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升培优)第4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 专项01 选择题-2025-2026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提升培优)第4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 专项01 选择题-2025-2026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5 20:5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
第4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 专项01 选择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小马虎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法时,把减数百分位上的“5”看成了“2”,得到的结果是12.73,正确的结果是( )。
A.12.76 B.12.43 C.15.73 D.12.7
2.小静在计算4.15-□时,当成了加法来计算,结果得数为5.85,那么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
A.0.75 B.2.45 C.2.55 D.1.7
3.小红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法时,把被减数十分位上的3看成了5,把减数百分位上8的看成了4,算出的错误答案与正确答案相差( )。
A.0.24 B.0.16 C.0.49 D.0.46
4.在下图的加法竖式中,“8”和“8”相加得( )。
A.16个一 B.6个十分之一
C.16个十分之一 D.16个百分之一
5.小明在计算2.35加一位小数时,错误地把末尾对齐,结果是2.74,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
A.41.35 B.6.25 C.4.66
6.有三个小数,最大的是7.28,最小的是5.2,这三个数的和可能是( )。
A.19.78 B.17.58 C.16.96 D.18.7
7.母亲节前夕,刘晓红送给妈妈一束康乃馨和一条裙子,一共花了89.5元。已知一束康乃馨的价格是24.75元,这条裙子比这束康乃馨贵( )元。
A.40 B.64.75 C.51 D.42.15
8.甲、乙两数的和比甲数多2.7,比乙数多3.5,甲数比乙数多( )。
A.5.2 B.0.8 C.1.8 D.6.2
9.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两个数的和是小数,这两个数也一定都是小数
B.6.4+3.6-6.4+3.6=0
C.用小数计算:1米20厘米-75厘米=1.02米-0.75米=0.27米
D.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2.5,差不变
10.下边的竖式中,百分位上的0减5不够减,需要向“4”借“1”,这个“1”表示( )。
A.10个1 B.10个0.1
C.1个0.01 D.10个0.01
11.下面的数中,最接近1的是( )。
A.1.01 B.﹣2 C.0.9 D.10
12.一根10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2.5米,第二次剪去3.6米,现在比原来短了( )。
A.1.1米 B.6.1米 C.7.5米 D.3.9米
13.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12,减数是4.8,差是( )。
A.7.2 B.1.2 C.16.8
14.小明和弟弟一起去买文具,两人带的总钱数比小明多2.7元,比弟弟带的多3.5元,小明比弟弟多带( )元。
A.5.2 B.0.8 C.1.8 D.1.2
15.下列各数中,最接近15.80的是( )。
A.15.806 B.15.84 C.15.75 D.15.796
16.一个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1.9分米和2.5分米,第三条边的长度不可能是( )。
A.0.7分米 B.3.8分米 C.4分米 D.4.5分米
17.一根电线15米,第一次用去4.28米,第二次用去6.38米。这根电线比原来短了( )米。
A.4.34 B.10.66 C.6.38
18.下面各数中与“3”最接近的数是( )。
A.3.02 B.2.99 C.3.002 D.3.001
19.在一道加法算式里面,一个加数增加7.2,要使和不变, 另一个加数应( )。
A.增加7.2 B.减少7.2 C.不变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0.一根绳子长10米,第一次用去2.35米,第二次用去3.2米,一共用去( )米。
A.5.55 B.6.8 C.4.45 D.7.65
21.小明买了3本不同价格的笔记本,最贵的11.5元,最便宜的7.8元,她可能一共花了( )元。
A.26.2 B.25.3 C.30.7 D.34
22.把1.1的小数点去掉,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多( )。
A.10 B.1.1 C.11 D.9.9
23.乐乐买了一支售价1.4元的自动笔,根据生活经验,下面付钱方式不合理的是( )。
A.付2元找回0.6元 B.付1.5元找回0.1元 C.付1.6元找回0.2元
24.下面算式( )中4和6不能直接相加。
A.0.34+1.06 B.154+96 C.400+1600 D.3.4+5.06
