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教材九上语文月考三验收卷
(命题范围:第五、六单元 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语段一】
只见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却装在车子内,叫声:“guō噪!”一直往黄泥岗下推了去。
【语段二】
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语段三】
武松道:“走了罢休。”撇了刀鞘,提了朴刀,出到角门外来。马院里除下缠袋来,把怀里踏圆的银酒器,都装在里面,拴在腰里,拽开脚步,倒提朴刀便走。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guō( ) 噪 刀鞘( ) 朴( )刀
(2)三段文字都运用了_____、______描写,人物群像、个像刻画鲜明,富有立体感。 (2分)
(3)下面是三个语段所在回目的名称,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人物(填写选项)。(3分)
【语段一】杨志押送金银担 智取生辰纲
【语段二】 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语段三】 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A.张都监 B.史大郎 C.吴用
(4)阅读课上,某中学语文课代表在带领全班同学精读这三个语段时,爱思考的你发现这三个故事存在关联,请你联系相关情节,阐述你的发现。(4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6分)
从________到文字书籍,从广播电视到移动互联网,知识的内涵与传承方式在不断________。短视频的兴起,在拓展知识边界的同时,也让“知识普惠”的愿景逐渐接近现实。短视频将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得到改变,拉近了群众与科学文化知识之间的距离。有关人士希望知识界人士能通过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在 15 秒到1分钟的时长里,以短小精悍而又图文并茂的形式,让用户享受知识普惠所带来的益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生产的容量、传播通路变得日趋多元。( )——让知识覆盖更广泛的受众、提升知识的功能价值。2018 年 11 月 15 日,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抖音公开课”教育扶贫活动,深度走访贵州省“益童乐园”站点,以抖音视频为“教具”,用________的形式向当地学龄儿童现场讲授地理、生物、天文等学科的科普知识。对于处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们而言,抖音上妙趣横生的科普内容,________拓展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走出”深山,去探索外部世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薪火相传 嬗变 寓教于乐 有助于
B.口耳相传 演变 寓教于乐 有助于
C.薪火相传 演变 深入浅出 有利于
D.口耳相传 嬗变 深入浅出 有利于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短视频将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得到改变。
B.短视频将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使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得到改变。
C.短视频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使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传递给受众,一改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
D.短视频将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一改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短视频的最大价值是知识的沉淀与传播,从而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
B.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短视频的最大价值在于知识的沉淀与传播
C.短视频对于知识沉淀与传播的最大价值,在于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
D.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是短视频对于知识沉淀与传播的最大价值
3.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驳论文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或间接批驳;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B.《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本文题目是编者加的。
C.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垂髫”“加冠”“不惑”“始龀”“耳顺”五个词语在这里的顺序,是按它们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D.“改善环境”“仓皇逃窜”“激动不已”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不同。
4.综合性学习。(9分)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让学生从小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拥有幸福人生,我校围绕“国学经典进校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学写对联】“三结义后纷战酣,顾盼天下访大贤。茅舍频趋精诚至,庐内孔明始出山。”请依据此诗歌内容,补写对联。(2分)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孔明七擒孟获足智多谋
(2)【积累名句】学校“小夫子国学馆”定期开设国学课程,本期授课主题为“自强不息”。请你搜集一句中国古典作品中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诗词名句。(2分)
(3)【激情演讲】以下是某同学的一段充满激情的演讲稿,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5分)
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还记得精忠报国的岳飞,即使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却依然诵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民族气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记得乱世漂泊的李清照,纵然帘卷西风,瘦比黄花,仍旧吟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言壮语!
那些经典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遥远的绝响!
