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我的家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出示素材、范例分析、写作指导等帮助学生写出家人与众不同的特点。
2.通过自改、互改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与同学和家人分享习作,并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习作。
二、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读写融通课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导入:
(回顾单元学习任务)小记者有大本领,不管是科学实验成果报道、新闻发布会,还是家庭人物访谈录,都需要通过一个个高质量的提问和解答来寻找真相。这节课,我们也将开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任务——家庭人物访谈录,介绍你的家人。
(明确本课学习任务)——任务五:家庭人物访谈录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看着图中这些温馨的画面,你想到了自己的哪位家人?
(出示习作要求及本课活动)家人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从小到大,家人一直陪伴和鼓励我们成长。你一定很了解自己的家人,写写自己的家人,快乐地与同学分享吧!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下面几个活动完成本课任务。
任务五:家庭人物访谈录
活动一:家庭人物访谈,说说家人的特点。
在你的记忆深处,你与你的家人有哪些温暖的回忆?快来与大家分享吧!
读一读教材中的内容,说一说气泡中的话分别表现了家人怎么样的特点?
——奶奶:脾气特别好;爷爷:非常有毅力;爸爸:很会讲故事;妹妹:很淘气,也很聪明。
小结:从这些气泡中的内容可以看出每个家人身上都有他独特的闪光点。
你的家人分别有怎样的特点?看一看下面的选材图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吧!
——交流示例:我要写的家人:爸爸
最突出的特点:任劳任怨、吃苦耐劳
能体现其特点的事情:家里脏了,任劳任怨的爸爸就擦桌子、扫地,不一会儿,家里就会焕然一新;家里电器坏了,爸爸就变身为修理工,不一会儿,坏的电器就在爸爸的妙手“医治”下“起死回生”了;爸爸还会烧制美味可口的饭菜,别提多好吃了。
小结点评:家人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往往不止一个,要选择他们最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写。
活动二:借助示例学方法,写作锦囊巧运用。
结合文章片段,学习写作方法。
怎样写好人物的特点呢?
(1)通过对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写出人物的特点。
我的语文老师姓李,瘦削的脸满是黑胡茬儿,连脸颊上都是。一副黑边的近视镜混淆了他的眼神,使我头次见到他时以为他挺凶,其实他温和极了。 他对我调皮的忍耐限度比别的老师都大。 但不知为什么, 那天他好厉害, 把我一把拉到课堂前, 叫我伸出双手, 狠狠打了十多板子。 他真生气呢!气呼呼地直喘, 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只指着门瞪圆眼对我吼道:"走!快走!”
(《淘气的年龄》/冯骥才)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神态,能够凸显人物的特点。如“瘦削的脸满是黑胡茬儿 一副黑边的近视镜 ” 会给人以凶凶的感觉; “狠狠打了十多板子 ” 可以凸显李老师的严厉;瞪圆眼对我吼道:“走!快走!”又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狮子 ” 形象的李老师。
借助具体事例, 凸显人物特点。
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母亲用歌谣把对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月光启蒙》/孙友田)
——作者抓住母亲给“我 ”唱民谣的事,表现了母亲的善良,以及对家乡、对 “我”的爱。
写法点拨,分享其它写人小锦囊。
——人物描写有五种: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小试牛刀,运用写作方法修改片段。
(1)读一读下面的文字,看看还有哪些待完善的地方。
(2)引导学生交流表达,丰富文字内容。
(3)读一读修改后的片段,感受文字的魅力。
写法总结:出示人物写作拍拍歌,大家拍手读儿歌。
——(拍拍手)写人作文不用慌,(点点头)特点抓住第一桩!
爸爸的胡子扎呀扎,妈妈的笑声像铃铛。
(眨眨眼)事例就像小糖果,(伸出手)一颗一颗慢慢讲。
不写“他呀特别好”,要写“为我遮雨伞斜旁”。
(耸耸鼻)气味声音和画面,(竖耳朵)五官感觉都用上。
炒菜的香味噗噗响,拖鞋声“嗒嗒”在走廊。
(拍拍肩)比喻就像小魔法,(比个心)瞬间人物放光芒!
爸爸是座稳重山,妈妈是颗暖心阳。
(握握拳)真情实感最动人,(笑一笑)藏在细节里闪闪亮!
