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毛细现象
每课一练03
一、选择题
1.在图中,液体浸润固体的是(
)
2.关于浸润和不浸润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水银是浸润液体,水是不浸润液体
B.在内径小的容器里,如果液体能浸润器壁,液面成凸形
C.如果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引力较弱,就会形成浸润现象
D.鸭的羽毛上有一层很薄的脂肪,使羽毛不被水浸润
3.下列不是毛细现象的是(
)
A.水银温度计里液柱的升高
B.自来水笔从墨水瓶里把墨水吸进皮管中
C.自来水笔里墨水自动流到笔尖上
D.水从植物根部被输送到树叶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上升
B.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下降
C.在建筑房屋时,在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这是为了加强毛细现象使地下水容易上升
D.麦田里如果要减少地下的水分的蒸发,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这样可以减弱毛细现象
5.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因为水银滴在玻璃板上将成椭球状,所以说水银是一种不浸润液体
B.液体对固体是否发生浸润现象,是由液体和固体两者的性质共同决定的
C.在人造卫星中,由于一切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一个固定着的容器中装有浸润其器壁的液体时,必须用盖子盖紧,否则容器中的液体一定会沿器壁流散
D.当液体和固体接触时,发生浸润现象还是发生不浸润现象,关键取决于固体分子对附着层液体分子的吸引力比液体内的分子对附着层分子吸引力大些还是小些
6.玻璃烧杯中盛有少许水银,在太空轨道上运行的宇宙飞船内,水银在烧杯中呈的形状是图中
的(
)
7.液体和固体接触时,附着层具有缩小的趋势,这是因为(
)
A.附着层里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
B.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C.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的相互作用表现为斥力
D.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的引力比分子之间的引力强
8.用内径很细的玻璃管做成的水银气压计,其读数比实际气压(
)
A.偏高
B.偏低
C.相同
D.无法判断
9.毛笔插入水中,笔毛就散开,拿出来后笔毛就合拢在一起,试解释这一现象.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C
2.D
解析:浸润和不浸润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取决于液体与固体的性质,故A错.当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引力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引力时,附着层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使液体表面有扩张的趋势,表现为浸润现象,反之表现为不浸润现象,故B、C错,D正确.
3.ABC
解析:水银温度计液柱的升高是热胀冷缩的结果,不是毛细现象;自来水笔从墨水瓶中吸入墨水,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与毛细现象无关;自来水笔里的墨水自动流到笔尖上,是重力与笔尖振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毛细现象;水从根部被输送到树叶,是毛细现象.
4.ABD
解析:浸润液体附着层受到固体分子的引力大于液体对附着层分子的引力,使附着层分子距离小于平衡时距离,附着层分子间体现为斥力,有扩张趋势,在细管中上升;不浸润液体则相反,因此A、B正确;地基上铺油毡或沥青厚纸,切断了砖与地面间的毛细管,减少毛细现象,C错误;锄地时,切断了地层的毛细管,减少毛细现象的发生,从而减少地下水分的蒸发,D正确.
5.BCD
解析:水银不浸润玻璃,但可能浸润其他固体,所以A错,B正确.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人造卫星上,如果液体浸润其器壁,液体和器壁的附着层就会扩张,沿着器壁流散,故必须盖紧,C正确.D选项正确说明了发生浸润和不浸润现象的微观原理,故选B、C、D.
方法点拨:浸润与不浸润是由液体和固体共同决定的.液体浸润固体,附着层面积要扩张,不浸润固体附着层面积要收缩.产生的条件是固体分子和液体内部分子对附着层分子的吸引力关系,由此可加以分析判断.
6.D解析:因为水银不浸润玻璃,所以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水银的形状只由表面张力决定.因为表面张力作用下水银的表面要收缩至最小,所以最终水银成球形.
7.AB
解析:首先从题设中看出液体对固体来说是不浸润的,而后再对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的作用进行研究,在出现不浸润现象时,在附着层里出现了跟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即引力.
8.B
解析:水银对玻璃是不浸润的,由于内径很细,则可发生毛细现象,对液柱起压低作用,所以水银柱高度降低,示数偏低,则B正确.
9.见解析
解析:毛笔插入水中后,每根纤维都受各个方向相同的水的作用力,笔毛相当于只受自身弹力的作用,故呈散开状态;拿出水面后,外层的笔毛受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总要使其表面收缩至最小,因而会收拢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