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封建时代的欧洲,又被称为中世纪(约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5世纪),该时期的主要特征如下
政治:以封君封臣制为核心,土地封赐形成等级体系,国家长期割据;
经济:庄园经济是基础,农奴耕种领主土地并承担赋税、劳役;10世纪后工商业城市兴起,市民阶层出现,为资本主义萌芽奠基。
文化:基督教诞生并发展,神学占据统治地位,控制教育与思想;12世纪起,大学建立,推动学术发展。
阅读单元子目,从政、经、文进行分类。
非典型的封建
西欧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学习目标:知道基督教兴起和发展的史实;知道法兰克王国建立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封君与封臣制度的内涵。
一、基督教的兴起
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犹太人的民族经历(基督出现前):
1. 犹太民族起源于西亚,因自然灾害迁徙至埃及,后在摩西带领下脱离埃及奴役,定居迦南地区,公元前10世纪建立统一的以色列王国,大卫王时期达鼎盛,修建耶路撒冷圣殿。
2. 公元前930年王国分裂为以色列国(北部)和犹大国(南部),前者被亚述灭亡,民众遭流放;后者被新巴比伦王国征服,圣殿被毁,成为“巴比伦之囚”,犹太人首次大规模流散。
3. 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吞并新巴比伦,允许犹太人回归,重建耶路撒冷圣殿,后波斯帝国被亚历山大所灭,犹太人长期处于希腊、罗马帝国的统治下,被奴役和被歧视。
公元前63年,罗马大将庞培攻占耶路撒冷,屠杀犹太人12000多人,灭亡了巴勒斯坦的犹太国家,使之成为罗马的属地。
一、基督教的兴起
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耶稣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
思考:基督教诞生后,罗马帝国对其是怎样的态度?为什么?
视为“邪教”,严厉迫害(耶稣受难)
基督教主张“唯一神”(上帝),拒绝承认罗马皇帝的“神性”,也不参与对罗马传统神祇的祭祀——这在帝国眼中是“对权威的背叛”;
基督教初期信徒多为底层平民、奴隶,且主张“人人平等”“超越世俗阶级”,与罗马帝国的奴隶制等级制度相悖。
公元64年,罗马城失火,尼禄皇帝嫁祸于基督徒,以“纵火罪”迫害基督徒。
“三百年教难”(统治者打压)
一、基督教的兴起
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宣布皈依基督教并颁布《米兰敕令》,正式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结束了对基督徒的迫害。
思考:基督教为何得到了统治者的扶持?
1. 信仰自由:承认基督徒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基督徒能够公开传教和进行宗教活动。
2. 财产返还:把过往遭帝国没收的基督教堂宇、土地及其他财物,尽数归还给基督教会。
3. 免除徭役:基督教神职人员无需承担对国家的个人徭役义务,使其可专心宗教事务。
4. 宗教司法权:赋予主教审理裁决教会内部案件的权力,确立教会在司法上的独立性。
①基督教教导人们忍受苦难,能够消磨人们反抗意志,符合统治者的意愿;
②基督教的“反抗性”逐渐弱化,3世纪后教会向统治者妥协,主张信仰上帝的同时也要忠君。
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一、基督教的兴起
据哥顿康韦尔神学院2025年2月报告,基督教广泛分布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教徒达26.45亿,占世界人口比例32.3%,是世界第一大宗教。
思考:现代人为何还会信仰基督教?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当孝敬父母。
不可杀人。
不可奸淫。
不可偷盗。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现代人信教,多为寻求精神寄托、情感归属或道德指引;基督教中的“十诫”是重要因素,它界定了信仰核心(人神关系),也提供了道德规范,帮信徒在生活中锚定价值、应对困惑。
二、法兰克王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尔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其建立者是 。
“蛮族王国”
克洛维
克洛维(约466-511)
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一支,4世纪起,法兰克人越过莱菌河进入高卢,不断扩张。法兰克人虽然勇猛,但森林中长久的野人生活使他们异常野蛮。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在教会及法兰克人、罗马人等支持下建立法兰克王国。
二、法兰克王国
阅读课本P33,归纳克洛维为了稳固自身的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作用。
措施措施 作用
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保留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的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
得到了教会、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不断扩张;
法兰克王国的实力变得强大。
思考:克洛维为何如此重视和维护教会?
利用教会统一思想以加强统治
三、封君与封臣
法兰克王国在发展过程曾多次将土地进行无偿赏赐贵族和封建主,这种做法在经济上削弱了王权,在政治上造成割据,而得到封地的主教和贵族却只享受权力而不愿意履行义务。公元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
国王
贵族、军事首领
土地无偿赏赐
改革前
改革后
国王
贵族、军事首领
土地有偿赏赐
承担明确责任与义务
效忠与宣誓(如“臣服礼”)
军事服务(兵役服务)
经济支持(非固定税收)
封君
封臣
三、封君与封臣
相关史事
封君与封臣关系的形成有明确和规范的仪式,其中行“臣服礼”和“授职礼”是最重要的仪式。封臣要解下佩戴的武器,脱帽,下跪,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中,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接下来,封臣还必须宣誓效忠,说“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一类的话。这是“臣服礼”和“委身式”。之后,封君将封臣拉起,亲吻他的脸颊,宣誓保护封臣,并将象征分封的信物交给封臣,这是“授职礼”。这样双方便明确了彼此间的义务和权利,封君与封臣的关系也就正式结成了。
思考:在封君与封臣关系中,国王要承担怎样的责任?
