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有理数的乘除运算(第3课时)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有理数的乘除运算(第3课时)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6 10:3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2.3 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体会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2.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重点)
3.会求有理数的倒数,把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转化乘法运算,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难点)
新课导入
2.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乘法的交换律:___________;
乘法的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a×b=b×a
(a×b)×c=a×(b×c)
a×(b+c)=a×b+a×c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 .


0
复习回顾
新课导入
由(-3)×4=-12,得
(-12)÷(-3)= .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12)÷(-3)=

4
你还记得在小学我们学习过的除法和乘法的关系吗?
情境引入
新课讲授
探究:有理数的除法

-25
-3
3
0
观察上面的算式及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换一些算式再试一试,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由(-3)×6=-18,得

由(-9)×3=-27,得
由0×(-2)=0,得
新课讲授
1.两数相除,同号得_____ ,异号得_____(填“正”或“负”),并把绝对值________.
2.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_______ .
注意:0不能作______.


相除
0
除数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一:
知识归纳
新课讲授
(1)(-15)÷(-3)
1.计算:
(3)(-0.75)÷0.25.


(3)原式=-(0.75 ÷ 0.25 )
=-3
解:(1)原式=+(15÷3)
=5


新课讲授
(3)(- )÷(- )= ,(- )×(-60 )= .
(2)0.8÷(- )= ,0.8×(- )= ;
(1)1÷(- )= ,1×(- )= ;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计算结果,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换一些算式再试试,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尝试·交流:
15
15
新课讲授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a ÷ b = a · (b≠0)
除号变乘号
除数变为它的倒数
符号语言: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二:
知识归纳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方法归纳
有理数除法运算的方法:
1.对于只有除法的运算,有括号先算括号内,无括号就从左到右运算;
2.可以先把所有除法都变成乘法,然后再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新课讲授
思考·交流:
(1)将除法转化为乘法有什么好处
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的主要好处包括简化计算过程、节约时间、提高计算效率;
相同点:都是整数与分数的运算,大部分知识是在小学就学过了.
不同点:初中有理数运算新增了一些乘法公式,并且运算起来比小学的复杂,有时还会用字母表示数,用复杂的代数式运算.
(2)有理数的乘除法与小学数学中的乘除法相比较,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与同伴进行交流。
新课讲授
回顾·反思:
回顾有理数运算的学习,你经历了怎样的探索过程 积累了哪些研究问题的经验
在运算时涉及负数,运算变得复杂,为了便于理解,从实际生活问题中出发,经历观察 思考、尝试 思考、尝试 交流、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探索过程发现规律、总结法则。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反复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了有理数运算的知识和技能。
典例分析
解:(1)(-105)÷(-7)
=+(105÷7)
=15.
(3)(-0.09)÷(-0.03)
=+(0.09÷0.03)
=3.
典例分析
学以致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B.一个数的倒数小与它本身 C.0除以任何数都得0 D.两个数的商为0,只有被除数为0
1.已知有两个有理数的商为负数,那么( ) A.它们的和为负数 B.它们的差为负数 C.它们的积为负数 D.它们的积为正数
C
D
学以致用

A
5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
有理数的乘除运算3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一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二
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习题2.3:4,6 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