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

文档属性

名称 隆中对(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12-21 10:1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隆中对曹操孙权刘表刘璋马腾张鲁曹操:汉室丞相,挟天子而令诸侯 (200年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基本统一黄河流域;207年北征乌桓,取得胜利,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牢固地占有长江下游南部地区。)
刘备:出身于贩屦织席之辈 (相继投靠孙瓒、陶谦、曹操,一度任豫州刺史;199年起兵攻打曹操失败,依附袁绍;次年因袁绍全军覆没,逃往荆州依附刘表,受排挤被送到新野小县屯兵——虽号称“帝室之胄”而二十余年流亡各地。)课文理解 诸葛亮的形势分析
——未出茅庐而知天下 知己知彼,则百战不殆曹操:占有“天时”: 政治优势——抑亦人谋也;挟天子而令诸侯;
军事优势——已克绍(统一了黄河流域);拥百万之众。
己方战略——不可与争锋知己知彼,则百战不殆孙权:占有“地利”: 对方优势: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为之用。
己方战略——可以为援,不可图。知己知彼,则百战不殆可图:荆州: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交通方便;其主不能守。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条件优越;其主昏庸。
知己知彼,则百战不殆 优势:帝室之胄,信义之士。 战略:占据荆益,易守难攻;取得外援,抚民养兵;偏安一隅,以待时机。 目标:成霸业,兴汉室 刘 备靠镇压黄巾起义起家的,但是他的兵少,而且又没有地盘,在当时算不上割据势力。他虽有才略,然而志不得伸,曹操说刘备是“人中之龙”,而生平“未尝得水”
投靠中郎将公孙瓒(zàn)
相继投靠陶谦和曹操,任豫州刺史
起兵攻打曹操,失败后又去依附袁绍。
第二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击败,他又逃到荆州去依附刘表,
当时刘表集团内部为继承人问题展开激烈斗争,刘备受该集团中外戚势力排挤,被送到新野这个偏僻小县去屯兵。 二十余年间他一直过着流亡的生活。 字 词①颍(yǐng)---颖
②诣 (yì):拜访。——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造诣:学术技艺等达到的水平。
③猖蹶:失败——一蹶不振 蹶:跌倒
猖獗:凶猛而放肆。
④沔(miǎn):沔水。
⑤胄(zhòu): 后代。注 意前三节:
①父:(fǔ)古代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甫: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
②度: (duó)估计。
——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③信: (shēn)通“伸”,伸张。
后三节:
①已:通“以”。
②吴会:(kuài)
③戎:(róng)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
——万里赴戎机。(战争)《木兰诗》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
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
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
善,谓为信然。 亲自 田地 喜欢唱常常 当时的人 同意只有 关系友善说是确实这样第一段倒装句第一段:简介诸葛亮的身份以及他远大的抱负。为什么交待这个?——与《陈涉世家》联系:①写人物传记首先要交待身份,符合传记的写法。②为下文作铺垫。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谓为信然”?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才知道他确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
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
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
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
驾顾之。”当时 驻扎 器重判断句是否 省略句接近 委屈招来 应该委屈拜访第二段第二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不可屈致”?
——⑴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自傲,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⑵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 (通过徐庶的话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 由是先主遂诣yì亮,凡三往,乃见。因屏
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duó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
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
谓计将安出?”拜见 总共 才 于是 屏退崩溃 盗用皇帝的政令 蒙受风尘估计 通“伸”,伸张 表转折因此 失败 然而 停止认为 怎么第三段第三段:写刘备三顾茅庐问策。
(“三顾茅庐”为什么不详细介绍?
——隆中的对策才是要点,这样安排详略得当。)第四段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
郡者不可胜数sh?。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
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
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xié天子而
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一起表并列终于 成为而且 谋划 挟持的确、确实 争胜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
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
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kuài,西通巴、蜀,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dài天所以资
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表并列被 作为 表转折 谋取连接 到达 地方 表转折 大概 用来 资助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 益州险塞sè,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
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
国富而不知存恤xù,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凭借来 昏庸懦弱 兴旺富裕表转折 爱惜将军既帝室之胄zhòu,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
思贤若渴,若跨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
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
有变,则命一上将将jiàng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
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dān食壶
浆以迎将军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
兴矣。”后代 广泛地罗致 险要的地方 和好安抚 修理政治带领亲自 (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 如果真的这样基础知识:
①豪杰并起:一起,同时,纷纷
(并杀两尉《陈涉世家》/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②已,通“以”。
③遂:终于。
(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④诚:加强肯定语气,的确、实在。
⑤为之用:被
(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⑥此用武之国:判断句,这是个战略要地。
⑦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大概。
⑧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凭借。①信义著于四海:诚信义气。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
②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向西、向南。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③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动词,率领。(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亲自。
(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
⑤孰:哪个。
⑥箪食壶浆:用箪盛,用壶盛。
⑦诚如是:如果。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曹操孙权刘表刘璋马腾张鲁第四段:写隆中对策。
拥百万之众——军事优势
挟天子而令诸侯——政治优势
已历三世——地位巩固
国险——地理险要
民附,贤能为之用——政治优势
用武之国——地理:交通便利(易攻难守)
其主不能守——政治形势
(既不会用兵,又不会用人)
天府之土——地势险要
政治形势: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此诚不可与争锋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可争,但作为根据地
不保险。可图,作为根据地曹操孙权荆州
刘表益州
刘璋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
复言。”羽飞乃止。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解释如同小 结:
这篇文章以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咨询为主要内容。诸葛亮在对策中分析了敌我友多方的形势,确定了“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然后北定中原的战略方针。充分展示诸葛亮卓越的远见,天才的预见能力,远见卓识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高瞻远瞩和审时度势能力。字词总结 1、通假字:
①欲伸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②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2、词类活用:
①名作动:
箪食壶浆:箪,用箪盛,名词作动词。 壶,用水盛。
②名作状。: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一天天。
西和诸戎:西,向西。3、一词多义:
①信:谓为信然——确实
信义著于四海——诚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
②因:因屏人曰——于是
(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凭借
余因得遍观群书——因此《送东阳马生序》
罔不因势象形——就着,根据
③遂:由是先主遂诣亮——于是,就。
然操遂能克绍——终于。
(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④诚: 此诚不可与争锋。——加强肯定语气,的确、实在。
诚如是——如果。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⑤已:然志犹未已——停止。
自董卓已来——通“以”
已历三世——已经。
⑥谓:谓为信然——认为。
谓先主曰——对……说。
⑦然: 谓为信然——这样
然志犹未已——然而,但是
之,而,身4、句 式:
⑴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此用武之国。
⑵省略句:君与俱来。
⑶倒装句: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时人莫之许也。
⑷递进复句: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⑸被动句:贤能为之用。5、出自本文的成语:
度德量力、箪食壶浆、挟天子而令诸侯
6、组成语:
①躬:亲自。(事必躬亲:不管什么事情都一定要亲自去做。)
②身:身临其境、身体力行、身先士卒、身经百战
③度:审时度势、以己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