赐予土地,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
三、封君与封臣
结合下列图片,分析封君与封臣制度有何特点?
逐层分封
①有严格的等级性;
②权力和义务相交织;
思考:等级关系确立的关键与纽带是什么?
土地的赏赐
11世纪,以土地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封君封臣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西欧)在封建主义制度下,没有一个人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国王和百姓、领主和封臣都共守一种契约。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如一人违约,义务也就中止。如果一个封臣拒绝履行他应尽的义务,国王有权强制执行。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他。国王应按封臣们的劝告行事,后者组成国王的议事会或法庭。如果封臣们认为国王滥用他的合法权利,可以对他加以限制。
——[美]帕尔默等《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对近代西欧政治发展的影响?
不利于国王权力的集中,中央集权难以加强;
为近代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奠定了基础。
问题探究一
结合下图,分析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和西周分封制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西欧封君封臣制
西周分封制
①权利与义务交织
②等级森严
以土地为纽带;
不可越级统领
②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问题探究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天子是天下共主
以血缘为纽带;
四、查理曼帝国
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他继位后,四处征战,800年前后,版图拓展到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四、查理曼帝国
材料 779年,法兰克国王查理规定:缴纳什一税是每个法兰克王国居民对教会的义务……(所征实物)分为大什一税 (粮食)、小什一税 (蔬菜、水果)、血什一税(牲畜) 等,纳税人收入的1/10要贡献给教会,负担主要落在农民身上。
早在6世纪,教会利用 《圣经》 中农牧产品的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开始向基督教信徒征收此税。
思考1:结合材料,说说查理对教会是怎样的态度?
思考2:基于此,查理实行了怎样的措施?
思考3:这一措施带来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鼓励基督教的发展
推行“十一税”
教会富有,势力强大;
查理得到了教会支持。
思考4:此时期,教会与国王是怎样的关系?
相互利用
教会宣传”君权神授“观念来维护国王的权威;而国王通过物质、军事力量来维护教会的权威。
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四、查理曼帝国
继西罗马帝国之后,“皇帝”的尊号在西欧再次复活。教皇赋予皇帝以神圣合法性,皇帝则为教皇提供政治和军事支持。
此后,欧洲所有的皇帝都由需要教皇加冕以得到上帝的认可,直到拿破仑时期,这一传统还在继续。
四、查理曼帝国
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查理曼去世后,其子路易即位,因其昏庸被子嗣逼迫退位。路易去世后,长子罗退尔继位,弟弟路易、查理挑起内战,三兄弟签订《凡尔登条约》,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三个王国彼此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法兰西
意大利
德意志
课堂小结
基督教的
兴起和法
兰克王国
基督教的兴起
法兰克王国
封君与封臣
查理曼帝国
兴起概况:
发展:国教
建立者:克洛维
巩固措施及作用
核心:土地
权利与义务:
查理(初期统治)与加冕(800年)
分裂:形成德、法、意三国雏形
1.下列关于基督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督教的创立者是释迦牟尼
B.基督教宣扬众生平等
C.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
D.耶稣的意思是“天堂”
C
练习巩固
2.《英国庄园生活:1150——1400年农民生活状况研究》中记载:“教堂大钟尚未敲,农夫田间挥铁锹;一旦弥撒钟声响,齐向上帝作祈祷。”对此材料的解读下列说法中最切合实际的是( )
A.基督教已深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 B.教会对人们的精神控制得以彻底松绑
C.基督教成为全世界人民信仰的宗教 D.欧洲教皇与君主之间的矛盾完全化解
A
3.克洛维率领亲兵接受了罗马派基督教的洗礼,之后克洛维的征服和建国事业,得到了罗马教俗地主贵族的支持。罗马派基督教会也得以依靠法兰克政权的力量在西欧和中欧推行基督教。这说明当时( )
A.教会权力居王权之上 B.西欧国家普遍崛起
C.王权和教权相互依存 D.封建王权不断强化
C
练习巩固
4.封君封臣关系与重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相联系,一经缔结无论封臣还是封君都不能随意解除。封君封臣任何一方若不履行其义务,就可能导致封君封臣关系破裂,酿成武装冲突。这反映出封君封臣制( )
A.强调契约关系和义务的相互性 B.是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
C.具备了非常严格的社会等级性 D.在中世纪西欧社会已经普遍存在
A
5.布洛赫在其专著《封建社会》中认为,西欧的feudalism(封建制度)不能涵盖日本,更不能涵盖中国,实际上西欧的feudalism只属于西欧。布洛赫旨在强调( )
A.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致性 B.中古亚非文明的先进性
C.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D.西欧封建社会的独特性
D
练习巩固
6.有学者评价查理大帝:“在他长期有力的统治时期,罗马人和日耳曼人融合迅速。查理虽未能将庞大帝国中的各个种族团结起来形成一个永久的政治统一体,但打造了后世永不断裂的宗教、知识及社会纽带。”这位学者的观点是( )
A.反对查理的宗教文化政策 B.肯定了查理的历史影响
C.赞赏查理卓越的军事才能 D.惋惜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