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3.3《中国的水资源》(分层作业)含答案-新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3.3《中国的水资源》(分层作业)含答案-新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4 16:00:57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分层作业)
使用导航
知识挖空练:要点全梳理,课前预习
新情境命题练:T1-9(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
重难探究专练:T1-10(建议用时:15-20分钟)课下练习使用
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时空分布不均
结合教材,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广义上来说,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气态、液态和固态天然水。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便于人类利用的淡水。
中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径流量年内季节分配不均、年际明显波动,不仅容易造成干旱或洪涝等灾害,而且会给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带来许多困难。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8% 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 8% 左右,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知识点二 兴建水利工程
结合教材,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我国各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有必要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把水资源较丰富流域的水调至水资源紧缺的流域,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不足。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目前最大规模的跨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其主体功能,是把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等水利工程,以调剂河流各季节的水量。
小浪底水利枢纽、长江干流上的三峡水利枢纽等,用于调控水量,蓄水发电,提高防洪、抗旱和航运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
知识点三 节约用水
结合教材,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我国水资源的状况不容乐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加之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就更少了。有些地区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加剧了用水难度。
2.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3.在农业生产中更多地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灌溉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等,收集城市雨水作为绿化用水等。总之,我们要为建设“节水型社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新情境命题练
一、选择题
(新情境·探究实践)四方井水利工程距宜春中心城区5.4km,在丰水期蓄水,在枯水期放水,可向宜春中心城区日供优质水源30万吨。宜春中心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年用水量360吨以下执行一级水价1.40元/吨,年用水量360吨至480吨执行二级水价2.10元/吨,年用水量480吨以上执行三级水价4.20元/吨。下图为宜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四方井水利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放水为主 B.冬季蓄水为主 C.夏季蓄水量最大 D.冬季蓄水量最大
2.修建四方井水利工程是因为宜春( )
A.降水时间分布不均 B.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C.冬季雪灾严重 D.夏季泥石流多发
3.宜春中心城区实行阶梯水价的目的是( )
A.增加水资源人均占有量 B.减少水污染 C.缓解空气污染 D.提升人们的节水意识
【答案】1.C 2.A 3.D
【解析】1.根据题干中关于四方井水利工程的描述,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宜春的气候特点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可得,夏季降水多为丰水期,水利工程以蓄水为主,此时蓄水量达到最大,C正确,A错误;冬季枯水期应放水而非蓄水,B错误;冬季降水少,蓄水量不可能最大,D错误。故选C。
2.修建四方井水利工程是因为宜春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少雨,A正确;空间分布不均指地区差异在题干中无依据,B错误;雪灾和泥石流属于灾害防治,与题干描述的供水功能无关,CD错误。故选A。
3.阶梯水价的核心作用是通过价格杠杆促进节水,直接体现价格调节对用水行为的引导作用,从而可提升人们的节水意识,D正确;水价不影响水资源总量,A错误;阶梯水价与污染无直接关联,B错误;与空气质量无关,C错误。故选D。
【点睛】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尤其是北方地区水资源更是十分紧张,国家实行阶梯水价,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节约水资源。
(新情境·时事热点)2025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其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华北地区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原因,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国家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其用水安全。下图示意中国水资源及年降水量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北方多,南方少
5.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
①年降水量偏少②旱涝灾害频繁
③人口稠密,需水量大④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为保障华北地区用水安全,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外迁大量人口 B.限制农业用水 C.进行海水淡化 D.实施调水工程
【答案】4.A 5.B 6.D
【解析】4.从图中水资源分布(丰水带、多水带等)及年等降水量线看,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是东部、南部降水多,水资源丰富;西部、北部降水少,水资源短缺,呈现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特点,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
5.华北地区缺水原因是年降水量偏少,且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旱灾频繁;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同时存在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问题,①③④正确,B正确;②中“旱涝灾害频繁”不是缺水主因(涝时不缺水),ACD错误。故选B。
6.外迁大量人口不现实,也不能从根本解决缺水。故A错误;限制农业用水会影响农业发展,不是合理主措施,故B错误;海水淡化成本高,暂难大规模推广,故C错误;实施调水工程(如南水北调),能跨流域调配水资源,缓解华北缺水,是保障用水安全的主要措施,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华北地区由于降水较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大,所以缺水严重。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缓解华北缺水的问题。
(新情境·时事热点)2025年3月1日是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简称东深供水工程)正式通水60周年,该工程为淡水资源短缺的香港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保障。下图为东深供水工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
7.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的水源主要来自( )
A.珠江 B.东江 C.西江 D.北江
8.香港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 )
①面积狭小,储水困难②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
③人口密集,耗水量大④全年高温,降水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对香港的意义是( )
