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5 15:2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部编版(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
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4分)
(1)月光下,小桥披上了一件银纱,像月光下的仙女      (yāo ráo)多姿。
(2)细细的藤蔓上挂满了花朵,在风中      (yáo yè)。
(3)屈原的作品中表现自己胸怀政治理想却被无视的忧戚(   )之感俯拾即是。
(4)一连半个月的阴雨天终于过去,明媚鲜妍(   )的春光再次回到了我们身边。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戏曲文学历史悠久,元明清是戏曲作家的时代,独领风骚六七百年。
B.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担当精神,他们是当之无愧的风流人物。
C.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表演者们红装素裹,身着青绿色的舞衣,长袖翻飞,生动还原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
D.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一代天骄。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诗歌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有些押韵,有些不押韵。
②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如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③而艾青的诗不拘泥于形式,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读起来气韵通畅。
④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
⑤读现代诗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
A.⑤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⑤①④②③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
A.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
B.是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取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的大事。
C.不能只为考试而学习,更不能用应付考试的方法接近知识、吸收知识,要为完善自我而努力学习。
D.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5.下列对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比喻、拟人、对偶,以动写静,赋予山原气势与生机。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直抒胸臆,抒发诗人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
C.“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运用比喻,写出了与爱人的分隔与离别,抒发了无限的思乡愁绪。
D.“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运用拟人,表现了春风的温暖亲切。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他的长诗《向太阳》借歌颂太阳,表达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C.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住在舅妈家。童年时的她遭遇恶毒的表哥欺压时,只能默默忍受,不敢对抗。
D.《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即《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7.文学常识填空。(共7分)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诗句。
(1)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2)后来啊,                   。(余光中《乡愁》)
(3)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4)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三年谪宦此栖迟,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8.名著阅读(共4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乙】
三个人奔到里面,解下行李包裹,都搬在树根头。林冲叫声:“啊也!”靠着一株大树便倒了。只见董超说道:“行一步,等一步,倒走得我困倦起来,且睡一睡却行。”放下水火棍,便倒在树边,略略闭得眼,从地下叫将起来。林冲道:“上下做甚么 ”董超、薛霸道:“俺两个正要睡一睡,这里又无关锁,只怕你走了。我们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稳。”林冲答道:“小人是个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董超道:“那里信得你说。要我们心稳,须得缚一缚。”林冲道:“上下要蝏便缚,小人敢道怎地。”薛霸腰里解下索子来,把林冲连手带脚和枷紧紧的绑在树上。两个跳将起来,转过身来,拿起水火棍,看着林冲,说道:“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便多走的几日,也是死数。只今日就这里,倒作成我两个回去快些。休得要怨我弟兄两个,只是上司差遣,不由自己。你须精细着,明年今日是你周年。我等已限定日期,亦要早回话。”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 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董超道:“说甚么闲话! 救你不得。”
(1).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甲】诗选自《艾青诗选》,《艾青诗选》是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感情强烈,倾诉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B.【甲】诗是艾青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他写给自己母亲的怀念之作,表达他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乙】文的作者是施耐庵,该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主题。
D.【乙】文选自《水浒传》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2).【甲】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中“紫色的灵魂”,应怎样理解
9. 综合性学习(共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近日,随着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文化名胜“中华诗城”重庆奉节特别呈现的热播,《中国诗词大会》执行总导演刘磊,节目导演任琳娜,以及第三季总冠军雷海为、季军韩墨言等五位选手走进“中华诗城”重庆奉节感受夔州文化。5月4日至7日,他们将“登临三峡之巅、寻胜中华诗城”,体验三峡地域特色和风俗民情,并沿着李白、杜甫、刘禹锡、陆游、孟郊、白居易、苏轼、黄庭坚等历代文人墨客在此挥洒翰墨的足迹,探寻留下万余首传世诗篇的创作源泉。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的重庆市奉节县于2017年10月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城”称号,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被授予“诗城”称号的城市。
(1)请为上面的新闻材料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38岁的雷海为是杭州一公司的普通送餐员,在忙碌的工作中,他习惯利用等待取餐、等红绿灯的碎片化时间背诵古诗词。如果你是《重庆晚报》的小记者,遇到在奉节游历的雷海为,你去采访他,会问什么问题呢?
