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繁星 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繁星 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4 23:08:3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繁星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
2.能说出自己看夜晚繁星的感受。
二、拓展资源
丛书:《星》《沧海日出(节选)》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略读实践课   课时建议:1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导入:
(回顾单元学习任务)“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这是《繁星》原文中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今天我们将跟随作家一起仰望星空,细赏繁星点点,为“美景采集册”积累素材。
(明确本课学习任务)——任务四:叹星月辉映
(出示课文及本课活动)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下面几个活动完成本课任务。
任务四:叹星月辉映
回顾旧知
说一说你知道的关于作家巴金的信息。
——巴金,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家》《春》《秋》等。2003年,被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作家冰心评价他“是一个爱人类,爱国家,爱人民,一生追求光明的人。”
《繁星》这篇文章描绘了几幅繁星满天的画面?分别在什么时间?
——三幅,(1)时间:从前 地点:家乡庭院;(2)时间:三年前 地点:在南京住所的菜园 (3)时间:如今 地点:在海上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从前”“三年前”及“如今”三个不同时段作者在三个不同地方观赏繁星的情景与感受。
活动一:细读文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星空之美。
默读课文,借助下面的表格,圈画文章中的关键语句,看看作者三次看到的繁星图分别是什么样的。
时间 地点 描写画面的关键语句 特点
从前 家乡庭院
三年前 南京住所的菜园
如今 海上轮船
组织学生交流,结合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星空特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
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从“密密麻麻”一词,想象出夜空中星星又多又密的画面。
——我最爱看繁星满天的画面,“最爱看”体现作者对星空的喜爱。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星群密布:像天空的星星那样分布着,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通过“星群密布”这个词,我能想象到星星布满天空的画面。
——虽然星星的光亮很“微小”,但因为星星很多,分布很广,所以“光明无处不在”。从“微小”和“光明无处不在”这些词句,想象出静寂的夜晚,仰望菜园上面星群密布的蓝天,内心充满光明,可见“我”对繁星极喜爱。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半明半昧: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摇摇欲坠:不稳固,像要掉下来
——通过“半明半昧、摇摇欲坠”等富有动感的词语,我能够感受到繁星明暗交替的光亮及摇摇欲坠的姿态。
默读下面的文字,圈画作者“想到的”,说说你的发现。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第一处画横线语句把物与物关联,想象到星光闪烁的画面。
——第二处画横线语句把物与人关联,想象到宁静温馨的画面。
——最后一句话中“小孩子”与“母亲”的关系,表达作者对星空的依恋和热爱。
——小结:作者采用比喻、排比、拟人的手法,从视觉、触觉、听觉、幻觉四个角度描写夜空繁星的美丽,表现自己对繁星的热爱和在海上时对祖国、亲人的思念。这就是调动多种感官来写。
出示表格答案进行总结,组织学生完成导读单中的练习。
——作者从数量、光亮和姿态等方面写繁星,描绘了三幅不同的繁星图。
活动二:迁移运用,拓展阅读《星》《沧海日出(节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阅读文章《星》《沧海日出(节选)》,边读边想象画面,和小组同学同学交流。
完成导读单中的练习,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检查。
出示答案,对两篇文章进行总结。
星星,美丽的星星,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
“你这美丽的星星,你这纯洁的星星。”望着天空里眼瞳似的闪烁着的无数星星,他的眼睛润湿了。
我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
——《星》描写了车站小雇员、老音乐家、“我”各自看到的星空的画面,借看星空,表达了星星给他们带来了无上的安慰。
等到那一轮清辉四射的明月,从东面黑苍苍的水天交界之处的大海里涌了出来时,这山与海,又有一番不同的情景了。……就活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儿似的,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又是一种富有诗意的美。
——《沧海日出(节选)》描写了夕阳落山后海边月色下的唯美、诗意的画面。
引导学生借助支架,表达交流文章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画面。
活动三:联系生活,交流表达自己的星空遐思。
回想一下,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仰望星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的?当时的画面和感受是什么样的呢?
出示示例,学习写作方法。
夏日的星空是多么美丽,那些闪烁的星星是多么楚楚动人。满天的星星像一只只明亮的眼睛,在那浩瀚星空眨巴着。中间那条白茫茫的银河,静静地躺在夜空中,旁边的星群把银河照耀得如此灿烂,像是无数漂游在河上的航标灯。
抬头仰望星空,看着那些闪烁的光芒,忽然感觉自己也身临其境地进入它们之中。让人好快乐!
——采用比喻、拟人手法,既写自己看到的,又写自己想到的,还有自己感觉到的。
指导学生根据自主评价小助手进行评价。
作业:
课下请你回忆自己看夜晚繁星的经历,借助下面的提示尝试进行练笔,和同学们分享交流吧!