25.城市公园要挖一条水渠,第一天挖了45.6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少挖了6.58米,两天一共挖了( )米。
A.52.18米 B.38.02米 C.84.62米 D.130.2米
26.李老师平时从家去学校要走1.5千米,今天他走了0.4千米后又回家拿钱包,这样他比平时多走了( )千米。
A.1.9 B.2.3 C.0.8
27.校园里有两棵树,甲树高5.4米,比乙树高1.9米,乙树高( )米。
A.7.3 B.3.5 C.8.9
28.文文用计算器计算7.8-2.68,错误地输入了7.8-2.65,要修正这个结果,他还需要输入( )。
A.-0.03 B.+0.03 C.-0.3 D.+0.3
29.在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加上2.1,差( )。
A.不变 B.增加4.2 C.减少4.2
30.下面几个数中,与“5”最接近的数是( )。
A.4.9 B.5.001 C.5.01
31.将一根长4.6米长的竹竿插入池塘中,入泥部分0.4米,露出水面1.6米,水深多少米?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4.6-(0.4+1.6) B.4.6-0.4+1.6 C.4.6-1.6+0.4
32.小明买了3本课外书,最贵的是29.9元,最便宜的是9.9元,他花的钱可能是( )元。
A.49 B.65 C.70 D.82
33.两个数的差是24,如果被减数减少3.2,减数增加3.2,差是( )。
A.30.4 B.17.6 C.24 D.无法确定
34.东东带了30元,买了单价是12.5元的《小学生字典》和单价是16.8元的《成语词典》。下面的问题中,可以用估算解决的是( )。
A.老板确认应该收多少钱 B.东东计算要找回多少钱
C.东东思考30元到底够不够 D.计算《成语词典》比《小学生字典》贵多少
35.一根电线长20米,第一次剪去4.8米,第二次剪去3.15米,这根电线和原来相比,短了( )米。
A.3.8 B.7.95 C.12.05 D.1.65
36.小丽想用30元钱买其中的两本书,有几种买法,最多要花几元?正确的是( )。
《小王子》18.7元 《成语故事》8.9元 《童话故事》21.0元
A.3种,39.7元 B.2种,29.9元 C.1种,21元
37.林林用计算器计算13.88+2.34,他输成了13.38+2.34,下面方法( )可以帮助他修改错误。
A.加50 B.减0.5 C.加0.5 D.减50
38.甲仓库原有的货物比乙仓库多5吨,乙仓库进货3.5吨,甲仓库出货3.05吨,现在两仓库货物相差( )吨。
A.1.55 B.0.45 C.1.95 D.1.45
39.下面的四道算式中,“5”和“8”能够直接相加、减的是( )。
A. B. C. D.
40.一根10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3.5米,第二次剪去2.5米,现在比原来短了( )米。
A.3.5 B.2.5 C.4 D.6
41.小华在计算1.86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位对齐,结果得到2.28。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
A.6.06 B.4.2 C.6.48
4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①大于0.5而小于0.7的小数只有0.6。
②和是小数,两个加数也都是小数。
③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后是4.39,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4.39。
④面积是1公顷的果园,一定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
A.0 B.1 C.2 D.3
43.王明用计算器计算25.98-3.36时,错误地输成了25.98-3.66,要想得到正确答案,可以继续在计算器上输入( )。
A.+0.3 B.-0.3 C.+3.6 D.-3.6
44.竖式计算4.5+2.53,“5”加“5”得( )。
A.10个十 B.10个一
C.10个十分之一 D.10个百分之一
45.重阳节又称敬老节,小明准备两个礼物送给爷爷奶奶。他从30米的绸带上先截取1.8米包装第一个礼盒,又截取0.7米包装第二个礼盒,第一个礼盒比第二个礼盒多用( )米。
A.2.5米 B.1.1米 C.27.5米
46.明明用计算器计算10.5-2.53,他错误的输入了10.5-2.56,要修正这个错误,可以接着输入( )。
A.加0.3 B.减0.3 C.加0.03 D.减0.03
47.小马虎在计算1.39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1.8,正确的得数应是( )。
A.0.45 B.4.5 C.5.49
48.如图所示的方框中,百分位不够减,需要从十分位退“1”,这个“1”表示( )。
A.10个1 B.10个0.1 C.10个0.01
49.小明用计算器计算12.78-5.3,他输成了12.18-5.3,下面方法( )可以帮助他修正错误。
A.加6 B.减6 C.加0.6 D.减0.6
50.一个球从6米高处落下,每一次弹起的高度比前一次下落的高度少0.5米,它第( )次弹起的高度是3米。
A.2 B.4 C.6 D.8
51.某草编工艺品厂计划第四季度编织5.85万件工艺品。十月份编织了1.39万件,十一月份编织了2.56万件,十二月份要编织( )万件才能完成第四季度的计划。
A.1.9 B.2.1 C.3.95
52.小数点左边第一位和右边第一位上都是1,它们所表示的数值相差( )。
A.0 B.1 C.0.5 D.0.9
