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猜谜语
三角四楞长,
珍珠里面藏,
要吃珍珠肉,
解带脱衣裳。
谜底:
淘宝店铺好课来独家出品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千百年来,端午节丰富的习俗寄托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习俗中蕴含怎样丰富的寓意?与之相关的美术作品流露出怎样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起走进《端午传情》
第四单元 端午今昔
端午传情
第1课时
走进经典
第壹篇
古往今来,以端午节为题材的画作,有的以风俗为题,有的以应季花草、食物为 描绘对象。请你比较下面两幅作品,说说其笔墨韵味、审美风格有什么不同?
樱桃图(端午)(中国画) 现代 齐白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端阳景图(中国画) 清 余穉
故宫博物院
一幅写意画
一幅工笔画
樱桃图(端午)(中国画) 现代 齐白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端阳景图(中国画) 清 余穉
故宫博物院
写意画
工笔画
画家以淡墨画粽叶,以浓墨勾画出粽绳,用简单几笔便精妙地表现出粽子的棱角转折。一盘红樱桃、两个粽子巧妙点出作品主题,凸显出画家对生活的热情。
笔法:运用大写意笔法,画樱桃时,以厚重的胭脂略加曙红点染,在宣纸似干未干之时以浓墨画果梗,使墨色自然晕染与樱桃融为一体;画粽子时,寥寥几笔便表现出其棱角转折,浓墨渴笔勾勒棕绳,简约大气。
设色:色彩运用鲜艳大胆,樱桃以红色为主色调,或浓或淡,富有层次,表现出樱桃的鲜嫩;粽子则以淡墨或淡绿色表现,与红樱桃形成鲜明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
构图:构图简洁而巧妙,樱桃与粽子的摆放错落有致,疏密得当,通过对物体位置和空间的安排,营造出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同时留白的运用也给人以想象空间。
节日寓意:樱桃和粽子都是端午节的应景之物,将它们组合在一幅画中,点明端午主题,体现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勾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美好记忆和情感共鸣。
生活情趣:齐白石善于从生活中取材,樱桃与粽子的搭配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通过艺术创作将其升华为富有诗意和情趣的画面,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平凡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锐捕捉。
文化传承:作品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端午节日的重视和相关习俗的表达,让观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说一说,作品传递了怎样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
此图线条工细、流畅,设色典雅富丽,通过对动植物的刻画来表现端阳时节大地回暖的情景。
笔法:以挺秀细润的笔法勾勒轮廓,线条工细、匀整、流畅,无论是植物的枝干、叶片,还是动物的身体、四肢,都描绘得极为细腻,体现出画家深厚的写实功底。
设色:设色典雅富丽并富有装饰性,色彩搭配和谐自然。植物的绿色、花朵的红色、粉色等与动物的肤色相互映衬,使画面色彩丰富而又不失整体的协调统一,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构图:构图简洁、疏密相宜,将各种动植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自然而和谐的美感。画面中留出适当的空白,营造出空灵的意境,让观者产生丰富的联想。
说一说,作品传递了怎样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
端午文化:菖蒲在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蜀葵被称为 “端午花”,蟾蜍是 “五毒” 之一,这些元素都与端午节密切相关,体现了端午节的民俗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人在端午节时驱邪避毒、祈福安康的美好愿望。
自然与生命:作品描绘了多种动植物在端阳时节的生动形态,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之情。
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寓意,欣赏与端午习俗相关的美术作品
任务一
淘宝店铺好课来独家出品
观看视频:端午节
结合当地习俗,大家说说端午节都有些什么活动?
划龙舟
包粽子
祭屈原
思考:为什么端午节会有这三项活动呢?
观看视频:说说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端午节习俗,主要围绕祛病防疫、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等主题展开。这些习俗与当地的历史背景、民间传说密切相关。
端午图(中国画) 清
王时敏 故宫博物院藏
天师斩五毒年画 江苏苏州
有些地方在端午节时有在大门上悬挂菖蒲、艾草的习俗。菖蒲叶片呈剑形,挂在门 口寓意避邪。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 , 挂在门口则表示祝愿身体健康。清代王时敏的《端午图轴》便描绘了菖蒲、蜀葵、玉簪以及蔷薇等几种初夏的时令花卉。 “五毒”指蛇、蟾蜍、蝎子、壁虎和蜈 蚣五种有毒动物。古人为避邪祛灾,通常在端午节时张贴神像(如张天师像、钟馗像)。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
和同学一起动手包粽子
任务二
屈原投江后,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简粽
三角粽
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彩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
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
粽子口味的差异
粽子造型的差异
一起包粽子吧!
淘宝店铺好课来独家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