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模拟测试卷
1.读拼音,把词语工整地写在横线上。
jū shù cháo xùn kāng kǎi wǎn lián
qīng tīng shā yǎ zhù fú qín jiàn
2.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A.斩 截铁 B.暴露无 C.惟 惟肖 D.全神贯
(1)上面词语中 与“犹豫不决”是反义词。
(2)小弟弟学起猴子来,抓耳挠腮,挤眉弄眼,真是 。
3.不止是“说”。以下句子中的“说”可以换成什么词呢?请写在横线上。
(1)老板说 :“小张,你去复印资料吧。”
(2)看到泰山,我情不自禁地说 :“好雄伟呀,不愧是五岳之首!”
(3)早上,妈妈说 :“到学校,冷了就加衣服,饿了就吃面包。”
4.儿童剧场:请选词填空。(填序号)
A.粉墨登场 B.有板有眼 C.字正腔圆 D.唱念坐打
说起戏剧,我一下子就想起了那次看戏的经历。剧场里坐满了人。不一会儿,音乐响起来了。看——三位小演员 啦!别看他们年龄不大,戏曲的功底可不浅; 样样精通,一招一式都 ,唱腔虽然还没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但可谓 ,连坐在我旁边的老演员都称赞不已。
5.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雨同舟 大步留星 饱经风霜
B.千均一发 汹涌彭湃 戛然而止
C.余音绕梁 惟妙惟肖 技高一筹
D.张冠李带 全神贯注 居高临下
6.路牌或人名的拼写、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台北路(TAIBEI LU) 尽管(jìn)
B.解放大道(JIEFANG DADAO) 慷慨(kǎi)
C.王毅(Wang Yi) 起劲(jìng)
D.华春莹(Hua ChunYing) 岷山(mín)
7.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破课桌,伊然一个剑拔弩张的古战场。
A.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B.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C.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D.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热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8.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雨来是个小英雄的一项是 ( )
A.雨来不惧怕敌人的毒打,同敌人进行斗争。
B.雨来机智地逃脱敌人的魔掌。
C.雨来不顾个人安危,掩护李大叔。
D.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
9.“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语意转折 D.表示停顿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晨一缕阳光照在我的脸上,我恍然大悟,睁开眼睛。
B.魏书生老师经常教育大家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应该精益求精。
C.爸爸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有趣的故事。
D.把李白的诗说成是杜甫的,这不是张冠李戴吗?
11.下列文章题目的拟题角度与《桥》相似的是哪一项?( )
A.《跳水》 B.《灯光》
C.《田忌赛马》 D.《猎人海力布》
12.精彩回顾。
(1)古诗寓情于景。“移舟泊烟渚, ”抒写了孟浩然的羁旅之苦;“ ,望湖楼下水如天”传达出苏轼对夏雨骤来骤去的惊奇之感。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独”寻鲜滋事是徒劳的,正如李纲所说:“祖宗疆土, ,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需要每个公民共同努力奋斗,就像鲁迅所说:“惟有民魂是 ,惟有他发扬起来, 。”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对仗工整,请写出类似的诗句: , 。
13.按要求写句子。
(1)加关联词: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读词语,选其中一个写句子:唱白脸、压轴、跑龙套、花架子。
(3)在你眼中、心中,“美”是什么?仿照例句,运用排比的手法补充句子。
美是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几只蝴蝶; 。
(4)老人慢慢迈向小院。(扩句)
(5)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为转述句)
14.这个学期同学们读过许多课外书,一定有不少收获吧!完成下面的题目。
(1)《童年》是苏联作家 写的小说,是作者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一。我还知道他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作品是《 》《 》。
(2)读小说《爱的教育》,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下面内容与《斯塔尔迪的藏书室》不相符的一项是
A.见到斯塔尔迪的藏书室,我无比羡慕。
B.斯塔尔迪的书在书架上摆放得整整齐齐。
C.我不敢跟斯塔尔迪开玩笑,因为我怕他父亲打我。
②下列说法与《夜校》中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夜校的成年人来自各行各业,但都非常认真学习。
B.上夜校的都是工人,有的认真学习,有的不认真学习。
C.泥瓦匠请校长把他安排在自己的儿子的座位上。
(3)读《小英雄雨来》,连线。
A.为什么雨来故意迈空脚步滚进河里去? a.去找八路军主力部队,要去参军。
B.铁头、雨来、二黑等十四名孩子要去哪里? b.因为年龄小,战争残酷,有危险。
C.区长为什么不让雨来他们参加八路军? c.因为已经把敌人带入了地雷阵,不作无畏的牺牲,后面还要跟敌人斗争。
15.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选择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a.自己 b.希望 c.快速地跑 d.放下
①兔走触株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③冀复得兔
④而身为宋国笑
(2)把“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翻译成现代文。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 ,从短文中我得到了 的启示。
16.六(二)班关注环境问题。他们查阅到一些资料,并发起了倡议活动。
【材料一】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话题。
从宇宙环境看,太阳是决定地球安全和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的寿命至少还有40亿年。A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到它的“肚子”里。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稳定地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情况并不乐观。
近四百年来,科技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远超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B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众所周知,地球上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地球上的资源能满足人类需求多长时间呢?