53.小兰有3.6元,给小英1.4元后,就和小英的钱数相等了,小兰原来比小英多( )元。
A.2.2 B.1.2 C.2.8
54.五年级同学开展节约用水活动,五(1)班一周节约用水2.7吨,比五(2)班同学少节约0.45吨。两个班一周一共节约用水( )吨。
A.2.25 B.3.15 C.5.85 D.4.95
55.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20,差是7.2,减数是( )。
A.2.8 B.10 C.12.8 D.13.6
56.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整数是1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数和最小数相差( )。
A.0.9 B.0.99 C.0.09 D.无法确定
57.一根绳子长2米,第一次用去0.45米,第二次用去0.9米,这根绳子短了( )米。
A.0.65 B.1.35 C.2.45 D.1.55
58.三个人进行60米赛跑,李强跑完全程用了9.4秒,陈刚比他快0.5秒,李强比张华慢0.4秒,跑得最快的是( )。
A.李强 B.陈刚 C.张华 D.无法确定
59.小丽在计算3.68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了4.25,正确的得数应是( )。
A.0.57 B.60.68 C.9.38
6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3.25厘米和1.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A.8 B.6.25 C.6.25或8 D.不确定
61.两个加数的和是9.4,和比其中一个加数多2.24,另一个加数是( )。
A.11.64 B.2.24 C.7.16 D.9.4
62.小芳买3本书,最贵的10.5元,最便宜的6.8元,她用的钱可能是( )元。
A.32 B.24 C.23.3 D.24.8
63.三位小数减一位小数,差是( )位小数。
A.一 B.二 C.三 D.无法确定
64.已知0.9+0.99=1.89,0.9+0.99+0.999=2.889,0.9+0.99+0.999+0.9999=3.8889,那么( )。
A.6.888889 B.5.888889 C.6.88889 D.5.88889
65.红红带了20元钱去文具店购物,选的商品有:一支铅笔2.8元,一本练习本5.6元,一个文具盒10.5元。在下列( )情况下,估算比精确计算更有价值。
A.红红考虑带的钱够不够时 B.营业员将每种商品价格输入收款机时
C.红红被告知要付多少钱时 D.营业员要找钱给红红时
66.乐乐用计算器计算10.8-2.52,他错误地输入了10.8-2.56,要修正这个错误( )。
A.加0.4 B.加0.04 C.减0.4 D.减0.04
67.如图,百分位不够减,需要向“3”借“1”,这个“1”表示( )。
A.10个1 B.10个0.1 C.1个0.01 D.10个0.01
68.一根电线长20米,第一次剪去3.6米,第二次剪去4.5米,这根电线和原来相比,短了( )米。
A.3.6米 B.4.5米 C.11.9米 D.8.1米
69.两个加数的和是11.64,和比其中一个加数多7.16,则另一个加数是( )。
A.11.64 B.2.24 C.7.16 D.4.48
70.一个加数减少1.2,如果要使和增加2,那么另一个加数应( )。
A.增加0.8 B.减少0.8 C.增加3.2 D.减少3.2
71.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2.4,那么它们的差( )。
A.增加2.4 B.不变 C.减少2.4 D.增加4.8
72.下面各小数最接近10的是( )。
A.0.99 B.9.9 C.9.95 D.10.01
73.笑笑用计算器计算时,不小心输成了。下面( )的方法可以帮助她修正错误。
A.减0.6 B.加0.6 C.加0.06
74.甲数与乙数的和比甲数多4.3,比乙数多1.07,甲数比乙数少( )。
A.3.23 B.1.07 C.5.37 D.2.23
75.要使□□.□6最接近50,这个数是( )。
A.49.96 B.50.06 C.50.96
76.小兰在计算5.1+2.34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这样算出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小( )。
A.2.34 B.2.76 C.4.68 D.5.52
77.小方在计算减法时,不小心把减数5.2写成了8.2,被减数不变,那么他算得的差( )。
A.减少了3 B.增加了3 C.不变
78.一根木头长10米,第一次锯掉2.36米,第二次锯掉3.4米。现在这根木头比原来短了( )米。
A.2.7 B.4.24 C.5.76 D.5.4
79.小亮从家到学校要走1.6千米,他走了0.38千米后又回家取了一本书。这样他比平时去学校要多走( )千米。
A.0.38 B.1.98 C.0.76
80.小华带了 50元钱去文具店购物,购买的商品有一盒水彩笔30.7元,一支钢笔6.9元,一个文具盒10.2元,在下列( )情况下,估算比精确计算更有价值。
A.营业员将每种商品的价钱输入收款机时 B.小华考虑带的钱够不够时
C.小华被告知要付多少钱时 D.营业员要找钱给小华时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D
【分析】已知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法时,把减数百分位上的“5”看成了“2”,即减数变小了,小了0.05-0.02=0.03;
根据“被减数不变,减数变小了,则差变大”,可知用错误的结果12.73减去0.03,即是正确的结果。
【解析】0.05-0.02=0.03