课堂总结:
美丽的星空总是让人充满遐想。希望同学们既能学习巴金爷爷热爱生活的品质,时不时停下脚步,仰望星空;也能脚踏实地,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
板书设计:
繁星
数量——密密麻麻
光亮——半明半昧
姿态——摇摇欲坠
情感:对星空的依恋与热爱(共23张PPT)
新学期开学,班级要汇编一本“美景采集册”,请你和同学们一起观钱塘江大潮、游洱海、赏斜阳归鸟、听花牛牧歌、看繁星点点……并向采编组投稿,推荐一个你游览过的好地方。
任务一:
赏大潮之奇
任务二:
忆月夜之美
任务四:
叹星月辉映
任务三:
观自然之趣
汇编“美景采集册”
任务五:
寻独特佳景
任务六:
推荐好地方
4* 繁星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略读实践课 1课时
任务四:叹星月辉映
◎活动一:细读文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星空之美。
◎活动二:迁移运用,拓展阅读《星》《沧海日出(节选)》。
◎活动三:联系生活,交流表达自己的星空遐思。
回顾旧知
1.说一说你知道的关于作家巴金的信息。
2.《繁星》这篇文章描绘了几幅繁星满天的画面?分别在什么时间?
巴金,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家》《春》《秋》等。2003年,被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作家冰心评价他“是一个爱人类,爱国家,爱人民,一生追求光明的人。”
回顾旧知
时间:从前
地点:家乡庭院
时间:三年前
地点:在南京住所的
菜园
时间:如今
地点:在海上
回顾旧知
默读课文,借助下面的表格,圈画文章中的关键语句,看看作者三次看到的繁星图分别是什么样的。
时间 地点 描写画面的 关键语句 特点
从前 家乡庭院
三年前 南京住所的菜园
如今 海上轮船
活动一:细读文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星空之美。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通过“密密麻麻”这个词,我能想象到空中星星又多又密的画面。
我最爱看繁星满天的画面。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通过“星群密布”这个词,我能想象到星星布满天空的画面。
虽然星星的光亮很“微小”,但因为星星很多,分布很广,所以“光明无处不在”。
像天空的星星那样分布着,
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通过“半明半昧、摇摇欲坠”等富有动感的词语,我能够感受到繁星明暗交替的光亮及摇摇欲坠的姿态。
不稳固,像要掉下来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热爱
依恋
把物与物关联,想象到星光闪烁的画面
把物与人关联,想象到宁静温馨的画面
默读下面的文字,圈画作者“想到的”,说说你的发现。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睛,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视觉
视觉
听觉
触觉
听觉
多感官
时间 地点 描写画面的 关键语句 特点
从前 家乡庭院 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星星密密麻麻
三年前 南京住所的菜园 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 有密布的星群,还有蓝天、菜园的映衬,光明无处不在,画面是寂静的
如今 海上轮船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 有星,有天空,有船,画面具有了动感
——作者从数量、光亮和姿态等方面写繁星,描绘了三幅不同的繁星图。
试着完成导读单中的练习吧!
1.阅读文章《星》《沧海日出(节选)》,边读边想象画面,和小组同学交流。
2.完成导读单中的练习,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检查。
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二:迁移运用,拓展阅读《星》《沧海日出(节选)》。
星星,美丽的星星,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
“你这美丽的星星,你这纯洁的星星。”望着天空里眼瞳似的闪烁着的无数星星,他的眼睛润湿了。
我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
美丽的、纯洁的,值得赞美,令人感动。
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
——《星》描写了车站小雇员、老音乐家、“我”各自看到的星空的画面,借看星空,表达了星星给他们带来了无上的安慰。
等到那一轮清辉四射的明月,从东面黑苍苍的水天交界之处的大海里涌了出来时,这山与海,又有一番不同的情景了。……就活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儿似的,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又是一种富有诗意的美。
——《沧海日出(节选)》描写了夕阳落山后海边月色下的唯美、诗意的画面。
读完《星》/《沧海日出(节选)》,我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 ,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 。
回想一下,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仰望星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的?当时的画面和感受是什么样的呢?
活动三:联系生活,交流表达自己的星空遐思。
示例:
夏日的星空是多么美丽,那些闪烁的星星是多么楚楚动人。满天的星星像一只只明亮的眼睛,在那浩瀚星空眨巴着。中间那条白茫茫的银河,静静地躺在夜空中,旁边的星群把银河照耀得如此灿烂,像是无数漂游在河上的航标灯。
抬头仰望星空,看着那些闪烁的光芒,忽然感觉自己也身临其境地进入它们之中。让人好快乐!
——采用比喻、拟人手法,既写自己看到的,又写自己想到的,还有自己感觉到的。
自主评价小助手 评价标准 评价星级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根据文章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
能理解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积极表达,和同学交流自己看夜晚繁星的感受。
比一比,评一评
课下请你回忆自己看夜晚繁星的经历,借助下面的提示尝试进行练笔,和同学们分享交流吧!
作业
美丽的星空总是让人充满遐想。希望同学们既能学习巴金爷爷热爱生活的品质,时不时停下脚步,仰望星空;也能脚踏实地,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
留心生活,去观察不同星空的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