A.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①请根据画波浪线的句子,仿写一个句子,使第二段构成排比句。(3分)
②划横线的A句是一个并列复句,如果添加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更为恰当,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完整地写下来。(2分)
5.请根据提示默写出古诗文原句 (8分)
(1)很多诗文名句都可以为我所用。如重大事件发生前,我们可以引用“ , ”(许浑《咸阳城东楼》)两句来渲染紧张气氛;李校长退休之后仍然坚守岗位,我们可以引用“ , ”(李商隐《无题》)两句来赞美他无私奉献的品质。
(2)在古诗文中,古人传情言志的方式非常精妙。辛弃疾的愁苦:《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 , ”生动地表现了词人遍尝辛酸后无可言说的复杂状况:秦观的喜悦:《行香子》中“ , ”写出了词人在春风中行走田园的豪情。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共9分)
材料一:根据最新的全球智能手表型号追踪报告,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儿童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增长4%。在所有主要智能手表类型中,只有儿童智能手表市场在当季实现了同比正增长。
随着成年人接受智能手表并发现其好处,许多人现在希望为他们的孩子提供类似的好处。这一趋势最终让许多父母推迟为孩子购买第一部智能手机,以尽量避免社交媒体在孩子成长初期的不良影响。对于那些希望与孩子保持联系同时确保他们安全的父母来说,儿童智能手表也是好选择。
(来源于Counterpoint Research网站,有删改)
材料二:儿童手表的功能越来越“花哨”,除了定位、接打电话,又加上拍照、发朋友圈、玩游戏等,俨然成了一部“腕上手机”,引发“腕上安全”隐忧。另外,许多家长直接通过管理禁用儿童智能手表的娱乐功能,可能会引发儿童的叛逆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使儿童与家长产生了心理隔阂。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针对儿童手表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一种综合策略,引导孩子
们合理使用儿童手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自律意识和
对真实世界的探索精神,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家校首先要发挥作用,家长可以设置合理的使用时间,可以带孩子们多看
看偌大的世界,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探索自然,一起参与劳动,认识到手表
里的世界远远没有真实触摸到的精彩。学校要引导学生明白手表是工具而
不是伙伴,多培养一些教室里、操场上、田野间共同学习玩耍的真友谊。
儿童手表如今陷入功能屡遭质疑、家长投诉不停等困境,很大程度上在于
产品设计和服务供给的失控。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要忽视社会
责任,避免向过度商业化、娱乐化方向发展,保留高质量的知识内容,回
归“守护孩子”的初心,做好功能“减法”,不将儿童当成“聚宝盆”“摇钱树”。
此外,外在的监管需更加有力,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审核、技术管控和法
规约束,从硬件配备、功能设置、应用安装、内容审核等方面加强把关,
让源源不断的清水冲涤浊水。
我们能做的,就是要“疏堵结合”。“疏”之道,在于家长和学校积极引导,“堵”
之法,在于企业与监管部门严格把控,共同营造孩子成长的健康环境。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浙江宣传”,有删改)
6.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分析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根据相关科技市场研究公司调查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智能手表在市场上都实现了正比增长。
B. 家长给孩子购买儿童智能手表,只是为了避免让孩子使用手机而又方便联系。
C. 儿童智能手表满足了家长便捷沟通、安全监护等需求,但如材料图片所示,也带来了注意力分散、过度使用等沉迷风险。
D. 在正确引导孩子使用儿童智能手表方面,家长和学校所发挥的作用是首要的。
7.材料二中的加点词“可能”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
8.请梳理材料三的思路,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3分)
俭以养德/张 玮
①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追求奢侈,衣服买名牌,手机用高档。但你们知道吗,著名主持人汪涵的手机居然是个便宜的“老古董”,甚至连智能手机都不是。现在的他身价与日俱增,但他从不把多余的时间浪费在生活消费上,而是潜心学习,专心工作。因此,他的主持功力越来越强,修养和学识也不断提升,成了中国主持界的翘楚。鲁迅说:“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生活和工作是相连的,一个人一旦在生活上抛弃了节俭的品格,追求了享受和安逸,他在工作上也就很难再经受住艰苦的考验,甚至会日渐堕落。
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一辈革命家堪称俭与廉的典范。周恩来总理一贯倡导勤俭节约,要求一切招待用品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不能铺张华丽。1962年夏天,周恩来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余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资匮乏,百废待兴,毛泽东主席一件睡衣穿了多年,朱德同志每顿不过是一碗米饭、三小碟菜、一个汤。回溯历史,从井冈山、延安到西柏坡,从“两个务必”到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我们党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奢靡享乐,发扬俭以养德的优良传统。
④可是有些人,终究不能坚守节俭底线,迷恋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前云南省委书记白某自己一年工资十来万,爱人是央企领导,一年也有几十万收入,足够过上宽裕的生活。但他还是不能坚守“俭”字,丢弃了节俭的意识,纵容自己的贪欲,结果一步步滑向了罪恶的深渊,最终害人害己。在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他面对镜头失声痛哭、追悔莫及。
