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落花生
一、学习目标
1.能借助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借助落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
3.能仿照课文中借物喻人的写作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二、拓展资源
丛书:《白杨》《塞上看柳》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出示单元导读、单元任务展示页)同学们,学校将要举办的“心爱之物”展览会,正在面向所有学生征集展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许地山的《落花生》,了解他的心爱之物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本课我们将围绕以下几个活动展开学习。
任务二:于独特处明理
回顾旧知:初识展品“落花生”——回顾预学,温故知新
回顾课文: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
2.思考:为什么着重写“议花生”的部分?
作者要借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叙述上有详略之分,目的是突出主旨,而“议花生”部分正好可以突出文章主旨。
活动一:品悟家人对话, 梳理花生好处
1.朗读课文6-10自然段,小组分角色,读好对话。
2.借助思维导图,思考花生有哪些好处?
活动二:观察事物特点,探寻花生品质
1.朗读课文10-15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填写天平内容。
2.借助天平内容,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好处: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花生因为默默无闻而不容易被发现。
活动三:品析关键语句,探究写作手法
读10-15自然段思考: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道理:
好处:
活动四:拓展作家资料,体会笔名含义
许地山为什么以“落华生”为笔名?结合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
指导学生结合本课自主评价小助手进行评价。
分层作业:
1.积累表达任务
积累课文中表达作者情感或讲述道理的语句。
2.拓展阅读任务
用这节课学到的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拓展阅读丛书文章《白杨》《塞上看柳》。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许地山的《落花生》,了解他的心爱之物以及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本节课,我们将运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继续选择更多的展品。
回顾旧知:重温展品“落花生”——回顾写作方法,感悟人生哲理
回顾课文:作者是如何借助落花生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的?
活动五:拓展类比阅读,体会情感表达
阅读《白杨》,思考:
白杨有什么特点?
2.仔细读读文中爸爸的话,结合补充资料,体会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
活动六:制作对比天平,感悟蕴含道理
阅读《塞上看柳》:
关注关键语句,为塞上柳制作“心爱之物”手卡。
2.思考事物与人的关系,体会道理,制作柳树的对比天平。
活动七:学以致用,尝试练笔
学习提示:看到下面的事物,思考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按照事物—特点—人物—品质的写作思路写一段话,并借助评价量表进行自评。
课堂小结:
平凡中蕴含伟大,静默中透露力量。平凡之物往往是有故事、包含情感的,因此而具有强大的力量。让我们继续发现,搜集更多的心爱之物,在展览会中把自己的心爱之物介绍给大家,表达自己的真挚情感。
分层作业:
1.积累表达任务
积累课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
2.拓展阅读任务
用这节课学到的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拓展阅读主题丛书《书海冲浪》其他文章。
板书设计:
对比阅读
《白杨》
《塞上看柳》(共33张PPT)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一花一鸟总关情
举办“心爱之物”展览会,
晒晒我的“心爱之物”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拥有自己的心爱之物,这些心爱之物往往是有故事、包含情感的。学校正在举办“心爱之物”展览会,让我们一起去品一品那些令人心动、饱含深情的“心爱之物”,并在展览会中把自己的心爱之物介绍给大家,表达自己的真挚情感。
第一单元 一花一鸟总关情
任务一
于描摹中知趣
01
04
05
大任务
举办“心爱之物” 展览会
02
06
03
任务二
于独特处明理
任务三
于回忆中闻香
任务四
于叙事中寄情
任务五
于观察中寻真
任务六
于字句中叙爱
《白鹭》
《落花生》
《桂花雨》
《珍珠鸟》
《牛蒡花》《彩蝶树》《窗前的树》
习作:
我的心爱之物
初识展品“落花生”
——回顾预学,温故知新
活动一 品悟家人对话, 梳理花生好处
活动二 观察事物特点,探寻花生品质
活动三 品析关键语句,探究写作手法
活动四 拓展作家资料,体会笔名含义
重温展品“落花生”
——回顾写作方法,感悟人生哲理
活动五 拓展类比阅读,体会情感表达
活动六 制作对比天平,感悟蕴含道理
活动七 学以致用,尝试练笔
任务二 于独特处明理
1.落花生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精读引领课
第一课时
回顾课文: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
落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文章中富有哲理的话: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初识展品“落花生”——回顾预学,温故知新
思考:为什么着重写“议花生”的部分?
落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作者要借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叙述上有详略之分,目的是突出主旨,而“议花生”部分正好可以突出文章主旨。
详略得当
初识展品“落花生”——回顾预学,温故知新
朗读课文6-10自然段,小组分角色,读好对话。
借助思维导图,思考花生有哪些好处?
可以榨油
活动一 品悟家人对话, 梳理花生好处
活动一 品悟家人对话, 梳理花生好处
梳理花生好处
可以榨油
很有用
价钱便宜
味道很美
活动一 品悟家人对话, 梳理花生好处
活动二 观察事物特点,探寻花生品质
朗读课文10-15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填写天平内容。
生长位置:
特点:
印象:
生长位置:
特点:
印象:
对比天平
活动二 观察事物特点,探寻花生品质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父亲接着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生长位置:埋在地里
特点:矮矮地长在地上,果实需要挖起来才知道。
印象: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生长位置:挂在枝上
特点:鲜红嫩绿
印象:美丽的外在,体面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花生因为默默无闻而不容易被发现。
对比天平
借助天平内容,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活动二 观察事物特点,探寻花生品质
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的人也值得钦佩。父亲希望孩子们像花生一样,做一个有用的人。
读10-15自然段思考: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这样的写法有
什么好处?