【材料二】
(据大洋网报道)2023年8月24日,日本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目前已分3次排放共计约2.34万吨核污水,且计划将于2024年2月下旬开始进行第四次核污水排海,预计排放量为7800吨。有数据显示,福岛核污染水已存到了130万吨,要把这些水全部排完,至少需要30年。日本这一举动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质疑和反对,在日本国内也引发强烈担忧。
前三次核污水排海回顾
时间 次数 排放量 影响
8月24日﹣9月11日 第一次 7788吨 日本海岸连续出现大量死鱼,多到渔船寸步难行。
10月5日﹣23日 第二次 7810吨
11月2日﹣20日 第三次 7753吨
(1)阅读[材料一],回答问题。
①【提取信息】完成思维导图。
②【把握观点】这则材料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③【品读句子】画横线的句子中,A句运用了 的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B句使用了 的方法,说明了 。
(2)有人这样感慨:“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你认为“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一和二以及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3)同学们决定面向全人类写一份环保主题的倡议书。根据以上两则材料,你准备提出如下两条倡议:
17.课外片段。
小小的善
许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位满脸稚气的男青年倚窗而坐。他是个农村娃子,一件崭(zhǎn zǎn)新的白色半袖衬衫掩盖不住黝黑的皮肤。男青年是第一次出远门,在此以前,他连火车都没坐过。他要到远方去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男青年对面的座位上,坐着一对母子。母亲30岁左右,小男孩可能只有四五岁吧!
车厢内闷(mènmēn)热异常,男青年感到口渴难耐。
这时乘务员推着小推车走了过来——“方便面、火腿肠、健力宝、矿泉水”——乘务员大声反复叫卖着。
健力宝?男青年知道,这是一种极奢侈的饮料。读高中时,班里有钱的同学才喝得起。爸妈从来没给自己买过。如今,他要到外地上学了,衣兜里有了些许自己可以支配的零花钱。犹豫再三,他终于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5元人民币,递向乘务员。
男青年不知道如何开启这罐饮料。他把健力宝拿在手里,颠来倒去地仔细看了看。最后,他把目光定在了拉环的位置。迟疑了一会儿,他从腰间摸出了一把小小的水果刀,企图在拉环的位置把健力宝撬开,撬了两下,发觉易拉罐的壳很坚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又把目光盯在了拉环处。这时,却听见对面的妇女对儿子说□童童□快把塑料袋里的健力宝给妈妈拿出来□小男孩说□妈妈□你刚喝过矿泉水□怎么又渴了□快□听话□拿出来□小男孩便站在车座上,把手伸进了车窗旁边挂着的塑料袋里。
妇女把健力宝拿在手中,眼睛盯在拉环上,余光注视着男青年,只听“砰”地一声,健力宝打开了。随之,车厢里又传出“砰”地一声响,男青年的易拉罐也打开了。妇女微微地笑了一下,喝了一口,就把自己的健力宝放在了茶几(jǐ jī)上。她过了许久也没再碰茶几上的那罐健力宝。显然,她并不渴。
许多年后,男青年参加了工作,却仍(réng rēng)然对这件事记忆犹新。他很感激那位善良的妇女。她为了不使他难堪,没有直接教他易拉罐的开启方法,而是间接地完成了这一过程。妇女的举动是一种小小的善。
男青年把这种感激化作了更多小小的善,带到了社会的角角落落……
那位男青年就是我,那年我18岁。
(1)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2)在文章第五自然段的“□”内加标点符号,你觉得最合适的是哪一项?
A.,“,。”“,,,,,。”
B.,“,。”“,,,,,:”
C.:“,。”“,,。!!。”
D.:“,。”:“,,?”“!!。”
(3)为什么说“妇女的举动是一种小小的善”?
A.因为男青年不起眼,是个普通人。
B.因为妇女为了不使男青年难堪,没有直接教他易拉罐的开启方法,而是间接地完成了。
C.因为妇女为了引起男青年的注意,专门叫自己的孩子拿健力宝而自己不拿。
D.因为这是一件小事。
(4)男青年后来为社会做了许多善事。从文章第七自然段可以看出他这样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男青年很善良。
B.男青年受妇女影响。
C.男青年受身边人的影响。
D.男青年回报社会,报答祖国对自己的培养。
(5)在我们的生活中,“小小的善”无处不在。你发现过这种“小小的善”吗?想一想,写出来。
18.习作乐园。
“点赞”,这一网络语言早已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它迎合了人们表达情感的愿望。请以“为____点赞”为题,写一个习作。
要求:(1)将文题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入“自己”“他”“友情”等。(2)内容具体,事例典型,条理清楚,感情真挚。不少于400字。
期末模拟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读拼音,把词语工整地写在横线上。
jū shù 拘束 cháo xùn 潮汛 kāng kǎi 慷慨 wǎn lián 挽联
qīng tīng 倾听 shā yǎ 沙哑 zhù fú 祝福 qín jiàn 琴键
【考点】看拼音写汉字.
