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2.1 命题、定理、定义
探究点一 命题的条件与结论
探究点二 命题的真假性
◆
◆
◆
课前预习
课中探究
练习册
答案核查【导】
答案核查【练】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实例认识和识别什么是命题,对于给出的一些例子,
会判断哪些陈述句是命题,哪些陈述句不是命题.
2.能分清一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
知识点一 命题
1.在数学中,我们将可判断______的陈述句叫作命题.
2.数学中,许多命题可表示为“如果,那么”或“若,则 ”的形式,
其中___叫作命题的条件,___叫作命题的结论.
真假
【诊断分析】
1.下列语句中为命题的是( )
A.请打开教材第27页 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C.矩形难道不是平行四边形吗? D.
[解析] A是祈使句,不是命题;
B是陈述句,且能判断真假,是命题;
C是疑问句,不是命题;
D不能判断真假,不是命题.
故选B.
√
2.把命题“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并
指出命题的条件与结论.
解:如果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命题的条件是“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结论是“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知识点二 定理、定义
1.在数学中,有些已经被证明为____的命题可以作为推理的依据而直
接使用,一般称之为定理.
真
2.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遇到定义.定义是对某些对象标明符号、指明
称谓,或者揭示所研究问题中对象的______.定义的特点是用已知的
____________来解释、刻画陌生的对象,并加以区别.
内涵
对象及关系
探究点一 命题的条件与结论
例1 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则”(或者“如果,那么 ”)的形式:
(1)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也相等;
解:若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两个数相等.
(2)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解: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
正方形.
例1 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则”(或者“如果,那么 ”)的形式:
(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解:如果一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那么它到这条线段的两端点
的距离相等.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解: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
行四边形.
变式 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
(1)若,则 ;
解:条件是“”,结论是“ ”.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解:命题可改写成“如果菱形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个菱形是正方
形”.因此条件是“菱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结论是“这个菱形是正方形”.
(3)若,则 ;
解:条件是“”,结论是“ ”.
变式 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
(4)四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四边形全等.
解:命题可改写成“如果两个四边形的四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四
边形全等”.因此条件是“两个四边形的四条边对应相等”,结论是“这两
个四边形全等”.
[素养小结]
将一个命题改写成“如果
,那么
”或“若
,则
”的形式后,
就是命
题的条件,
就是命题的结论.
探究点二 命题的真假性
例2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同位角相等;
解:只有在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才有同位角相等,
因此该命题是假命题.
(2)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解:该命题是真命题.
例2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3)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解:这一个角不一定是对应相等两边的夹角,因此该命题是假命题.
(4)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解:该命题是真命题.
例3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若,则 ;
解:当时, ,所以该命题是假命题.
(2)若,则 ;
解:由并集的定义得该命题为真命题.
例3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3)若,则 ;
解:因为 ,所以
.
若,则 ;
若,则,即 .
综上可得 ,所以该命题为真命题.
例3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4)若函数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则 .
解:因为函数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所以当 时,
,则,所以 ,所以该命题是真命题.
变式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关于的方程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解:为假命题,当时,方程 是一元一次方程,只
有一个实数根.
(2)关于的方程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解:为真命题,因为 ,所以方程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解:为假命题,空集不是它本身的真子集.
变式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4)两个集合的并集一定不是空集.
解:为假命题,如果两个集合都是空集,那么它们的并集仍然是空集.
[素养小结]
判断命题真假的方法:
(1)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
(2)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必须通过推理证明或列举所有的情
况都成立,才能得出结论.
拓展 若命题“关于的方程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是
真命题,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解: 关于的方程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或 ,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练习册
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
A. 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B.
C.当时,
D.一个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解析] 根据命题的定义可知B不是命题,其他语句都是命题.
√
2.命题“若整数是素数,则 是奇数”的条件是( )
A.整数是素数 B.整数
C.是奇数 D.整数是素数, 是奇数
[解析] 易知A正确.故选A.
√
3.命题“如果两个角是同位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的结论是( )
A.这两个角相等 B.两个角是同位角
C.相等 D.两个角是同位角,两个角相等
[解析] 易知A正确.故选A.