(3)请在诗句横线处填入一个恰当的选项,将其补充完整。
备选字:A.报 B.到 C.走 D.经
1 书   九江闻暂喜, ②路   三峡想还愁。
二、阅读理解(完成10-18题 共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旧土
宁新路
①父亲把一堵旧墙拆了,和成泥巴,打成土坯,砌房子,抹墙皮。旧墙的土看上去很老了,老得有点儿像姜黄色了,老人们说是唐朝的,甚至说是秦朝的,反正是久远留下来的墙,这墙的土跟地里的不一样,太陈旧了。
②我担心老成这样子的旧土,打成土坯,砌成房子,抹成墙皮,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会像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我劝父亲不要用这样的泥土砌墙、盖房,父亲一点儿也没理我的话,不但把那堵很长的大墙拆了,而且还把墙底下的土也挖出来和成了泥。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埋怨父亲,你用这么陈旧的泥土盖房子,心里到底有没有儿孙?父亲说,泥土有什么老不老的,泥土从来不会老;再老的泥土,见了水,和成泥,就是新泥;打成土坯,土坯就是新的;砌成墙,墙就是新的;盖成房子,房子就是新的,放心住吧……果然,这老墙的土,和成泥很耐用,打成土坯很硬实,砌成墙很敦实,抹上墙很细腻。
③父亲的选择是对的,用旧土和泥巴砌成的墙,比地里挖的新土有黏度,耐风耐雨耐晒,这三十多年过去了,房子结结实实,院墙稳稳当当。父亲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离去十多年了,如今他的子孙住着,墙皮旧了,墙体还是好好的,粉刷了几次,还如新房似的。
④由此,我对旧土有了新的认识,我感到泥土是一种神奇、有生命而永远不死的物质。
⑤一块荒芜千万年的土地,看上去静静地沉睡在那里,甚至不长一草一木,你以为它早已死去,其实不然,如若浇上一瓢水,这喝了水的土,不管是黄土、红土、黑土,立刻就会变得灵动了起来,像睡醒了似的,黄土就会变得更黄,红土变得更红,黑土变得更黑——泥土活了。
⑥这喝了水,被水唤醒了的旧土,你不动它,恍若永远在水中,它是醒着的;你若动它,它便会越来越有灵性。一旦被捏、揉、搅、捶、打过,泥就全醒了,倘若揉、搅、捶、打的时间更长,泥就会越鲜亮、越精神、越黏,甚至会灵气十足。这时候的泥好似有了筋有了骨,有了柔软轻盈的生命,打成土坯也好,烧成砖瓦陶瓷也好,就看你想让它成为什么,它就会让它的生命绽放出千姿百态的形状。
⑦一片毫无生机的土地,能给你的触发是枯涩的,你想象不出来这片寂寞的旧土,会长出什么来。它会长出金黄色的庄稼、香甜的苹果、参天的大树,变成碧波荡漾的林海吗?不需要你投入满地黄金,不需要你苦苦膜拜,只要你给它水,让它喝足了醒来,你撒下的种子,就会长出你要的东西。黄土高原荒凉,是泥土讨厌那个地方吗?江南绿树成荫,是泥土偏爱那个地方吗?不论是黄土还是红土,等待的不是荒芜,是唤醒它的水。旧土永远在等待种子和雨水。
⑧那村边一望无际的田野,是什么时候成为耕田的?地下挖出了秦朝的砖汉朝的瓦,还有唐朝的锄头,那说明这片地耕种了几千年了。几千年来每年都春播秋收,它滋养了村里祖祖辈辈的人,还有那些牲口。耕种它的人,几千年来从这地里“冒”出来,死了又被埋到这片地下。地被耕来耕去,人生生死死,这地几千年来有可能一年也没有闲过,会老了吗?我捧起这老田里的泥土,湿润润的,油黑黑的,孕育的小麦正在抽芽,哪像耕耘了几千年的土地,简直像年轻的母亲,正在哺育着孩子。我坚信,只要给它水的滋养,给它足够的肥料,这田地的旧土,永远是年轻的,永远也不会老去。
⑨每一捧旧土,都不可小看。每一捧旧土,无不经受了数亿年的风霜雪雨,无不经受了数不清的践踏和摧残,无不见证、饱尝和承载了死的悲惨、血泪与世间残酷。被屠刀,被烈火,甚至被炮弹蹂躏过的泥土,喝过雨水,照样会活,照样会新,像新的泥土一样。这就是旧土。旧土承载世间万物,承受了天地间风雨雷电的摧残,承受了人和动物的一切暴行,包含和消融了发生在大地上的所有污垢、丑陋和罪恶。尽管它是负重和苦难的,但旧土不旧,旧土在一滴水的滋润下,依然是生机勃勃的精灵。
⑩我膜拜大地,敬仰旧土。
(有删改)
10.第②段中作者说“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埋怨父亲”,作者为什么埋怨父亲?
