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 冰心诗四首 教案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 冰心诗四首 教案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6 09:44:57

内容文字预览

3、冰心诗四首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创造性地感悟诗歌,把握作者是如何抒情和阐述哲理的。
3、结合诗的背景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诗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母亲》《纸船》
教学过程
导入
以配乐诗《献给母亲的歌》或歌曲《懂你》导入,听完后问学生们,你们怎样来赞美母亲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母亲是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怀抱是温暖的。先让我们来看看冰心老人是怎样来赞美母亲的?学习《母亲》
二、学习《母亲》,简介作者、背景
三、品读诗歌
1、师范读、生齐读。纠正读错的字词。
2、“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句中的“风雨”指什么?如果你有过这样的体验,请具体说说。再体会“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中“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教师备案:
这里的“风雨”指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如:在自己遇到困难或者挫折的时候,我们会向母亲倾诉,从母亲身上寻找温暖,母亲的怀抱是儿女们永远的避风港。
诗人巧妙地借助前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里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伟大。
3、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你认为哪些字该重点读?
4、《母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主题?
教师备案:
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用“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作对比,再用“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作对比,突出了“母爱”的主题,说明“母爱”是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用鸟的“躲”引出“我”的“躲”,显得十分自然、贴切。
学习《纸船》
1、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注意纠正读错的地方。
2、背景介绍。
3、讨论:
(1)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诗中的这一行为意味着什么?诗中的纸船又象征着什么呢?
教师备案:
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表明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2)读《纸船》一诗,你认为其中表达“我”对母亲深切思念的词语有哪些?
这些词语有:从不肯妄弃
仍是不灰心
总希望
至爱的女儿
含着泪叠 ……
(3)请根据诗中给出的信息,想象诗人在何种情形下写的《纸船》这首诗?
教师备案: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故国、思念亲人,愈发感到孤独、惆怅。
3、质疑:
教师备案:
(1)诗人为什么要叠纸船并把它抛进海里?
诗人在船上无法与母亲通音信,只幻想纸船抛进海里能载着她对母亲的一颗爱心飘到母亲的怀抱里。                                                                      (2)诗人叠好的纸船有的被风卷进窗子里,有的被海浪打湿了,沾在船头上,可她为什么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因为诗人心中保存着永远的希望。                                                                                           
(3)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4)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悲哀?
因为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思念自己的母亲,思念不着最是难受,所以“含泪”“悲哀”。
五、两首诗的区别
《母亲》是一种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表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侧重于母爱的付出。
《纸船》是步入青年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侧重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
六、拓展延伸:
这两首诗一般人都认为主要是赞美“母亲”的,结合诗人的写作时代,你们想想有没有其它的理解呢?
教师备案:
可以理解为游子对故土或者祖国的依恋等。
七、布置作业
《纸船
寄母亲》这首诗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亲的爱。第二课时
《成功的花》《嫩绿的芽》
一、导入新课
1、投影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
老师揭示谜底前设埋伏:当我揭示谜底后,请大家告诉我,你得知谜底后的真实感想。
学生推测后,老师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2、老师归纳:
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其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对之前学生的回答我们先不做评论,先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个人生的哲理吧!
二、朗读诗歌,品味诗意
1.先请一名学生朗读《成功的花》,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一听该生朗读的节奏,重音是否确当,读后大家帮助纠正。
2.赏析:
(1)“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
教师备案:
“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
(2)体会“明艳“、“然而”一词在本诗中的作用;比较词语:“惊羡”能否换成“羡慕”?
教师备案:
“明艳”突出了花的色泽特征,形象地突现了花的“成功”。“然而”追溯了花成功的历程。
“惊羡”比“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也更能表现“人们”对“成功的花”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不够理解。
(3)《成功的花》中第二句的结尾用了一个感叹号,作者要抒发什么慨叹?
教师备案:
感叹号抒写了她对人们只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却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苦劳动的慨叹,表露了对这种现象不敢苟同的鲜明态度。
3、花的成功历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教师备案:
我们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精神,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不能只看到别人成功时的荣誉,却看不到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只要艰苦努力,不断奋斗,勇于牺牲,就会取得成功。
学习《嫩绿的芽儿》
1、学生朗读诗歌(提醒读时注意停顿、重音)
2、找出《嫩绿的芽儿》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相应的句子。
教师备案:
主要运用了拟人与反复的修辞手法,借“芽儿”“花儿”“果儿”的口对青年说:“发展你自己!”“贡献你自己!”“牺牲你自己!”
3、找出描写芽、花、果色彩的词语,这样的色彩
分别体现它们什么特征
教师备案:嫩绿:显示健壮、旺盛和朝气。
淡白:蕴含着朴素、纯洁和不追求华丽。
深红:象征丰硕、甜蜜、美丽。
4、“芽儿”、“花儿”、“果儿”能否颠倒?
教师备案:
这三节诗之间按内容来看是递进关系,“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不能互换,因为它们说的话与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使自己成才。一旦开出花儿,不是要孤芳自赏,而是要装点大地,又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进旺盛的活力。最终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甘于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巨大业绩,使人生更显辉煌。
5、、联系实际谈谈。
年青人在投入社会生活的大海时,该如何把握人生的方向 (用诗句作答)
教师备案:“发展你自己!”“贡献你自己!”“牺牲你自己!”
6、读完两首小诗,你能品味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吗
《成功的花》告诉我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的后面所蕴含着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更重要的。
《嫩绿的芽儿》讴歌了青春的健美和活力,赞美了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促人奋进,催人向上,给人以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富有积极意义。
四、总结四首诗。
五、布置作业。
背诵四首诗。
六、板书设计。
植物的生长----比喻----青年的成长
嫩绿的芽儿----劝勉----学习提高
淡白的花儿----告诉----奉献社会
深红的果儿----鞭策----创造辉煌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