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2024)《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节 《会讲故事的数据》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2024)《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节 《会讲故事的数据》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6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5-09-14 09:2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会讲故事的数据》教学设计
课题 会讲故事的数据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四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能从生活数据与文物数据中,了解数据记录从纸笔、电子表格到网络存储等不同阶段的演变形式,感知记录方式的发展脉络。计算思维:会用观察、统计等方法,分析跳绳次数变化、在家时间分配等数据,发现锻炼效果、生活习惯的规律,优化对数据的认知与运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借助网络检索获取文物相关数据,制作带语音介绍的文物卡片,创新数据学习和展示的形式。信息社会责任:认识到数据可承载历史、传递文化理解数据对文明传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 能从生活数据与文物数据中,了解数据记录从纸笔、电子表格到网络存储等不同阶段的演变形式,感知记录方式的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 认识到数据可承载历史、传递文化理解数据对文明传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3课 会讲故事的数据1、新知引入A:毛毛,你转学去新学校了,一切顺利吗 B:很顺利,我最近坚持体育锻炼,跳绳都比以前厉害了,还比之前长高了不少!A:太棒了,你现在跳绳每分钟多少个了 比之前长高了多少了啊 我们比一比!B:我不知道,要不让我们记录下最近生活中的有趣数据,下次一起分享 课程新知导入。 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本课研究内容。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一、集思广益 说一说数据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让我们更了解自也更了解身边的事物。分享数据就是分享我们自己的故事。例如:今天我跑步了吗 跑了多少米 速度有没有比之前更快 我这一年有没有长高 长高了多少 我多久整理一次房间 每次整理需要花多少时间 秋天来了,校园里哪些树会落叶 通过数据,有意识地观察和记录自己的生活,也许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不一样的发现哦!(完成表格)二、认真思考 比一比1.毛毛选择用纸和笔逐行记录数据,欢欢设计了电子表格记录数据,你觉得两者有什么区别 2.观察毛毛一段时间练习一分钟跳绳的数据,你观察到了什么 3.观察欢欢在家的时间安排表,你观察到了什么 答:纸笔记录数据操作简单,但后续整理、计算繁琐;电子表格记录能便捷计算、排序,还可通过图表展示趋势,效率更高。观察毛毛跳绳数据,随练习天数增加,一分钟跳绳次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练习效果明显。欢欢的时间安排表则显示,各项活动时间较规律,且阅读时长逐渐增加,生活与学习的时间分配较为合理。A:数据真有意思,很多时候被我们忽略的生活细节,经过数据梳理以后,好像就变得清晰了起来! 三、知识积累 学一学将用于描述某类对象的某个方面的事实性数据给出一个统一的描述,就能对这些对象的这部分数据进行一个特点上的总结,并对其进行统一命名。例如数据“1.3米”“1.25米”“1.35米”,如果它们是用来记录同学身高的,那么这些数据可以统一称作“身高”数据;如果它们描述的是运动会上不同同学的跳远距离,那么它们的统一名称可以叫作“跳远成绩”。四、动手实验 做一做A:毛毛,习总书记告诉我们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四川有很多著名的文物,我和小伙伴们打算制作四川文物介绍卡,让更多的人了解四川文物。B:太好了!到时候我一定将它们分享给身边更多的人,让他们也来了解四川的文物和历史!A: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感兴趣的文物,使用网络检索工具获取相关的数据,先把数据填写在表中,然后再制作一个如图所示的关于每个文物的介绍卡片,将图片贴到卡片对应位置上。(完成表格)根据搜集的数据信息,完善文物介绍卡。B:也可以借助计算机或者手机等的录音功能,录制一段介绍的音频,再使用免费的二维码生成工具为这段音频生成一个二维码,并放到介绍卡里,扫码就可以听到你的语音介绍,是不是很棒啊 五、课堂练习完成课堂练习20-23页。六、拓展延伸(观看视频)数据可视化利用柱状图、折线图等形式,将跳绳次数、时间安排等数据转化为直观图表,清晰展现变化趋势。文物数据多维度除尺寸、年代,还可记录文物的制作工艺(如金面具捶揲工艺)、材质成分等,更全面解读文物。长期数据追踪持续记录身高、阅读时长等,能发现成长、习惯养成的规律,为个人生活与学习规划提供参考。七、单元评价 学习说一说。完成比一比完成学一学完成做一做。完成课堂练习。观看视频并进行知识拓展。观看单元评价。 图文结合,通过课本了解本课内容,数据的重要性 完成比一比的问题,了解数据的记录方式,及其特点 通过学一学了解到数据的统一命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完成做一做中的表格。考察学生对本课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拓宽学生知识面。了解单元所学知识点。
课堂小结 《会讲故事的数据》课程小结:通过 “一分钟跳绳数据记录” 活动,我们发现持续记录的跳绳次数能清晰展现练习效果的变化,了解到生活数据可反映成长规律,体会到数据记录对观察变化、总结经验的作用。在 “文物数据搜集与卡片制作” 任务中,借助网络检索获取文物尺寸、年代等信息并制作介绍卡,知道数据能承载历史文化,感受到数据对传承文明的意义。希望大家课后多留意生活中的数据,进一步感受其价值。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1、选择一项你感兴趣的日常活动,用你喜欢的方式连续记录一周的数据。一周后,分析这些数据,说说你从中发现的规律或变化,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