【答案】拘束 潮汛 慷慨 挽联
倾听 沙哑 祝福 琴键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拘束 潮汛 慷慨 挽联
倾听 沙哑 祝福 琴键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A.斩 钉 截铁 B.暴露无 遗 C.惟 妙 惟肖 D.全神贯 注
(1)上面词语中 A. 与“犹豫不决”是反义词。
(2)小弟弟学起猴子来,抓耳挠腮,挤眉弄眼,真是 C 。
【考点】补全词语;反义词;选字词填空.
【答案】A.钉 B.遗 C.妙 D.注
(1)A;
(2)C。
【分析】考查了补写词语、反义词和选词填空。补写词语时只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解答】A.斩钉截铁 B.暴露无遗 C.惟妙惟肖 D.全神贯注
(1)犹豫不决:主意摇摆不定,难以下定决心。反义词是“斩钉截铁”,故选A。
(2)惟妙惟肖:形容模仿或描绘得极其逼真、故选C。
故答案为:
A.钉 B.遗 C.妙 D.注
(1)A;
(2)C。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3.不止是“说”。以下句子中的“说”可以换成什么词呢?请写在横线上。
(1)老板说 吩咐 :“小张,你去复印资料吧。”
(2)看到泰山,我情不自禁地说 感叹 :“好雄伟呀,不愧是五岳之首!”
(3)早上,妈妈说 叮嘱 :“到学校,冷了就加衣服,饿了就吃面包。”
【考点】补充句子;近义词.
【答案】(1)吩咐;
(2)赞叹;
(3)叮嘱。
【分析】本题考查补充句子、近义词。作答句子的补充时要结合语境,想象要合理,词语运用要正确,语句要通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不要出现语病和错别字。作答近义词时要理解加点词语和选项中词语的意思,进而准确找出与加点字相近的词语。
【解答】(1)“老板说”,这里的“说”有“吩咐、命令”的意思,指老板对小张下达具体任务的情况。可填入“吩咐、命令”等。
(2)“情不自禁地说”,这里的“说”有“感叹、赞叹”的意思,用来表达说话者因景物壮丽而产生的强烈情感体验。可填入“感叹、赞叹”等。
(3)“妈妈说”,这里的“说”有“叮嘱、嘱咐”的意思,表示妈妈对孩子细致的关心与提醒。可填入“叮嘱、嘱咐”等。
故答案为:
(1)吩咐;
(2)赞叹;
(3)叮嘱。
【点评】这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目,目的在促使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4.儿童剧场:请选词填空。(填序号)
A.粉墨登场 B.有板有眼 C.字正腔圆 D.唱念坐打
说起戏剧,我一下子就想起了那次看戏的经历。剧场里坐满了人。不一会儿,音乐响起来了。看——三位小演员 A 啦!别看他们年龄不大,戏曲的功底可不浅; D 样样精通,一招一式都 B ,唱腔虽然还没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但可谓 C ,连坐在我旁边的老演员都称赞不已。
【考点】选字词填空.
【答案】A D B C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A.粉墨登场: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
B.有板有眼:指说话、做事很有条理;或指说话的样子、语气有模有样。
C.字正腔圆: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D.唱念坐打:指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同时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依次选“粉墨登场”“唱念坐打”“有板有眼”“字正腔圆”。
故答案为:
A D B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5.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雨同舟 大步留星 饱经风霜
B.千均一发 汹涌彭湃 戛然而止
C.余音绕梁 惟妙惟肖 技高一筹
D.张冠李带 全神贯注 居高临下
【考点】错别字.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大步流星: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故“大步留星”错误,应为“大步流星”。
B.有误,千钧一发: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故“千均一发”错误,应为“千钧一发”;汹涌澎湃:水势猛烈地向上涌,波浪互相冲撞。形容水势浩大而凶猛。故“汹涌彭湃”错误,应为“汹涌澎湃”。
C.正确。
D.有误,张冠李戴:比喻认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故“张冠李带”错误,应为“张冠李戴”。
故选:C。
【点评】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6.路牌或人名的拼写、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台北路(TAIBEI LU) 尽管(jìn)
B.解放大道(JIEFANG DADAO) 慷慨(kǎi)
C.王毅(Wang Yi) 起劲(jìng)
D.华春莹(Hua ChunYing) 岷山(mín)
【考点】地名人名拼写;汉字读音.
【答案】B
【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及地名人名拼写和汉字读音。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有误,“台北路”应为“TAIBEl LU”。
B.正确。
C.有误,劲:[jìn]精神;情绪。[jìng]强健有力。故“起劲”的“劲”应读“jìn”。
D.有误,“华春莹”应为“Hua Chunying”。
故选:B。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7.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破课桌,伊然一个剑拔弩张的古战场。
A.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B.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C.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D.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热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考点】修辞手法.
