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学科素养课堂提升练习语文试卷(图片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学科素养课堂提升练习语文试卷(图片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5 09:14:58

文档简介

2024-2025深圳光明区三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体验语文魅力
1、答案:早晨:暴雨:飘扬:露珠:清凉:暖和;光亮:自然
2、【解析】A项“穿代”应为“穿戴”;B项“钩画”应为“勾画”,“蜡烛”的“烛”读“ú”;C
项“火才”应为“火柴”,“点燃”的“燃”读“”;D项正确。故答案为:D
3、【解析】“咽、吞”均与吃的动作相关:A项与“说”相关:C项“吵”与“说”相关:D项
“鸣”与声音相关。故答案为:B
4、【解析】“七上八下”形容心神不定,而非“人来人往”,C项想象不恰当。故答案为:C
5、答案:①眼;手②高:爽③四;八④百;百
(1)A.②(秋高气爽)B.①(眼疾手快)
(2)示例:四通八达(含数字)
(3)①:示例:手舞足蹈(带人体器官)
6、(1)示例: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拟人)
(2)示例:“小明,”妈妈问哥哥,“你知道哪天是中秋节吗?”
(3)修改:听了他讲的童话故事后,我们异口同声地说:“真棒!”(添加主语“我们”,改正“
故式”为“故事”)
7、(1)无理寸步难行:其利断金:人心齐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知有儿童挑促织;荷尽己无;菊残犹有傲霜枝
(3)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一年好景君须记
二、体会阅读的乐趣
8、【解析】第①段先写上课朗读,再写下课活动。故答案为:C
9、句子: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体现:同学们的朗读声很好听,吸引了小动物。
10、【解析】句子表达了对边疆小学的自豪与赞美之情。故答案为:B
11、示例:踢健子、跳皮筋(符合课外活动场景即可)
12、【解析】故事主要讲述小熊洛卡救树叶,树叶后来成为他的书签,A项不完整。故答案为:B
13、【解析】树叶上的签名是小熊洛卡签的。故答案为:B
14、示例:这是洛卡的树叶,我们不能吃,要是被洛卡发现就糟了!(符合青虫害怕洛卡的语境)
15、①B(不耐烦)②A(有礼貌,很温柔)
第1页共2页
16、示例:洛卡的脾气慢慢变好了,他开始爱护身边的小动物和植物,大家也渐渐喜欢上了他。
三、享受读书乐趣
17、1)B(叶圣陶)(2)C(《卖火柴的小女孩》)(3)C(《十万个为什么》)(4)C(预测有助
于理解故事)
18、示例:
(1)名字:启智阁图书馆
(2)原因:“启智”寓意图书馆是开启智慧之门的地方,同学们能在这里阅读书籍、汲取知识,让智慧
不断成长,契合图书馆助力学习、启迪思维的功能。
四、写有特点的人
19、参考范文:
《我的“小书虫”同桌》
我的同桌丽丽是个“小书虫”。她的书包里总装着几本书,下课铃一响,别的同学都跑出教室玩要,
她却拿出书,坐在座位上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有一次午休,我找她去操场玩,她头也不抬地说:“等我看完这一章就去。”我在旁边等了好久,她
还在看,嘴里时不时念叨若:“太精彩了!”直到上课铃响,她才依依不舍地合上书。
还有一次,老师提问《安徒生童话》里的内容,全班只有她答得又快又准。原来她早就把这本书读
了三遍。
丽丽常说:“书里有好多有趣的世界呢!”我真佩服这个爱读书的“小书虫”。
第2页共2页2024-2025深圳光明区三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第一单元第四单元)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卷面书写:2分)
一、体验语文魅力
zao chen,下了一夜的bao yu已经停了。蓝天如洗,红旗piao yang,lùzhi晶莹。
清风带来丝丝qing liang,阳光温柔又nuan huo,洒下guang liang,
让大zirn充满生机。
1.小明在朗读课上朗读了以上片段,请你根据拼音写词语。(8分)
zao chen
buo yu
plao yang
l zha
qing lidng
nuan huo
guang liang
zl
ran
2.小明作业本里出现了下列词语,其中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穿代排列
放假(jia)
B.枫叶钩画
蜡烛(z)
C.规则火才
点燃(yan)
D.主人香甜
摔跤(shuai)
3.小明掌握了很多“口”字旁的汉字,下列都与吃的动作有关的一项是(
)(2分)
A.叫明
B.咽吞
C.叼吵
D.鸣啃
4.小明对一些有新鲜感的词语展开了想象,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鸦雀无声:儿童阅读室里面很安静,小朋友们在专心地看书。
B糊里糊涂: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迷路了,不清楚自己哪里了,也不知道去哪里。
C.七上八下:乘坐光明图书馆的电梯,人来人往,上上下下的情景。
5.小明给爷爷寄了一封信,信里用了一些四字词,先补充词语,再按要求答题。(9分)
①(
)疾(
)快
②秋(
)气(
③(
)面(
)方
④(
)发(
)中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序号)
A.在这个
的日子里,同学们去野外郊游。
第1页共5页
B.幸好他
,把花瓶接住,不然准摔得粉碎。
(2)词语③、④具有相同特点,请再写一个这样的四字词:
(3)以上带有人体器官的四字词是
(填序号),请再写一个:
6.小明用写句子的方式来记录生活,请你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2)把下面的句子改为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
妈妈问哥哥:“小明,你知道哪天是中秋节吗?”
(3)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听了他讲的童话故式后,异口同声地说:“真棒!”
7.小明用本子记下了他的学习心得,请你把下列内容补充完整。(11分)
(1)“有理走遍天下,
。”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什么事情都要讲道理。我还积累了与
“团结”相关的谚语,如二人同心,
,泰山移”等。
(2)杜牧的
”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漫步于深秋山林小径,白云
袅袅、人家隐约的优美画面。叶绍翁的
,夜深篱落一灯明”表现了秋夜里的儿童意趣。
苏轼的
擎雨盖,
”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
的精神。
(3)唐代诗人袁枚在《所见》中写道:“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诗中
描绘了一个天真烂漫的牧童。
(4)宋代诗人苏轼用“
,最是橙黄橘绿时”鼓励友人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体会阅读的乐趣
①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
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招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②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枝千上。风尾竹的影子,
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8.选文第①段描写了边疆小学的学生(
)的情景。(2分)
A安静与热闹
B.窗外与树下
C.上课与下课
第2页共5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