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离子键 课件(共43张PPT)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4.3.1离子键 课件(共43张PPT)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14 23:0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第四章
第三节 第一课时 离子键
知识点一 离子键
知识点二 离子化合物 电子式
目录索引
素养目标 学习要点
1.能结合实例认识离子键的形成,建立化学键的概念,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 2.认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 两个要素:离子键的成键微粒和成键元素
一种化合物:离子化合物
一种化学用语:电子式
知识点一 离子键
基础落实 必备知识全过关
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1)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
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要达到     的稳定结构,需    1个电子;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要达到稳定结构需    1个电子。
8个电子
失去
得到
(2)氯化钠的形成
钠与氯气反应时,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1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形成带正电荷的Na+和带负电荷的Cl-,二者通过_______________        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氯化钠。
静电作用
2.离子键
特别提醒
“静电作用”既包括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又包括原子核与原子核以及电子与电子之间的静电排斥力。
带相反电荷离子 
阴、阳离子
名师点拨
离子键的成键原因和存在范围
(1)成键原因
①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稳定的阴、阳离子;②离子间吸引与排斥作用处于平衡状态;③体系的总能量降低。
(2)存在范围:存在于强碱、绝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或氢化物)中。
深度思考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一定能形成离子键吗
提示 不一定。如AlCl3中Al原子与Cl原子之间不能形成离子键。
重难突破 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角度1离子键定义的理解
例1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
B.钠原子与氯原子之间形成离子键为静电吸引力
C.钠原子与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稳定性增强
D.由上述过程可知,形成离子键的一般为活泼金属和非金属
B
解析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当它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Na+具有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当它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Cl-具有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Na+和Cl-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离子键包括静电吸引力和静电排斥力,从而构成NaCl,A、C正确,B错误。由上述过程可知,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转移电子形成阴、阳离子,而形成离子键,D正确。
[对点训练1]
X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去,形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中含有离子键
B.Z可以表示为XY2
C.X形成+2价阳离子
D.Z中含有X原子和Y原子
D
解析 由题意知,X失去电子形成的为X2+,Y形成的是Y-,X2+与Y-通过离子键形成化合物Z的化学式为XY2,Z中不含原子,只有阴、阳离子,故A、B、C正确,D错误。
探究角度2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和判断
例2(2024·云南普洱高一检测)具有下列质子数的原子之间一定能形成离子键的是(  )
A.11、17 B.14、9
C.11、12 D.9、16
A
解析 质子数为11的是Na,质子数为17的是Cl,两者能形成NaCl,含离子键,A正确;质子数为14的是Si,质子数为9的是F,两者不能形成离子键,B错误;质子数为11的是Na,质子数为12的是Mg,两者都为金属元素,不能形成离子键,C错误;质子数为9的是F,质子数为16的是S,两者不能形成离子键,D错误。
【变式设问】
(1)质子数为9和12的原子之间一定能形成离子键吗
(2)形成离子键的一定是金属阳离子和非金属阴离子吗
提示 是的。质子数为9和12的原子分别为F和Mg,分别属于活泼非金属和活泼金属。
[对点训练2]
A、B两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11和8,两者的单质化合生成化合物Z,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一定形成+1价的阳离子
B.B一定形成-2价的单核阴离子
C.Z一定含有离子键
D.Z可能是A2B型化合物
B
解析 原子序数为11和8的元素分别为Na和O,两者的单质化合可生成离子化合物Na2O、Na2O2,它们都含有阳离子(Na+)和阴离子(O2-或 ),阴、阳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B错误,A、C、D正确。
思维模型 离子键的形成
知识点二 离子化合物 电子式
基础落实 必备知识全过关
1.离子化合物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      构成的化合物。
(2)常见类别:
①    :如NaOH、KOH等;
②  :如NaCl、KCl、MgCl2等;
③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Na2O2等。
离子键
强碱

2.电子式
(1)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式子。
(2)粒子电子式的表示方法,如:
原子:Na:    、Mg:    、Cl:    、S:  ;
阳离子:Na+:    、Mg2+:Mg2+;
阴离子:Cl-: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
Na×
×Mg×
 Na+
(3)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如NaCl:
名师点拨
从两个角度认识离子化合物
1.组成微粒
组成离子化合物的微粒是阴离子和阳离子。这里的离子也包括像
等原子团型离子。
2.微粒间的作用力
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之间的作用力是离子键。
特别提醒
电子式书写的提醒
1.元素符号周围标明价电子,每个方向不能超过2个电子。
2.价电子数少于4时以单电子分布(通常),多于4时多出的部分以电子对分布。
深度思考
教材中描述“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吗
提示 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铵盐NH4Cl中无金属元素,NH4Cl是离子化合物。
重难突破 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角度1离子化合物
例1(2024·浙江衢州高一检测)下列关于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键的形成只有静电吸引作用
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
D.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阳离子
D
解析 离子键的形成既有静电吸引作用又有静电排斥作用,A项错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B项错误;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H4Cl为离子化合物,C项错误;由化合物的化合价之和为零可知,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阳离子,D项正确。
[对点训练1]
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都含有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
C.离子化合物一定可以导电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金属化合物
A
解析 离子化合物的构成粒子为阴、阳离子,一定含有离子键,A正确;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可以全部由非金属元素构成,如铵盐,B错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导电,固态时不导电,C错误;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为金属化合物,如HCl等溶于水也可导电,D错误。
思维模型 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三个“一定”和两个“不一定”
(1)三个“一定”。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②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③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
(2)两个“不一定”。
①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NH4NO3等。
②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
探究角度2电子式
例2(2024·海南海口高一检测)下列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D
【变式设问】
(1)用电子式表示D项物质的形成过程。
(2)试写出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
[对点训练2]
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一核10电子的原子的电子式:     。
(2)双核10电子的阴离子的电子式:     。
(3)五核10电子的阳离子的电子式:      。
(4)用电子式表示K2S的形成过程:  。
思维模型 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书写的四大错因
学以致用 随堂检测全达标
题组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
1.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
A.NaCl B.H2O C.KOH D.NaNO3
B
解析 非金属氧化物不是离子化合物,B选项符合题意。
2.下列关于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离子键
B.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导电
D.只有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B
解析 A项,离子键指带相反电荷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它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B项,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C项,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D项, 与酸根离子之间也能形成离子键。
题组2电子式
3.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4.下列各式是用电子式表示的物质的形成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D
题组3综合考查
5.根据成键元素判断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
A.HF B.H2O C.H2SO4 D.MgO
D
解析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通过离子键形成化合物,则各选项所列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的是MgO。
6.(2024·江苏徐州高一检测)有A~G七种元素:
①A、B、C是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已知其原子核外均有3个电子层,A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径A>B>C。
②D、E是非金属元素,它们跟氢化合可生成气态氢化物HD和HE,在室温时,D的单质是液体,E的单质是固体。
③F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气体,性质稳定,是除氢气外密度最小的气体。
④G是除氢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不考虑稀有气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     ;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2)E单质的颜色是           。
(3)A元素与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4)用电子式表示G与A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
(5)F的元素符号是        。


ⅡA
紫黑色
He
解析 ①由A、B、C原子核外均有3个电子层可知,三者均为第三周期元素,再根据A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A、B、C为金属元素,原子半径A>B>C,则A、B、C分别为Na、Mg、Al。
②根据化学式HD、HE可知D、E为第ⅦA族元素,再根据D、E单质的状态推知D为Br,E为Ⅰ。
③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F的单质应为相对分子质量仅大于氢气的气体单质,F应为He。
④除氢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