11.文章第④段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看法。
1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
13.请对第⑧段“这老田里的泥土……像年轻的母亲,正在哺育着孩子”做简要品析。
14.本文的题目能否换成《旧土与水》?请说出理由。
雪之梦
毛志成
①每年入冬后,我就格外盼雪,盼那纷纷扬扬、弥天漫地的飘雪,盼那厚厚实实、清清白白的积雪,盼那花花点点、扑朔迷离的残雪。
②中国缺雪已有经年,北京尤甚,好像那雪只飘落在人们的回忆中,消融在人们的遐想里。
③下雪了!窗幔上的微光告诉了我,街上的喊声告诉了我,孩子们跳下床、冲出门的脚步声告诉了我。
④我那颗一下子复活了稚气、复活了回忆的心,似乎顿时浸润在琼花中,净化在玉屑里。
⑤冲出房门,冲上街头,我不禁索然了。
⑥这算得上雪吗?灰蒙蒙的天懒懒散散地洒下几粒近乎尘埃、近乎细沙般的东西,扭扭捏捏地登上楼顶,娇娇滴滴地落在路面,似乎对路旁的枯树、两侧的民宅不屑一顾。它们写在路面上的,也只是一首闪烁其词的晦涩诗,貌似博大而实际浅薄。它们赶不上步履匆匆的行人脚步,更挂不上他们的头顶,染不上他们的眉梢,只在那涂着脂粉的脸上骚动了几下,在那施过铅黛的瘦眉上悬了几星儿。
⑦这哪里是我梦中的雪!
⑧我梦中的雪,纷纷扬扬,铺天盖地,创造着地球上最伟大的宏观美。漫宇琼瑶,满天寒凛,以世上第一流的平等气度博施于山,普赠于涧,广铺于野,慨惠于林。泼辣辣地洒下来,登华厦,覆寒宅,染眉头,醉心间。不弃枯木朽株,不漏病妪衰叟,不能把寒门少女的俭朴衣装染艳,但能把她们的双颊染红。
⑨而眼前的雪,是奢华而悭吝的雪,是徒有虚名的雪。淡淡的、薄薄的、灰灰的,远看有色而近观无形,经不住行人的步履,徒在万千足迹后面遗下了泥泞。好奇的中学生为了验证书上的话“雪花都是六角形的”,伸出他们的手承接良久,手心里也只是积存了几滴冷露。
⑩雪停了,几乎用不着太阳的帮忙,只需几缕小风,楼顶、屋顶、街头、枝头上的薄粉顿消,路面上那一层薄薄的浊水化而为冰,像是推出了一张古板的脸。
这哪里是我记忆中的雪后!
我记忆中的雪后,是壮丽冬景的最佳镜头,是一幅圣洁绘画的定稿。纯洁、晶莹、清寒的美学元素在大地上铺下了旷远的情怀,铺下了博大胸襟,铺下了冷凝的火焰。步履声声,韵律浑朴,深深浅浅的足迹伸向高山,伸向田野,伸向一切历史车轮在转动的地方。
即使春天的帷幕已经拉开,造物主已经着手打扫冬景的遗迹,舞台上出现的也不是一片空白,而是人们那即将储存在心中的深情回忆。旷野中的雪已经花花点点、斑驳陆离了,但松枝上还有,远山上还有,大道的车迹里还有。远山大道上有雪迹,人的胸襟就会扩展;翠柏苍松上有雪迹,人的情思就会延伸。
梦中的雪,我多么愿意它变成雪中的梦。
请造物主飘落一场真正有气魄的雪吧,借以成为我展开新梦的襁褓……
15.对全文来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1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盼那纷纷扬扬、弥天漫地的飘雪,盼那厚厚实实、清清白白的积雪,盼那花花点点、扑朔迷离的残雪。
(2)灰蒙蒙的天懒懒散散地洒下几粒近乎尘埃、近乎细沙般的东西,扭扭捏捏地登上楼顶,娇娇滴滴地落在路面,似乎对路旁的枯树、两侧的民宅不屑一顾。
17.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眼前的雪和“我”梦中的雪各有什么特点。
18.文章花了不少的篇幅写记忆中雪和记忆中雪后的美景,这样写有必要吗?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三、作文(共50分)
雨是精灵,雨是多情物,请你采用第一人称,把雨的不同情致作为描写对象,写一篇抒情性文章。
要求:①抓住雨的特征,运用多种手法进行生动描写;②写出自己真实而独特的内心感受;③语言要生动形象,形式求新;④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1)妖娆 (2)摇曳 (3)yōu qī (4)xiān yán
2.C
3.D
4.C
5.B
6.C
7. (1). 江山如此多娇(2).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3).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4). 露从今夜白(5). 万古惟留楚客悲(6). 散入春风满洛城(7). 双袖龙钟泪不干
