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毛细现象
同步练习
1.关于液体表面的收缩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密,所以有收缩趋势
B.液体表面分子有向内运动的趋势,表现为收缩趋势
C.因为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所以有收缩趋势
D.因为液体表面分子所受引力与斥力恰好互相平衡,所以有收缩趋势
【解析】 表面层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
【答案】 C
2.有的液体和固体接触时,附着层具有缩小的趋势,这是因为( )
A.附着层里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
B.附着层里分子的相互作用表现为斥力
C.附着层里分子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D.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的引力比液体分子间的引力强
【解析】 附着层有缩小的趋势,说明不浸润,是因为附着层里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的引力比液体分子间的引力弱.故A、C正确,B、D错误.
【答案】 AC
3.(2013·海口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晶态的分子排列与固态相同
B.液晶态的分子排列与液态相同
C.液晶分子的排列不稳定,外界的微小扰动就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
D.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
【解析】 由于液晶态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中间态,其分子排列介于二者之间,并且排列是不稳定的.经研究发现,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显然A、B、D错误,C正确.
【答案】 C
4.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的原因是( )
A.附着层里液体分子间的斥力强
B.附着层里液体分子间的引力强
C.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对它的吸引弱
D.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对它的吸引强
【解析】 附着层里的分子既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又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如果受到的固体分子的吸引比较弱,附着层中的部分分子就进入液体内部,从而使附着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所以C对,A、D错;当附着层里分子稀疏时,分子间的吸引力强,这是附着层分子稀疏后的一个结果,却并不是引起附着层里分子稀疏的原因,故B错.
【答案】 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上升
B.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下降
C.建筑房屋时,在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这是为了增加毛细现象使地下水容易上升
D.农田里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可以减少毛细现象的发生
【解析】 毛细现象和液体的浸润、不浸润相联系,浸润液体在细管中能上升,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故A、B正确;建筑房屋的时候,在砌砖的地基上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防止地下的水分沿着夯实的地基以及砖墙的毛细管上升,以使房屋保持干燥,C错误;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地下的水分可以沿着它们上升到地面.如果要保持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破坏这些土壤里的毛细管,D正确.
【答案】 ABD
6.(2013·莆田高二检测)同一种液体,滴在固体A的表面时,出现如图3-2-5甲所示的情况;当把毛细管B插入这种液体时,液面又出现图3-2-5乙的情况.若A固体和B毛细管都很干净,则( )
图3-2-5
A.A固体和B管可能是同种材料
B.A固体和B管一定不是同种材料
C.固体A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比B管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小些
D.液体对B毛细管是浸润现象
【解析】 由所给现象可知该溶液对固体A不浸润,对固体B浸润;毛细现象是浸润和不浸润与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 BCD
7.下列有关浸润及不浸润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在夏季,人穿棉线衣服感觉舒适是因为汗水对棉线是浸润物体
B.单杠、双杠运动员上杠表演前,手及杆上涂镁粉,是因为水对镁粉是浸润物体
C.布制的雨伞伞面能明显看到线的缝隙,但雨伞不漏雨水是因为水对伞面不浸润
D.酒精灯的灯芯经常是用棉线做成,因为酒精对棉线是浸润物体
【解析】 雨伞不漏雨水是因为水浸润伞面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C错;酒精灯灯芯经常用棉线做成,酒精对棉线是浸润物体,D对,A、B对.
【答案】 C
8.关于液晶的分子排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晶分子的特定方向排列整齐
B.液晶分子的排列不稳定,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变化
C.液晶分子的排列整齐且很稳定
D.液晶的物理性质稳定
【解析】 液晶分子在某个方向排列有序但不稳定,在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化时就会变化.
【答案】 AB
9.用内径很细的玻璃管做成的水银气压计,其示数比实际气压( )
A.偏高
B.偏低
C.一样
D无法判断
【解析】 水银对玻璃是不浸润的,由于内径很细,则能发生毛细现象,把液柱压低,所以水银柱高度降低,示数偏低,故B正确.
【答案】 B
10.水对玻璃是浸润液体而水银对玻璃是不浸润液体,它们在毛细管中将产生上升或下降的现象,现把不同粗细的三根毛细管插入水和水银中,如图所示,正确的现象应是( )
【解析】 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或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为毛细现象,管子越细,现象越明显,A、D对,B、C错.
【答案】 AD
11.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农民用水浇地后,在地面将要晾干时,用锄锄地(就是把地面土弄松),这起什么作用?
(2)砖铺的地面为什么容易返潮?
【解析】 (1)土壤中有很多小缝隙如同毛细管,会把深层的水分输送到土壤表面,锄地可以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从而使土壤中的水分得到保持.
(2)因为土壤和砖块里都有许多细小孔道,这些细小孔道起着毛细管的作用,土壤中的水可以通过这些毛细管上升到地面上来,所以容易返潮.
【答案】 见解析
12.(2013·合肥二中)两个完全相同的空心玻璃球壳,其中一个盛有一半体积的水,另一个盛有一半体积的水银,将它们封闭起来用航天飞机送到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实验站中去,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图中箭头指向地球中心):
(1)水在玻璃球壳中分布的情况,可能是________图.
(2)水银在玻璃球壳中分布的情况,可能是______图.
【解析】 ①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实验站中,球壳和其中的水、水银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②水浸润玻璃,附着层有扩大的趋势;水银不浸润玻璃,附着层有收缩的趋势.③水和水银跟气体(空气或其他气体)接触的表面层都有收缩(使表面积最小)的趋势.
【答案】 (1)C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