=2(分);19分少于30分,且30-19=11(分);24分少于30分,且30-24=6(分),37分多于30分,且37-30=7(分),结合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填写即可。
【详解】30-28=2(分),则记为﹣2。
30-19=11(分),则记为﹣11。
30-24=6(分),则记为﹣6。
37-30=7(分),则记为﹢7或7。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时间/分 30 28 19 24 37
用正数或负数表示 0 ﹣2 ﹣11 ﹣6 ﹢7或7
24.表见详解;平均成绩:88分
【分析】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可知,85分为标准,超出的几分记为正几分,比85低了几分就记为负几分,据此即可填空,再根据平均数的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把数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简记 ﹢5 0 ﹢7 ﹣1 ﹢4 平均成绩
实际成绩/分 90 85 92 84 89 88
平均成绩:(90+85+92+84+89)÷5
=440÷5
=88(分)
答:平均成绩是88分。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以及平均数的公式,熟练掌握平均数的公式并灵活运用。
25.35米
【分析】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0是正数、负数的分界点,比0大的是正数,比0小的是负数。
根据题意,分别求出A点、B点与地面的距离,然后相加,即是A点与B点的距离。
【详解】点A与地面相距:32-0=32(米)
点B与地面相距:3-0=3(米)
点A与点B相距:32+3=35(米)
答:A、B之间的高度相差35米。
26.(2)1(或﹢1);3(或﹢3);﹣2;1(或﹢1)
(3)(答案不唯一)左;2;右;3;1(或﹢1);﹣2;﹢3;1(或﹢1)
(4)见详解。
(5)见详解。
【分析】(2)根据题意先画出图形,再根据图形填空。
(3)(答案不唯一)不防把笔尖先放在直线上“0”的位置上,然后沿直线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3个单位长度。先画出图形,再根据图形填空。
(4)(答案不唯一)不防把笔尖先放在直线上“0”的位置上,然后沿直线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2个单位长度。
(5)(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不防从和的符号与加数的符号的关系、和到“0”的距离与两个加数到“0”的距离的关系找规律。
【详解】(2)如下图:把笔尖先放在直线上“0”的位置上,然后沿直线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停在“(﹢1)”的位置上。用算式可以将以上的过程及结果表示为:(﹢3)+(﹣2)=(﹢1)。
(3)(答案不唯一)如下图:把笔尖先放在直线上“0”的位置上,然后沿直线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3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停在“(﹢1)”的位置上。用算式可以将以上的过程及结果表示为:(﹣2)+(﹢3)=(﹢1)。
(4)(答案不唯一)如下图:把笔尖先放在直线上“0”的位置上,然后沿直线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停在“(﹣2)”的位置上。用算式可以将以上的过程及结果表示为:(﹣4)+(﹢2)=(﹣2)。
(5)(答案不唯一)到“0”的距离不相等的正数与负数相加,和的符号与距离“0”较远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和到“0”的距离等于两个加数到“0”的距离的差。
【点睛】此题考查了借助于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负数来解决有关正、负数的计算问题。
27.存入2500元;取出600元;取出550元;
﹢2000;﹣400
【分析】在银行存取款时,存入和取出是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两个量,通常存入记为正数,取出记为负数。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负数要写“﹣”。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
2500表示存入2500元;﹣600表示取出600元;﹣550表示取出550元。
2022年2月10日又存入2000元,应记作﹢2000元或2000元;2月25日取出400元,应记作﹣400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