⑤《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勤俭节约不仅给人们带来富裕安宁的生活,还给人们带来许多益处。它培养人们自我克制的习惯,它使精明、谨慎渗入人们的生活,它使人们拥有安逸、闲适平和的心态。而奢侈是一只无形的魔爪,它会把你推向犯罪的深渊,难以回头。因为你获得越多,就愈贪婪,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正如白居易所说的“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个人要成功,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就要不忘初心、坚持不懈,保持简朴的作风。试想,如果汪涵取得成就后,就开始追逐名利和享受,他还能不断取得进步成为主持界的精英吗?如果老一辈革命家不坚守节俭底线,而是贪图享乐,我们国家还能历经艰险成长起来吗?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演讲与口才》2017年第04期,有删改)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2分)
10.文章第④⑤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1.下面四个例子均来自所学课文,能够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3分)
A.在买牡蛎时,我给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母亲吓了一跳,骂我是疯子。——《我的叔叔于勒》
B.父亲为了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今天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回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台阶》
C.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范进中举》
D.杨二嫂由于生活不景气,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每日必到,或是拿走手套,或是拿碗碟等小东西。——《故乡》
12.请在第⑦段的横线上给文章补写结尾,回应中心论点,总结全文。(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分)
青梅煮酒论英雄
罗贯中
①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
②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唬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③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13.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交代关羽、张飞不在?(2分)
14.曹操所讲征战道上缺水望梅林的故事,为后人留下一个成语,请写出这个成语,并说说其含义。(3分)
15.画出文中两处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16.文中对曹操的描写主要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3分)
17.文中描写刘备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5分)
18.曹操派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去请刘备,当然不只为煮酒,其真正的目的是什么?(3分)
三、写作(4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5分)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芦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价值在于有思想。本册第五单元的一组作品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读第六单元的白话小说则能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人的成长在于学习和经历,学习和经历会让我们对事物、对现象有自己的看法或者理解,这便是思想。
读了上面的材料,请结合你的学习和经历,回忆自己成长的某一个有意义或者难忘的阶段(过程),把它叙述下来并谈谈自己的思想收获。
要求:
(1)题目自拟,叙述结合;
(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4)不少于600字。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 eq \o\ac(○,不)…………… eq \o\ac(○,要)…………… eq \o\ac(○,在)………… eq \o\ac(○,密)………… eq \o\ac(○,封)…………… eq \o\ac(○,线)………… eq \o\ac(○,内)……………… eq \o\ac(○,答)……… eq \o\ac(○,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教材九上语文月考三验收卷
(命题范围:第五、六单元 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语段一】
只见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却装在车子内,叫声:“guō噪!”一直往黄泥岗下推了去。
【语段二】
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语段三】
武松道:“走了罢休。”撇了刀鞘,提了朴刀,出到角门外来。马院里除下缠袋来,把怀里踏圆的银酒器,都装在里面,拴在腰里,拽开脚步,倒提朴刀便走。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guō( ) 噪 刀鞘( ) 朴( )刀
(2)三段文字都运用了_____、______描写,人物群像、个像刻画鲜明,富有立体感。 (2分)
(3)下面是三个语段所在回目的名称,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人物(填写选项)。(3分)
【语段一】杨志押送金银担 智取生辰纲
【语段二】 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语段三】 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A.张都监 B.史大郎 C.吴用
(4)阅读课上,某中学语文课代表在带领全班同学精读这三个语段时,爱思考的你发现这三个故事存在关联,请你联系相关情节,阐述你的发现。(4分)
【答案】(1) 聒 qiào pō (2) 语言 动作 (3) C B A (4) 这三个故事都出自《水浒传》,且存在一定的关联。杨志押送生辰纲,在黄泥岗被吴用等人智取(1分);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后,辗转来到五台山出家,后又前往东京大相国寺,在途中与杨志等人相遇,一起上了二龙山(1分);武松为兄报仇,血溅鸳鸯楼后,夜走蜈蚣岭,后也上了二龙山(1分)。他们的故事相互交织,展现了《水浒传》中人物命运的起伏和情节的跌宕。(1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6分)
