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中国的工业》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背景
“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单元以“火锅”为情境串联起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是“生活即地理”的绝妙诠释,选择它作为大单元情境,瞬间拉近了抽象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距离,让“中国的产业”这个宏观主题变得可触、可感、可尝!“工业”部分精准对应“锅具用品”(锅体、炉具、餐具等)切入点精准、巧妙,极具代表性和延展性。 通过“锅”这一个具象物品,深入浅出地涵盖了工业体系、布局、技术、联系、环境、发展等核心内容。
教学设计依据
中国产业体系,是支撑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石与引擎。其意义远不止于经济数据,更深刻影响着国家命运与人民生活,国家经济命脉与综合国力的支柱、保障国家安全的根本屏障、提升亿万人民福祉的直接源泉。
教材分析
本节课来自于湘教版八上《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二节中国的工业》。这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国工业的发展概况、我国一
些重要基础工业部门分布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
学情分析
1.思维过渡期特征
(1)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对“工业分布”“能源类型”等抽象概念需借助地图、案例等直观载体理解。
(2)注意力持续时间约 20-25 分钟,需通过情境设计和小组任务维持学习兴趣。
2.能力优势与短板
优势:
(1)具备初步读图能力(如中国行政区划图),能简单分析工业分布规律;
(2)好奇心强,对“工业与生活联系”(如手机制造、新能源汽车)兴趣浓厚。
短板:
(1)多因素综合思维弱(如工业布局需同时考虑资源、交通、市场);
(2)易混淆工业部门分类(如重工业 vs 轻工业、钢铁工业 vs 能源工业)。
课时目标
1.借助火锅锅具的制作生产过程,理解工业定义、工业的地位。(综合思维)
2.利用制糖厂选址、中国焦煤、铁矿石及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图,中国主要铁路、公路线分布图,分析制糖工业、钢铁工业发展的条件。(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利用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工业基地分布图,描述中国工业分布的特点、认识四大工业基地,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条件。(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4.举例说明科技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5. 通过大国重器的介绍、75 年中国工业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了解我国工业发展成就,增加国家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利用制糖厂选址、中国焦煤、铁矿石及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图,中国主要铁路、公路线分布图,分析工业发展的条件。(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能力理解并举例说明科技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导入 学习活动 师生互动:通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火锅面的原材料是小麦,属于农业部门中的种植业,羊肉卷属于畜牧业。一顿美味的火锅离不开火锅锅具,锅具也来自于田间地头么?观看视频,了解锅具的制作。锅具来自于工厂,同样一些田间地头的原材料也需要通过工厂加工才能变成餐桌美食。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工业。 1.工业概念: 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生产所必需的各种原材料、能源和技术装备,也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资料。 2.工业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农业中涉及的火锅食材,顺接出吃火锅必须得锅具, 导入新课,培养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的能力)
火锅 锅具 工业 制造 【过渡】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品例如学习用品、食品是轻工业产品。而 为各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属于重工业。例如上节课我们学习到的蔗糖是轻工 业产品。那么蔗糖厂选址会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任务一:选址制糖厂】 回顾上节课主要经济作物分布,然后进行蔗糖厂选址并说明原因。 总结 1:工业分布受 (原材料)分布影响 (学生活动:到黑板上进行制糖厂的选址粘贴,并进行原因说明——生生评 价进行订正、补充完善,师评进行锅具奖励。)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制糖厂选址进行工业发展条件的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过渡到制糖厂的选址及原因, 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工业与农业的关联性。) 【过渡】制糖厂靠近原材料产地,火锅锅具厂的分布呢?锅具厂离不开机械 工业,机械工业离不开钢铁工业,先进行钢铁工厂的选址和原因分析。请同 学们根据材料,自主完成任务二,大约 2 分钟。 【任务二:探密火锅锅具加工厂】 资料 1:钢铁工业是指生产生铁、钢、钢材、工业纯铁和铁合金的工 业。钢铁制造所需的基础原材料主要包括铁矿石、焦炭。水在钢铁生产过程 中主要用于冷却设备、产品和副产品。 资料 2:宝钢的钢铁原材料,铁矿石:中国境内鞍山、本溪等地;澳大 利亚、巴西等国家。焦煤:中国山西、河北等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 结合图文选址钢铁工厂,并介绍原因。 (学生活动:到黑板上进行钢铁工厂的选址粘贴,并进行原因说明——生生 评价)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钢铁厂选址进行工业发展条件的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从制糖厂过渡到锅具厂,围绕火锅主题,逐步拓展影响工业发 展条件,引导学生学会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准确表达,培 养其理解、应用能力) 【过渡】钢铁厂为机械工厂和锅具厂提供原材和设备,因此锅具厂的分布会 靠近钢铁工业中心。工业部门繁多,不同的工业部门集中分布,形成了不同 的工业基地。我国主要有四大工业基地,请同学们从工业基地的名称和位置 两方面进行认图识图。 请同学们根据材料,自主完成能力提升,大约 3 分钟。 (学生活动:自主完成能力提升) (教师活动:巡视、引导、启发、订正) 【能力提升】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 1.填写四大工业基地名称 甲______工业基地 乙______工业基地 丙______工业基地 丁______工业基地 (学生活动:到黑板上进行第 1 小题四大工业基地局部图的认识——生生评 价进行订正、补充完善,师评进行矿石标本奖励) (教师活动:追问学生认图的判断依据,培养学生认图识图能力) 2.对比分析,完成表格: 分析对比辽中南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有利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交通:市场:
