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2025/09/15
汇报人:CC
励志主题班会
微笑向阳,
不负“众望”
导语:成功的关键因素
你认为,决定一个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天赋、家庭、努力、运气、时代?……
成功因素之问
营造探索氛围
自然引入主题
人生剧场:探索成长的答案
01
人生开局:
现在我们即将开启一段‘虚拟人生’。在起点,请你在以下四种家庭背景中,必须选择一种你最能接受的,并简单思考你的理由。
①经济特困家庭(家徒四壁,学费堪忧)
②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无法工作,需要照顾)
③母亲自幼残疾(行动不便,生活艰难)
④自己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多次病危,无法剧烈运动)
真实“地狱开局”案例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他同时承受了我们所列出的所有困境:贫困的家庭、患病的父亲、残疾的母亲,还有自己严重的心脏病。他的人生可谓是“地狱开局”。
剧本演绎:成长型思维的力量
02
剧本我演绎·学生活动
后来,故事主人公在身负绝境的情况下,凭借努力考入清华大学,成为博士并留校工作。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主人公从小学到清华的成长过程,大胆设想可能发生的关键故事片段。
剧本我演绎·师说
“成长型思维”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为主人公编写了“逆袭”的剧本,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
从剧本中提炼出主人公身上的共同特质,即相信困难是暂时的,相信努力是有用的,相信未来可以改变,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VS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
能力观差异 能力是天生的,无法改变; 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提升,
挑战观差异 害怕挑战,回避困难 拥抱挑战,把困难视为成长机会
失败观差异 在失败时否定自己,认为“我不行” 在失败时总结经验,认为“我学到了”
努力观差异 努力是“天赋不足”的表现 努力是能力提升的必要途径,
批评观差异 在批评中感到挫败 在批评中寻找改进方向,
任务来啦!!!
下周一,我要参加惠城区教师技能大赛,要带着咱们班的同学去外面上公开课!你怎么看?
思维案例对比:示范班会的不同视角
固定型思维视角
当班主任接到公开课邀请时,持有固定型思维的班主任会产生“我是班主任,忙不过来啊”“上好课太难了,学生会不会觉得我不行?”等想法,表现出对任务的担忧和自我否定。
成长型思维视角
持有成长型思维的班主任则会认为“这是展示能力的机会,我要好好准备”“虽然有挑战,但能锻炼能力”,将邀请视为提升自己的契机。
成长型思维 就是
把‘我做不到’变成‘我暂时还做不到’;
把‘这太难了’变成‘这需要更多时间和方法”;
把‘我失败了’变成‘我学到了”
成长实践:从思维到行动的转化
03
你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
请从成长型思维角度出发写出自己的对策。
真实榜样:庞众望的成长启示录
04
人物揭秘:从虚构到现实的励志偶像
真实人物现身
我们之前为那个有着“地狱开局”的人物编织剧情,而这个承受所有苦难并活出精彩人生的人真实存在,他就是庞众望。
辉煌学业成就
2017年,庞众望以684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后来还获得了直博资格,展现出卓越的学习能力。
崇高荣誉加身
今年,庞众望荣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殊荣,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荣耀时刻·感动中国颁奖词
“将背影留给风雨,笑容交给阳光,名字里写着责任,步履中充满力量。磨破过的鞋,踏碎过的墙。你一直向前,一直向上。不负妈妈的目光,不负时代的期望。”
成长关键词·少年立志
家庭困境重重
庞众望的父亲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母亲常年与轮椅为伴,而他自己也曾因先天性心脏病动过手术,家庭生活十分艰难。
求学信念坚定
尽管面临如此多的困境,庞众望依然没有放弃求学的机会,始终坚持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
成长关键词·探索突破
初入清华的迷茫
步入清华园,庞众望在他人的目光中成长,大一大二期间,他处于迷茫状态,对未来的方向并不清晰。
积极探索之路
为了寻找自我,庞众望积极尝试各种活动,做社工、去支教、参与科创等,不断为自己打开一个更大的世界。
成长轨迹渐清晰
通过这些探索,庞众望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迷茫走向清晰,实现了自我的突破。
成长关键词·热爱驱动
科研兴趣的发现
大三期间参加项目时,庞众望惊喜地发现自己对本专业、对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成为他人生的一个关键转折。
直博选择的坚定
临近毕业,基于对科研的热爱,庞众望毫不犹豫地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展现出对科研的执着。
热爱的核心驱动
这种热爱成为庞众望长期坚持科研的核心动力,推动着他不断前进。
成长关键词·勇攀高峰
挑战研究方向
博士二年级,庞众望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太赫兹成像”,用于癌症早期检测,展现出他的勇气和决心。
攻克技术难关
在研究过程中,他历经无数次失败,但始终没有放弃,最终攻克了技术难关。
顶级期刊发表
庞众望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将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科研上的重大突破。
成长关键词·面向未来
秉承校训前行
庞众望始终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以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投身于科研事业。
投身科研报国
毕业后,他选择继续留在清华园,在科研报国的道路上不断攀登、不断前进,展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
呼应时代使命
作为“青年科研报国者”,庞众望的选择呼应了时代的使命,为广大青年树立了榜样。
思考规划:从“小我”到“大我”
05
时代使命:兴趣与国家需求的结合
01
传统观念里,很多人规划未来局限于“找份好工作”。但时代在变,国家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芯片、航天、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卡脖子”领域亟待突破,我们应超越传统局限。
02
将个人兴趣与国家需求结合,能让我们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例如,在芯片领域,有兴趣的同学投身其中,能加快我国芯片技术的自主研发进程。
03
树立远大志向,能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视角规划未来。像庞众望选择精密仪器专业,以科研报国为使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也应找准方向,为国家发展努力。
互动研讨:生涯选择与理由分享
01
结合兴趣与能力的选择
同学们在选择专业或行业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比如对物理感兴趣且逻辑思维强的同学,可考虑芯片、航天等领域。
02
考虑国家发展的需求
国家在“卡脖子”领域急需人才,我们应将国家需求纳入选择范围。例如新能源行业,随着环保要求提高和能源转型,对专业人才需求大增。
03
同学分享与思维碰撞
邀请3 - 4位同学分享规划和理由,能促进大家相互学习和交流,培养责任意识与批判性思维,在思维碰撞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向。
小结:青年当建不世之功
庞众望的艰难起点
庞众望出生于贫困家庭,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母亲常年与轮椅为伴,自己还曾因先天性心脏病动过手术。但他凭借自身努力,2017年以684分考入清华大学,后获得直博资格,今年更是荣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殊荣。
多数学生的优势
与庞众望相比,大多数同学拥有更优越的家庭条件、更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他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和压力。
拒绝自我设限
既然大家拥有比庞众望好得多的起点,就没有任何理由自我设限。我们应从他的成长经历中汲取力量,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青年奋斗使命
在这个盛世,我们青年一代肩负着重大使命,应当以庞众望为榜样,努力拼搏,建功立业,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THE END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