【答案】A
【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答】题干句子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破课桌”,比喻词是“俨然”,喻体是“古战场”。将“破课桌”比作“古战场”,使“破课桌”的形象鲜明生动,富有感染力。
A项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山洪”,比喻词是“像”,喻体是“野马”。将“山洪”比作“野马”,使“洪水”狂奔的形象鲜明生动,富有感染力。
B项使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一只碗再重,也不可能有千斤重,故句子是夸大了“碗”的重量,旨在突出“碗”的沉重,渲染人物心情的沉重。
C项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那里的天”和“别处的天”进行对比,突出“那里的天”的可爱,蕴含着作者对“那里的天”的喜爱之情。
D项使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喧闹”“嘻嘻地笑”是人的动作,句子将“小杨树”人格化,生动形象。
故选:A。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8.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雨来是个小英雄的一项是 ( )
A.雨来不惧怕敌人的毒打,同敌人进行斗争。
B.雨来机智地逃脱敌人的魔掌。
C.雨来不顾个人安危,掩护李大叔。
D.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
【考点】课文理解.
【答案】D
【分析】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答】《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课文中雨来不惧怕敌人的毒打,同敌人进行斗争,机智地逃脱敌人的魔掌以及雨来不顾个人安危,掩护李大叔等情节都表现了雨来小英雄的形象。
故选:D。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9.“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语意转折 D.表示停顿
【考点】破折号.
【答案】B
【分析】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解答】“酒宴摆下”是主人说的话,这是在拖长声音,表示声音的延长。
故选:B。
【点评】破折号的作用:解释说明;表示递进;表示延长;表示转折等。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晨一缕阳光照在我的脸上,我恍然大悟,睁开眼睛。
B.魏书生老师经常教育大家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应该精益求精。
C.爸爸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有趣的故事。
D.把李白的诗说成是杜甫的,这不是张冠李戴吗?
【考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
【解答】A.“恍然大悟”一词使用不正确。这个词的意思是形容忽然醒悟或领会,而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是在阳光照射下睁开眼睛,而不是在理解某个概念或解决问题时的顿悟过程。
B.“囫囵吞枣”一词使用正确。这个词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与句子中的“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应该精益求精”相吻合。
C.“无穷无尽”一词使用正确。这个词形容数量极大,没有尽头,符合句子中描述爸爸心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D.“张冠李戴”一词使用正确。这个词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对应句子中的“把李白的诗说成是杜甫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张冠李戴的例子。
故选:A。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11.下列文章题目的拟题角度与《桥》相似的是哪一项?( )
A.《跳水》 B.《灯光》
C.《田忌赛马》 D.《猎人海力布》
【考点】课文理解.
【答案】B
【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答】《桥》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位普通的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断地指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村民们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桥,表现了他无私无畏、无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文章的题目《桥》有两层含义桥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那座危险的木桥;二是象征着这位一心为人,不徇私情的老支书。危难时刻,他心系群众,镇定指挥群众撤离,架起了一座座通往希望的桥;他不徇私情,为了群众的生命全,安自己和儿子却壮烈牺牲,架起了一座捍卫生命的桥;他彰彰显了共产党员舍已为人的优良作风,在干部和群众之间搭起了一座心灵之桥。与这篇课文拟题角度相似的是《灯光》这篇课文。
故选:B。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2.精彩回顾。
(1)古诗寓情于景。“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抒写了孟浩然的羁旅之苦;“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传达出苏轼对夏雨骤来骤去的惊奇之感。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独”寻鲜滋事是徒劳的,正如李纲所说:“祖宗疆土, 当以死守 , 不可以尺寸与人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需要每个公民共同努力奋斗,就像鲁迅所说:“惟有民魂是 宝贵的 ,惟有他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真进步 。”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对仗工整,请写出类似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考点】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
【答案】(1)日暮客愁新 卷地风来忽吹散;
(2)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宝贵的 中国才有真进步;
(3)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分析】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积累与默写和名言警句。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1)分别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
(2)分别出自《宋史 列传》卷一百一十七,出自鲁迅先生的杂文《学界的三魂》。
(3)出自唐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二首》。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且有趣。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护”字,“绕”字显得那么有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诗人以神来之笔,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
故答案为:
(1)日暮客愁新 卷地风来忽吹散;
(2)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宝贵的 中国才有真进步;
(3)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3.按要求写句子。
(1)加关联词:它 不是 谁的恩赐, 而是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读词语,选其中一个写句子:唱白脸、压轴、跑龙套、花架子。
压轴:在这些演出中,小红压轴出场。
(3)在你眼中、心中,“美”是什么?仿照例句,运用排比的手法补充句子。
美是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几只蝴蝶; 美是幼儿园中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美是田野中劳动者脸上的汗水 。
(4)老人慢慢迈向小院。(扩句)
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5)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为转述句)
姑娘对哥哥说,让哥哥别难过,她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考点】关联词;造句;改写句子;补充句子;扩句和缩句.
