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猎人海力布
9
(部编版)五年级
上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你们知道有哪些民间故事呢?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有一块奇特的石头,大家都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可是,一块石头为什么会有名字?海力布原本是一个猎人,怎么会变成一块石头?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
新知导入
资料袋
民间故事是由劳动人民创作出来的,口头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虚构性故事。讲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情节夸张,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往往又包含着超脱自然的、异想天开的丰富想象色彩,它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不认识的字,画出难读的句子。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的方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这几件事之间有什么关联?
初读课文
酬谢 发誓 谎话 牺牲
叮嘱 崩塌 震天动地 千真万确
酬 誓 谎 牺
chóu
shì
xī
huǎng
字词学习
誓
谎
折+言
发誓: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
讠+ 荒
谎话:不真实的、骗人的话。
与言语有关,大都带有言字旁
我会写
延
焦
chóu zhēn dīnɡ zhǔ tā jiāo
shì huǎnɡ yán zāi huǐ fú
酬
珍
叮
嘱
塌
誓
谎
悔
扶
灾
不要少写一横
不要多写一点
不要写成两笔
右半部的“州”字注意竖撇、竖、竖三个笔画之间的间距相等,中间的竖较短,右边的竖最长。
半包围里边部分不是“壬”而是“ ”,“ ”的末笔是竖折。
左窄右宽。右部中间的“亡”不要多写一点,下边的“ ”不要少写一竖。右边最后一笔要写规范。
整体感知
1.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思考:故事涉及哪些人物?围绕主要人物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段。
故事除了主人公海力布,还涉及哪些人物
老人
小白蛇
龙王
老鹰
鸟
海力布
其他乡亲们
海力布和这些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试着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故事内容。
猎人海力布打猎时从老鹰嘴里救了一条小白蛇,小白蛇是龙王的女儿,龙王为了报答海力布,送给了他一块宝石,海力布用宝石能听懂动物的语言。但是,如果海力布把听到的鸟兽的语言告诉别人,就会变成石头。有一天,海力布从一群鸟儿的口中听到了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于是海力布连忙让乡亲们搬家,但有个老人一定要海力布说出原因,海力布只好说出实情,虽然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海力布热心帮助大家,大家都非常敬爱他。
第二部分(3—4自然段)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白蛇报答他。
第三部分(5—8自然段)海力布借助着宝石得到了可怕的消息,
劝说乡亲们搬家。
第四部分(9—11自然段)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一想:围绕海力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什么?
理清脉络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请同学们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宝石。
结果:海力布为了救乡亲,变成了石头。
经过:听到鸟语知灾难,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
救白蛇
得宝石
救乡亲
变石头
能不能把上面这些内容再精简一下,把故事变简单一点?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来,并试着列成小标题。
故事的性质
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这段话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并点明故事很感人。
品读课文
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一说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一个“总”字说明他的热心不是一朝一夕的,正因为如此,大家才尊敬他。
主人公
默读第2自然段,说说海力布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画出相关语句。
热心助人
有感情地朗读第3——4自然段,说一说:海力布是怎样救小白蛇的?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上有喊救命的声音。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头上飞过。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通过海力布的动作描写,看出他是一个见义勇为的人,他同情弱者,富有爱心。
动作描写
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去,我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
~~~~~~~~~~~~~~~~~~~~
肯将贵重的宝石送人,说明了小白蛇对海力布的感激
可以看出宝石的威力很大。同时可以看出民间传说中的事物有着神奇的力量。
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白蛇想怎样报答他?
用金钱礼物等表示谢意
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
海力布对珍宝不感兴趣,而对宝石感兴趣,是因为他可以打到更多猎物,帮助乡亲们,可见他高尚的人品。
太好了“好”在哪里?
因为海力布觉得有了这颗宝石,打猎会很方便。哪座山上有什么动物,也全知道。他能多打一些猎物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就会更多。
画线句子说明了什么?
