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新疆专用)1.1《少年闰土》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新疆专用)1.1《少年闰土》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6 09:5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少年闰土》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熟记以下生字: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一段。
3、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等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他的特殊感情。
学习难点:4、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等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资料链接】:本文节选自短篇小说《故乡》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鲁迅于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反应了辛亥革命后十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作者回故乡,童年的伙伴、农民闰水(也就是文章中的闰土)来探望他,伙伴的巨大变化使作者感触万千,引起了作者的深切同情,于是鲁迅艺术的再现了农民闰土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节选部分是作者与小伙伴少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写出了一位聪明、活泼、能干、可爱的农村少年,表现了他们少年时代纯真的友谊。
学习过程:
一、基础达标:(预习完成)
1、看拼音写词语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类词语的意思。
其间、仿佛、便是、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素不知道、如许、先前
3、熟悉文本,说说文章写了闰土哪些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和闰土的几件事?请试着用简练地语言概括出来。
三、精读课文,感悟特点
合作探究:
1、你还有哪些不明白活不理解的地方,同桌探究,解决不了的小组合作。
2、闰土这个名字是如何来的?
3、我们初次见面时是怎样的情景?
4、闰土和“我”不到半日就熟识了。第二天他给我讲了好多“稀奇的事”从文中找出有关部分,自由读文,并抓住关键词句批注、交流、朗读。
①闰土的特点是:
②把最能体现闰土特点的语句,在文中标记出来,谈一谈你的理解。
当堂检测
A、填空  1、按课文填空。
(  )天空中挂着(  )圆月,下面是海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沙地,都种着(  )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  ),向一匹猹(  )刺去。
  2、归纳课文有关内容,然后填空。
  从闰土给“我”讲( 
 )、(
 
 )、( 
 )、( 
 )等几件事,可以看看闰土是一个( 
 )少年。
  B、缩写句子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狡猾的狐狸假惺惺地挤出几滴眼泪。
  3、我们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4、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010年11月8日
课题:
一面
课型
略读课
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及作者的写作思路。
2.学习鲁迅先生与广大劳苦大众呼吸相通,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培养青年,“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和他与黑暗势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的革命意志。培养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重点: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格;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法。
课前预习
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课文,有意识培养自己概括和表达中心的能力。
2.复习记叙顺序的有关常识,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
3.通过阅读课文,掌握文章的中心事件,并明确文章以“一面”为题的作用。
知识构建
1.关于回忆录。
回忆录主要记录个人所经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或所熟悉的历史事件,也有主要记述自己所交往过的他人的事迹的。回忆录主要就是对回忆的整理和记录,和一般传记相比,不见得很连贯和完整,但作者常常拿带着某些感情来叙述,对某些事件或者生活细节的呈现可能更加生动、亲切。
2.积累字词。
3.了解文章大意。
本文以时间为序,回忆了作者1932年秋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在上海内山书店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一次会面。作者抓住鲁迅先生的三次外貌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人格,从而激励作者不断努力,并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4.了解记人散文的特点。(复习巩固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顺序和基本常识)
相关链接
1.作者简介。
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190
( http: / / www.21cnjy.com )9年1月生,江苏涟水人。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同文书院学习过,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参加
“右翼剧联”,同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年经人保释出狱,旋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动,被官方侦悉,迫令出境。1936年复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1937年,抗战开始,参加新四军。此后一直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和行政工作。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厅长、省委宣传部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1983年离休。
2.关于鲁迅。
鲁迅(1881.9.25—1936
( http: / / www.21cnjy.com ).10.19),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后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正式用笔名——鲁迅。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诗歌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杂文集《坟》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3.简介背景。
鲁迅逝世的前四年,也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1932年,他怀着“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的坚定信念,写下了一系列战斗的文章,痛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对苏联无产阶级的污蔑诽谤,并亲自翻译、介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他曾说:“从俄国文学那里,看见了被压迫者善良的灵魂、辛酸和挣扎。”
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鲁迅先生的处境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危险,但他却说:“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得自己的生命力。”他认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因此特别关心进步青年的成长。
知识预习
一.注音。
踱(duó)步
地窖(jiào)
( http: / / www.21cnjy.com )
镶嵌(qiàn)
窘(jiǒng)相
捻(niǎn)须
摩挲(mó
suō)
恣(zì)情
歇(xiē)脚
拜(bài)访赫(hè)然
书脊(jǐ)鞠躬(jūgōng)虐(nüè)待
踌躇(chóuchú)揩(kāi)油憎恶(zēng
wù)
蹦(bèng)出来
二.解释词语。
1.踱:慢步行走。
2.地窖:保存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3.赫然:很鲜明的意思。
4.殷勤:(1)情意深厚。(2)指热情周到。
5.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后悔不应该这样。
6.莽撞:鲁莽。指言语、行动粗率而不审慎。
7.捻:用手指搓。
8.踌躇:本文指犹豫。
9.婆娑:用手轻轻的摸了又摸。
10.颓唐:精神不振作。
11.抖擞:振作。
12.憎恶:怨恨、厌恶。
13.揩油:比喻占公家或别人的便宜。
14.恣情:放纵自己的感情。
15.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三.练习有感情地阅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堂探究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一次面就记忆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刻,无法忘记的人呢?如果有,请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自由回答,谈自己的发现与感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作者阿累在见到文章主人公一面以后给他留下的印象而写的,你们知道是谁吗?(学生一起回答:鲁迅)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阿累的《一面》,看看他为什么只见到鲁迅先生一面就有如此深刻的印象。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并弄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阅读课文,合作探究
1、文章已经很自然地给我们分成了两部分,但是第一部分的内容较长,你能给它分层吗?并说说每层的意思。
明确:这一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1、
( http: / / www.21cnjy.com )2自然段),写“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第二层(3——17自然段),写内山老板热情接待“我”。第三层(18——38自然段),写“我”有幸见了鲁迅一面。
2、文章的中心事件是“一面”,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二层,并介绍了“我”的职业和身份,那么在全文中,这部分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层写职业特点,联系下文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看出鲁迅对“我”的态度,实质上是对普通工人、对人民群众的态度。第二层写内山老板的热情衬托出鲁迅的人民大众立场,这两层起到巧设伏笔、层层铺垫的作用。
3、有人说文章第二部分是多余的,与回忆性文章的写法不合,可以去掉,你认为呢?
提示:(总结发言)课文第二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出来“一面”对作者的深远影响个鼓舞,他既是沉痛的悼念,又是冷静的思索。这些情真意切的抒情议论,对深化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不能去掉。
四、课时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通读了《一面》,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全文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作了讨论,同学们想一想,在本文中,鲁迅个作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外貌)好,下一节课我们就作者对先生的外貌描写作些探讨,看作者是如何抓住鲁迅的外貌进行描写的。下去以后同学们要将作者写鲁迅外貌的语段找到。
巩固训练
当堂练习
1.下面有四组拼音,请选择完全正确的一组。(
)