从________到文字书籍,从广播电视到移动互联网,知识的内涵与传承方式在不断________。短视频的兴起,在拓展知识边界的同时,也让“知识普惠”的愿景逐渐接近现实。短视频将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得到改变,拉近了群众与科学文化知识之间的距离。有关人士希望知识界人士能通过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在 15 秒到1分钟的时长里,以短小精悍而又图文并茂的形式,让用户享受知识普惠所带来的益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生产的容量、传播通路变得日趋多元。( )——让知识覆盖更广泛的受众、提升知识的功能价值。2018 年 11 月 15 日,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抖音公开课”教育扶贫活动,深度走访贵州省“益童乐园”站点,以抖音视频为“教具”,用________的形式向当地学龄儿童现场讲授地理、生物、天文等学科的科普知识。对于处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们而言,抖音上妙趣横生的科普内容,________拓展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走出”深山,去探索外部世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B )
A.薪火相传 嬗变 寓教于乐 有助于
B.口耳相传 演变 寓教于乐 有助于
C.薪火相传 演变 深入浅出 有利于
D.口耳相传 嬗变 深入浅出 有利于
【解析】口耳相传:以口说耳听的方式传授。薪火相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和技艺一代代地继承下去。语境中说的是“知识的内涵与传承方式”,故第一处应选“口耳相传”。“演变”和“嬗变”,这两个词都有“发展变化”的意思,但前者的语义重在“历时较久的变化”,故第二处应选“演变”。寓教于乐:把教育跟娱乐融合为一体,使人在娱乐中受到教育。深入浅出:指文章或言论的内容很深刻,措辞却浅显易懂。语境中说的是用抖音的视频进行科普,故第三处应选“寓教于乐”。“有助于”和“有利于”,这两个词都有“对……有好处”的意思,但前者侧重于“帮助”,后者侧重于“有利”,根据语境,第四处应选“有助于”。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短视频将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得到改变。
B.短视频将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使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得到改变。
C.短视频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使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传递给受众,一改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
D.短视频将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一改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
【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更加形象化的方式”前缺少介词“以”;二是中途易辙,“知识……的印象得到改变”改换了主语,应改为“一改……印象”。综上所述,修改最恰当的为D项。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短视频的最大价值是知识的沉淀与传播,从而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
B.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短视频的最大价值在于知识的沉淀与传播
C.短视频对于知识沉淀与传播的最大价值,在于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
D.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是短视频对于知识沉淀与传播的最大价值
【解析】从整个文段来看,括号内要填的语句主语应为“短视频”,据此分析可排除B、D两项。从括号后面的内容来看,“让知识覆盖更广泛的受众”这是知识的“普及”,“提升知识的功能价值”这是知识的“惠及”。这些都是短视频对于知识传播方面的价值,当然短视频价值还表现在其他更为广泛的领域。故选C项。
3.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驳论文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或间接批驳;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B.《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本文题目是编者加的。
C.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垂髫”“加冠”“不惑”“始龀”“耳顺”五个词语在这里的顺序,是按它们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D.“改善环境”“仓皇逃窜”“激动不已”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不同。
4.综合性学习。(9分)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让学生从小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拥有幸福人生,我校围绕“国学经典进校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学写对联】“三结义后纷战酣,顾盼天下访大贤。茅舍频趋精诚至,庐内孔明始出山。”请依据此诗歌内容,补写对联。(2分)
上联: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真心诚意)
下联:孔明七擒孟获足智多谋(2分,最后的四字短语必须是并列结构)
(2)【积累名句】学校“小夫子国学馆”定期开设国学课程,本期授课主题为“自强不息”。请你搜集一句中国古典作品中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诗词名句。(2分)
示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激情演讲】以下是某同学的一段充满激情的演讲稿,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5分)
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还记得精忠报国的岳飞,即使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却依然诵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民族气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记得乱世漂泊的李清照,纵然帘卷西风,瘦比黄花,仍旧吟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言壮语!
那些经典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遥远的绝响!
A.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①请根据画波浪线的句子,仿写一个句子,使第二段构成排比句。(3分)
还记得一代枭雄曹操,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仍旧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怀好歌!