小白蛇说:“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第一次叮嘱海力布,对外说出动物的话后果很严重。小白蛇知恩图报而又诚实,它真心为了海力布好,提前将宝石的特殊之处告诉他。
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如何转述?请你试着转述一下小白蛇感谢海力布救命之恩说的两段话。
原文 改为转述
“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小白蛇说,她是龙王的女儿,她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海力布的。海力布要什么珍宝都可以,如果不喜欢珍宝,可以要龙王含在嘴里的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但是动物说什么话,只能自已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到了海力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你还记得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呢
救白蛇
得宝石
救乡亲
变石头
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再次走进故事中去感受海力布的精神。
第二课时
品读课文
因为海力布不贪图财富和名利。作为一名猎人,如果有了那颗能让自己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就可以打更多的猎物,就可以把更多的猎物分给乡亲们。表现了海力布一心为乡亲们着想的品质。
海力布为什么不要珍宝,只想要龙王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
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海力布什么珍宝也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一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就会马上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
小白蛇反复叮嘱海力布,而且又加之以“马上”和“永远”的警告,体现了小白蛇对猎人的尊敬爱和真诚的感激。其目的是强调如果说出动物说的话的严重后果,也为后文海力布不惜牺牲的高尚品格埋下伏笔。
~~~~~~~~~~~~~~~~~~~~~~~~~~~~~~~~~~~~~~~~~~~~~~~~
~~~~~~~~~~~~~~~~~~~~~~~~~~~~~~~~~~~~~~~
~~~~~~~~~~~~~~~~~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他把宝石含在嘴里,就能听懂飞禽走兽的语言。能知道哪座山上有什么动物。从此以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
读第7自然段,思考:宝石给海力布打猎带来怎样的方便?
这也是海力布要宝石的原因。他时刻想着乡亲们。
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商量着什么。仔细一听,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
~~~~~~~~~~~~~~~~~~
~~~~~~~~~~~~~~~~~~~~~~~~~~~~~~~~~~~~~~~~~~~~~~~~~~
海力布听到鸟儿们议论什么可怕的消息呢?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了海力布万分焦急和急迫的心情。同时也感受到海力布一心装着乡亲们,为乡亲们的安危担忧。
当海力布听到这个可怕的消息后,他是怎样做的呢? 你从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这一部分感受到什么?
焦急
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面对海力布的劝说,大家的反应如何?老人是怎么说的
焦急
无奈
他怕乡亲们遭殃
他无法说出实情
热心助人
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感受到海力布的心情是如何的?从中看出海力布是个怎么样的人?
~~~~~~~~~~~~~~~~~~~~~~~~~~~~~~~~~~~~~~~~~~~~~
~~~~~~~~~~~~~~~~~~~~~~~~~~~~~~~~~~~~~~~~~~~~~~~~~~~~~~
~~~~~~~~~~~~~~~~~~~~~~~~~~~~~~~~~~~~~~~~~~~~~~~
假如你是其中一位乡亲,忽然听到要搬家,要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听到海力布忽然叫我们搬家)海力布,我们为什么要搬家呢?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但是你总得把事情说清楚吧。你这个孩子,难道不知道我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吗?怎么能够说搬走就搬走呢?
创造性复述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添油加醋”,让我们的故事更加丰富和生动,让听众觉得更有趣,但又不改变主要情节,这就是创造性复述故事。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读一读并思考:面对乡亲们的不相信,海力布是怎样想的呢?
心理描写
为救乡亲,将生死置之度外
这几句话是对海力布的心理和语言描写。他面临着这样的抉择:不说出实情,乡亲们不会搬家。在危急时刻,他面对乡亲们的生命安危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假设你就是海力布,请你给大家原原本本照实说说事情的经过吧!
一是说出宝石的来历
二是说出宝石的作用和使用条件
三是说出搬走的原因
提示
创造性复述故事
(海力布一跺脚)乡亲们,我这里有颗宝石,这颗宝石是我救了小龙女,龙王酬谢我的,含着它我就可以听懂鸟兽的语言。刚才我听见一群鸟儿说,大山要崩塌了,洪水要来了,你们看,乌兽都已经飞的飞、逃的逃了。所以大家也赶快搬走吧!相信我,快搬走吧!我海力布从来不说谎话,我发誓我说的千真万确,快点搬家,再晚就来不及了!我之所以刚才不说,是因为只要我把听到的说出来,就会变成……
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海力布选择牺牲自己的后果是什么?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力布?
海力布明知道说出实情就会变成石头,却还是这么做了,这是何等可贵的舍己为人的精神!
齐读第10——11自然段,说一说:看到海力布变成石头,乡亲们又会有怎样的表现?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
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
从侧面凸显了海力布牺牲自己,保全乡亲们的大爱形象。
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
~~~~~~~~~~~~~~~~~~~~~~~~~~~~~~~~~~
在乡亲们离开村子后,发生了什么事?
