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第一至二单元月考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果64÷4=16,那么(64×2)÷4的商是( )。
A.32 B.8 C.16
2.如图,个杯子同样大,左边杯子里的水是毫升,估计右边杯子里的水是( )毫升。
A. B. C. D.
3.下面计算260÷20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①26÷2=13 260÷20=13
②260=200+60 200÷20=10 60÷20=3 10+3=13
③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4.计算368÷62时,把62看成60试商,初商要调( )。
A.小 B.大 C.无法确定
5.通常一部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如果平均每个成年人的体重是65千克,这部电梯最多可乘( )个成年人。
A.16 B.15 C.14 D.13
6.下面说法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分米 B.100粒大米大约重500克
C.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D.亮亮上午喝了250升牛奶
7.观察下面的计算过程,这道除法竖式中的被除数是( )。
A.230 B.260 C.280 D.325
8.有一满水池,池底有泉水不断涌出,每分钟涌出的水量相等,用10部抽水机20小时可以把水抽干,用15部抽水机10小时可以把水抽干,那么用25部同样的抽水机( )小时可以把水抽干。
A.5 B.6 C.7 D.8
二、填空题
9.明华小学三年级同学去春游,每辆车最多坐45人,全年级共有440人,至少需要租( )辆车。
10.在括号里填“>”“<”或“=”。
( ) ( )
5000毫升( )5升 999毫升( )1升
11.粗心的马小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36误写成了63,结果得到的商是6余54,正确的商是( )。
12.□67÷36,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小填( )。
1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莹莹今年10岁,身高140 ,体重30 。双休日,她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了一个容量是2 的热水瓶。晚上她有点发热,妈妈让她喝了一支10 的蒲地蓝口服液。
14.两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3,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194,问被除数是( )。
15.把若干个〇与△按……〇△〇△……的顺序排成一行,〇有16个,△可能有( )个,可能有( )个,也可能有( )个。
16.的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列出周期表如下:
3的个数 1 2 3 4 5 6 7 8 9 …
积的个位数字 3 9 7 1 3 9 7 1 3 …
从上面的周期表中可以看出:它们乘积的个位数字是以( )为周期循环的,由此可列出除法算式( )。所以4567个3连乘的积的个位数字是在第( )个周期后的第( )位上,是数字( )。
三、判断题
17.每两个〇之间都有1个△和一个□,那么第20个图形是△。( )
18.1升的牛奶倒入5个大小相同的小杯中,正好倒满,每小杯的容量是200毫升。( )
19.汽车的油箱每次最多可以加油60毫升。( )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得数。
3200÷400= 96÷16= 630÷90= 160÷80=
21.用竖式计算。
①686÷54= ②604÷21= *③376÷47=
④340÷68= ⑤920÷30= *⑥352÷72=
五、解答题
22.一台电饭煲加热时功率是728瓦,保温时功率是26瓦,加热时的功率是保温时功率的多少倍?
23.
刘莉比李冬每分钟少打多少个字?(先根据问题列表整理,再解答)
24.商店有两种苹果(如图),哪种更便宜?
25.播放一部儿童电视剧需要288分钟,如果每天从17:00播到17:32,多少天能播放完?
26.学校食堂开学初时要征收伙食费,每月按22天计算,预交4个月共704元。照这样计算,平均每天的伙食费是多少元?
27.有60张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第一次,从第一张开始间隔取出一张;第二次,在剩下的卡片中,再从第一张开始间隔取出一张,像这样取下去,几次取完?最后一张是几号?
28.除数是7,所得的余数和商相同,你能列出多少个这样的算式?这些算式有何特点?