【答案】(1)不是 而是;
(2)压轴:在这些演出中,小红压轴出场。
(3)美是幼儿园中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美是田野中劳动者脸上的汗水。
(4)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5)姑娘对哥哥说,让哥哥别难过,她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分析】考查了关联词、造句、改写句子、补充句子、扩句。认真分析题目目中所给句子,结合题目要求完成。
【解答】(1)前后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结合语境可填“不是……而是……”。
(2)选择一个词语造句,如“压轴”,原本是戏曲名词,指一场戏剧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现在比喻重要的节目或人物。
(3)结合所给例子,用“美是……”的句式,写出对美的看法,注意用上排比手示。
(4)想想老人怎样迈身什么样的小院,然后扩句。
(5)冒号改为逗号,删去引号。将“姑娘说”改为“姑娘对哥哥说”,将“我”改为“她“。
故答案为:
(1)不是 而是;
(2)压轴:在这些演出中,小红压轴出场。
(3)美是幼儿园中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美是田野中劳动者脸上的汗水。
(4)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5)姑娘对哥哥说,让哥哥别难过,她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点评】此类题目完成后,要将句子读一读,看是否通顺、正确。
14.这个学期同学们读过许多课外书,一定有不少收获吧!完成下面的题目。
(1)《童年》是苏联作家 高尔基 写的小说,是作者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一。我还知道他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作品是《 在人间 》《 我的大学 》。
(2)读小说《爱的教育》,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下面内容与《斯塔尔迪的藏书室》不相符的一项是 C
A.见到斯塔尔迪的藏书室,我无比羡慕。
B.斯塔尔迪的书在书架上摆放得整整齐齐。
C.我不敢跟斯塔尔迪开玩笑,因为我怕他父亲打我。
②下列说法与《夜校》中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B 。
A.夜校的成年人来自各行各业,但都非常认真学习。
B.上夜校的都是工人,有的认真学习,有的不认真学习。
C.泥瓦匠请校长把他安排在自己的儿子的座位上。
(3)读《小英雄雨来》,连线。
A.为什么雨来故意迈空脚步滚进河里去? a.去找八路军主力部队,要去参军。
B.铁头、雨来、二黑等十四名孩子要去哪里? b.因为年龄小,战争残酷,有危险。
C.区长为什么不让雨来他们参加八路军? c.因为已经把敌人带入了地雷阵,不作无畏的牺牲,后面还要跟敌人斗争。
【考点】作家及其作品;经典名著.
【答案】(1)高尔基 在人间 我的大学;
(2)①C;②B;
(3)A—c;B—a;C—b。
【分析】本题考查经典名著、作家及其作品,经典名著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流传的文字作品。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他的自传体三部曲包括《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是文学领域中较为知名且重要的基础知识,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与了解便可作答。
(2)①本题考查对《爱的教育》中《斯塔尔迪的藏书室》章节内容的熟悉程度。在该章节中,并没有提到“我不敢跟斯塔尔迪开玩笑是因为怕他父亲打我”,A选项对藏书室的羡慕以及B选项书摆放整齐在文中均有体现,所以答案是C。②本题考查对《夜校》内容的理解。文中夜校的成年人都认真学习,并非有的不认真学习,A选项成年人来自各行各业且认真学习,C选项泥瓦匠的情节均符合原文,所以答案是B。
(3)本题考查对《小英雄雨来》情节的理解与把握。雨来故意滚进河里是因为已经把敌人带入地雷阵,为避免无畏牺牲且后续还要战斗,所以选c;铁头、雨来等孩子要去找八路军主力部队参军,所以选a;区长不让雨来他们参加八路军是因为年龄小且战争残酷有危险,所以选b。
故答案为:
(1)高尔基 在人间 我的大学;
(2)①C;②B;
(3)A—c;B—a;C—b。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15.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选择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a.自己 b.希望 c.快速地跑 d.放下
①兔走触株 c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d
③冀复得兔 b
④而身为宋国笑 a
(2)把“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翻译成现代文。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 守株待兔 ,从短文中我得到了 不能怀有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的启示。
【考点】句子翻译;情感主旨;成语;字词解释.
【答案】(1)①.c;②.d;③.b;④.a;
(2)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3)守株待兔 不能怀有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分析】参考译文:
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解答】(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①兔走触株: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走:跑。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释:放下。
③冀复得兔: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冀:希望。
④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身:自己。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3)本题考查情感主旨。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也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守株待兔,从短文中我得到不能怀有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的启示。
故答案为:
(1)①.c;②.d;③.b;④.a;
(2)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3)守株待兔 不能怀有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点评】文言文的翻译首先要对全文进行反复的朗读,然后对一些不好理解的文言词进行分析理解,弄明白其在文中的意思,进而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最后再进行整个文言文的理解。
16.六(二)班关注环境问题。他们查阅到一些资料,并发起了倡议活动。
【材料一】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话题。
从宇宙环境看,太阳是决定地球安全和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的寿命至少还有40亿年。A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到它的“肚子”里。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稳定地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情况并不乐观。
近四百年来,科技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远超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B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众所周知,地球上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地球上的资源能满足人类需求多长时间呢?