8.(1). B(2). “紫色”象征着高贵,“紫色的灵魂”指大堰河在诗人心中有高贵的灵魂。
9. (1)《中国诗词大会》走进“中华诗城”重庆奉节(2)示例1:雷叔叔,您好!我是《重庆晚报》的小记者××,请问您觉得您能夺得第三季总冠军的殊荣主要得益于什么?示例2:雷叔叔,您好!我是《重庆晚报》的小记者××,请问结束本次“中华诗城”游历之后,您有何新的打算?(3)①A ②D
二、阅读理解
10.“我”担心用旧土盖成的房子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体会像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担心父亲盖屋只是为了自己住,不顾及儿孙。(意思接近即可)
11.过渡段,承上启下;引出文章的主题:对旧土的深刻认识。
12. 提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赏析点:将旧土赋予人的情感,从“喝”“唤醒”“醒着”“灵性”等词中任选一个赏析即可。
1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耕种的土地喻为母亲,将正在抽芽的小麦喻为孩子,说明了这田地的旧土,永远是年轻的,永远也不会老去。
14.不能。作者是从旧土得到人生启示的,写作的主要对象是旧土,主旨是赞美旧土;水只是行文中唤醒旧土的重要因素之一。
15. 第①段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表达了作者爱雪、盼雪的急切心情。
16. (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仅写出了雪的特点,而且体现出“我”对雪的喜爱和强烈的盼望之情。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雪花之细小和稀少的特点,表现出“我”的失望之情。
17. 眼前的雪:雪花只有几粒,近乎尘埃和细沙;雪后的地面是淡淡的、薄薄的、灰灰的,地面的雪很快就融化了;让人扫兴。梦中的雪:纷纷扬扬,铺天盖地;纯洁、晶莹、清寒;激发人的情思。
18. 有必要。结构上,写记忆中的雪和雪后美景,既是对以往那些大雪的追忆、钟情,又很自然地引出作者对当今气候变暖、空气污染的忧虑。内容上,将记忆中的雪和雪后的美景与现实中的缺雪进行对比,从而深化了文章主旨。
三、作文
范文:
下雨
中午,我还在午睡,还在床上伸懒腰,从窗外模模糊糊地传来“淅淅沥沥”的声音。我想一定是下雨了。
这可是极好的,下雨的天气是我最喜欢的,小雨中的漫步,看起来,都充满了诗意美。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开始喜欢上下雨天。下雨天,真好!下雨时天是灰蒙蒙的,犹如水墨画般,引人无数遐想。我喜欢假期里下雨,我可以窝在家里,静静地透过窗户凝视着雨中这不一样的世界。
我更感谢老天爷,在这不用上学的日子里下了一场小小的雨,他仿佛懂得:今天孩子们不用上学,该是下雨的时候啦!以前总认为,下雨天就是天空在哭泣,在宣泄心中的压抑。现在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但也不太去追究到底天为什么会“掉水”。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看到下雨,我的脑海中竟会想到这句诗,虽然楼房这里没有池塘,没有青蛙。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我的脑海中却浮现出这幅场景。
有人跟我说过,在雨中漫步最能思考人生的问题。但我却不以为然,因为我总感觉下雨总会烘托出一种忧伤的场景,总认为是老天在哭,本来就忧伤的世界,这个时候,你却偏偏要到雨里去思考问题,真的有用吗?这个时候的你,思考问题的答案一定是反面的吧。
所以,我只喜欢在雨后去道路上漫步。在下雨后,就会期待,期待雨停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会猜测,猜测会不会有七彩的彩虹?虽然我生活的城市的空气并不清新,不太可能会有彩虹,但给人一种遐想也是不错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