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备 课 教 师
单元主题 民艺蕴情
单元 分析 单元背景: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审美能力快速发展、对文化艺术充满好奇的阶段。民间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然而,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接触和了解相对较少。本单元以 “民艺蕴情” 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民间美术,感受其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文化自信,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美术学习方面,他们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但对民间美术的认知较为有限,对民间美术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教学过程中,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民间美术的奥秘。
大观念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承载着各民族的文化与情感,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我们能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基本 问题 民间美术有哪些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民间美术与各民族的生活、文化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在现代社会,如何传承和创新民间美术?
学习 活动 第1课 走近世界民间美术 通过播放视频、展示作品、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不同地区民间美术的种类与风格,掌握分析方法并撰写报告。
第2课 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 展示多种中国民间美术作品,介绍其特点与工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创意设计并展示交流。
单元 目标 审美感知:学生学会运用民间美术的基本元素和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如在绘画、手工制作中融入剪纸、刺绣等元素,提升艺术表现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创作主题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民间美术形式和材料进行创作,掌握一定的民间美术制作技巧。 艺术表现: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大胆创新,将民间美术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培养创新思维。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民间美术创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探索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大胆创新,将民间美术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培养创新思维。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民间美术创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探索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文化理解:学生了解世界各民族民间美术与当地文化、历史、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民间美术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深入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体会其传达的美好寓意,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单元 评价 评价维度 评价指标 评价方式
审美感知 能细致观察民间美术作品,精准描述其造型、色彩等特征,剖析美感,对比不同地区作品风格差异。 课堂提问、作品分析书面表达
艺术表现 熟练运用多种民间美术技巧进行创作,使作品风格鲜明、技巧精湛,精准传达创作意图。 作品打分、创作过程观察
创意实践 在作品中巧妙融合现代元素与个人创意,勇于尝试新的材料和手法,展现独特新颖的创作思路。 作品评估、创意分享阐述
文化理解 深入理解民间美术与文化、历史和生活的关联,准确把握作品寓意,并在创作中积极传承。 课堂问答、作品文化元素分析
合作交流 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分享、认真倾听并有效回应,小组创作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高效完成任务。 小组活动观察、成员互评
学习态度 课堂上积极主动参与讨论,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主动查阅资料探索民间美术知识。 课堂观察、作业检查、交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