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九年级化学 上册·人教版2024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单元复习课件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知识导航
水的组成
2
水资源及其利用
1
3
物质组成的表示
1.了解水资源状况,知道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形成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2.了解净化水的原理和方法,能设计水的净化方案。
3.认识水的组成,并能通过实验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
4.能够说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及其区别,能对常见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5.能写出某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能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
明·复习目标
理·核心要点
自然界的水
水资源及其利用
物质组成的表示
水资源状况
保护水资源
氢气的性质
定量认识
化学式
物质分类
化合价
电解水
水的组成
水的净化
硬水和软水
水资源及其利用
01
汇·考点梳理
水资源及其利用
考点1 水资源状况
地球表面约 71%被海洋覆盖
海水约占地球水储量96.53%
1. 总储量很大,但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汇·考点梳理
水资源及其利用
考点1 水资源状况
海洋中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海水淡化解决水资源短缺
2. 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
汇·考点梳理
水资源及其利用
考点2 保护水资源
1. 合理利用水资源
(1)节约用水:
生活上:推广节水器具等
农业上采用节水灌溉方式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汇·考点梳理
水资源及其利用
考点2 保护水资源
1. 合理利用水资源
(2)合理调用水资源:
修建水库和实施跨流域调水等
汇·考点梳理
水资源及其利用
考点2 保护水资源
2. 防治水体污染
(1)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对污水进行处理,可以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汇·考点梳理
水资源及其利用
考点3 水的净化
汇·考点梳理
水资源及其利用
考点3 水的净化
方法 原理
沉降 加混凝剂(如明矾可以 ,使水逐渐澄清)
____ 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进行分离
吸附 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作用除去水中的一些色素和异味物质(_____变化)
消毒 加入杀菌剂,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_______变化)
蒸馏 利用各成分的 不同将其分离,净化程度最高
使水中悬浮的杂质较快沉降
过滤
吸附
物理
化学
沸点
汇·考点梳理
水资源及其利用
考点3 水的净化
过滤: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加快过滤速度)
一贴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防止液体外流)
二
低
烧杯紧靠玻璃棒(引流)
玻璃棒轻靠滤纸三层处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防止液体外溅)
三
靠
汇·考点梳理
水资源及其利用
考点4 硬水和软水
硬水 软水
概念 ________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_____________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硬水软化方法 生活中:______; 实验室中:______ 含有较多
不含或含较少
煮沸
蒸馏
析·典型范例
【典例01】【水资源状况】如图是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以下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B.水是地球上宝贵的自然资源
C.可利用的淡水占全球储水量的2.53%
D.水有许多用途,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水
C
析·典型范例
【典例02】【保护水资源】2025年“中国水周”的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使用节水龙头 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工业冷凝水循环利用
C
析·典型范例
【典例03】【水的净化方法】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需要对水进行不同的处理,下列处理水的方法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过滤 B.沉降 C.吸附 D.消毒
D
析·典型范例
【典例04】【硬水和软水】下列关于硬水和软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B.蒸馏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加入活性炭可降低水的硬度
D.加热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C
练·技能实战
【演练01】【水资源状况】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故供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水资源极为丰富
B.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当爱惜它
C.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水量少
D.水资源的不足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
A
练·技能实战
【演练02】【保护水资源】为系统治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持续大量开采地下水
C.采用节水灌溉方式 D.推广节水器具
B
练·技能实战
【演练03】【水的净化方法】下图“生命吸管”是一种户外净水装置,能对天然水进行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超滤膜除去难溶性杂质起的是过滤作用
B.抗菌颗粒杀灭细菌是化学变化
C.利用椰壳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消除异味
D.通过“生命吸管”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D
练·技能实战
【演练04】【硬水和软水】下列关于硬水与软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煮沸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B.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C.硬水是混合物,软水是纯净物
D.锅炉中使用硬水易产生水垢,可能引起爆炸
C
水的组成
02
汇·考点梳理
水的组成
考点1 氢气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臭的气体
色态味:
溶解性:
难溶于水
密 度:
密度比空气小
H2
汇·考点梳理
物质组成的表示
考点1 氢气的性质
2. 化学性质:
实验现象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
实验结论
氢气 + 氧气 水
点燃
H2 O2 H2O
1. 实验现象:
接通直流电源后,电极附近有 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端产生的气体和负极端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2. 产物检验:
在正极端玻璃管口放一根燃着的木条,木条 ,证明是 ;
在负极端玻璃管口放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 ,发出 的火焰,证明是______。
汇·考点梳理
水的组成
考点2 电解水
气泡
1:2
燃烧更旺
氧气
燃烧
淡蓝色
氢气
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汇·考点梳理
水的组成
考点2 电解水
3. 反应表达式:
4. 实验结论: 水是由 组成的。
5. 水分解微观解释:
水 氢气 + 氧气
通电
H2O H2 O2
氢元素和氧元素
当水分子分解时,先分解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__________,很多__________聚集成氢气;
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__________,很多__________聚集成氧气。
氢原子
氧原子
氢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氧分子
纯净物
同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不同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
单质
化合物
含氧化合物
汇·考点梳理
水的组成
考点3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物质
析·典型范例
【典例01】【氢气的性质】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水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