√
4.将命题“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改写成“若,则 ”的形式为( )
A.三角形中,若一个角较大,则其对的边较大
B.三角形中,若一个边较大,则其对的角较大
C.若一个平面图形是三角形,则大边对大角
D.若一个平面图形是三角形,则大角对大边
[解析] 所给命题中,前提是“三角形中”,条件是“大角”,结论是“对
大边”.故选A.
√
5.能说明命题“关于的方程 一定有实数根”是假命题
的反例为( )
A. B. C. D.
[解析] 当时,方程为 ,
因为 ,所以方程没有实数根,
所以可作为说明命题“关于的方程 一定有实数根”
是假命题的反例.
故选D.
√
6.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
B.若,则
C.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相等
D.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负实数根,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 对于A,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故A错误.
对于B,不妨取,,满足,但 ,故B错误.
对于C,对顶角相等,故C正确.
对于D,关于 的方程 有两个负实数根,则
解得,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故D错误.
故选C.
7.命题“一次函数中,随 的增大而增大”的条件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一次
函数的解析式为
随的增大而增大
8.命题“若,则 ”是____命题.(填“真”或“假”)
真
[解析] 因为,且,所以 ,因此该命题是真命题.
9.(13分)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解:条件:两个角是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结论:这两个角互余.
(2)互余的两个角不一定相等;
解:条件:两个角互余,结论:这两个角不一定相等.
(3)如果,是奇数,那么 是奇数;
解:条件:,是奇数,结论: 是奇数.
9.(13分)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
(4)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也
和另一条直线垂直.
解:条件: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结论:这条直
线也和另一条直线垂直.
10.(13分)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则 ”的形式,并判断真假:
(1)能被5整除的数一定是奇数;
解:若一个数能被5整除,则这个数一定是奇数.假命题.
(2)当时,, ;
解:若,则, .真命题.
(3)两个无理数的积是无理数.
解:若两个数是无理数,则这两个数的积是无理数.假命题.
11.[2025·江苏连云港惠泽高级中学高一月考]已知命题 全等三
角形的周长相等,命题 周长相等的三角形全等,则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和都是真命题 B.和 都是假命题
C.是真命题,是假命题 D.是假命题, 是真命题
√
[解析]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故周长相等,故
为真命题.
对于命题 ,只要三角形三边之和相等,周长就相等,对三角形的形
状和大小无要求,故周长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 为假命题.
故选C.
12.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是,若是假命题,则 的取值
范围是( )
A. B. C. D.
[解析] 由,解得,则.
因为 是假命题,所以,则 .故选D.
√
13.(多选题)[2025·江苏扬州宝应中学高一期中] 下列命题中为
真命题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D.若,是无理数,则 是无理数
√
√
[解析] 对于A,若,则或,故 不一定为0,
故A为假命题;
对于B,若,则由不等式的性质可得 ,故B为真命题;
对于C,由菱形的性质可知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故C为真命题;
对于D,若,是无理数,则 不一定是无理数,如,,
则 是有理数,故D为假命题.
故选 .
14.若“方程有实数解”为真命题,则, 满足的条
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
[解析] ①当时,方程为 ,只有当
时,方程才有实数解;
②当 时,方程 为一元二次方程,方程有实数解
的条件为.
综上可得,当,或, 时,方程
有实数解.
15.[2025·上海静安区市西中学高一月考]当 时,定义集
合运算且,将 称为
集合与集合的对称差.当 时,设命题甲:
;命题乙: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都是真命题 B.只有甲是真命题
C.只有乙是真命题 D.甲乙都不是真命题
√
[解析] 易知.
对于甲, ,故甲是真命题;
对于乙,如图所示,所以 ,故乙是假
命题.
故选B.
16.(15分)[2025·贵州遵义高一联考] 已知关于 的方程
有实根,关于的方程
的解在 内.
(1)若是真命题,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解:由,解得 ,
由,解得 ,
因为是真命题,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
16.(15分)[2025·贵州遵义高一联考] 已知关于 的方程
有实根,关于的方程
的解在 内.
(2)若和中恰有一个是真命题,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解:由(1)知,当是真命题时,;
当 是假命题时,或.
若为真命题,即关于 的方程 有实数根,则
,解得,则为假命题时, .