A.从根本上解决了香港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B.为香港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保障
C.为香港提供了丰富的电力资源
D.保障了香港的粮食安全
【答案】7.B 8.A 9.B
【解析】7.结合材料“该工程为淡水资源短缺的香港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保障”可知,东江—深圳供水工程连接东江和深圳,水源主要来自东江,向深圳和香港供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香港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是面积狭小、储水区域有限,储水困难,①正确;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水资源时间差异大,②正确;香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耗水量大,③正确;香港的降水丰富,④错误。故选A。
9.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对香港的意义是为香港提供水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保障,B正确;并没有根本解决香港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A错误;与提供电力资源和粮食安全等无关,排除CD。故选B。
重难探究练
(新情境·探究实践)“阶梯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计加价收费。结合我国部分城市阶梯水价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三个城市阶梯水价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整体来看,自南向北水价逐渐上涨 B.同城来看,阶梯等级越高水价越低
C.第二阶梯水价最高的城市是合肥 D.第二、三阶梯水价涨幅最大的城市是北京
2.与萍乡市相比,北京市水价更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B.雨季更短,降水总量少
C.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 D.气温更高,蒸发旺盛
3.我国实行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
①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②有效防治水污染
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④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A 2.B 3.A
【解析】1.从图中可知,萍乡位于南方,合肥其次,北京位于北方,自南向北水价逐渐上涨,A正确。同城来看,阶梯等级越高意味着用水量超过定额越多,为了促进节约用水,阶梯等级越高水价越高,B错误。第二阶梯水价最高的城市是北京,C错误。第二、三阶梯水价涨幅最大的城市是合肥,D错误。故选A。
2.北京位于北方地区,降水相对较少,且人口众多,导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B正确。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不是体现水价高的主要自然原因,A错误。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属于人为原因,不是自然原因,C错误。北京位于北方,气温比萍乡低,蒸发相对较弱,D错误。故选B。
3.实行阶梯水价,用水越多价格越高,能增强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①正确。阶梯水价主要是通过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对有效防治水污染作用不大,②错误。因为用水越多价格越高,人们会更注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③正确。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主要是跨流域调水等工程,阶梯水价无法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④错误。故选A。
【点睛】阶梯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算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的俗称。“阶梯水价”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因素在水资源配置、水需求调节等方面的作用,拓展了水价上调的空间,增强了企业和居民的节水意识,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新情境·探究实践)读“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四个指标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
A.水资源总量、耕地、人口、土地面积 B.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
C.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D.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5.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
A.大量开垦耕地 B.缺水问题突出 C.人口急剧增加 D.水资源浪费严重
6.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油料作物分别是( )
A.油菜、花生 B.大豆、花生 C.大豆、油菜 D.花生、向日葵
【答案】4.A 5.B 6.A
【解析】4.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面积、耕地比北方少,人口和水资源比北方多;读图可知,a南方数量远多于北方地区,是水资源总量;b北方地区略多于南方地区,是耕地;c南北方差别小,南方略多,是人口;d南北方比重都很小,是土地面积,我国的土地面积是西北和青藏地区比重大,故A正确,排除BCD。故选A。
5.读图分析可知,北方地区耕地比重较大,但是水资源不足,会导致缺水问题突出,B正确;北方地区资源的分配现状不会导致大量开垦耕地,也不是导致人口急剧增加,AC错误;北方地区资源的分配现状会更加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不是浪费,D错误。故选B。
6.根据所学分析可知,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主要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北方地区气候相对较为干旱,主要的油料作物是花生,A正确;大豆主要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但不是典型意义上南方和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油料作物,排除BC;向日葵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但也不是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油料作物,排除D;故选A。
【点睛】华北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800毫米之间,降水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加之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量都很大,使得华北地区缺水严重;此外,华北地区水污染、水浪费现象严重,加重了华北地区的缺水状况。
(新情境·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就是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雨季时增强对雨水的吸收、存储、净化功能,而在干旱时将雨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我国大力推进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根据海绵城市示意图,不具有储水功能的是( )
A.排水管道 B.雨水花园 C.森林 D.湖泊
8.“海绵城市”的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当地( )
①用地紧张 ②交通压力 ③雨季内涝 ④旱季缺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结合材料分析以下四个城市中,最适合推广“海绵城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7.A 8.D 9.C
【解析】7.雨水花园、森林、湖泊都能对雨水进行吸收、存储,而排水管道主要功能是排水,不具备储水功能,是将雨水快速排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增加城市雨水下渗、增强城市雨水蓄水能力、增强城市净水能力,有利于缓解当地雨季内涝、旱季缺少等问题,与交用地紧张、交通压力无关,①②错误,③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海绵城市”适用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的地区。①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②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极少;③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旱涝差异明显;④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所以最适合推广“海绵城市”的是③,故选C。
【点睛】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水时能够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分层作业)
使用导航
知识挖空练:要点全梳理,课前预习
