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土地资源与耕地保护 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粤教·粤人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 土地资源与耕地保护 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粤教·粤人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4 14:57:20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耕地保护
[学生用书P60]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认识开发、利用、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意义。 能够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中,找出耕地、林地、草地、交通运输用地、居民及工矿用地等的名称,并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 能够运用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分布特点。 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课前梳理·[学生用书P61]
一、土地资源特征
土地资源的概述:土地资源是指可供发展农业、林业、牧业和其他用途利用的土地。人们根据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利用方式的不同,将土地资源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
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我国土地面积广大,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我国人均土地面积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面积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中国土地总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比例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中国与部分国家人均耕地面积比较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不均衡。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的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沙漠、戈壁等大片未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二、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基本国策提出的背景: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利用不当,土地资源将会遭到严重破坏。针对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和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提出了一项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保护土地资源的各项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土地开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
三、保护耕地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我国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但人均耕地面积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加上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以及干旱区和山区面积较大等因素,保护耕地成为重要问题。
保护耕地是实现国家经济繁荣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我国通过制定保护耕地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措施,统筹城市、乡村、工业、农业、生态、道路建设等合理用地,从源头进行耕地保护,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稳定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稳定的粮食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课堂解析·[学生用书P62]
重难突破
重难点 我国农业用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业用地类型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耕地 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质量下降 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适当开垦荒地,稳定耕地总量
林地 森林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植树造林;采育结合;严禁乱砍滥伐
草地 草场退化,草地生产力下降,载畜量下降 划区轮牧;做好防灾工作;提高草地生产力
跟踪训练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的扩大,我国许多地方出现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现象。为了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下图为某地区用地演变过程图。据此完成 题。
我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基于我国土地资源( )。
A.利用类型不全 B.耕地比重小 C.地区分布不均 D.后备耕地充足
针对该地区的用地状况,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
A.坚持农田农用 B.扩大城市规模 C.加快生态建设 D.发展现代农业
针对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现状,解决该问题的正确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 B.限制放牧牲畜数量 C.增加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D.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指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关系区域生态安全的区域。下图是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 题。
下列关于图中 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地位于寒带地区
地主要是草场
地森林茂密
地水土流失严重
下列关于 四地生态建设方向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地采育结合,保护森林资源
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地合理放牧,保护草场资源
地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
·课后练习·[学生用书P63]
基础巩固
针对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
A.大力开发难以利用土地,增加耕地面积B.减少林地,增加城市用地面积C.开垦森林草地,提高粮食产量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土地是立国之本。下列漫画中能体现出对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是( )。
下图中甲、乙分别为我国某地2011年和2024年土地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 题。
甲 乙林地 滩涂 三角洲 公路居民区一河流
该地区减少最多的土地是( )。
A.耕地 B.林地 C.滩涂 D.居民区
图中显示,该地区目前存在的最大环境问题是( )。
A.人口增加 B.大气污染 C.水污染 D.水土流失
能力达标
2025年6月25日是我国第35个“土地日”。图1示意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2示意“飞来的山峰”漫画。据此完成 题。
图1
图2
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和 是林地
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C. 可作为后备耕地
适合发展畜牧业
影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
A.气候和地形 B.水系和矿产C.人口密度和人类活动 D.交通和科技
耕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出现了漫画中的问题,合理的对策有( )。
立法保护耕地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治理水污染 在城市周边农村建设高尔夫球场等休闲娱乐设施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空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资源。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到破坏,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下图甲为乱砍滥伐景观图,图乙为草地退化景观图,图丙为水土流失景观图,均属于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
(1)我国存在哪些破坏土地资源的行为?