D.点燃氢气,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较纯
D
析·典型范例
【典例02】【电解水实验】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纯水导电性差,可加入少量稀硫酸增强导电性
B.两个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不同
C.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
D.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析·典型范例
【典例03】【物质的分类】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N2—单质 B.SO2—化合物
C.稀有气体—混合物 D.O3—氧化物
D
练·技能实战
【演练01】【氢气燃烧】氢气被人们视为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燃料。下列关于氢气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点燃氢气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纯净
B.氢气的燃烧体现了氢气的可燃性,氧气的助燃性
C.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适合做高能燃料
D.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
A
练·技能实战
【演练02】【电解水实验】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管a中的气体是氧气
B.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C.实验中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D.该实验证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B
练·技能实战
【演练03】【物质的分类】高炉炼铁过程中涉及到赤铁矿石(主要成分:Fe2O3)、焦炭(主要成分:C)、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和生铁(主要成分:Fe),上述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A.赤铁矿石 B.焦炭 C.石灰石 D.生铁
A
物质组成的表示
03
汇·考点梳理
物质组成的表示
考点1 化学式
定义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意义
宏观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
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物质一个分子的构成
化学式
1. 化学式的定义和意义
汇·考点梳理
物质组成的表示
考点1 化学式
2. 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
写 法 读 法 举 例
稀有气体 氦气 He、氖气 Ne
金属、 固态非金属 铁 Fe;碳 C
气态非金属 氧气 O2、臭氧 O3
用元素符号表示
“某气”
用元素符号表示
“元素符号名称”
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
“某气”
写 法 读 法 举 例
氧化物 氧化镁 MgO
二氧化碳 H2O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氯化钠 NaCl
硫化锌 ZnS
含原子团的化合物 碳酸钠 Na2CO3
氢氧化钙 Ca(OH)2
汇·考点梳理
物质组成的表示
考点1 化学式
3.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
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
“某化某”
“几氧化几某”
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左边
根据原子团化合价书写,正价写在左边
“某化某”
“某酸某”
“氢氧化某”
汇·考点梳理
物质组成的表示
考点2 化合价
1. 化合价的标法和离子符号的书写的异同
离子符号 Na+ Mg2+ Al3+ O2-
化合价 Na Mg Al
O
离 子: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标在右上角。数值为1,省略不写。
化合价:数字在后,正、负号在前,标在正上方。数值为1,不能省略。
三
异
书写顺序、位置、数字为1时是否省略
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电荷的联系:数字相同,正负号相同。
两同
+1
+2
+3
-2
汇·考点梳理
物质组成的表示
考点2 化合价
2. 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1)氢元素的化合价一般是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一般是 价。
(2)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 价,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 价。
(3)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 化合价。
(4)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 。
(5)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
+1
-2
正
负
0
0
不同
汇·考点梳理
物质组成的表示
考点3 物质组成的定量认识
1. 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符号是Mr
(1)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 = 。
(2)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 = 。
36
40+(16+1)×2
74
2 × (1×2+16)
汇·考点梳理
物质组成的表示
考点3 物质组成的定量认识
2. 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物质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 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1)NH4NO3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 = 。
(14×2) : (1×4) : (16×3)
7 : 1: 12
汇·考点梳理
物质组成的表示
考点3 物质组成的定量认识
3.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 = 。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100%
40
40+12+16×3
×100%
40%
析·典型范例
【典例01】【化学式的意义】下列关于化学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
B.化学式不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元素
C.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D.化学式只能表示物质的物理性质
C
析·典型范例
【典例02】【化合价】有关元素化合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单质铁中,铁元素可能显+2或+3价
B.在化合物中,同一种元素只能表现出一种化合价
C.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总是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总是显负价
D.在任何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
D
析·典型范例
【典例03】【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金银花作为一种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C16H18O9),下列关于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相对分子质量为354
C.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
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6∶18∶9
B
练·技能实战
【演练01】【化学用语】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3个氧原子:O3 B.氟元素:Al
C.2个钠离子:2Na+ D.二氧化硫:SO3
C
练·技能实战
【演练02】【化合价】下列化合物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A.HClO4 B.Cl2 C.HCl D.NaClO
A
练·技能实战
【演练03】【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桂花中含有多种易挥发物质,下列关于橙花醇(化学式为 C10H18O)说法正确的是
A.橙花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橙花醇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C.橙花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碳、氢原子的质量比为10∶18
A
THANKS!
九年级化学 上册·人教版2024
感谢
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