新情境命题练:T1-9(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
重难探究专练:T1-10(建议用时:15-20分钟)课下练习使用
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时空分布不均
结合教材,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广义上来说,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气态、液态和固态天然水。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便于人类利用的 。
中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 的特点。
径流量年内季节分配不均、年际明显波动,不仅容易造成 等灾害,而且会给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带来许多困难。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具有“ ”的特点。
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8% 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 8% 左右,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 。
知识点二 兴建水利工程
结合教材,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我国各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有必要兴建 工程,把水资源较丰富流域的水调至水资源紧缺的流域,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不足。
工程是我国目前最大规模的跨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其主体功能,是把 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 地区。
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 等水利工程,以调剂河流各季节的水量。
小浪底水利枢纽、长江干流上的三峡水利枢纽等,用于 ,蓄水发电,提高 、抗旱和航运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
知识点三 节约用水
结合教材,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我国水资源的状况不容乐观。水资源的 不均,加之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就更少了。有些地区因 ,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加剧了用水难度。
2. ,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3.在农业生产中更多地采用 等节水灌溉模式,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灌溉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等,收集城市雨水作为绿化用水等。总之,我们要为建设“ ”付出更多的努力。
新情境命题练
一、选择题
(新情境·探究实践)四方井水利工程距宜春中心城区5.4km,在丰水期蓄水,在枯水期放水,可向宜春中心城区日供优质水源30万吨。宜春中心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年用水量360吨以下执行一级水价1.40元/吨,年用水量360吨至480吨执行二级水价2.10元/吨,年用水量480吨以上执行三级水价4.20元/吨。下图为宜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四方井水利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放水为主 B.冬季蓄水为主 C.夏季蓄水量最大 D.冬季蓄水量最大
2.修建四方井水利工程是因为宜春( )
A.降水时间分布不均 B.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C.冬季雪灾严重 D.夏季泥石流多发
3.宜春中心城区实行阶梯水价的目的是( )
A.增加水资源人均占有量 B.减少水污染
C.缓解空气污染 D.提升人们的节水意识
(新情境·时事热点)2025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其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华北地区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原因,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国家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其用水安全。下图示意中国水资源及年降水量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北方多,南方少
5.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
①年降水量偏少②旱涝灾害频繁
③人口稠密,需水量大④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为保障华北地区用水安全,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外迁大量人口 B.限制农业用水 C.进行海水淡化 D.实施调水工程
(新情境·时事热点)2025年3月1日是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简称东深供水工程)正式通水60周年,该工程为淡水资源短缺的香港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保障。下图为东深供水工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
7.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的水源主要来自( )
A.珠江 B.东江 C.西江 D.北江
8.香港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 )
①面积狭小,储水困难②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
③人口密集,耗水量大④全年高温,降水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对香港的意义是( )
A.从根本上解决了香港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B.为香港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保障
C.为香港提供了丰富的电力资源
D.保障了香港的粮食安全
重难探究练
(新情境·探究实践)“阶梯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计加价收费。结合我国部分城市阶梯水价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三个城市阶梯水价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整体来看,自南向北水价逐渐上涨 B.同城来看,阶梯等级越高水价越低
C.第二阶梯水价最高的城市是合肥 D.第二、三阶梯水价涨幅最大的城市是北京
2.与萍乡市相比,北京市水价更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B.雨季更短,降水总量少
C.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 D.气温更高,蒸发旺盛
3.我国实行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
①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②有效防治水污染
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④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新情境·探究实践)读“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四个指标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
A.水资源总量、耕地、人口、土地面积 B.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
C.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D.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5.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
A.大量开垦耕地 B.缺水问题突出 C.人口急剧增加 D.水资源浪费严重
6.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油料作物分别是( )
A.油菜、花生 B.大豆、花生 C.大豆、油菜 D.花生、向日葵
(新情境·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就是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雨季时增强对雨水的吸收、存储、净化功能,而在干旱时将雨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我国大力推进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根据海绵城市示意图,不具有储水功能的是( )
A.排水管道 B.雨水花园 C.森林 D.湖泊
8.“海绵城市”的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当地( )
①用地紧张 ②交通压力 ③雨季内涝 ④旱季缺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结合材料分析以下四个城市中,最适合推广“海绵城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