【材料二】
(据大洋网报道)2023年8月24日,日本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目前已分3次排放共计约2.34万吨核污水,且计划将于2024年2月下旬开始进行第四次核污水排海,预计排放量为7800吨。有数据显示,福岛核污染水已存到了130万吨,要把这些水全部排完,至少需要30年。日本这一举动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质疑和反对,在日本国内也引发强烈担忧。
前三次核污水排海回顾
时间 次数 排放量 影响
8月24日﹣9月11日 第一次 7788吨 日本海岸连续出现大量死鱼,多到渔船寸步难行。
10月5日﹣23日 第二次 7810吨
11月2日﹣20日 第三次 7753吨
(1)阅读[材料一],回答问题。
①【提取信息】完成思维导图。
②【把握观点】这则材料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③【品读句子】画横线的句子中,A句运用了 打比方 的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太阳吞噬地球的情景本来是可怕的,但本文把太阳拟人化,说太阳把地球吞进“肚子”里,使本来严肃准确的说明性语言变得生动形象,恐怖感消失,且充满了童趣 ;B句使用了 作比较 的方法,说明了 随着人类发展,资源消耗不断增长 。
(2)有人这样感慨:“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你认为“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一和二以及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3)同学们决定面向全人类写一份环保主题的倡议书。根据以上两则材料,你准备提出如下两条倡议: 第一,珍惜资源,如禁止无节制地开采和使用矿产资源,节约用水等;第二,停止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以及其它未经处理的有安全风险的污水。
【考点】非连续性文本;句子理解与赏析;内容理解与概括;说明方法;建议书、倡议书.
【答案】(1)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
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人类能在地球上的生存情况并不乐观。
②这则材料的主要观点是人类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话题。
③打比方 太阳吞噬地球的情景本来是可怕的,但本文把太阳拟人化,说太阳把地球吞进“肚子”里,使本来严肃准确的说明性语言变得生动形象,恐怖感消失,且充满了童趣 作比较 随着人类发展,资源消耗不断增长;
(2)控制人类自身,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地球上资源有限,不过度消耗。二是要保护地球环境,不污染,不破坏,使其能长期宜居。
(3)第一,珍惜资源,如禁止无节制地开采和使用矿产资源,节约用水等;第二,停止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以及其它未经处理的有安全风险的污水。
【分析】材料一从宇宙环境和资源消耗角度,提出了人类生存时间的思考。材料二则聚焦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事件,展示了环境破坏的现实后果。
【解答】(1)①考查了信息提取。结合“人类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情况并不乐观。”可知答案。
②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太阳为地球持续稳定地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地球上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地球上的资源能满足人类需求多长时间呢?”可知,这则材料的主要观点是:人类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话题。
③考查了说明方法。句子“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到它的‘肚子’里”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太阳吞噬地球的情景本来是可怕的,但本文把太阳拟人化,说太阳把地球吞进“肚子”里,使本来严肃准确的说明性语言变得生动形象,恐怖感消失,且充满了童趣;“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用了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了随着人类发展,资源消耗不断增长。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过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以及对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理解,控制人类自身一是地球上资源有限,不过度消耗。对不可再生的资源,人类要节省使用,或用替代品,尽量延长能使用的时间;对可再生的资源,要保护和使用相结合,确保其能不断再生,供人循环使用。二是要保护地球环境,不污染,不破坏,使其能长期宜居。
(3)本题考查了倡议书。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以及自身的经验积累,提出自己的两条倡议即可,如:第一,合理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二,坚决反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尤其是像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这样的恶劣行径。
故答案为:
(1)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
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人类能在地球上的生存情况并不乐观。
②这则材料的主要观点是人类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话题。
③打比方 太阳吞噬地球的情景本来是可怕的,但本文把太阳拟人化,说太阳把地球吞进“肚子”里,使本来严肃准确的说明性语言变得生动形象,恐怖感消失,且充满了童趣 作比较 随着人类发展,资源消耗不断增长;
(2)控制人类自身,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地球上资源有限,不过度消耗。二是要保护地球环境,不污染,不破坏,使其能长期宜居。
(3)第一,珍惜资源,如禁止无节制地开采和使用矿产资源,节约用水等;第二,停止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以及其它未经处理的有安全风险的污水。
【点评】学习理解材料内容,了解材料的主旨,认真阅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17.课外片段。
小小的善
许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位满脸稚气的男青年倚窗而坐。他是个农村娃子,一件崭(zhǎn zǎn)新的白色半袖衬衫掩盖不住黝黑的皮肤。男青年是第一次出远门,在此以前,他连火车都没坐过。他要到远方去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男青年对面的座位上,坐着一对母子。母亲30岁左右,小男孩可能只有四五岁吧!
