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1 白 鹭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白 鹭
知识锦囊
白鹭,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也叫鹭鸶。
学习目标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配合、适宜、恩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3.鼓励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丰富人生内涵。
走近作者
郭沫若 (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省乐山客家人,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是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同时,还是历史学家、古文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郭沫若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宜yí(相宜、适宜、事不宜迟)
鹤hè(白鹤、丹顶鹤、鹤发童颜)
嫌xián(嫌恶、嫌弃、讨人嫌)
朱zhū(朱红、朱鹭、朱砂)
嵌qiàn(镶嵌、嵌在、嵌入)
框kuàng(镜框、木框、条条框框)
匣xiá(匣子、镜匣、木匣)
哨shào(放哨、哨兵、花花哨哨)
恩ēn(恩情、恩惠、恩爱)
韵yùn(韵母、风韵、琴韵悠扬)
理解词语
精巧:(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
适宜:合适;相宜。
生硬:勉强做的;不自然;不熟练。
嗜好:特殊的爱好。
流线型: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
孤独:独自一个;孤单。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精巧的诗”
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
(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部分
(6~8)白鹭在觅食、栖息、低飞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部分
(9~11)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白鹭精巧如诗
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
颜色配合,身段适宜
对比
概括
色彩搭配和谐
身段大小适宜
具体
形
态
美
色彩美
白鹭钓鱼图
白鹭瞭望图
白鹭飞行图
写作特点
(1)对白鹭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抓得准,摹形、
绘色准确、生动又饱含深情。
(2)把白鹭放在三幅不同背景的画面中描绘其神
韵,使其充满诗情画意。
(3)首尾照应,结构严谨;语言凝练、优美,感
情充沛。
(4)修辞方法运用灵活、恰当,增强了文章的感
染力。
白鹭
颜色的配合
身段的大小
觅食 白鹭钓鱼图
栖息 白鹭瞭望图
飞行 白鹭低飞图
首 → 呼 应 ← 尾
结构梳理
精巧的诗
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小练笔
选择自己熟悉并喜欢的一种动物,对比手法描写其外形特点,表现其外在美。
选择自己熟悉并喜欢的一种动物,对比手法描写其外形特点,表现其外在美。
例1:描写燕子,表达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仿写的思路:
1.时间的变换:选择三个不同的时间段(清晨、正午、黄昏),每个时间段燕子的行为和环境氛围都有所不同,这样可以展现燕子在不同时间的动态美。
仿写的思路:
2.场景的变换:为每个时间段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背景,如清晨的电线、正午的水面、黄昏的天空,这些场景不仅为燕子的行为提供了舞台,也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3.动作的描绘:在每个场景中,详细描写燕子的动作,如清晨的跳跃、正午的掠过水面、黄昏的高飞,通过这些动作展现燕子的活力和自由
仿写思路:
(1)运用比喻:将燕子比作一首轻快的歌,突出其灵动和活泼的特性。
(2)运用对比:与其它鸟类(如麻雀、鹰、孔雀)进行对比,强调燕子的小巧和敏捷。
(3)细节描写:描述燕子的羽毛、尾巴和飞行的姿态,用“增之一分则嫌多,减之一分则嫌少”来表达燕子形态的和谐。
春日的田野里,时有一群燕子轻盈地掠过水面,整个田野便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田野的广阔好像是为燕子精心布置的舞台。
清晨的阳光下,常看见它们在电线上欢快地跳跃,看起来像是在进行一场即兴的舞蹈,这是其它鸟类难以展现的活力。人们说它们是在嬉戏,可它们真是在嬉戏吗?
正午时分,燕子们在蓝天的映衬下,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它们的身影如同优雅的舞者,在水面上留下一道道涟漪,这是它们与自然和谐共舞的证明。
黄昏的天空中偶尔见到燕子的高飞,更是生活中的一种慰藉。那是自由的象征,而且充满了生机。或许有人会觉得美中不足,燕子不会言语。但是燕子本身不就是一首充满生机的歌吗?
——不,言语未免太过沉重了。
燕子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律在翅膀上的自由诗。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