②划横线的A句是一个并列复句,如果添加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更为恰当,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完整地写下来。(2分)
示例: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不仅成就了伟人的不朽,而且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关联词表示递进关系,且位置准确可得2分)
5.请根据提示默写出古诗文原句 (8分)
(1)很多诗文名句都可以为我所用。如重大事件发生前,我们可以引用“ , ”(许浑《咸阳城东楼》)两句来渲染紧张气氛;李校长退休之后仍然坚守岗位,我们可以引用“ , ”(李商隐《无题》)两句来赞美他无私奉献的品质。
(2)在古诗文中,古人传情言志的方式非常精妙。辛弃疾的愁苦:《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 , ”生动地表现了词人遍尝辛酸后无可言说的复杂状况:秦观的喜悦:《行香子》中“ , ”写出了词人在春风中行走田园的豪情。
【答案】(1)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倚东风,豪兴徜徉。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共9分)
材料一:根据最新的全球智能手表型号追踪报告,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儿童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增长4%。在所有主要智能手表类型中,只有儿童智能手表市场在当季实现了同比正增长。
随着成年人接受智能手表并发现其好处,许多人现在希望为他们的孩子提供类似的好处。这一趋势最终让许多父母推迟为孩子购买第一部智能手机,以尽量避免社交媒体在孩子成长初期的不良影响。对于那些希望与孩子保持联系同时确保他们安全的父母来说,儿童智能手表也是好选择。
(来源于Counterpoint Research网站,有删改)
材料二:儿童手表的功能越来越“花哨”,除了定位、接打电话,又加上拍照、发朋友圈、玩游戏等,俨然成了一部“腕上手机”,引发“腕上安全”隐忧。另外,许多家长直接通过管理禁用儿童智能手表的娱乐功能,可能会引发儿童的叛逆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使儿童与家长产生了心理隔阂。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针对儿童手表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一种综合策略,引导孩子
们合理使用儿童手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自律意识和
对真实世界的探索精神,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家校首先要发挥作用,家长可以设置合理的使用时间,可以带孩子们多看看偌大的世界,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探索自然,一起参与劳动,认识到手表
里的世界远远没有真实触摸到的精彩。学校要引导学生明白手表是工具而
不是伙伴,多培养一些教室里、操场上、田野间共同学习玩耍的真友谊。
儿童手表如今陷入功能屡遭质疑、家长投诉不停等困境,很大程度上在于产品设计和服务供给的失控。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要忽视社会责任,避免向过度商业化、娱乐化方向发展,保留高质量的知识内容,回归“守护孩子”的初心,做好功能“减法”,不将儿童当成“聚宝盆”“摇钱树”。
此外,外在的监管需更加有力,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审核、技术管控和法规约束,从硬件配备、功能设置、应用安装、内容审核等方面加强把关,让源源不断的清水冲涤浊水。
我们能做的,就是要“疏堵结合”。“疏”之道,在于家长和学校积极引导,“堵”之法,在于企业与监管部门严格把控,共同营造孩子成长的健康环境。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浙江宣传”,有删改)
6.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分析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根据相关科技市场研究公司调查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智能手表在市场上都实现了正比增长。
B. 家长给孩子购买儿童智能手表,只是为了避免让孩子使用手机而又方便联系。
C. 儿童智能手表满足了家长便捷沟通、安全监护等需求,但如材料图片所示,也带来了注意力分散、过度使用等沉迷风险。
D. 在正确引导孩子使用儿童智能手表方面,家长和学校所发挥的作用是首要的。
7.材料二中的加点词“可能”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
8.请梳理材料三的思路,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
【答案】6.D
7.不能。(1分)“可能”强调家长禁用儿童智能手表的娱乐功能,存在引起儿童叛逆心理的可能性,但不是所有儿童都会因此而产生叛逆心理。(1分)去掉“可能”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性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1分)
8.①我们应当多方合力解决儿童手表问题,助力孩子成长。/ 我们应采取一种综合策略,引导孩子们合理使用儿童手表。 ②家长设置合理的使用时间,带孩子走进真实的生活。 ③外在监管加强力度,市场、技术、法规严格把控。(每空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3分)
俭以养德/张 玮
①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追求奢侈,衣服买名牌,手机用高档。但你们知道吗,著名主持人汪涵的手机居然是个便宜的“老古董”,甚至连智能手机都不是。现在的他身价与日俱增,但他从不把多余的时间浪费在生活消费上,而是潜心学习,专心工作。因此,他的主持功力越来越强,修养和学识也不断提升,成了中国主持界的翘楚。鲁迅说:“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生活和工作是相连的,一个人一旦在生活上抛弃了节俭的品格,追求了享受和安逸,他在工作上也就很难再经受住艰苦的考验,甚至会日渐堕落。
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一辈革命家堪称俭与廉的典范。周恩来总理一贯倡导勤俭节约,要求一切招待用品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不能铺张华丽。1962年夏天,周恩来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余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资匮乏,百废待兴,毛泽东主席一件睡衣穿了多年,朱德同志每顿不过是一碗米饭、三小碟菜、一个汤。回溯历史,从井冈山、延安到西柏坡,从“两个务必”到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我们党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奢靡享乐,发扬俭以养德的优良传统。
④可是有些人,终究不能坚守节俭底线,迷恋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前云南省委书记白某自己一年工资十来万,爱人是央企领导,一年也有几十万收入,足够过上宽裕的生活。但他还是不能坚守“俭”字,丢弃了节俭的意识,纵容自己的贪欲,结果一步步滑向了罪恶的深渊,最终害人害己。在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他面对镜头失声痛哭、追悔莫及。