当真假时,有解得;
当假 真时,有解得.
综上所述,和 中恰有一个是真命题时,的取值范围为 .
快速核答案(导学案)
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 1.真假 2.
【诊断分析】 1.B 2.略
知识点二 1.真 2.内涵 对象及关系
课中探究 例1 (1)解:若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两个数相等
(2)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
(3)如果一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那么它到这条线段的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4)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变式 (1)解:条件是“
”,结论是“
”.
(2)条件是“菱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结论是“这个菱形是正方形”.
(3)条件是“
”,结论是“
”.
(4)条件是“两个四边形的四条边对应相等”,结论是“这两个四边形全等”.
例2 (1)假命题 (2)真命题 (3)假命题 (4)真命题
例3 (1)假命题 (2)真命题 (3)真命题(4)真命题
变式 (1)假命题 (2)真命题(3)假命题(4)假命题
拓展
快速核答案(练习册)
1.B 2.A 3.A 4.A 5.D 6.C 7.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随
的增
大而增大 8.真
9.(1)条件:两个角是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结论:这两个角互余.
(2)条件:两个角互余,结论:这两个角不一定相等.
(3)条件:
,
是奇数, 结论:
是奇数. (4)条件: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中
的一条垂直,结论:这条直线也和另一条直线垂直.
10.(1)若一个数能被5整除,则这个数一定是奇数.假命题. (2)若
,则
,
.真命题. (3)若两个数是无理数,则
这两个数的积是无理数.假命题.
11.C 12.D 13.BC 14.
,
或
,
15.B 16.(1)
(2)
第2章 常用逻辑用语
2.1 命题、定理、定义
【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
1.真假 2.p q
诊断分析
1.B [解析] A是祈使句,不是命题;B是陈述句,且能判断真假,是命题;C是疑问句,不是命题;D不能判断真假,不是命题.故选B.
2.解:如果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命题的条件是“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结论是“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知识点二
1.真 2.内涵 对象及关系
【课中探究】
探究点一
例1 解:(1)若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两个数相等.
(2)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
(3)如果一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那么它到这条线段的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4)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变式 解:(1)条件是“a=b”,结论是“a2=b2”.
(2)命题可改写成“如果菱形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个菱形是正方形”.因此条件是“菱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结论是“这个菱形是正方形”.
(3)条件是“x2>1”,结论是“x>1”.
(4)命题可改写成“如果两个四边形的四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四边形全等”.因此条件是“两个四边形的四条边对应相等”,结论是“这两个四边形全等”.
探究点二
例2 解:(1)只有在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才有同位角相等,因此该命题是假命题.
(2)该命题是真命题.
(3)这一个角不一定是对应相等两边的夹角,因此该命题是假命题.
(4)该命题是真命题.
例3 解:(1)当x=-5时,3x2+19x-14=3×(-5)2+19×(-5)-14=75-95-14=-34<0,所以该命题是假命题.
(2)由并集的定义得该命题为真命题.
(3)因为a3=b3,所以a3-b3=(a-b)(a2+ab+b2)=(a-b)=(a-b)=0.若+b2=0,则a=b=0;
若+b2≠0,则a-b=0,即a=b.
综上可得a=b,所以该命题为真命题.
(4)因为函数y=3x2-2x+c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所以当x=0时,y=0,则0=3×02-2×0+c,所以c=0,所以该命题是真命题.
变式 解:(1)为假命题,当a=0时,方程ax2+2x-3=0是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
(2)为真命题,因为Δ=a2-4×1×(-3)=a2+12>0,所以方程x2+ax-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3)为假命题,空集不是它本身的真子集.
(4)为假命题,如果两个集合都是空集,那么它们的并集仍然是空集.
拓展 解:∵关于x的方程x2+mx+3=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Δ=m2-4×1×3>0,∴m>2或m<-2,
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2)∪(2,+∞).
《全品学练考》第2章 常用逻辑用语
2.1 命题、定理、定义
1.B [解析] 根据命题的定义可知B不是命题,其他语句都是命题.
2.A [解析] 易知A正确.故选A.
3.A [解析] 易知A正确.故选A.
4.A [解析] 所给命题中,前提是“三角形中”,条件是“大角”,结论是“对大边”.故选A.