借助具体事物来说明道理,不空洞说教,可以使说明的道理生动形象,容易引发共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借物喻人
活动三 品析关键语句,探究写作手法
活动四 拓展作家资料,体会笔名含义
许地山(1893—1941),笔名落华生。许地山留学美国多年却从不穿西服、不抽烟、不喝酒,他的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买书;在香港大学任教时,他对香港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抗日战争期间,许地山为抗战事业奔走呼号,以笔当枪,写抗日小说,表达了坚持抗战的意志和坚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文艺界的好评。1941年,许地山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他曾经说:“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奉献。”
活动四 拓展作家资料,体会笔名含义
许地山的一生践行了花生的品格,他就是一个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人。这篇文章看似在写花生,实际上是在说做人的道理,花生的品格就是许地山的品格啊!
许地山为什么以“落华生”为笔名?结合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
借物喻人
自主评价小助手 评价标准 评价星级
能借助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能借助关键词、对比天平等,梳理花生特点,理解花生品质及做人的道理。
能借助关键语句、对比天平等,探究写作方法,并理解其好处。
比一比,评一评
第二课时
重温展品“落花生”——回顾写作方法,感悟人生哲理
落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详略得当、对比)
借物喻人
做有用的人
回顾课文:作者是如何借助落花生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的?
活动五 拓展类比阅读,体会情感表达
阅读《白杨》,思考:
白杨有什么特点?
仔细读读文中爸爸的话,体会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
活动五 拓展类比阅读,体会情感表达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高大挺秀、生命力强、坚贞不屈
白杨有什么特点?
活动五 拓展类比阅读,体会情感表达
作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补充资料:《白杨》是我国现代作家袁鹰上世纪60年代初的作品。当年大批内地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奔赴新疆,开发大西北,艰苦创业。
活动五 拓展类比阅读,体会情感表达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表达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以及希望孩子们也能成为边疆建设者的愿望。
作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活动六 制作对比天平,感悟蕴含道理
阅读《塞上看柳》:
关注关键语句,为塞上柳制作“心爱之物”手卡。
思考事物与人的关系,体会道理,制作柳树的对比天平。
活动六 制作对比天平,感悟蕴含道理
不过,你不会一错再错,因为大地一片焦黄,那些曾被旱象肆虐过的瘦弱的茅草,现在如同过火一般,泛着灰白,兼有焦黑。只有天空湛蓝湛蓝,这高原上的天,真是让人爱慕……
一尊尊黑色的树桩,如同一盏盏黑陶烧制的油灯盏,摆在那里。
我看到一些环抱粗的柳树,树身低矮、树顶粗大,树冠似被屡屡砍掉,像一些丑陋的粗骨节病患者,叫人产生怜悯。
生长环境
特 点
活动六 制作对比天平,感悟蕴含道理
我望着远处,长长的土圪(gē)梁上疏疏落落的,顶着去年新抽枝条的柳树,像一把把团扇,道具一般贴在洁净的天幕上。而近处,砍去树冠的柳树,像从地层深处突兀伸出的手臂,拳头里紧紧攥着一种誓言;留着树冠的,是张开的巴掌,挥动着一丝眷恋。如此张张合合,要我如何猜那神奇的秘密!
塞上柳,成了一株株母亲的树。……
男性的威武,女性的柔肠。塞上柳,使我想起那些兼有男性与女性优点的偶像,油然生出敬意。
象征人物
柳树的具体描写
活动六 制作对比天平,感悟蕴含道理
制作塞上柳手卡
心爱之物:塞上柳
生长环境:黄土高坡,焦黄的土地,湛蓝的天空
特点:黑色的树桩,树身低矮,树顶粗大,树冠似被屡屡砍掉,砍去的树冠来年可以再发。
象征人物:母亲(男性的威武,女性的柔肠)
道理:即使生长环境恶劣,
历经困苦磨难,也依然可以顽强
生长,做一个有奉献精神的人。
根据文章内容总结柳树特点。
活动六 制作对比天平,感悟蕴含道理
制作对比天平
我的对比天平
塞上柳
江南柳
生长环境:黄土高坡
特点:黑色的树桩,树身低矮,树顶粗大,树冠似被屡屡砍掉。
象征:母亲(兼有男性与女性优点)
生长环境:江南水乡
特点:像柔长的睫毛,曲弓的树身,抽出长长的枝条。
象征:多姿多情的女子
活动七 学以致用,尝试练笔
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写一段话。
事物
特点
人物
品质
借物喻人
活动七 学以致用,尝试练笔
事物 事物特征 想到哪些人 相似品质
落花生
路 灯
竹 子
梅 花
蜜 蜂
矮矮地长在地上,果实埋在地里,对别人很有用。
坚守岗位,奉献自己,服务他人。
孤独地矗立在路边,照亮漫长的黑夜。
工人、农民、清洁工等。
教师、边防军人、环卫工人等。
不注重外表,默默无闻,对别人有用。
活动七 学以致用,尝试练笔
评价内容 特别棒 还不错 需努力
能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描写。
能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表现人的精神品质。
能养成自主修改的好习惯,并主动与伙伴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根据下面的评价单,对自己的小练笔进行评价。
自主评价小助手 评价标准 评价星级
能自主类比阅读,边读边体会作者情感。
能运用所学方法,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能运用所学方法,联想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练笔,表达情感,说明蕴含的道理。
比一比,评一评
平凡中蕴含伟大
静默中透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