~~~~~~~~~~~~~~~~~~~~~~~~~~~~~~~~~~~~~~~~~~~~~~~~~~~~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烘托当时沉重的气氛,山洪给人们造成的深重灾难。而乡亲们因及时离开才得以保全,突出了海力布牺牲价值之大。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作“海力布”的石头呢。
朗读第11自然段,感受人们对海力布的爱戴。
“据说”用词准确,因为本故事是一个传说,所以用“据说”,以显示出本文的严谨。
表现人们对海力布的怀念、尊敬、爱戴,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深化了课文的主旨。
人们永远纪念海力布,因为他乐于助人,更因为他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为了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人们在这块名叫“海力布”的石头旁边立了一块石碑,在上面刻了一段介绍这块石头来历的话。你觉得石碑上会怎样写呢?
海力布是一位勇敢、善良的猎人。他因搭救龙王的女儿小白蛇而获赠一颗宝石。小白蛇叮嘱他不可将所听到的任何话告诉世人,否则将化为石头。一次,海力布在打猎时,从鸟那里知道即将发生大灾难。他很着急,赶紧告诉乡亲们。可是乡亲们不相信,不愿意搬家。海力布没有办法,只得把关于宝石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乡亲们。他刚一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海力布的故事多么感人,你们能不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关键信息:
海力布热心助人——救白蛇得到宝石——使用宝石的禁忌——海力布听到灾难将临的消息——劝乡亲搬家——救乡亲变作石头
遇到人物的对话,可以将直接引语转化为间接引语。
拓展延伸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
梁山伯与祝英台
牛
郎
织
女
白
蛇
传
课堂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1.龙王为了chóu xiè( )海力布,让其任意挑选宝库里的zhēn bǎo( )。
2.海力布没有听从小白蛇的dīnɡ zhǔ( ),为了让村民们搬家不chí yán( ),他说出秘密后变成了一块石头,但他并不hòu huǐ( )。
酬谢
珍宝
叮嘱
迟延
后悔
二、选词填空。
拯救 抢救 挽救 救助
(1)这位老人得了重病,医生们正在全力( )。
(2)李叔叔每月拿出一百元钱,( )一名失学儿童。
(3)老麻雀不顾自己的危险,一心只想( )自己的幼儿。
抢救
救助
拯救
三、选填正确的关联词。
只有……才…… 只要……就…… 如果……就…… 无论……都……
1.您要记住, 动物说了什么话, 不要对别人说。
2. 牺牲自己, 能救乡亲们。
3. 您对别人说了,您马上 会变成石头。
4. 嘴里含着那颗宝石, 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无论
都
如果
就
只要
就
只有
才
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人们都非常尊敬他。( )
2.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去,我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您。 ( )
3.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 ( )
敬重
谎言
酬劳
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讲了善良的猎人海力布为拯救乡亲们,不惜牺牲自己变成大石头的故事。老师建议你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周围的人听,我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一定会把海力布的这种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精神发扬光大,我也相信同学们时刻能做到心中有他人,处处留美名。
猎人海力布
救白蛇 得宝石
听消息 知灾难
救乡亲 变石头
热心助人 舍己为人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用自己的话将故事创造性地复述给同学或者父母听。
2.课下搜集其它的民间故事读一读。
3.写一段深情的话,赞美海力布。/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9 猎人海力布
【教材分析】
《猎人海力布》是一则在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的民间故事,故事描写了善良、诚实的海力布,为了拯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自己变成一块石头。人们因此世世代代纪念他。这则故事虽然篇幅较长,但语言通俗易懂,围绕海力布“舍己救乡亲”的中心事件,层层铺垫,寓理寓情于故事中,给人强烈的感染和教育。
【学情分析】
目前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学生能通过预习了解文章大意。其次,学生也具有在语境中理解、辨析和运用词语的能力。第三,学生已了解了一些复述的方法,并对转述有所了解。这些都是我们学好课文的有利因素。但不足的是: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还不够强,列小标题部分同学还有一些困难,复述课文往往抓不住重点,很容易等同于背诵课文内容,复述过程中有条理不清,言语不简洁的毛病。这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酬、誓”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字,会写“猎物、酬谢”等17个词语。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出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些事情。
3.能以海力布或乡亲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赶快搬家的部分。
4.能简要介绍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的来历。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创造性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酬、誓”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字,会写“猎物、酬谢”等17个词语。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出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些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你们知道有哪些民间故事呢?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有一块奇特的石头,大家都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可是,一块石头为什么会有名字?海力布原本是一个猎人,怎么会变成一块石头?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
