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观照自然》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1《观照自然》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9-14 23:3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二单元 山水抒怀
观照自然
观看视频:中国山水
画家又是如何表达自己对山水寄托的精神追求的呢?
前人通过各种形式表达着对自然山水的观照与情感
“自然”是艺术家永恒的创作主题。古代山水画家借助笔墨“师法自然”,创作出数不胜数的山水画。我们可以从这些经典作品中学习山水画的章法与布局,并尝试运用皴法等笔墨技法表现山川盛景。
学习任务
走进经典
第壹篇
欣赏马远《踏歌图》
说一说:这幅画画了什么?
给你什么感受?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这是马远的画作《踏歌图》上的题诗。此画描绘了雨后山脚下的乡间道上几个农夫踏歌而行的欢乐情景。
画家马远下笔痛快果断,长线数尺,爽利而下,用形同刀砍斧劈的“斧劈皴”表现出壁立千仞的山峰那粗砺坚硬的石质,而柳枝、人物等又刻画得非常细腻精巧,形成了简与繁、刚与柔的鲜明对比。
《踏歌图》马远
斧劈皴是传统山水画中表现山势常用的一种皴法,运笔多顿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它要求以浑厚的墨气和雄壮的笔力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山石,以显示山石的磅礴气势。斧劈皴有大斧劈、小斧劈之分。
斧劈皴
任务一
了解古代山水画的章法布局特点
第贰篇
“搜尽奇峰打草稿”,虽然古代山水画家以自然为师,但绝不是简单地照搬景物,而是根据需要自由地布置景物。这样既可以形成独特的章法布局,又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充分表现主题。
山水画的章法布局
云山图(中国画) 清 石涛
故宫博物院
黄山白岳(中国画)1954
黄宾虹 中国美术馆
黄山图(中国画)1932
张大千 北京画院
欣赏这三幅山水画作品,看一看它们的构图有何特点?可以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下!
云山图(中国画) 清 石涛 故宫博物院
黄山白岳(中国画)1954
黄宾虹 中国美术馆
黄山图(中国画)1932 张大千 北京画院
欣赏这三幅山水画作品,看一看它们的构图有何特点?
可以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下!
这是一张真实的黄山照片,对比上面三幅创作于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山水画,你能从中找到一些相似的元素吗?
找一找,相似的元素
山、云、松树等
云山图(中国画) 清 石涛
故宫博物院
黄山白岳(中国画)1954
黄宾虹 中国美术馆
黄山图(中国画)1932
张大千 北京画院
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不只在于布局巧妙,画面中每个景物的表现也都很精妙。
任务二
思考古人是如何运用不同笔墨技法来表现不同山石的
第叁篇
看一看,说一说,这三种石头有什么不同?
中国画中的“石分三面”指的是哪三面?复杂的山石仅此三面吗?中国画是用怎样的方法来概括和表现石头的形体结构的?
任务三
学习并掌握三种皴法
第肆篇
披麻皴
斧劈皴
米点皴
你知道山水画里面常用的三种皴法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仔细观察下面三种石头的外形特征,想一想,为什么画山石要使用不同的皴法?不同的皴法可以表现出怎样的山石质感?
披麻皴
中锋运笔
弯曲遒劲
柔韧无棱
线似散麻
斧劈皴
侧锋成面
顿挫曲折
粗重势猛
形如斧劈
米点皴
饱墨横点
积破并用
密而不堵
雨雾变幻
不同的皴法可以表现出怎样的山石质感?
披麻皴
斧劈皴
米点皴
披麻皴:用细长的线条表现山石的纹理,线条排列紧密,类似于麻布的纹理,适合表现土山,尤其适合我国南方的山水画,展现出平缓细密的质感。
斧劈皴:用粗犷的笔触表现山石的坚硬和棱角,线条短而有力,类似于斧头劈砍的痕迹,能体现出山石的坚硬质感,常用于花岗石或人工爆破后的山岩。
米点皴:以点状笔触为主,点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同雨点般密集,用于表现山石的细腻纹理,能表现出山石经过长期风吹雨打后形成的独特质感。
山水画——石头绘画步骤总结
1. 中 锋 起 笔, 侧 锋
折按。
2. 稍加变化,反复三次,
画成一个石面。
3. 再如此反复几次,注意
表现出长短疏密的变化。
4. 皴法与勾线相结合,形成石头
的大致轮廓。
5. 将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头组合在一起,画出大块山石的形态。
6. 将画好的大块山石与树木、远山组
合,绘成一幅山水画小品(注意布局与水的留白)。
山水画——石头绘画步骤总结
5. 将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头组合在一起,画出大块山石的形态。
教师示范:画一幅简易山水画
课堂作业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皴法和中国画布局方式,绘制一幅简单的山水画,表达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注意山石的皴法和构图哦!
优秀作品参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