(学生活动:到黑板上进行第 2 小题讲解,进行问题分析——生生评价进行 订正、补充完善,师评进行矿石标本奖励)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启发) 资料: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 近东南亚,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同时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海外华人投资。 3.阅读图文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 位置: 侨乡: 4.读图 3,说一说中国工业中心、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 。 总结3: 点状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方法: 1.整体分布描述(疏密情况:均匀/不均匀,若不均匀,--密--疏) 2.集中地区描述(集中分布在参照物+方位或沿--分布) (第 4 小题和总结 3 部分稍微有难度,结合课堂生成情况,进行小组合作交 流,时长大约 3 分钟) (学生活动:到黑板上进行第 3、4 小题讲解,进行问题分析——生生评价进 行订正、补充完善,师评进行矿石标本奖励)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描述点状地理事物分布特点方法的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工业聚集区——四大工业基地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 工业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工业区域间的异同点,加深从宏观到微观的认知, 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 【过渡】通过四大工业基地的学习,我们明确了工业的发展要根据当地的条 件进行,明确工业发展“因地制宜”原则。 在工业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力量不容忽视。在工业、生活中,有许多科技 巨变的例子。 1.举例说明科技对工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过渡】科技也使得火锅锅具更新换代,从手工时代到数控时代,锅具科技 感越来越强。例如海尔法师分子料理锅,通过视频可以看出来采用了远红外 技术和航天材料,同时低碳减排。 (学生活动:同学们畅所欲言) (教师活动:启发引导) 【过渡】 科技的引领下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 2.观赏视频,了解建国 75 年工业中国发展成就。 【过渡】 目前我国形成四大高新技术密集产业区。 3.中国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各具特色的高新 技术产业带,主要有四大密集区,请将左图四大高新技术密集区与右侧高新 技术密集区中心连线。 (学生活动:到黑板上进行四大高新密集区的认识——生生评价进行订正、 补充完善,师评进行汤勺奖励)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工业发展条件的归纳总结) 四大高新技术密集区中心 ①西安---杨凌高新技术区 ②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③上海高新区 ④深圳高新区 总结 4: 工业分布除受资源影响外,还受交通、市场、_______ 等社会条件影响。 其中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条件 _______、高速交通 、优美环境等 (学生活动:到黑板上进行四大高新密集区的认识——生生评价进行订正、 补充完善,师评进行汤勺奖励)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工业发展条件的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工业聚集区——四大工业基地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 工业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工业区域间的异同点,加深从宏观到微观的认知, 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 【过渡】 科技的不断进步,让祖国愈加强盛!回头看看历史,欣赏伟大祖国 的当下! (学生活动:欣赏视频,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设计意图:通过 1980 年与 2025 年视频对比,展现科技对工业的巨大影响,增加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过渡】 这盛世如您所愿,是当代的回答!未来由你们来回答!未来的工业会是什 么模样?展开你的现象—— (学生活动:同学们畅所欲言,描绘心目中未来的工业模样) 【过渡】 工业发展的成就是各方面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一道综合题来 检测一下我们的学习效果。限时训练 3 分钟。 我国汽车“弯道超车” 汽车工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缩影,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60 多年来,我国汽车工业从无有,从弱到强。中国汽车“苦练内功”,新能源汽车成出口引擎,2023 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一。 【观察地图,明确分布】 (1)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中都有汽车产业群,③汽车产业群位于 工业基地。 (2)从地理方位来看,我国汽车产业群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北方多,南方少 B.沿江沿海分布 C.西部多,东部少 D.全国分布均匀 【回顾历史,区位分析】 (1)我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诞生于东北汽车产业群,得益于当地有利的自 然条件: 【科技制胜,享誉全球】 总部位于深圳的比亚迪公司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汽车出口量中占 很大份额,凭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 (4)比亚迪的核心技术属于 (重工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5)请你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合理化建议: 。(同学到黑板上进行讲解——生生评价进行订正、补充完善,师评进行锅盖、锅具奖励) 【过渡】 本节课内容基本结束,请同学们打开评价量表,借助价量表对 本节课进回顾,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作业设计 任选一: 1.绘制制糖厂、中国焦煤、铁矿石及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图,结合中国主要铁路、公路线分布图、人口城市分布图,任选一类企业分析其发展的条件,描述该类企业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查阅资料分享青岛新能汽车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其发展的条件及未来发展方向。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