(2)我国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3)我国林地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4)我国草地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素养提升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区 区、区 、盆地、丘陵
林地 区 湿润区、区 高原、
草地 区 区、区 、山地、盆地
未利用土地 非季风区 干旱区、半干旱区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耕地保护
[学生用书P60]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认识开发、利用、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意义。 能够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中,找出耕地、林地、草地、交通运输用地、居民及工矿用地等的名称,并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 能够运用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分布特点。 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课前梳理·[学生用书P61]
一、土地资源特征
土地资源的概述:土地资源是指可供发展农业、林业、牧业和其他用途利用的土地。人们根据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利用方式的不同,将土地资源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
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我国土地面积广大,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我国人均土地面积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面积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中国土地总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比例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中国与部分国家人均耕地面积比较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不均衡。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的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沙漠、戈壁等大片未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二、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基本国策提出的背景: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利用不当,土地资源将会遭到严重破坏。针对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和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提出了一项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保护土地资源的各项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土地开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
三、保护耕地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我国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但人均耕地面积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加上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以及干旱区和山区面积较大等因素,保护耕地成为重要问题。
保护耕地是实现国家经济繁荣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我国通过制定保护耕地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措施,统筹城市、乡村、工业、农业、生态、道路建设等合理用地,从源头进行耕地保护,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稳定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稳定的粮食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课堂解析·[学生用书P62]
重难突破
重难点 我国农业用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业用地类型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耕地 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质量下降 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适当开垦荒地,稳定耕地总量
林地 森林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植树造林;采育结合;严禁乱砍滥伐
草地 草场退化,草地生产力下降,载畜量下降 划区轮牧;做好防灾工作;提高草地生产力
跟踪训练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的扩大,我国许多地方出现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现象。为了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下图为某地区用地演变过程图。据此完成 题。
我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基于我国土地资源(B)。
A.利用类型不全 B.耕地比重小 C.地区分布不均 D.后备耕地充足
针对该地区的用地状况,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A)。
A.坚持农田农用 B.扩大城市规模 C.加快生态建设 D.发展现代农业
针对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现状,解决该问题的正确措施是(D)。
A.退耕还林、还草 B.限制放牧牲畜数量 C.增加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D.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指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关系区域生态安全的区域。下图是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 题。
下列关于图中 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D)。
地位于寒带地区
地主要是草场
地森林茂密
地水土流失严重
下列关于 四地生态建设方向的描述,不合理的是(B)。
地采育结合,保护森林资源
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地合理放牧,保护草场资源
地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
·课后练习·[学生用书P63]
基础巩固
针对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应该采取的对策是(D)。
A.大力开发难以利用土地,增加耕地面积B.减少林地,增加城市用地面积C.开垦森林草地,提高粮食产量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土地是立国之本。下列漫画中能体现出对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是(C)。
下图中甲、乙分别为我国某地2011年和2024年土地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 题。
甲 乙林地 滩涂 三角洲 公路居民区一河流
该地区减少最多的土地是(B)。
A.耕地 B.林地 C.滩涂 D.居民区
图中显示,该地区目前存在的最大环境问题是(D)。
A.人口增加 B.大气污染 C.水污染 D.水土流失
能力达标
2025年6月25日是我国第35个“土地日”。图1示意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2示意“飞来的山峰”漫画。据此完成 题。
图1
图2
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D)。
和 是林地
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C. 可作为后备耕地
适合发展畜牧业
影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自然因素主要是(A)。
A.气候和地形 B.水系和矿产C.人口密度和人类活动 D.交通和科技
耕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出现了漫画中的问题,合理的对策有(A)。
立法保护耕地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治理水污染 在城市周边农村建设高尔夫球场等休闲娱乐设施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空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资源。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到破坏,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下图甲为乱砍滥伐景观图,图乙为草地退化景观图,图丙为水土流失景观图,均属于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
(1)我国存在哪些破坏土地资源的行为?
(2)我国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3)我国林地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4)我国草地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答案](1)乱砍滥伐、乱占耕地、过度放牧等。
(2)主要问题:乱占耕地现象严重,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
措施: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科学规划用地;集约节约用地;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3)主要问题: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植被减少。
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合理伐树等。
(4)主要问题:存在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等问题。
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草、合理放牧等。
素养提升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区 区、区 、盆地、丘陵
林地 区 湿润区、区 高原、
草地 区 区、区 、山地、盆地
未利用土地 非季风区 干旱区、半干旱区
[答案](从左至右,从上往下)季风湿润半湿润平原季风半湿润山地非季风干旱半干旱山地高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