书脊
清晰
陡然
揩油
A、qiàn
shūjí
qiēngxī
dǒurán
kǎīyóu
B、qiàn
shūjí
qīngxī
dǒurán
kāiyóu
C、qiān
shūjī
qīngxī
dǒurán
kāyóu
D、qiǎn
shūjī
qīngxī
dǒurán
káyóu
2.把恰当的解释,用直线连接起来

突然
切边
放纵,无拘束
惊异
慢慢地行走
陡然
印刷行业术语,书装订后把四边不整齐的纸切下去
恣情
非常吃惊
3.文中的三次肖像描写反映了鲁迅先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革命精神,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鲁迅的爱戴和崇敬。从下列句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横线中:(
)
A、对一个普通工人的关心、平易近人的品质
B、把整个生命献给人类革命事业而忘我战斗
C、爱憎分明、坚毅勇敢的斗争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品质
4.文章的结尾很好,好在哪里?(
)
A、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沉痛悼念心情
B、表示作者认为鲁迅的死是巨大的损失
C、表达作者对鲁迅的沉痛悼念,并从鲁迅先生那里得到力量,立志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的决心
D、表示作者的决心,要继续前进
5.对“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中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四个称呼所表达的含义和感情依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与他志同道合,亲密无间,对他崇敬热爱,把他作为仿效的表率。
B、与他亲密无间,志同道合,把他作为崇敬和仿效的对象。
C、与他志同道合,情深意厚,对他无比热爱和崇敬。
D、与他情深意厚,志同道合,把他当作师傅和亲人。
6.破折号在本文中有如下用法:
A、表注释
B、表提示
C、表插说
D、表话题转换
E、表话没说完
(1)“哦,您,您就是——”(

(2)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3)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

(4)我又仔细的看他的脸——瘦!(

(5)我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在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课后作业
练笔(任选一题):
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人物的外貌,以体现他(她)的特点,突出人物的性格。
1、用三百字描写一个胖子。
2、给……同学的画像。
纠错
释疑
小结
课后反馈
已经掌握
尚有疑问
格言警句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