2.简介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由劳动人民创作出来的,口头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虚构性故事。讲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情节夸张,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往往又包含着超脱自然的、异想天开的丰富想象色彩,它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3.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学要求。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不认识的字,画出难读的句子。
②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的方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③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这几件事之间有什么关联?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指生轮流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生字的读音,正确掌握句子的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同桌交流生字词预习情况。
(2)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理解新词的方法。
4.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词,课件出示:
酬谢 珍宝 叮嘱 崩塌 搬家 焦急 发誓
谎话 迟延 镇定 后悔 悲痛 千真万确 震天动地
教师点拨:“誓”与“谎”的偏旁都是言字旁,这说明什么?(这两个字都与言语有关。“发誓”的意思是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谎话”是指不真实的、骗人的话。)
(2)指导书写
①观察字形,指导书写“酬”。
“酬”的左半部“酉”不要少写里面的短横;右半部的“州”字注意竖撇、竖、竖三个笔画之间的间距相等,中间的竖较短,右边的竖最长。
②“谎”,左右结构,右部中间的“亡”不要多写一点,下边的“”不要少写一竖。
③观察字形,教师指导书写“延”,学生练写。(“延”,半包围结构,被包围的部分不是“壬”而是“”,“”的末笔是竖折)
(设计意图:学生初读课文环节遇到生字,教师提醒学生借助具体语境读意思即可,不必反复回读,强化生字记忆。识字、写字教学是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集中进行。)
三、通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读提示
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思考:故事涉及哪些人物?围绕主要人物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②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段。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教师引导:除了主人公海力布,故事还涉及哪些人物?
预设:故事中出现的人物还有老鹰、小白蛇、龙王、鸟、老人和其他乡亲们。
(2)海力布和这些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试着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故事内容。
预设:猎人海力布打猎时从老鹰嘴里救了一条小白蛇,小白蛇是龙王的女儿,龙王为了报答海力布,送给了他一块宝石,海力布用宝石能听懂动物的语言。但是,如果海力布把听到的鸟兽的语言告诉别人,就会变成石头。有一天,海力布从一群鸟儿的口中听到了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于是海力布连忙让乡亲们搬家,但有个老人一定要海力布说出原因,海力布只好说出实情,虽然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
3.理清结构
(1)抓住信息,概括大意。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一想:围绕海力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什么?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海力布热心帮助大家,大家都非常敬爱他。
第二部分(3—4自然段)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他。
第三部分(5—8自然段)海力布借助着宝石得到了可怕的消息,劝说乡亲们搬家。
第四部分(9—11自然段)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2)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读后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
经过:海力布得到了龙王的宝石。
结果:海力布为了救乡亲,自己变成了石头。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为深入学习课文打下了基础。)
4.拟小标题
能不能把上面这些内容再精简一下,把故事变简单一点?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来,并试着列成小标题。
预设:救白蛇 得宝石 救乡亲 变石头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确保能详细复述课文,为下节课创造性复述课文和缩写故事作准备。)
四、品读课文,剖析人物
(一)学习1-2自然段
1.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生交流、总结、汇报:
预设1: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预设2:我从第2自然段的“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感受到海力布是一个热心助人的人。
(2)师评:是啊,他那么热心,所以乡亲们都非常尊敬他。一个“总”字说明他的热心不是一朝一夕的,正因为如此,大家才敬爱他,也正因为平时的热心助人,才使得他在最关键的时候宁可放弃自己的生命也要救乡亲们。
(二)学习3-4自然段
1.读课文思考:
(1)有感情地朗读第3——4自然段,说一说:海力布是怎样救小白蛇的?
(2)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白蛇想怎样报答他?
(3)海力布为什么对珍宝不感兴趣,而对宝石感兴趣,
(4)小白蛇是怎么叮嘱海力布的?