不用喊出“我爱您”,一杯热茶暖洋洋。
活动三:借助提纲来写作,介绍我的家人。
请你先根据下面的提示进行构思,然后再完成习作吧。
第二课时
活动四:主动分享趣表达,评改大家的习作。
引导学生想一想,评改作文有什么方法?
——1.通读作文,标注错别字,标点符号,语句不通顺,用词不恰当的地方。
2.用波浪线画出好词佳句。
3.查看作文的结构是否合理,过渡是不是自然。
4.查看事例是否能突出人物特点,比如说爸爸像一头熊,力气很大。事例是否说明“力气很大”
鼓励学生分享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按照评价表进行评价。
指导学生完善习作,没写完的接着写完整。写完的读自己的习作,按照习作要求和修改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享,互评习作,提出更好的修改建议。
——性格特点是不是突出,评价事例是否具体,表达情感是否真挚。
组织学生根据小组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品评修改前后的变化,进行优秀范例分享。
小结:同学们可以看到,修改后的文章语句更通顺,语言更生动有趣,表达更简洁,作文的结构也更合理。
6. 写完后再来对照下列“习作评价表”自评,并和小组同伴互评,根据同伴的建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习作吧。
作业
将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评评写得像不像,再认真改一改。
四、板书设计
我的家人
人物特点要抓准
事情一件写清楚
语言动作加表情
最后别忘写感情(共31张PPT)
单元任务
小记者训练营
学会提问
任务一:采访旅行者
任务二:报道实验成果
任务三:介绍科技产品
任务四:探寻自然奥秘
任务五:追寻科技之光
任务六:家庭人物访谈录
单元任务
小记者训练营
学会提问
任务一:采访旅行者
任务二:报道实验成果
任务三:介绍科技产品
任务四:探寻自然奥秘
任务五:追寻科技之光
任务六:家庭人物访谈录
任务六:家庭人物访谈录
我的家人
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读写融通课
课时建议:2课时
0
看着图中这些温馨的画面,你想到了自己的哪位家人?
习作内容:
写写自己的家人。
习作要求:
1.写出家人与众不同的特点。
2.主动与同学和家人分享习作,修改不通顺的语句,
体验表达的乐趣。
任务六:家庭人物访谈录
◎活动一:家庭人物访谈,说说家人的特点。
◎活动二:借助示例学方法,写作锦囊巧运用。
◎活动三:借助提纲来写作,介绍我的家人。
◎活动四:主动分享趣表达,修改大家的习作。
活动一:家庭人物访谈,说说家人的特点。
1. 在你的记忆深处,你与你的家人有哪些温暖的回忆?快来与大家分享吧!
2.读一读教材中的内容,说一说气泡中的话分别表现了家人怎么样的特点?
每个家人身上都有他独特的闪光点。
3.你的家人分别有怎样的特点?看一看下面的选材图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吧!
我要写的家人:爸爸
最突出的特点:任劳任怨、吃苦耐劳
能体现其特点的事情:家里脏了,任劳任怨的爸爸就擦桌子、扫地,不一会儿,家里就会焕然一新;家里电器坏了,爸爸就变身为修理工,不一会儿,坏的电器就在爸爸的妙手“医治”下“起死回生”了;爸爸还会烧制美味可口的饭菜,别提多好吃了。
我要写的家人:
最突出的特点:
能体现其特点的事情:
家人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往往不止一个,要选择他们最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写。
总结
怎样写好人物的特点呢?
活动二:借助示例学方法,写作锦囊巧运用。
我的语文老师姓李,瘦削的脸满是黑胡茬儿,连脸颊上都是。一副黑边的近视镜混淆了他的眼神,使我头次见到他时以为他挺凶,其实他温和极了。 他对我调皮的忍耐限度比别的老师都大。 但不知为什么, 那天他好厉害, 把我一把拉到课堂前, 叫我伸出双手, 狠狠打了十多板子。 他真生气呢!气呼呼地直喘, 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只指着门瞪圆眼对我吼道:"走!快走!”