车厢内闷(mènmēn)热异常,男青年感到口渴难耐。
这时乘务员推着小推车走了过来——“方便面、火腿肠、健力宝、矿泉水”——乘务员大声反复叫卖着。
健力宝?男青年知道,这是一种极奢侈的饮料。读高中时,班里有钱的同学才喝得起。爸妈从来没给自己买过。如今,他要到外地上学了,衣兜里有了些许自己可以支配的零花钱。犹豫再三,他终于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5元人民币,递向乘务员。
男青年不知道如何开启这罐饮料。他把健力宝拿在手里,颠来倒去地仔细看了看。最后,他把目光定在了拉环的位置。迟疑了一会儿,他从腰间摸出了一把小小的水果刀,企图在拉环的位置把健力宝撬开,撬了两下,发觉易拉罐的壳很坚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又把目光盯在了拉环处。这时,却听见对面的妇女对儿子说□童童□快把塑料袋里的健力宝给妈妈拿出来□小男孩说□妈妈□你刚喝过矿泉水□怎么又渴了□快□听话□拿出来□小男孩便站在车座上,把手伸进了车窗旁边挂着的塑料袋里。
妇女把健力宝拿在手中,眼睛盯在拉环上,余光注视着男青年,只听“砰”地一声,健力宝打开了。随之,车厢里又传出“砰”地一声响,男青年的易拉罐也打开了。妇女微微地笑了一下,喝了一口,就把自己的健力宝放在了茶几(jǐ jī)上。她过了许久也没再碰茶几上的那罐健力宝。显然,她并不渴。
许多年后,男青年参加了工作,却仍(réng rēng)然对这件事记忆犹新。他很感激那位善良的妇女。她为了不使他难堪,没有直接教他易拉罐的开启方法,而是间接地完成了这一过程。妇女的举动是一种小小的善。
男青年把这种感激化作了更多小小的善,带到了社会的角角落落……
那位男青年就是我,那年我18岁。
(1)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2)在文章第五自然段的“□”内加标点符号,你觉得最合适的是哪一项? D
A.,“,。”“,,,,,。”
B.,“,。”“,,,,,:”
C.:“,。”“,,。!!。”
D.:“,。”:“,,?”“!!。”
(3)为什么说“妇女的举动是一种小小的善”? B
A.因为男青年不起眼,是个普通人。
B.因为妇女为了不使男青年难堪,没有直接教他易拉罐的开启方法,而是间接地完成了。
C.因为妇女为了引起男青年的注意,专门叫自己的孩子拿健力宝而自己不拿。
D.因为这是一件小事。
(4)男青年后来为社会做了许多善事。从文章第七自然段可以看出他这样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B
A.男青年很善良。
B.男青年受妇女影响。
C.男青年受身边人的影响。
D.男青年回报社会,报答祖国对自己的培养。
(5)在我们的生活中,“小小的善”无处不在。你发现过这种“小小的善”吗?想一想,写出来。
【考点】小说;内容理解与概括;开放探究;汉字读音;标点符号.
【答案】(1)zǎn mèn jǐ rēng;
(2)D;
(3)B;
(4)B;
(5)我发现过这种“小小的善”。比如:在公交车上我看到年轻人主动给老人让座,或是帮助行动不便的人提东西。
【分析】文章写的是一位男青年在求学的火车上,买了一听易拉罐,却不知道易拉罐的开启方法。一位中年妇女用小小的善举,化解了男青年的尴尬。这件事向我们诠释了:善,就在身边,小小的善可以让世间充满爱。我们应该行动起来,让善充满人间。
【解答】(1)考查多音字辨析。“崭”的读音是“zhǎn”。“闷”为多音字,读“mèn”时意思是密闭;不透气。读“mēn”时意思是气压低或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不舒畅的感觉。故文中“闷热”读“mēn”。“几”为多音字,读“jǐ”时意思是询问数量多少。读“jī”时意思是小桌子。故文中“茶几”读“jī”。“仍”的读音是“réng”,意思是依然;依照。
(2)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理解。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人物语言用引号,提示语后面用冒号。表示疑问的语气用问号。表示感叹的语气用感叹号。一句话已说完用句号。即为:这时,却听见对面的妇女对儿子说:“童童,快把塑料袋里的健力宝给妈拿出来。”小男孩说:“妈妈,你刚喝过矿泉水,怎么又渴了?”“快!听话!拿出来。”小男孩便站在上,把手伸进了车窗旁边挂着的塑料袋。
(3)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妇女在男青年不知道如何打开易拉罐时,打开易拉罐,间接帮助男青年,也化解了他的难堪。故选B。
(4)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许多年后,男青年参加了工作,却仍然对这件事记忆犹新”可知,男青年后来为社会做了许多善事。从文章第七自然段可以看出他这样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男青年受妇女影响。
(5)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答即可。即:我发现过这种“小小的善”。比如:在公交车上我看到年轻人主动给老人让座,或是帮助行动不便的人提东西。
故答案为:
(1)zǎn mèn jǐ rēng;
(2)D;
(3)B;
(4)B;
(5)我发现过这种“小小的善”。比如:在公交车上我看到年轻人主动给老人让座,或是帮助行动不便的人提东西。
【点评】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8.习作乐园。
“点赞”,这一网络语言早已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它迎合了人们表达情感的愿望。请以“为____点赞”为题,写一个习作。
要求:(1)将文题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入“自己”“他”“友情”等。(2)内容具体,事例典型,条理清楚,感情真挚。不少于400字。
【考点】记叙文(记事).