《(培优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第一至二单元月考练习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C A B C B A
1.A
【分析】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可知,除数不变,被除数乘2,商也乘2,是16×2=32。
【详解】(64×2)÷4=16×2=32
商是32。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B
【分析】观察上图,右边杯子里的水大约等于左边杯子里的水的3倍,用50乘3,据此解答。
【详解】50×3=150(毫升)
估计右边杯子里的水是150毫升。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右边杯子里的水大约等于左边杯子里的水的3倍,再进一步解答。
3.C
【分析】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或乘上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
把被除数拆分成除数的倍数与另一个数相加的形式,然后分别除以除数,再将所得的商相加;
除数是 20,把点子图按照每 20 个一组来进行划分。每一组圈出 20 个小方格(点子),最后仔细数一下一共划分出了多少组,商就是多少。
【详解】①26÷2=13,260÷20=13,正确;
②260=200+60,200÷20=10,60÷20=3,10+3=13,正确;
③,一共可以分成13组,商是13,即260÷20=13,正确;
则正确的是①②③。
故答案为:C
4.A
【分析】根据整数除法的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前几位不够商1,再多试除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试商时通常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如果除数调大那么试商之后,商要调大,如果除数调小,试商之后,商要调小。
【详解】计算368÷62时,根据“四舍五入”法,把除数62看成60试商,初商6,但62×6=372,比被除数大,说明初商6过大,要调小为5才合适。
所以初商要调小。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除法试商调商的掌握情况。要理解试商调商的原理,熟悉调商的方法和过程,灵活准确试商。
5.B
【分析】用电梯的载重量除以平均每个成年人的体重,商即是这部电梯最多可乘载人数。
【详解】1吨=1000千克
1000÷65=15(人)……25(千克)
这部电梯最多可乘15个成年人。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有余数除法的应用,要结合实际,用“去尾法”取值。
6.C
【分析】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方桌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手掌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一个小方格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小学生两臂伸开的长度大约1米,小学生一拃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小学生食指宽度大约是1厘米,1千米=1000米。1厘米=10毫米。
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较轻物体的质量单位一般选择克,较重物体的质量单位一般选择吨,一般物体的质量单位选择千克。2袋食盐的质量是1千克,一个一角硬币的质量约是1克。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1升(不计算壁厚),1瓶洗发水大约是1升。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1毫升水大约有十几滴。
【详解】A.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5平方分米。原题说法不符合实际情况。
B.100粒大米大约重2克。原题说法不符合实际情况。
C.10张A4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原题说法符合实际情况。
D.亮亮上午喝了250毫升牛奶。原题说法不符合实际情况。
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故答案为:C
7.B
【分析】观察上图的计算过程可知,由于被除数不变,用两次计算的余数的差,除以试商的差,得到的商就是竖式中的除数,再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求出被除数即可。
【详解】50-15=35
7-6=1
除数:
35÷1=35
被除数:
35×6+50
=210+50
=260
所以除法竖式中的被除数是260。
故答案为:B
【点睛】从调商过程中发现余数与商的变化情况,先求出除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A
