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七律 长征 分层练习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面字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逶(wěi)迤 腾飞 青藤
B.磅(páng)礴 天涯 悬崖
C.岷(mín)山 温渡 度河
D.七律(lù) 铁索 等闲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 逶迤:蜿蜒曲折
B.乌蒙磅礴走泥丸。 磅礴:气势雄伟,山很险峻
C.万水千山只等闲。 等闲:寻常,平常
D.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军:海,陆,空三军
3.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今日长缨在手
D.一唱雄鸡天下白。
4.仿照例句的标示,选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五岭/逶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5.关于《七律·长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分为首联、额联、颈联、尾联四个部分。
B.长征的行程约为二万五千里。
C.这首诗的作者是毛泽东。
D.这首诗赞扬了红军战士乐观向上、舍己为人的精神。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
二、填空题
6.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这支科考队伍jì lǜ( )严明。他们一路攀着shénɡ suǒ( )爬上陡峭的shān yá( ),划着小船dù ɡuò( )湍急的河流,终于胜利完成了科考任务。
7.课文《七律·长征》精彩回顾。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开始于 年 月,结束于 年 月“三军”会师,历时两年,行程约 里。《七律.长征》是 在红军长征即将胜利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概括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 )气概和( )精神。
( A.英雄主义B.乐观主义)
8.品析诗句,回答问题。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这两句诗列举了长征途中的 和 两次战斗。
(2)诗句中一“暖”一“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写出了客观现实,又写出了 。
(3)“暖”字表达了红军战士 ,“寒”字使我们体会到 。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
三、语言表达
9.品读诗句,深入感悟。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从诗句中的“逶迤”“磅礴”等词语,我感受到山的 。作者把五岭山脉、乌蒙山分别比作 和 ,写出了山的 。这样写的好处是 ,诗句的意思是 。
从诗句中我感受到红军战士 精神。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句是围绕一个“ ”字来展开的,从中我体会到了红军战士翻过岷山时的喜悦心情,耳边仿佛听到了红军战士在欢呼:“ 。”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四、课内阅读
10. 诗词鉴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七言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
(2).总括全诗的诗句是 。
(3).第三、四句中的“逶迤”“磅礴”形容山的 ,这是写现实中的山;而“细浪”“泥丸”是形容山的 ,这是红军眼里的山。这两句诗表现了 。
(4).第五、六句中的“暖”表达了 。
五、课外阅读
11课外拓展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铁链做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震耳欲聋。桥的对岸就是泸定城。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堵住桥头。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起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 )着短枪,( )着马刀,( )着手榴弹,( )着敌人①密集的枪弹,( )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面,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②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③奋勇向前,不考虑自身的安危,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火,冲进城里,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④狼狈地逃跑了。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1).给短文加一个小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这篇短文的第二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3).将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换成相应的成语。
① ② ③ ④
(4).为第一、二自然段选合适的段意,把序号写在括号内。
(a)第一自然段( )
A.两个团的敌人守住天险泸定桥 B.夺取泸定桥的准备
(b)第二自然段( )
A.二连突击,三连铺桥 B.我军发起总攻,冲向对面
(5).文中“党的号召”具体指下面哪句话?(在括号内打“√”)
(a)“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 )
(b)“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 ( )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B
2.D
3.C
4.C
5.A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
二、填空题
6. (1).纪律(2).绳索(3).山崖(4).渡过
7. (1).1934(2).10(3).1936(4).10(5)二万五千里(6).毛泽东(7).B(8).A
8. (1).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2).主观感受(3).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惊险和悲壮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
三、语言表达
9. (1).雄险;细浪;泥丸;渺小;更显出红军的伟大;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一样;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一样;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2).喜;岷山,我们终于把你征服了,我们即将迎来长征的胜利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四、课内阅读
10. (1).七律 长征;毛泽东(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 高大险峻;渺小;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4).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喜悦之情
五、课外阅读
11. (1).攻天险(2).拿 背 带 冒 攀(3).枪林弹雨;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抱头鼠窜(4).A ;B(5)(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