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 理解 “生态系统是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整体”,形成 “物质循环、能量单向流动” 的生态观。 科学思维: 能规范构建食物链,逻辑推理食物网生物数量变化,归纳物质和能量流动的规律。 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讨论→建模”,提升提取信息、协作分析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探究能力。 社会责任: 基于“消灭蝇蚊”的思辨,认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的意义,树立保护生态、尊重自然的意识。
学习重点 1.食物链的概念、书写规则及食物网的形成; 2.物质循环的循环性和能量流动的单向性、逐级递减性。
学习难点 1.物质与能量流动的本质差异; 2.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的连锁效应分析。
【课前预习】
1. 食物链的构成:起点是_______,箭头由_______指向_______,食物链中不包含_______和_______。
2.食物网:众多食物链彼此_______连接,形成食物网,它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结构。
3.物质循环:碳、水等物质在_______和_______之间循环。生产者通过_______固定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促进循环,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为_______。
4.能量流动:能量沿食物链_______流动,特点是_______、;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5.生物成分功能:生产者(如草)能_______;消费者(如兔、狐)促进_______;分解者(如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为_______,回归无机环境。
【课中研学】
1. 什么是食物链?如何书写?
2.观察·思考: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观察下图所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并将它们用箭头连接起来(箭头由被食者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以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讨论:
①你连接的食物链有多少条?它们是互不关联的吗?
②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3. 什么是食物网?
4. 观察·思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观察下图,结合前面所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
讨论
①二氧化碳和水是怎样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在这一循环过程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各起什么作用?
②进入生物体内的其他物质,能否再回到无机环境中?
③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能够被循环利用吗?为什么说太阳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
5.为什么说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 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 草→兔→分解者
B. 阳光→草→鼠→狐
C. 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D. 草←兔←狐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核心特点是( )
A. 循环往复,逐级递增
B.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C. 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D. 循环往复,逐级递减
3.分解者在物质循环中的关键作用是( )
A. 制造有机物
B. 储存能量
C.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D. 促进物质合成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 生产者;被食者;捕食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2.交错;营养
3.生物;无机环境;光合作用;无机物
4.单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太阳能
5.制造有机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能量);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无机物
【课堂练习】
1.B
2.C
3.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