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1.古诗三首 教案(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1.古诗三首 教案(共两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5 08:5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下第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鸳、鸯”等生字,会写“融、燕”等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单元学习任务】
参加大自然博览会
【本课学习情境】
诗意自然书画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单元解读,任务驱动:
1.飞鸟在空中翱翔,虫儿在花间嬉戏。大自然中,处处有可爱的生灵。瞧,大自然要举办盛大的博览会,我们受邀参会,共同去完成第一单元四篇课文的学习任务。(出示目录)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单元学习要求。(出单元导语页)(①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②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③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2.第一站,我们要跟随三位诗人的脚步,来到诗意自然书画展。
3.读一读诗题和诗人。(相机正音:“崇”)
任务一:与诗圣共赏春景
1.我们先跟着诗圣杜甫去赏春日胜景,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诗题。(板书诗题加诗人)再读诗题。这首诗让你联想到以前学过的哪首诗?(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2.以前学的绝句是七言,今天我们学的是?(五言)两首诗都是安史之乱之后,杜甫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到杜甫草堂写下的,且都是写春天的诗。那么这首五言绝句会借助哪些景物,写出怎样的春景呢?赶紧读读诗文,读准字音,读好节奏,然后用横线在诗中画出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
3.谁来读读这首诗?(个别读)同学们的断句读得很准,23断句,不过老师想纠正几个读音。诗中“燕子、鸳鸯”这两个词语单独出现的时候,最后一个字一般读轻声。但是在这首诗中,为了诗的格律,都读本音,跟老师读。再请同学来读读全诗。绝句诗的一大特点就是对仗工整,就像对对子一样。请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上句,女生对下句,老师读诗题。
4.杜甫在诗中写了哪些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呢?(交流答案,再一句句进行理解、想象)
①迟日:
什么是“迟日”?(借助注释理解:春日)为什么不直接说“春日”,而用“迟日”来代替?(用“春日”的话会和下一句“春风”重复。)
同学们,请闭上眼想象:春日的阳光普照大地,祖国的大好河山都沐浴其中,这画面,给你什么感觉?你想用诗中的哪个字形容?(丽)用组词法来解释一下这个字的意思。(秀丽、美丽、壮丽、风和日丽……)
一起读一读诗句的意思,赞美一下这春景!
②春风: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春风花草香”的意思吗?(生自由说,师引导:春风拂过,送来了花草的芳香。)春天,你会闻到哪些花的香气?(娇艳的桃花、金灿灿的油菜花、灿烂的樱花、红艳艳的杜鹃花)这美景不仅可以用眼睛看,用心想象,还可以用鼻子闻到呢!
把前两句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过渡:杜甫在草堂之中,看见如此胜景中,还藏着几只可爱的小生灵呢!先看看小燕子在干嘛。
③燕子:
通过视频来看看“燕”这个字的演变。和老师一起写写这个字,“燕”是上中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加一个短横,这个字的读音是“niàn”,就像燕子嘴里衔着一根稻草;中间写个口,是燕子的身体,“北”字分居在口的两边,像燕子打开的双翅,部件写紧凑;底下的四点底像燕子伸展的尾巴,第一点和第四点略大,四个点要写均匀,这样才能写出燕子的神韵。
在写字本上工工整整写两个,再和范字对照着看看。你们知道燕子飞来,是要做什么吗?(生答,师引导学生看注释②,春天到了,原本冰冻的泥土变湿软了,正是燕子筑巢的好材料,所以燕子飞来是要衔泥做窝。)它们在空中是怎么飞的?你能想到画面吗?说一说。(燕子嘴里衔着湿软的泥土,张开双翅,轻巧地掠过水面,快速地朝着鸟巢飞去。)
④鸳鸯:
你们了解鸳鸯吗?(生自由说,师补充:鸳鸯指的是鸳和鸯两种鸟,鸳是雄鸟,鸯是雌鸟。人们见到的鸳鸯总是成双成对出现。)我们一起来写写“鸳鸯”。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上面的部件要写扁。
燕子忙忙碌碌,衔泥做窝,鸳鸯在沙子上干嘛?(睡觉)想象一下,它们睡觉时是什么样的状态?(翅膀收拢,把头埋进翅膀里,两只鸟互相依偎着……)这沙地为什么是暖的?(生自由说,引导学生联系第一句中的“迟日”,明确:沙地被春天的阳光照得暖烘烘的)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燕子在天上飞,鸳鸯在地上睡,一动?(生接:一静)一个忙?(生接:一个闲)我们分别要用什么语气读这两句诗?(活泼轻快→轻柔舒缓)试着读一读。
5.杜甫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到杜甫草堂,眼前看到这样安静祥和的画面,心中是什么样的心情?(愉悦)带着这种情绪,再读读整首诗。
任务二:与诗圣共话诗境
1.看着眼前景,诗人和我们都产生了丰富的心中景,让我们一起说说这首诗带给你的心中景。和同桌先说一说。个别说。(基于诗句解释,展开想象,进行语言加工)
2.同学们说得很生动,接下来我们要用文字将这诗情画意定格。在写的时候,有一个生字需要注意,“融”字左下部分只有一横。跟老师一起写一写。下面请伴着音乐,将整首诗默写一次。(生在学习单上默写)
