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毛细现象
同步练习
【课堂训练】
1.对浸润液体来说,在液体与固体接触的附着层内(
)
A.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D.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2.下列不是毛细现象的是(
)
A.水银温度计里的液柱升高
B.卫生纸的吸水性比普通纸要好
C.植物从根部吸收养分,运输到叶子
D.墨水从粉笔的一端自动漫延到另一端
3.利用液晶来检查肿瘤,是利用了液晶的(
)
A.温度效应
B.压电效应
C.化学效应
D.电光效应
4.用内径很细的玻璃管做成的水银气压计,其读数比实际气压(
)
A.偏高
B.偏低
C.相同
D.无法判断
5.电子手表中常用的液晶显示元件是在两块透明的电极板上刻着组成数字的若干笔画,在两电极板间充有一层____,当在两电极板间加上适当_____时,透明的_____变得浑浊了,文字或数码就显示出来了.
【课后巩固】
6.下列有关浸润和不浸润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在夏季,人穿棉线衣服感觉舒适是因为汗水对棉线是浸润物体
B.单杠、双杠运动员上杠表演前,手及杆上涂镁粉,是因为水对镁粉是浸润物体
C.布制的雨伞伞面能明显看到线的缝隙,但雨伞不漏雨水是因为水对伞面不浸润
D.酒精灯的灯芯经常是用棉线做成,因为酒精对棉线是浸润物体
7.同一种液体,滴在固体A的表面时,表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当把毛细管B插入这种液体时,液面又出现图乙的情况.若A固体和B毛细管都很干净,则(
)
A.A固体和B管可能是同种材料
B.A固体和B管一定不是同种材料
C.固体A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比B管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小些
D.液体对毛细管B浸润
8.液晶既是液体又是晶体,但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晶体又有所区别.以下关于液晶和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液晶的物质微粒只能在其各自的平衡位置两侧做微小振动
B.物体处于固态时,分子排列整齐,而处于液晶态时,较松散
C.二者都具备各向异性
D.任何一种固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出现液晶态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晶的分子排列与固态相同
B.液晶的分子排列与液态相同
C.液晶的物理性质在外界的影响下很容易发生改变
D.晶体在溶解的过程中固液共存的状态为液晶态
10.关于浸润和不浸润及毛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银是浸润液体,水是不浸润液体
B.在内径小的容器里,如果液体能浸润容器壁,则液面成凹形,且液体在容器内上升
C.如果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引力较弱,就会形成浸润现象
D.两端开口,内径不同的几支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管内水柱高度相同
11.两个完全相同的空心玻璃球壳,其中一个盛有一半体积的水,另一个盛有一半体积的水银;将它们封闭起来,用航天飞机送到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实验站中去,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图中箭头指向地球中心,黑色部分代表所盛液体):
(1)水在玻璃球壳中分布的情况,可能是_____.
(2)水银在玻璃球壳中分布的情况,可能是______.
1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农民用水浇地后,在地面将要晾干时,用锄锄地(就是把地面土弄松),这起什么作用?
(2)砖铺的地面为什么容易返潮?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由于附着力大于内聚力,所以附着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附着层有扩展的趋势,选项B正确.
2.【解析】选A.水银温度计里的液柱升高靠的是水银的热胀冷缩原理;卫生纸及粉笔中有很多毛细管,吸水性很强,是毛细现象,普通纸的毛细管少,吸水性差;植物从根部吸收养分运输到叶子是利用毛细现象,故选A.
3.【解析】选A.由于肿瘤组织的温度与周围组织的温度不一样,因此将液晶涂在怀疑有肿瘤处的皮肤上,由于温度效应,液晶会显示不同的颜色.
4.【解析】选B.水银对玻璃是不浸润的,由于内径很细,则可发生毛细现象,对液柱起压低作用,所以水银柱高度降低,示数偏低,则B正确.
5.【解析】液晶具有光学各向异性,且受若干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大,其中电压的改变会明显改变其光学性质,没有电压,电场为0时,能使光线通过,有电场时不能通过.因此,两极间将液晶涂成文字或数码,加上适当电压,则透明的液晶变浑浊.
答案:液晶
电压
液晶
6.【解析】选C.雨伞不漏雨水是因为水浸润伞面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C错;酒精灯灯芯经常用棉线做成,酒精对棉线是浸润物体,A、B、D对.
7.【解析】选B、C、D.由所给现象可知该液体对固体A不浸润,对毛细管B浸润,固体A和B管不是同种材料,毛细现象是浸润和不浸润及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变式备选】若液体对某种固体是浸润的,当液体装在由这种固体物质做成的细管中时,则(
)
A.附着层分子密度大于液体内分子的密度
B.附着层分子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C.管中的液体一定是凹形弯月面的
D.液体跟固体接触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
【解析】选A、C、D.由于浸润现象,固体分子与液体分子间的引力强,造成附着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更密,这样就会使液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使液体跟固体接触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
8.【解析】选B、C.液体和固体一样,其分子间距离小,相互作用力大,因此只能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但是液体分子没有长期固定的平衡位置,在一个平衡位置振动一小段时间后,又会转移到另一个平衡位置去振动,即液体分子可以在液体中移动,这也是液体流动的原因.而液晶态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分子排列比较松散,因此分子在平衡位置做微小振动的同时,也会移动,但其排列保持一定的取向,故分子不能在液晶内部自由移动,因此具有各向异性,则选项A不正确.自然界中并不是所有物质都存在液晶态,因此选项D不正确,故选B、C.
9.【解析】选C.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中间态,其分子排列介于二者之间,并且排列是不稳定的,容易在外界影响下发生改变,晶体在溶解时的固液共存的状态并不是液晶态,故A、B、D错误,C正确.
【总结提升】液晶问题的解题策略
分析液晶问题时应当明确:
(1)液晶既有液体的特点,也有晶体的特点.
(2)液晶不是液体也不是晶体.
(3)液晶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
(4)液晶是既有流动性和连续性又具有各向异性,介于液体和晶体之间的特殊流体.
10.【解析】选B.液体对固体是否发生浸润现象,是由液体和固体的性质共同决定的,A错;如果液体浸润容器壁就会形成凹面,且在容器中上升,B对;如果固体分子对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引力大于液体内部分子的引力,附着层内的分子较密,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会看到液体的浸润现象,C错;内径不同的几支细玻璃管,管内水柱的高度不同,管越细,高度越高,毛细现象越明显,D错.
11.【解析】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实验站中,球壳和其中的水、水银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水浸润玻璃,附着层有扩大的趋势,最终水的表面积尽可能伸展到球壳上,故(1)选C;水银不浸润玻璃,附着层有收缩的趋势,只有当它成为一个球形时表面积最小,故(2)选B.
答案:(1)C
(2)B
12.【解题指南】土壤及砖中都有很多的毛细孔,所以应该从毛细现象的角度分析这两个问题.
【解析】(1)土壤中有很多小缝隙如同毛细管,会把深层的水分输送到土壤表面,锄地可以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从而使土壤中的水分得到保持.
(2)因为土壤和砖块里都有许多细小孔道,这些细小孔道起着毛细管的作用,土壤中的水可以通过这些毛细管上升到地面上来,所以容易返潮.
答案: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