5.D [解析] 当m=5时,方程为x2-4x+5=0,因为Δ=(-4)2-4×1×5=-4<0,所以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m=5可作为说明命题“关于x的方程x2-4x+m=0一定有实数根”是假命题的反例.故选D.
6.C [解析] 对于A,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故A错误.对于B,不妨取a=1,b=-1,满足a>b,但a2=b2,故B错误.对于C,对顶角相等,故C正确.对于D,关于x的方程x2+(m+2)x+m=0有两个负实数根,则解得m>0,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0,+∞),故D错误.故选C.
7.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3x+5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8.真 [解析] 因为(A∩B) B,且A∩B=A,所以A B,因此该命题是真命题.
9.解:(1)条件:两个角是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结论:这两个角互余.
(2)条件:两个角互余,结论:这两个角不一定相等.
(3)条件:a,b是奇数,结论:ab是奇数.
(4)条件: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结论:这条直线也和另一条直线垂直.
10.解:(1)若一个数能被5整除,则这个数一定是奇数.假命题.
(2)若+(y+2)2=0,则x=1,y=-2.真命题.
(3)若两个数是无理数,则这两个数的积是无理数.假命题.
11.C [解析] 对于p,全等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故周长相等,故p为真命题.对于命题q,只要三角形三边之和相等,周长就相等,对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无要求,故周长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q为假命题.故选C.
12.D [解析] 由x+3≥0,解得x≥-3,则A={x|x≥-3}.因为a∈A是假命题,所以a A,则a<-3.故选D.
13.BC [解析] 对于A,若xy=0,则x=0或y=0,故|x|+|y|不一定为0,故A为假命题;对于B,若a>b,则由不等式的性质可得a+c>b+c,故B为真命题;对于C,由菱形的性质可知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故C为真命题;对于D,若a,b是无理数,则a+b不一定是无理数,如a=,b=-,则a+b=0是有理数,故D为假命题.故选BC.
14.a=0,b≠0或a≠0,b2-4a≥0 [解析] ①当a=0时,方程ax2+bx+1=0为bx+1=0,只有当b≠0时,方程才有实数解x=-;②当a≠0时,方程ax2+bx+1=0为一元二次方程,方程有实数解的条件为Δ=b2-4a≥0.综上可得,当a=0,b≠0或a≠0,b2-4a≥0时,方程ax2+bx+1=0有实数解.
15.B [解析] 易知BΔC=(B-C)∪(C-B)=B∪C-B∩C.对于甲,A∩(BΔC)=A∩(B∪C-B∩C)=A∩(B∪C)-A∩(B∩C)=(A∩B)∪(A∩C)-(A∩B)∩(A∩C)=(A∩B)Δ(A∩C),故甲是真命题;对于乙,如图所示,所以A∪(BΔC)≠(A∪B)Δ(A∪C),故乙是假命题.故选B.
16.解:(1)由x-2a+5=0,解得x=-5+2a,
由-3≤-5+2a≤9,解得1≤a≤7,
因为q是真命题,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1,7].
(2)由(1)知,当q是真命题时,1≤a≤7;当q是假命题时,a<1或a>7.若p为真命题,即关于x的方程x2-2ax+a2+a-2=0有实数根,则Δ=4a2-4(a2+a-2)≥0,解得a≤2,则p为假命题时,a>2.
当p真q假时,有解得a<1;当p假q真时,有解得2
2.1 命题、定理、定义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实例认识和识别什么是命题,对于给出的一些例子,会判断哪些陈述句是命题,哪些陈述句不是命题.
2.能分清一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
◆ 知识点一 命题
1.在数学中,我们将可判断 的陈述句叫作命题.
2.数学中,许多命题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或“若p,则q”的形式,其中 叫作命题的条件, 叫作命题的结论.
【诊断分析】 1.下列语句中为命题的是 ( )
A.请打开教材第27页
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C.矩形难道不是平行四边形吗
D.x>5
2.把命题“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写成“如果p,那么q”的形式,并指出命题的条件与结论.
◆ 知识点二 定理、定义
1.在数学中,有些已经被证明为 的命题可以作为推理的依据而直接使用,一般称之为定理.
