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单元巩固2025-2026学年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实验证明M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有CO2生成.仅根据此结果,对M的成分推测正确的是( )
A.M是一氧化碳 B.M是甲烷
C.M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D.M中含有碳、氧两种元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应( )
A. 小于镁带的质量 B.大于镁带的质量
C.等于镁带的质量 D.无法比较
3、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黑白小圈各表示一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反应物是两种单质 B.反应物有剩余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该反应生成了多种产物
4、化学方程式不能表达的信息是( )
A.化学反应的速度 B.反应物与生成物
C.反应的条件 D.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5、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每两个水分子通电分解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B.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C.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2:1
D.每 36 份质量的水通电会生成 4 份质量的氢气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
6、将20g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18g水,则原混合物中H2和O2的质量比可能是( )
A.2:1 B.1:8 C.1:10 D.1:4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8、“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该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与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9、在4Al+3O22Al2O3的反应中,Al 、O2、Al2O3的质量比为( )
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
10、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g
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
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11、只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知道的是( )
A.反应物、生成物 B.各物质的物理性质
C.各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 D.反应条件
12、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图中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之比为3∶1
C.生成物丙和丁均为氧化物
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发生变化
13、化学学习者应用化学思维去认识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宏观与微观:H2O和H2O2元素组成相同,但两者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B.模型与推理: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变化与守恒:依据化学方程式X+2O22CO2+2H2O,可推测X的化学式为CH4O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14、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正确操作,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中锥形瓶底部放有细沙的目的是隔热,防止瓶底炸裂
B.甲实验中锥形瓶底部的细沙可用少量水代替
C.乙实验中生成铜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
D.丙实验中天平前后不能保持平衡,但此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5、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
A.23:88 B.23:66 C.23:44 D.23:22
16、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下列装置中,你认为设计最不科学的是( )
A. B.
C. D.
17、如图所示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
B.反应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D.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二、填空题。
18、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元素。(填写元素名称)
19、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计量数写在括号里,1也要写入)
(1) CH4+ O2═ CO2+ H2O
(2) FeCl3+ NaOH═ Fe(OH)3↓+ NaCI
(3) FeS2+ O2═ Fe2O3+ SO2
(4) Fe3O4+ CO═ Fe+ CO2
(5) HgO═ Hg+ O2↑
(6) WO3+ H2═ W+ H2O
20、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放入X、Y、Z、W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1)m = 。
(2)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为 。
22、如图所示是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微粒图形补充完整 。
(2)A图所示物质属于 (填物质的类别),从微观角度说明,理由是 。
(3)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 (填符号)。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变化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2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三、实验题。
24、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一: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二:质量守恒。你认为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
(2)B、C实验中发生了相同的化学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但化学反应结束后称量,发现 B 实验中天平指针指向 (填“偏左”或“偏右”)。而C实验中天平仍然平衡,分析其原因是
。
(3)D组同学完成镁带燃烧实验后发现镁带质量增加了,你认为镁带燃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
四、计算题。
25、小明在实验室里加热31.6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8.4g。将剩余固体溶解、过滤、烘干上,回收二氧化锰。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
第4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单元巩固2025-2026学年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实验证明M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有CO2生成.仅根据此结果,对M的成分推测正确的是( )
A.M是一氧化碳 B.M是甲烷
C.M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D.M中含有碳、氧两种元素
【答案】C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应( )
A. 小于镁带的质量 B.大于镁带的质量
C.等于镁带的质量 D.无法比较
【答案】B
3、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黑白小圈各表示一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物是两种单质 B.反应物有剩余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该反应生成了多种产物
【答案】D
4、化学方程式不能表达的信息是( )
A.化学反应的速度 B.反应物与生成物
C.反应的条件 D.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答案】A
5、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每两个水分子通电分解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B.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C.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2:1
D.每 36 份质量的水通电会生成 4 份质量的氢气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
【答案】C
6、将20g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18g水,则原混合物中H2和O2的质量比可能是( )
A.2:1 B.1:8 C.1:10 D.1:4
【答案】D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A
8、“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该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与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答案】C
9、在4Al+3O22Al2O3的反应中,Al 、O2、Al2O3的质量比为( )
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
【答案】D
10、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g
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
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答案】C
11、只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知道的是( )
A.反应物、生成物 B.各物质的物理性质
C.各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 D.反应条件
【答案】B
12、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图中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之比为3∶1
C.生成物丙和丁均为氧化物
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D
13、化学学习者应用化学思维去认识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宏观与微观:H2O和H2O2元素组成相同,但两者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B.模型与推理: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变化与守恒:依据化学方程式X+2O22CO2+2H2O,可推测X的化学式为CH4O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答案】A
14、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正确操作,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中锥形瓶底部放有细沙的目的是隔热,防止瓶底炸裂
B.甲实验中锥形瓶底部的细沙可用少量水代替
C.乙实验中生成铜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
D.丙实验中天平前后不能保持平衡,但此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15、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
A.23:88 B.23:66 C.23:44 D.23:22
【答案】D
16、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下列装置中,你认为设计最不科学的是( )
A. B.
C. D.
【答案】B
17、如图所示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
B.反应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D.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答案】C
二、填空题。
18、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元素。(填写元素名称)
【答案】氢 氧
19、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计量数写在括号里,1也要写入)
(1) CH4+ O2═ CO2+ H2O
(2) FeCl3+ NaOH═ Fe(OH)3↓+ NaCI
(3) FeS2+ O2═ Fe2O3+ SO2
(4) Fe3O4+ CO═ Fe+ CO2
(5) HgO═ Hg+ O2↑
(6) WO3+ H2═ W+ H2O
【答案】(1) 1,2,1,2; (2) 1,3,1,3;
(3) 4,11,2,8; (4) 1,4,3,4;
(5) 2,2,1; (6) 1,3,1,3.
20、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_g。
【答案】80
2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放入X、Y、Z、W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1)m = 。
(2)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为 。
【答案】(1)1; (2)4:1
22、如图所示是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微粒图形补充完整 。
(2)A图所示物质属于 (填物质的类别),从微观角度说明,理由是 。
(3)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 (填符号)。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变化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答案】如图所示:
;
(2)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3)H 和 O;
(4)2H2 + O22H2O ; 化合反应
2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答案】①②⑤
三、实验题。
24、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一: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二:质量守恒。你认为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
(2)B、C实验中发生了相同的化学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但化学反应结束后称量,发现 B 实验中天平指针指向 (填“偏左”或“偏右”)。而C实验中天平仍然平衡,分析其原因是
。
(3)D组同学完成镁带燃烧实验后发现镁带质量增加了,你认为镁带燃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
【答案】(1)后一种;白磷刚引燃时,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将气球胀大,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 (2)偏右;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烧杯中逸出,被软塑料瓶收集起来; (4)符合。
四、计算题。
25、小明在实验室里加热31.6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8.4g。将剩余固体溶解、过滤、烘干上,回收二氧化锰。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
【答案】(1)3.2g ; (2)8.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