【分析】假设每台抽水机每小时抽一份水,先求出10台抽水机20小时抽水量,即10×20=原有的水+20小时增加的水,再求出15台抽水机10小时抽水量,即15×10=原有的水+10小时增加的水,因此每小时新加增的水量为(10×20-15×10)÷(20-10),那么原有的水为10×20-5×20,计算可知,原有的水为100份,每小时增加5份水,用5台抽水机抽每小时增加的水,其余(25-5)台抽原有的水,25部同样的抽水机100÷(25-5)小时可以把水抽干。
【详解】每小时增加的水:(10×20-15×10)÷(20-10)
=(200-150)÷10
=50÷10
=5(份)
原有的水:10×20-5×20
=200-100
=100(份)
用5台抽水机抽每小时增加的水,其余20台抽原有的水:100÷(25-5)
=100÷20
=5(小时)
用25部同样的抽水机5小时可以把水抽干。
故答案为:A
【点睛】先求出10台抽水机20小时抽水量,再求出15台抽水机10小时抽水量,继而求出每小时新加增的水量,那原有的水即可求出,并进一步求出25部抽水机把水抽干所用的时间。
9.10
【分析】用总人数440人除以每辆车最多坐45人,商表示最多坐满几辆车,剩余人数不满1车还需要再多1辆车才能都坐上。
【详解】440÷45=9(辆) 35(人)
9+1=10(辆)
至少需要租10辆车。
10. < > = <
【分析】和比较大小,分别计算出两个式子的得数,再比较大小即可;
和比较大小,分别计算出两个式子的得数,再比较大小即可;
5000毫升和5升比较大小,因为1升=1000毫升,5升里有5个1升,也就是5升里有5个1000毫升,所以5升=(毫升);
999毫升和1升比较大小,1升=1000毫升,再和999毫升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和比较大小,,,因为106<250,所以<;
和比较大小,,,因为160>150,所以>;
5000毫升和5升比较大小,因为1升=1000毫升,所以5升=5000毫升,即5000毫升=5升;
999毫升和1升比较大小,1升=1000毫升,因为999毫升<1000毫升,所以999毫升<1升。
< >
5000毫升=5升 999毫升<1升
11.12
【分析】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用63乘6再加上54,可以算出被除数是几,被除数除以正确的除数36,即可算出正确的商。
【详解】63×6+54
=378+54
=432
432÷36=12
粗心的马小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36误写成了63,结果得到的商是6余54,正确的商是12。
12. 2 3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等于除数,商是两位数,否则商是一位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67÷36,要使商是一位数,则□6<36,□里最大填2;要使商是两位数,则□6≥36,□里最小填3。
13. 厘米/cm 千克/kg 升/L 毫升/mL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容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莹莹的身高用“厘米”作单位,计量莹莹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计量一个热水瓶的容量用“升”作单位,计量一支蒲地蓝口服液的容量用“毫升”作单位。
【详解】莹莹今年10岁,身高140厘米,体重30千克。双休日,她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了一个容量是2升的热水瓶。晚上她有点发热,妈妈让她喝了一支10毫升的蒲地蓝口服液。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14.163
【分析】用194-余数-商=被除数+除数,求出被除数加除数的和;两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3,用被除数与除数的和减去余数,即表示被除数是除数的8倍; 根据和倍公式:和÷(倍数+1)=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194-3-8=183,183-3=180,除数:
180÷(8+1)
=180÷9
=20
被除数:
20×8+3
=160+3
=163
所以被除数是163。
【点睛】掌握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15 16 17
【分析】当一组图形的第1个图形是○,即一组为〇△,来循环排列的,〇有16个,当最后1个图形是〇时,前面就有15组〇△,那么△就是15个,当最后1个图形是△时,那么共有16组,而1组有1个△,那么16组就有16个△;当一组图形的第1个图形是△,即一组为△〇来循环排列的,〇有16个,那么这一行的图形最后一个可能是〇,也有可能是△,当最后一个是〇时,那么就共有这么16组图形,那么△有16个;当这一行图形的最后一个是△时,那么即前面共有16组图形,每组有1个△,16组共16个△,再加上最后1个图形是△,即共有17个△。
【详解】〇△〇△……
△〇△〇……
16-1=15(个)
16+1=17(个)
△可能有15个,可能有16个,也可能有17个。
【点睛】解答此题注意考虑到图形排列,第1个图形可能是〇,也可能是△。
16. 3、9、7、1 4567÷4=1141……3 1141 3 7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若干个3相乘的积的个位数字的规律是:3、9、7、1、3、9、7、1…,即每4个数字为一组循环,用4567除以4,求出商和余数,余数是几,乘积的个位数字就是每组循环中的第几个数字。依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它们乘积的个位数字是以3、9、7、1为周期循环的,由此可列出除法算式4567÷4=1141……3。所以4567个3连乘的积的个位数字是在第1141个周期后的第3位上,是数字7。
