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3.3《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课件30张)-新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3.3《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课件30张)-新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4 16:0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湘教版地理(新教材)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了解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
能够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重大工程。
树立正确的水资源观。
学习目标
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位,《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1123.0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9895.6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8679.2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227.4亿m3。
2024年年初,云南部分地区连续晴热,用水量持续攀升,库塘蓄水不足,发生冬春连旱,启动抗旱应急响应。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等州(市)已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全省正在采取“地下找水、天上要水、山泉引水、应急调水、全民节水”抗旱保供水“五大行动”。
这两组信息放在一起,是否感觉有些矛盾?
资 源
广义上来说,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气态、液态和固态天然水。
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便于人类利用的淡水。
01
02
03
冰川
04
通常,可用河流径流总量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多少。河流径流量的多少取决于降水量的多少。
河流
湖泊
地下
海洋
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夏秋多
冬春少
夏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河流处于丰水期,水资源较为丰富;冬春季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水资源相对不足。
一般来说,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 60%~80%。
丰水年:某年的年降水量或年河川径流量显著大于多年平均值(正常值)的年份则称某年为丰水年,通常将保证率大于25%年降水量或河川径流量的年份称为丰水年。
枯水年:一年的年降水量或年河川径流量显著小于多年平均值(正常值)的年份。通常将保证率小于75%年降水量或河川径流量的年份称为枯水年。
年际变化大
中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我国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大,丰水年与枯水年常交替出现,有时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现象。
中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成因:
原因分析 降水量 河流径流量
时间分布不均 夏秋多 冬春少 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_________带来的,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季节 河流径流量也主要集中在_____季节
年际变化大 夏季风_________,导致降水量有的年份偏多,有的年份偏少, 河流径流量_________很大
夏季风
夏秋
夏秋
不稳定
年际变化
旱涝灾害频繁
给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带来困难
1. 观察图中的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 观察图中径流带分布,我国径流量的空间分布的特点。
径流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800mm
800mm
400mm
400mm
200mm
200mm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3. 读图 3-24,对照图 2-9,将下列地区填入表中: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部、海南岛。
塔里木盆地
东北平原西部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海南岛
4.观察图中的径流带的划分,归纳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800mm
800mm
400mm
400mm
200mm
200mm
01
我国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
南方地少水多
西北干旱地区的径流量更少。
03
西北内陆地区
02
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径流量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
北方地多水少
水土匹配不合理,北方地区水土矛盾更突出。
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8%左右,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华北地区
1. 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哪里水资源更短缺?为什么?
(1)自然原因:①温带季风气候,降雨季节和年际变化大;②华北地区雨季较短,降水偏少。
(2)人为原因:
①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生产生活需求量大;
②水资源受到污染;
③水资源浪费严重 ;
④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2. 根据已学的气候和河流知识,解释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原因分析 降水量 河流径流量
地区分布不均 东多西少 东部为季风区,降水多,西部为非季风区,降水少 河流数量东部多于西部,因此径流量东部多于西部
南多北少 按照季风进退规律,南方的雨季长于北方,降水南方多于北方 河流数量南部多于北部,因此径流量南部多于北部
时间分配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 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河流径流量也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年际变化大 由于不同年份夏季风的强弱不同,进退早晚不同,导致我国降水量有的年份偏多,有的年份偏少,使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也很大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②修建水库之前水流不稳
①修建水库之后水流稳定
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兴修水库
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等水利工程,以调剂河流各季节的水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修建了大量水库,如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利枢纽、长江干流上的三峡水利枢纽等,用于调控水量,蓄水发电,提高防洪、抗旱和航运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
调节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引江济汉
引大入秦
南水北调
西线工程
路线: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
目的: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优点:线路短,水质好。
缺点:地形复杂 ,地势起伏大,工程难度大。
南水北调是指把长江流域丰富水调到缺水的西北和华北地区。
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路线: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
目的: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优点: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水质好。
缺点:线路长,地势起伏大,工程量大。
丹江口水库
南水北调
东线工程
路线:是从扬州附近抽引长江
水,沿着京杭运河北上,其主体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北京、天津。
目的: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优点:利用现有河道,工程量小,成本较低。
缺点:水质较差,能耗高。
目前,东线、中线一期工程都已正式通水。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引大入秦工程,把黄河支流大通河的水调入干旱缺水的兰州市秦王川盆地。
湖北引江济汉工程,将长江水引入汉江,在保证南水北调的前提下,确保汉江的航运需求。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政策。下表为北京市和上海市 2022 年居民用水价格。其中,综合水价包括基本水价和污水处理费等。
①北京市的综合水价比上海市高,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实施阶梯水价政策?为什么综合水价中包括污水处理费?
北京位于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小,水资源短缺,所以北京市综合水价比上海市高。
实施阶梯水价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综合水价中包括污水处理费目的是为了减少污水排放,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确保产生的污水能得到有效处理。
①总量大,但人均少,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
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③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
④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的破坏和枯竭。
⑤人口和经济发展,用水量大增,且浪费水较多。
一、中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
②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农业生产中更多地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灌溉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等,收集城市雨水作为绿化用水等。
1.为增强公民的节水意识,促使公民养成节水习惯,参考“中国节水标志”,试设计一个节水标志,并说明其寓意。
滴水之重,世界所托
手型轮廓:象征人类的行动与责任。掌心向上的姿态既代表承接珍贵的水资源,也代表每个人对节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心水滴:直接点明“水”这一核心主题。水滴的形态寓意水资源的 纯净、珍贵与脆弱。
2. 1993 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1)调查家乡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关于合理利用水资源,你有哪些建议?
家乡水资源利用主要存在三大问题:①污染问题突出,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放,导致水质下降;②浪费现象普遍,农业灌溉方式粗放、工业循环利用率低以及管网漏损严重,造成大量水资源无效损耗;③公众节水意识仍较为薄弱。
措施:①强化管理,政府需严格执法监管污染、更新供水设施以减少漏损,并利用阶梯水价等经济手段引导节约;②应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和工业循环用水工艺;③加强公众节水教育,鼓励全民参与节水和一水多用。
(2)根据你家庭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具体的节水计划。
3. 读图 3-28,完成相关任务。
兴修水库
跨流域调水
限制高耗水工业、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用水
时空分布不均
节约用水
中国的水资源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跨流域调水
兴建水利工程
兴建水库
水资源严重缺乏
缓解缺水措施
1.我国年降水量( )
A.随纬度升高而逐渐增加 B.沿北纬40°线自东向西递增
C.沿东经120°线自北向南递减 D.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
A.生产、生活过度用水 B.修建水库
C.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D.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
3.四地中( )
A.甲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大 B.乙地雨季最长
C.丙地7月降水量最大 D.丁地年降水量最大
D
C
分析降水量分布状况是认识区域差异的重要内容。图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和各地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D
4.北京是中国乃至世界最缺水的城市之一,造成水资
源短缺的原因是北京( )
A.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B.地处我国水资源最少的地区
C.地处水资源过渡带,同时人口稠密用水量大 D.是个不临海的城市
5.我国水资源( )
①东部地区北多南少 ②长江流域比黄河流域多③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多④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对于水资源做法正确的是( )
A.多水带不需要节约用水 B.缺水带需要禁止治沙种草
C.跨区域调水解决分布不均 D.丰水带不需要防治水污染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我们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如图为我国水资源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D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