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情 境 导 入
智取生辰纲
“智取生辰纲”中的一个“智”字,将小说中情节的矛盾冲突与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概括得非常到位。
本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个“智”字,简要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的特征。
学 习 目 标
智取生辰纲
第 2 课 时
1.了解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新 课 探 究
智取生辰纲
1.吴用一行人“智”在何处?
点拨
浏览课文相关内容,找出吴用一行人这次行动的巧妙之处。
提示:可以从“天时”“地利”“人和”等角度来思考。
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形成小组成果。(注意找到相关原文作为佐证,或根据原文概括理由。)
小组指派一名同学进行记录,一名同学作为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智用天时
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待劳。
智用地利
可以作为掩护。
黄泥冈
松 林
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可模糊对手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
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智用矛盾
众军汉怒忿在胸,虞候、老都管也对杨志强烈不满。
在松林中休息杨志又来打,但无人再去理会,老都管也来干涉,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
七人买酒引诱杨志一行人。
半瓢酒
一兜一瓢
天衣无缝
“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打消杨志的疑虑。
“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赶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
智用计谋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辩论赛:杨志“有智”还是“无智”?
点拨
全班分为2组,正方的观点是“杨志有智”,反方的观点是“杨志无智”,正反方由各小组代表抽签决定。
根据本小组抽取的观点在课文中寻找相关内容,作为辩论材料。
小组合作,对材料进行提取概括。
双方各选出四名辩手,进行辩论。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正方:杨志有智
智藏行踪
不多带兵,伪装成客商。
智调时间
五更→日中,辰牌→申时
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
白天歹人相对不敢大张旗鼓,且正午天气炎热,恐怕歹人也不愿出来活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智选道路
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而净找偏僻崎岖的小径。
防止早有劫匪听到押送的消息,进行埋伏。
高度警惕
在黄泥冈提醒众军汉此地险要
发现刘唐顿生疑心
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反方:杨志无智
待人态度
对军汉非打即骂,引起众军汉的怨怅,虞候也怨怅,老都管亦恼他。
蛮横粗暴
与身边人缺少沟通交流,没有以同理心尊重、理解对方,没有相互体谅。
不顾天气酷热、山路难行和担子沉重,强迫厢禁军赶路,不许歇息,不许喝酒,一意孤行。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梁中书派老都管、虞侯跟随,一路老都管掣肘为难,杨志与他们也不能很好沟通,不仅没有借力,反而成为对立面。
不善团结
盲目从众
最终不得不妥协,同意买酒,导致上当受骗。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小说中是如何塑造杨志这一人物形象的?
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
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鞭打,逼赶要行。
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语言描写:心思缜密,经验丰富,但粗暴蛮横。
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目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
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
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
杨志道:“你这村人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
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动作描写:“跳”“喝”“骂”“打”中可见其暴躁。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侧面描写: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4.通过人物分析,思考:杨志为什么失败?
主观原因:杨志精细却急功近利,警惕却粗暴蛮横,注定了他的失败。
(1)盲目自信。觉得自己武功高强,没有亲自挑选精兵强将。
(2)不善于沟通,不善于团结。当押送队内部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不去沟通,不听取意见,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同时,不善于借力于队伍中的关键人物老都管和虞候。
(3)他不坚持自己原有的行事原则,盲目从众。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客观原因:晁盖、吴用等人技高一筹,准备充分,团结协作,这是杨志失败的客观原因。
在权贵门下做奴才也并不容易。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同时也注定了黄泥冈上杨志一定要失败。
——茅盾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4.小说中是如何塑造晁盖、吴用等人的形象的?
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却怎地用药?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教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赶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一系列动词一气呵成,展现了晁盖、吴用等人的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应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杨志:精明、谨慎、蛮横
晁盖、吴用等人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应战
重故事叙述
轻人物描写
通过故事情节中的语言和行动展现
人物和故事并重
代表:《水浒传》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经典赏析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兵,尘头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俄而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都至,见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操闻知,急上马,从阵后来。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
见此,怎可说翼德无智?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后人有诗赞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侧面描写,展现张飞神勇之名远播。
章末以诗词小结评论,是章回体小说的特点之一。
课 堂 小 结
智取生辰纲
作 业 设 计
智取生辰纲
结合课文及《水浒传》中有关杨志的其他回目,以杨志为第一人称写一篇《我的自传》,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500 字左右,完成班级公众号《水浒人物周刊》中“英雄本色”及“我对英雄说”的板块。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