【点睛】通过计算,发现积的个位上的数字出现的周期是解题的关键。
17.√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3个图形一循环,计算第20个图形是第几组循环零几个,即可判断其形状。
【详解】20÷3=6(组)……2(个)
第20个图形是△,所以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找到每3个图形一循环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
【分析】根据题意,首先明确1升=1000毫升,再用除法计算,用1000除以5,得到的结果就是每小杯的容量,先计算,再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升=1000毫升
1000÷5=200(毫升)
1升的牛奶倒入5个大小相同的小杯中,正好倒满,每小杯的容量是200毫升。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容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汽车的油箱的容量用“升”作单位。
【详解】汽车的油箱每次最多可以加油60升。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8;6;7;2
【解析】略
21.①12……38;②28……16;③8
④5;⑤30……20;⑥4……64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数不够除,看被除数的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被除数=除数×商。
【详解】①686÷54=12……38 ②604÷21=28……16 *③376÷47=8
验算:
④340÷68=5 ⑤920÷30=30……20 *⑥352÷72=4……64
验算:
22.28倍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728÷26=28
答:加热时的功率是保温时功率的28倍。
23.4个;见详解
【分析】用总字数除以打字的时间,先分别求出刘莉和李冬每分钟打的字数,再用李冬每分钟打的字数减去刘莉每分钟打的字数即可解答。
【详解】李冬每分钟打的字数:645÷15=43(个)
刘莉每分钟打的字数:507÷13=39(个)
43-39=4(个)
刘莉每分钟打的字数 李冬每分钟打的字数 刘莉比李冬每分钟少打的字数
39个 43个 4个
答:刘莉比李冬每分钟少打4个字。
24.甲更便宜
【分析】根据题意,用每箱的钱数除以每箱的质量,分别求出甲、乙两种苹果每千克的价钱,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08÷18=6(元)
84÷12=7(元)
6<7
答:甲更便宜。
25.9天
【分析】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每天播放完的时间减开始播放的时间等于每天播放的时间,电视剧需要播放的时间除以每天播放的时间即可解答。
【详解】17:32-17:00=32(分钟)
288÷32=9(天)
答:9天能播放完。
【点睛】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8元
【分析】伙食费总数除以月数算出平均每月的伙食费是(704÷4)元,再用每月的伙食费除以22天可算出平均每天的伙食费。
【详解】704÷4÷22
=176÷22
=8(元)
答:平均每天的伙食费是8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
27.6次;32号
【分析】将卡片编号为1,2,3,…,60,则第一次取出1,3,5,7,…,59,即所有奇数,剩下的卡片编号为2,4,6,…,60,(即所有偶数);然后再推出其余每次取出的数字编号以及剩下的编号;一步步进行,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将卡片编号为1,2,3,…,60,则:
第一次取出1,3,5,7,…,59,即所有奇数,剩下的卡片编号为2,4,6,…,60,(即所有偶数);
第二次取出2,6,10,…,58,即2的倍数但非4的倍数,此时剩下的卡片编号为4,8,12,…,60,(即4的倍数);
第三次取出4,12,20,…,60,(即4的倍数但非8的倍数),剩下的卡片编号为8,16,24,32,40,48,56,(即8的倍数);
第四次取出8,24,40,56,(即8的倍数但非16的倍数),剩下的卡片号码为16,32,48,(即16的倍数);
第五次取出16,48,(即16的倍数但非32的倍数),剩下的只有32;
所以6次取完。
答:6次取完,最后一张是32号。
【点睛】本题考查了间隔问题的实际应用,根据取出的卡片规则得出规律,是解答的关键。
28.6个;被除数都是8的倍数。
【分析】除数是7,根据余数要比除数小可知,余数可以是1、2、3、4、5、6,余数和商相同,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算出被除数,再列出除法算式。
【详解】8÷7=1……1
16÷7=2……2
24÷7=3……3
32÷7=4……4
40÷7=5……5
48÷7=6……6
答:能列出6个这样的算式,;这些算式的余数是几,被除数就是8的几倍。
【点睛】此题考查了有余数除法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