2.生交流汇报
3.小结: 海力布对珍宝不感兴趣,而对宝石感兴趣,是因为他可以打到更多猎物,帮助乡亲们,可见他高尚的人品。
4.转述对话
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如何转述?请你试着转述一下小白蛇感谢海力布救命之恩说的两段话。
预设:小白蛇说,她是龙王的女儿,她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海力布的。海力布要什么珍宝都可以,如果不喜欢珍宝,可以要龙王含在嘴里的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但是动物说什么话,只能自已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5.小结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和心理活动词句,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高贵品质。
2. 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知
1.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到了海力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你还记得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呢
2.导入: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再次走进故事中去感受海力布的精神。
二、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品质
(一)学习5-6自然段。
1.引导:默读课文,说说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1)学生汇报:
猎人海力布总是热心帮助别人;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他;龙王把宝石送给海力布,小白蛇再三叮嘱他:动物说的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
(2)质疑:海力布为什么只要宝石而不要其他的珍宝?小白蛇为什么一再向海力布强调动物们说的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
(3)汇报交流:海力布得到宝石,可以打到更多的猎物,可以分乡亲们更多的食物;小白蛇一再强调不能把动物们说的话告诉别人,意在告诫海力布如果把消息告诉别人,将会有严重的后果。
(4)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语句剖析人物特点。
2.小结:通过海力布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看出海力布不贪图财富和名利。作为一名猎人,如果有了那颗能让自己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就可以打更多的猎物,就可以把更多的猎物分给乡亲们。表现了海力布一心为乡亲们着想的品质。
(二)学习7-11自然段。
1.品读课文
(1)默读课文7—11自然段,想一想海力布还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画出相关语句。
学习提示:
①关注语气词和标点符号,读出海力布内心的焦急。
②圈出表示心情的词语或短语,体会海力布心情的变化。
③全班交流,课件出示相关词语或短语。
④朗读并感受海力布心情的变化。
(2)课件出示: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
●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3)交流汇报
预设1:有一天,他从鸟儿那里听说“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这个消息时,他急忙跑回去告诉大家。我从“急忙”“焦急”“急得掉下了眼泪”等词,感受到海力布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预设2:这几句话是对海力布的心理和语言描写。他面临着这样的抉择:不说出实情,乡亲们不会搬家。在危急时刻,他面对乡亲们的生命安危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师评:你抓住了海力布的神态、动作、语言感受到了他的美好品质。
师过渡:可乡亲们根本不相信海力布的话,于是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
(4)聚焦片段,详细复述
引导:假如你是其中一位乡亲,忽然听到要搬家,要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预设:(听到海力布忽然叫我们搬家)海力布,我们为什么要搬家呢?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但是你总得把事情说清楚吧。你这个孩子,难道不知道我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吗?怎么能够说搬走就搬走呢?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概括转述的方法,并使用第一人称进行创造性复述,把握故事中人物的心情。)
(5)海力布在几番劝说乡亲们搬离无效的情况下,他是怎样做的?
预设: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师小结:海力布明知道说出实情就会变成石头,却还是这么做了,这是何等可贵的舍己为人的精神!
(6)创造性复述故事
引导:假设你就是海力布,请你给大家原原本本照实说说事情的经过吧!
提示:焦急的海力布面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众多乡亲。因此,在表演海力布劝说乡亲们搬家时,不要只对着一个人说,目光不要只望着一个方向,可以每说一两句话转换一下视角,还可以摇晃乡亲们的胳膊,以表现内心的焦急。
预设:(海力布一跺脚)乡亲们,我这里有颗宝石,这颗宝石是我救了小龙女,龙王酬谢我的,含着它我就可以听懂鸟兽的语言。刚才我听见一群鸟儿说,大山要崩塌了,洪水要来了,你们看,乌兽都已经飞的飞、逃的逃了。所以大家也赶快搬走吧!相信我,快搬走吧!我海力布从来不说谎话,我发誓我说的千真万确,快点搬家,再晚就来不及了!我之所以刚才不说,是因为只要我把听到的说出来,就会变成……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还原故事情景,让学生学习对故事片段进行创造性复述的方法,让学生变换口吻的讲述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实感。)
(7)海力布选择牺牲自己的后果是什么?(变成石头)
教师点拨:海力布在“拯救乡亲”和“变成石头”之间选择了牺牲自己,他向拯救乡亲,在危急关头他决心用生命来保护乡亲们,我们更加感受到海力布舍己为人的崇高品德。
2.读写结合
(1)朗读第11自然段,感受人们对海力布的爱戴。
课件出示: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引导学生思考:为了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人们在这块叫“海力布”的石头旁边立了一块石碑,在上面刻了一段介绍这块石头的来历的话。石碑上会怎样写呢?