【答案】
为妈妈点赞
一天爷爷生病了,爸爸出差了,只有妈妈有空,她每天不仅要上班,还要洗衣做饭,照顾病人,这哪儿行?看到妈妈单薄的身影穿梭于卧室和厨房,一刻不歇,我不禁自责,为什么自己那么没用,既不帮她忙,还惹她生气。那么多的活儿,妈妈从没皱过眉头,也没有抱怨过。半夜偶尔被惊醒时,却发现,厨房的灯亮着……她见我学习任务重,再苦再累有再多的烦心事都只字未提,再多的苦,再多的痛也是独自“品味”,看着妈妈眼角的鱼尾纹已愈加明显——为什么,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却无能为力?
终于有一天,晚上11点时妈妈还没回来,“怎么回事?怎么这么晚还没有回来,莫非出什么事儿了?不可能,一定是有事耽误了。”街上静得让人心里发凉,救护车的警铃声划破天际。“妈妈日夜操劳,我平时还跟她斗嘴,谁又能知道她单位上有多忙,她背后的付出有多少?可我却不争气,既不体谅她,也不帮助她。可现在,细细一想,我是多么的无理,她上班下班,我连招呼都很少打,更别说关心她了。”我心痛地想着,恐惧在一点点地吞噬着内心……
看着小植物失去了往日的神采奕奕,颜色也越来越暗淡,鱼缸里的小鱼不再活蹦乱跳,水也越来越浑浊,我的心被揪了起来……
第二天早晨,我正踌躇着要不要告诉爷爷,忽然门一开,妈妈回来了!一进屋反而跟我道歉说:“对不起,昨天单位上有点事,忘告诉你了。”
可是陪同她回来的阿姨却悄悄告诉我,昨天她在照顾饲养场生病的兔子时昏倒了。我愣了,觉得暖流流遍全身,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更多的不是对饲养场可爱的兔子的担心,而是对妈妈的感激与敬佩。
伟大的妈妈你是最可爱的,我要为你点赞!
【分析】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为 点赞”为题,写一篇习作。你最想为谁点赞?你为什么想给他(她)点个赞?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你最想表达的。由于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叙事作文首先要注意叙事六要素,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叙事要详略得当,重点写自己克服困难的过程。注意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解答】范文:
为妈妈点赞
一天爷爷生病了,爸爸出差了,只有妈妈有空,她每天不仅要上班,还要洗衣做饭,照顾病人,这哪儿行?看到妈妈单薄的身影穿梭于卧室和厨房,一刻不歇,我不禁自责,为什么自己那么没用,既不帮她忙,还惹她生气。那么多的活儿,妈妈从没皱过眉头,也没有抱怨过。半夜偶尔被惊醒时,却发现,厨房的灯亮着……她见我学习任务重,再苦再累有再多的烦心事都只字未提,再多的苦,再多的痛也是独自“品味”,看着妈妈眼角的鱼尾纹已愈加明显——为什么,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却无能为力?
终于有一天,晚上11点时妈妈还没回来,“怎么回事?怎么这么晚还没有回来,莫非出什么事儿了?不可能,一定是有事耽误了。”街上静得让人心里发凉,救护车的警铃声划破天际。“妈妈日夜操劳,我平时还跟她斗嘴,谁又能知道她单位上有多忙,她背后的付出有多少?可我却不争气,既不体谅她,也不帮助她。可现在,细细一想,我是多么的无理,她上班下班,我连招呼都很少打,更别说关心她了。”我心痛地想着,恐惧在一点点地吞噬着内心……
看着小植物失去了往日的神采奕奕,颜色也越来越暗淡,鱼缸里的小鱼不再活蹦乱跳,水也越来越浑浊,我的心被揪了起来……
第二天早晨,我正踌躇着要不要告诉爷爷,忽然门一开,妈妈回来了!一进屋反而跟我道歉说:“对不起,昨天单位上有点事,忘告诉你了。”
可是陪同她回来的阿姨却悄悄告诉我,昨天她在照顾饲养场生病的兔子时昏倒了。我愣了,觉得暖流流遍全身,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更多的不是对饲养场可爱的兔子的担心,而是对妈妈的感激与敬佩。
伟大的妈妈你是最可爱的,我要为你点赞!
【点评】本篇作文情感真挚,直抒胸臆。全文多采用排比句式,大大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抒情性很强,赞美了母爱的伟大。结构层次分明。开篇点题,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层次分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