3.课后,请把整首诗带给你的画面,用画笔记录下来,再把你的心中景写下来,完成学习单,制作成诗意书画作品,参加诗意自然书画展。
4.杜甫还写过另一首《绝句》,课后去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参考图】
绝句
江山:丽
春风:香
燕子:飞
鸳鸯:睡
【第二课时】
回顾学法,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绝句》,现在能不能总结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生自由答,师整理总结:读准诗句、圈画景物、借助注释、想象画面、了解诗情、熟读成诵)
2.接下来我们就要用上这些方法去学习后面两首诗。
过渡:先来学习苏轼的题画诗。
任务一:春江晚景画中游
1.这首诗的诗题该怎么断句?(读一读注释①,知道了这是苏轼题写在惠崇的画作上的一首诗,因此明确在“惠崇”后面停顿)再读诗题。跟老师一起写诗题,“惠崇”两个字是要书写的生字,“惠”字要注意上面的部件写紧凑写,“日”要压扁,最后的点不要忘,心字底压扁拉长;“崇”字上面是一个小小的“山”,下面是“宗”,宝盖头不能丢。
2.读准诗句、圈画景物:
①学习古诗第一步:读准诗句,圈画景物。请借助拼音读准诗文,边读边想:惠崇的《春江晚景》图中画了哪些景物?用“○”圈画出来。
②借助老师的断句读诗:个别读,齐读。
③明确景物:竹、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相机了解“蒌蒿”:根据偏旁,猜测是植物。再结合图片,加深了解。芦芽:结合偏旁和注释了解。)存疑:河豚。解疑:惠崇的这幅画作已经失传,但是后代许多画家都依据诗文作《春江晚景》图,老师找来了两幅,请仔细观察,再结合课文插图,说说你的发现。(画中都没出现河豚)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说: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产卵了。前三句是苏轼从画作中看到的眼前景,是实实在在的,最后一句是他心中想到的景象,也就是心中景,是虚的。整首诗有实有虚。
过渡:苏轼究竟看到了什么景象,会让他联想到美味的河豚呢?
3.借助注释、想象画面:
①看到第一句,老师眼前仿佛就看到了两三枝艳丽的桃花开在竹林外,娇嫩的样子惹人喜爱。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也给其他景物加上生动的修饰语,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眼前看到的画面。(生自由说,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并关注鸭子这种活泼的小生灵在江水中戏水的画面)
预设:初春的江水、回暖的江水;自由戏水的鸭子、在水中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抽出嫩芽的芦芽。
4.了解诗情、熟读成诵:
①苏轼其实是吃货一枚,他看着眼前画作中的春景,不由得想到了美味的河豚在春天的时候也要从大海游回江里产卵了。河豚是一种很肥美的鱼,吃起来很鲜美,如果弄不干净会导致中毒,但因为它的味道实在太好,所以馋嘴的人总想吃,有一句谚语就叫作“拼死吃河豚”,指的是冒险做某件事。
②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还有这样的记载:河豚宜与蒌蒿、荻笋同煮。蒌 蒿和芦芽可以解毒,所以要与河豚一起煮,难怪苏轼一见到蒌蒿、芦芽,就想到河豚。
③了解了诗人和诗作的相关资料之后,你对这首诗尤其是最后一句诗有什么感觉?(最后一句联想到了河豚这种美味的小生灵,让整首诗充满了情趣,也让人感觉到苏轼对美食的追求)
④一起读读整首诗。看图,背一背。
任务二:三衢道中听黄鹂
1.杜甫的诗有动有静,苏轼的诗有实有虚,曾几的诗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先看看诗题,读一读。结合注释,你能说说诗题的意思吗?(去三衢的道路上)这首诗写的就是曾几在去三衢山的道路上的所见所闻。
2.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像刚刚那样,结合老师补充的资料,自学这首诗。
3.请一个小组齐读诗文,其他组听听他们有没有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全班齐读。派代表汇报:景物有梅子、小溪、绿阴、黄鹂。你们能根据诗文,在课文插图上用箭头标注诗人行进的路线吗?(生反馈,根据“小溪泛尽却山行”确定行进轨迹)
4.诗人先坐船,后步行,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小组继续汇报,教师相机出示诗文解释,帮助理解)这些景物都有其明快的色彩,我们合作说出它们的颜色:梅子(生接:黄),小溪(生:绿),绿阴(生:绿),黄鹂(生:黄)色彩如此明艳,再加上黄鹂欢快的鸣叫声,真是有声有色!
5.全诗都在写诗人的所见所闻,但是你能从中读出诗人出游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心情愉悦:梅雨季节能遇到连续的晴天,让人心情大好;一路上的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而且能听到黄鹂鸟欢快的鸣叫声,让人游兴高涨。)
小结:每一句都在写景,但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的心情愉悦、游兴高涨。整首诗景中有情,可谓“有景有情”。
6.带着愉悦的心情,一起读读这首诗。
课堂小结:不论是梅子黄时的初夏美景,还是草长莺飞的春意盎然,在诗人眼中,都极具魅力。让我们再次诵读三首古诗,读出美感。
作业布置:课后,请同学们背诵三首古诗,再找几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文,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参考图】
惠崇春江晚景 三衢道中
(娇艳)的桃花 梅子(黄)
(自在戏水)的鸭子 小溪(绿)
(满地)的蒌蒿 绿阴(绿)
(抽出嫩芽)的芦芽 黄鹂(黄)
( 逆流产卵 )的河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