(《淘气的年龄》/冯骥才)
1.通过对人物外貌、 神态、 言行的描写, 写出人物的特点。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 言行和神态,能够凸显人物的特点。如”瘦削的脸满是黑胡茬儿一副黑边的近视镜 ” 会给人以凶凶的 感觉; "狠狠打了十多板子 ” 可以凸显李老师的严厉;"瞪圆眼对我吼道:“走!快走!”又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狮子 ” 形象的李老师。
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 洗完澡, 换了一件白布褂子, 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 唱起动听的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 打开楼门洗衣裳, 洗得白白的, 晒得脆脆的……
母亲用歌谣把对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 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月光启蒙》/孙友田)
2.借助具体事例, 凸显人物特点。
作者抓住母亲给“我 ” 的事, 表现了母亲的善良, 以及对家乡、对 “我” 的爱。
人物描写有五种: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你还知道哪些写人的小锦囊呢
写法点拨
我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工作很忙,妈妈很温柔,我很爱他们。我们经常一起吃饭,有时候还会出去玩。我的家人真好。
下面的还有哪些待完善的地方?
通过人物描写表现出妈妈的温柔。
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出爸爸的忙碌。
小试牛刀
小试牛刀
我的家就像一棵大树,爸爸是粗壮的树干,妈妈是茂密的枝叶,而我则是树上快乐的小鸟。
爸爸是一名工程师,虽然工作繁忙得像旋转的陀螺,但每到周末,他总会用那双温暖的大手把我高高举起,陪我下象棋、拼模型。妈妈是我们家的“魔法师”,系上围裙就能变出香喷喷的红烧肉,拿起作业本就能解开最难的数学题。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总能驱散我所有的不开心。有他们的陪伴,我真的很幸福。
读一读修改后的片段,感受文字的魅力。
(拍拍手)写人作文不用慌,(点点头)特点抓住第一桩!
爸爸的胡子扎呀扎,妈妈的笑声像铃铛。
(眨眨眼)事例就像小糖果,(伸出手)一颗一颗慢慢讲。
不写“他呀特别好”,要写“为我遮雨伞斜旁”。
(耸耸鼻)气味声音和画面,(竖耳朵)五官感觉都用上。
炒菜的香味噗噗响,拖鞋声“嗒嗒”在走廊。
(拍拍肩)比喻就像小魔法,(比个心)瞬间人物放光芒!
爸爸是座稳重山,妈妈是颗暖心阳。
(握握拳)真情实感最动人,(笑一笑)藏在细节里闪闪亮!
不用喊出“我爱您”,一杯热茶暖洋洋。
写法总结
让我们动起来,一起读一读这首《人物写作拍拍歌》吧!
请你先根据下面的提示进行构思,然后再完成习作吧。
活动三:借助提纲来写作,介绍我的家人。
开始你的创作吧!
第二课时
活动四:主动分享趣表达,评改大家的习作。
1.通读作文,标注错别字,标点符号,语句不通顺,用词不恰当的地方。
2.用波浪线画出好词佳句。
想一想,评改作文有什么方法?
3.查看作文的结构是否合理,过渡是不是自然。
4.查看事例是否能突出人物特点,比如说爸爸像一头熊,力气很大。事例是否说明“力气很大”
分享习作
请你勇敢的分享你的习作吧!和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家人。其它同学要认真倾听呦!
评论依据
a. 没有错别字,语句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
b. 围绕典型事例,能凸现人物特点。 ☆☆
c.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将事例写清楚。 ☆☆☆
评一评刚才同学的习作,并说说你的依据。
(1)自读习作,没完成的接着写完整。
(2)读自己的习作,按照习作要求和修改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
完善习作
小组修改
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更好的修改建议。
性格特点是不是突出,评价事例是否具体,表达情感是否真挚。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修改前的作文和修改后的作文都有了哪些变化?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修改前的作文和修改后的作文都有了哪些变化?
优秀范例分享
同学们可以看到,修改后的文章语句更通顺,语言更生动有趣,表达更简洁,作文的结构也更合理。
写完后再来对照下列“习作评价表”自评,并和小组同伴互评,根据同伴的建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习作吧。
习作评价表 评价标准 评价星级 自评 他评
1. 能抓住家人的与众不同之处, 写出家人的特点。 ☆☆☆ ☆☆☆
2. 能抓住人物的动作、 神态、 语言等, 通过具体的表现把家人的特点写清楚。 ☆☆☆ ☆☆☆
3. 能写出自己对家人的感受。 ☆☆ ☆☆
4. 能主动与家人、 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在交流分享中感受习作的乐趣。 ☆☆ ☆☆
比一比,评一评
将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评评写得像不像,再认真改一改。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