⑤《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勤俭节约不仅给人们带来富裕安宁的生活,还给人们带来许多益处。它培养人们自我克制的习惯,它使精明、谨慎渗入人们的生活,它使人们拥有安逸、闲适平和的心态。而奢侈是一只无形的魔爪,它会把你推向犯罪的深渊,难以回头。因为你获得越多,就愈贪婪,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正如白居易所说的“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个人要成功,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就要不忘初心、坚持不懈,保持简朴的作风。试想,如果汪涵取得成就后,就开始追逐名利和享受,他还能不断取得进步成为主持界的精英吗?如果老一辈革命家不坚守节俭底线,而是贪图享乐,我们国家还能历经艰险成长起来吗?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演讲与口才》2017年第04期,有删改)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2分)
俭以养德(或“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0.文章第④⑤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第④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前云南省委书记白某这一典型的事例,从反面有力地论证了“不能坚守节俭的底线,最终害人害己”的论点。第⑤段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了《左传》和白居易的名言警句有力地论证了“节俭可以给人带来益处,奢侈会把人推向深渊”这一论点。
11.下面四个例子均来自所学课文,能够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B )(3分)
A.在买牡蛎时,我给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母亲吓了一跳,骂我是疯子。——《我的叔叔于勒》
B.父亲为了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今天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回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台阶》
C.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范进中举》
D.杨二嫂由于生活不景气,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每日必到,或是拿走手套,或是拿碗碟等小东西。——《故乡》
【解析】B.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俭以养德”,只有B项所举事例能体现人物的节俭;A项体现的是人物的小气刻薄;C项体现的是人物的趋炎附势、嗜钱如命;D项体现的是人物的爱占小便宜。
12.请在第⑦段的横线上给文章补写结尾,回应中心论点,总结全文。(4分)
示例:俭以养德,一个“俭”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做到,我们才能保持自己的操守,砥砺自己的德行,不断提升自己!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分)
青梅煮酒论英雄
罗贯中
①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
②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唬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③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13.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交代关羽、张飞不在?(2分)
关羽、张飞不在,许褚、张辽引数十人,而刘备孤身一人,渲染了一种紧张气氛。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作用的分析。第②段段首特意交代关、张二人不在,说明下文被请到曹操那去的只有刘备一人,结合对刘备性格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目的是故设悬念,让读者读到此处不禁为刘备捏了一把汗,不知刘备此次独去是否凶多吉少。
14.曹操所讲征战道上缺水望梅林的故事,为后人留下一个成语,请写出这个成语,并说说其含义。(3分)
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或假象来安慰自己。
15.画出文中两处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第一处推动情节发展;第二处为刘备掩饰失态做铺垫。
【解析】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渲染或营造某种氛围,为后面内容做铺垫;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③衬托人物心理;④象征和暗示;⑤交代人物活动场所;⑥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16.文中对曹操的描写主要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3分)
表现了他阴险狡诈、得意扬扬、有雄心壮志的性格特点。
17.文中描写刘备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5分)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表现了他谨小慎微、随机应变、善于掩饰的性格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描写手法与人物性格特征。从刘备与其他人的对话可以看出运用了语言描写,从“唬得玄德面如土色”可以看出运用了神态描写,从“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可以看出运用了动作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玄德谨小慎微、随机应变、善于掩饰的性格特征。
18.曹操派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去请刘备,当然不只为煮酒,其真正的目的是什么?(3分)
想试探刘备的虚实,看他是否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下文中曹操将刘备请来后做的事情与对话内容,可以看出他是想试探刘备,看他究竟是不是像传说中的那样有才能,观察他是否真的会对自己构成威胁。
三、写作(4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5分)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芦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价值在于有思想。本册第五单元的一组作品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读第六单元的白话小说则能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人的成长在于学习和经历,学习和经历会让我们对事物、对现象有自己的看法或者理解,这便是思想。
读了上面的材料,请结合你的学习和经历,回忆自己成长的某一个有意义或者难忘的阶段(过程),把它叙述下来并谈谈自己的思想收获。
要求:
(1)题目自拟,叙述结合;
(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4)不少于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