2.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遇到定义.定义是对某些对象标明符号、指明称谓,或者揭示所研究问题中对象的 .定义的特点是用已知的 来解释、刻画陌生的对象,并加以区别.
◆ 探究点一 命题的条件与结论
例1 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或者“如果p,那么q”)的形式:
(1)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也相等;
(2)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变式 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
(1)若a=b,则a2=b2;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3)若x2>1,则x>1;
(4)四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四边形全等.
[素养小结]
将一个命题改写成“如果p,那么q”或“若p,则q”的形式后,p就是命题的条件,q就是命题的结论.
◆ 探究点二 命题的真假性
例2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同位角相等;
(2)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3)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例3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若x=-5,则3x2+19x-14>0;
(2)若x∈B,则x∈A∪B;
(3)若a3=b3,则a=b;
(4)若函数y=3x2-2x+c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则c=0.
变式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关于x的方程ax2+2x-3=0(a∈R)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关于x的方程x2+ax-3=0(a∈R)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4)两个集合的并集一定不是空集.
[素养小结]
判断命题真假的方法:
(1)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
(2)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必须通过推理证明或列举所有的情况都成立,才能得出结论.
拓展 若命题“关于x的方程x2+mx+3=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是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第2章 常用逻辑用语
2.1 命题、定理、定义
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 )
A.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B.x2-1=0
C.当x=1时,3x-5>0
D.一个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2.命题“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的条件是 ( )
A.整数a是素数
B.整数a
C.a是奇数
D.整数a是素数,a是奇数
3.命题“如果两个角是同位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的结论是 ( )
A.这两个角相等
B.两个角是同位角
C.相等
D.两个角是同位角,两个角相等
4.将命题“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为 ( )
A.三角形中,若一个角较大,则其对的边较大
B.三角形中,若一个边较大,则其对的角较大
C.若一个平面图形是三角形,则大边对大角
D.若一个平面图形是三角形,则大角对大边
5.能说明命题“关于x的方程x2-4x+m=0一定有实数根”是假命题的反例为 ( )
A.m=-1 B.m=0
C.m=4 D.m=5
6.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
A.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
B.若a>b,则a2>b2
C.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相等
D.若关于x的方程x2+(m+2)x+m=0有两个负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2,+∞)
7.命题“一次函数y=3x+5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条件是 ,结论是 .
8.命题“若A∩B=A,则A B”是 命题.(填“真”或“假”)
9.(13分)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互余的两个角不一定相等;
(3)如果a,b是奇数,那么ab是奇数;
(4)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也和另一条直线垂直.
10.(13分)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真假:
(1)能被5整除的数一定是奇数;
(2)当+(y+2)2=0时,x=1,y=-2;
(3)两个无理数的积是无理数.
11.[2025·江苏连云港惠泽高级中学高一月考] 已知命题p: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命题q:周长相等的三角形全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p和q都是真命题
B.p和q都是假命题
C.p是真命题,q是假命题
D.p是假命题,q是真命题
12.已知不等式x+3≥0的解集是A,若a∈A是假命题,则a的取值范围是 ( )
A.a≥-3 B.a>-3
C.a≤-3 D.a<-3
13.(多选题)[2025·江苏扬州宝应中学高一期中] 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
A.若xy=0,则|x|+|y|=0
B.若a>b,则a+c>b+c
C.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D.若a,b是无理数,则a+b是无理数
14.若“方程ax2+bx+1=0有实数解”为真命题,则a,b满足的条件是 .
15.[2025·上海静安区市西中学高一月考] 当A∩B≠ 时,定义集合运算A-B={x|x∈A且x B},将AΔB=(A-B)∪(B-A)称为集合A与集合B的对称差.当A∩B∩C≠ 时,设命题甲:A∩(BΔC)=(A∩B)Δ(A∩C);命题乙:A∪(BΔC)=(A∪B)Δ(A∪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都是真命题 B.只有甲是真命题
C.只有乙是真命题 D.甲乙都不是真命题
16.(15分)[2025·贵州遵义高一联考] 已知p:关于x的方程x2-2ax+a2+a-2=0有实根,q:关于x的方程x-2a+5=0的解在[-3,9]内.
(1)若q是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p和q中恰有一个是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