提示:
①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想想如何简要介绍这块石头的来历,全班交流。
②引导学生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明确要说清楚哪些要点。
(2)尝试写话,简介来历。
(3)集中展示,交流赏评。
预设: 海力布是一位勇敢、善良的猎人。他因搭救龙王的女儿小白蛇而获赠一颗宝石。小白蛇叮嘱他不可将所听到的任何话告诉世人,否则将化为石头。一次,海力布在打猎时,从鸟那里知道即将发生大灾难。他很着急,赶紧告诉乡亲们。可是乡亲们不相信,不愿意搬家。海力布没有办法,只得把关于宝石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乡亲们。他刚一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三、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1.思考:海力布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海力布的故事多么感人,你们能不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复述讲故事要求:
(1)叙事要清楚,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可以脱离课文,自己组织语言。文中的重点部分可以用上课本中的词句。
(3)讲故事时要有表情、有感情。
关键信息:
海力布热心助人——救白蛇得到宝石——使用宝石的禁忌——海力布听到灾难将临的消息——劝乡亲搬家——救乡亲变作石头
3.分角色讲故事。(可以把文中叙述的话改为对话。)
(1)小组内进行准备。
(2)抽签指定小组到台前讲故事。
(设计意图:本环节着重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然后让学生根据回顾故事的概况,自行尝试练说,逐步完成复述故事和缩写故事教学。也为单元习作作准备。)
四、拓展延伸,阅读积累
1.你还读过哪些感人的民间故事 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2.出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五、课堂总结,升华主题
这篇课文讲了善良的猎人海力布为拯救乡亲们,不惜牺牲自己变成大石头的故事。老师建议你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周围的人听,我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一定会把海力布的这种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精神发扬光大,我也相信同学们时刻能做到心中有他人,处处留美名。
六、布置作业,知识巩固
1.用自己的话将故事创造性地复述给同学或者父母听。
2.课下搜集其它的民间故事读一读。
3.写一段深情的话,赞美海力布。
【板书设计】
救白蛇 得宝石
猎人海力布 听消息 知灾难 热心助人 舍己救人
救乡亲 变石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9 猎人海力布 (作业设计)
一、查字典。
“酬”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画。“酬”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向客人敬酒;②报答;③报酬;④交际往来;⑤实现。请你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1)他不善于应酬。( )
(2)壮志未酬身先死。( )
(3)您救了我,我爸爸会好好酬谢您。( )
二、补全下列词语,完成练习,再选择两个分别造句。
飞( )走( ) 大吃( )( ) ( )真( )确
乌云( )( ) 狂风( )( ) 倾( )大( )
( )天动地 世世( ) ( ) ( )( )本本
1.以上词语中,含有反义词的是 ____________,我能写出类似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近义词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似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自然现象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
B.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
C.大家听了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
D.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做海力布的石头呢。
2.课文主要表现了海力布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多选)
A.乐于助人 B.大公无私 C.舍己为人 D.无私奉献
3..对课文情节的复述,排列正确的是( )
A.救小白蛇→得到宝石→说出实情→听到消息→劝说转移→变成石头
B.听到消息→救小白蛇→得到宝石→劝说转移→说出实情→变成石头
C.得到宝石→说出实情→听到消息→救小白蛇→劝说转移→变成石头
D.救小白蛇→得到宝石→听到消息→劝说转移→说出实情→变成石头
四、按要求写句子。
1.海力布听到消息。(扩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嘴里含着那颗宝石。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用关联词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猎人海力布(节选)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有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mò)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做“海力布”的石头呢。
1.照样子,写词语。
原原本本(AABB型):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倾盆大雨(含有夸张):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狂风怒号|(形容天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什么描写?从中你看出来海力布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力布为什么会变成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人们为什么要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酉 6 ④ ⑤ ②
二、禽 兽 一 惊 千 万 密 布 大 作 盆 雨 震 代代 原原
1.震天动地 大惊小怪 天南海北 飞禽走兽 千真万确 世世代代
和颜悦色 聚精会神 狂风怒号 倾盆大雨
2.他说的话千真万确,我可以作证。
看到眼前的情景,人们大吃一惊。
三、
1.C
2.A C
3.D
四、
1.善良的海力布听到一个可怕的消息。
2.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五、
1.高高兴兴 开开心心 快快乐乐 鹅毛大雪 惊天动地 人山人海 风和日丽 和风细雨 狂风暴雨
2.心理描写。表现了海力布舍己为人的品质。
3.海力布变成石头。
4.海力布把动物说的话告诉了乡亲们。
5.因为海力布舍弃自己的生命拯救了大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