12.73-0.03=12.7
正确的结果是12.7。
故答案为:D
2.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4.15+□=5.85,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用5.85-4.15即可求出□的值,再将□的值代入4.15-□计算,即可求出正确的得数。
【解析】4.15-(5.85-4.15)
=4.15-1.7
=2.45
确的得数应该是2.45。
故答案为:B
3.A
【分析】被减数十分位上的3看成了5,则差会增加0.5-0.3=0.2,把减数的百分位上8的看成了4,则差会增加0.08-0.04=0.04,则错误答案与正确答案相差0.2+0.04=0.24。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
小红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法时,把被减数十分位上的3看成了5,把减数百分位上8的看成了4,算出的错误答案与正确答案相差0.24。
故答案为:A
4.C
【分析】由加法竖式中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位置可知,两个加数中数字“8”都位于十分位,表示8个十分之一,8+8=16,加起来表示16个十分之一。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加法竖式中,“8”和“8”相加得16个十分之一。
故答案为:C
5.B
【分析】根据题意得:计算2.35加一位小数时,错误地把末尾对齐,即把这个小数原来十分位上的数变为百分位上的数,得到的结果是2.74,则用2.74-2.35=0.39,此时的得数是将十分位上的数写在了百分位上,个位上的数写在了十分位上,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这个小数,在进行小数加法计算得出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得:2.74-2.35=0.39,得到的错误结果是原来十分位上的数写在了百分位上,个位上的数写在了十分位上则这个数是3.9,则正确的得数是:2.35+3.9=6.25。
故答案为:B
6.D
【分析】假如这三个小数分别是7.28、7.28和5.2,它们的和是19.76;假如这三个小数分别是7.28、5.2和5.2,它们的和是17.68。所以它们的和在17.68~19.76之间。据此解答。
【解析】通过分析可得:
7.28+7.28+5.2=19.76
7.28+5.2+5.2=17.68
则这三个数的和在17.68~19.76之间,可能是18.7。
故答案为:D
7.A
【分析】裙子的钱数=一共花去的钱数-康乃馨的钱数,裙子比康乃馨贵的钱数=裙子的钱数-康乃馨的钱数,据此解答。
【解析】89.5-24.75-24.75
=64.75-24.75
=40(元)
所以,这条裙子比这束康乃馨贵40元。
故答案为:A
8.B
【分析】由题意可知,甲数+乙数-甲数=2.7,甲数+乙数-乙数=3.5,求出甲乙两数的值即可。再用甲数-乙数即可求得答案。
【解析】分析可知:
甲数为3.5,乙数为2.7
甲数-乙数=3.5-2.7=0.8
故答案为:B
9.D
【分析】A.例如1+1.5=2.5,这两个数其中可以有一个是整数,不一定都是小数;
B.6.4+3.6-6.4+3.6
=10-6.4+3.6
=3.6+3.6
=7.2
C.1米20厘米-75厘米
=1.2米-0.75米
=0.45米
D.例如在算式4-1=3中,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2.5,即6.5-3.5=3,差不变;
【解析】A.由分析可知,两个数的和是小数,这两个数不一定都是小数,原说法错误;
B.由分析可知,6.4+3.6-6.4+3.6=7.2,原计算错误;
C.由分析可知,1米20厘米-75厘米=1.2米-0.75米=0.45米,原计算错误;
D.由分析可知,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2.5,差不变,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10.D
【分析】首先要清楚这个数字在小数的哪个数位上,以及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据此解答。
【解析】3.40的“4”在十分位上,百分位不够减,要向“4”借“1”,这个“1”表示10个0.01。
故答案为:D
11.A
【分析】分别求出1与1.01、﹣2、0.9、10的差,看看与哪个数的差最小就是最接近1的,据此选择。
【解析】A.1.01;1.01-1=0.01;
B.﹣2;﹣2到0有2个﹣1到0的单位长,0到1有1个单位长,即2+1=3;
C.0.9;1-0.9=0.1
D.10;10-1=9
0.01<0.1<3<9,所以1.01最接近1。
最接近1的是1.01。
故答案为:A
12.B
【分析】剪去的长度就是现在比原来短的长度,将两次剪去的长度相加即可。
【解析】2.5+3.6=6.1(米)
现在比原来短了6.1米。
故答案为:B
13.B
【分析】在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差+减数,由于被减数+减数+差=12,减数+差的值可以换成被减数,那么就相当于2个被减数的和是12,用12÷2=6,即可求出减数+差的值,由于减数是4.8,用6-4.8即可求解。
【解析】12÷2=6
6-4.8=1.2
所以差是1.2。
故答案为:B
14.B
【分析】两人带的总钱数比小明多2.7元,说明弟弟带了2.7元。两人带的总钱数比弟弟带的多3.5元,说明小明带了3.5元。用小明带的减去弟弟带的,即可得解。
【解析】3.5-2.7=0.8(元)
所以,小明比弟弟多带0.8元。
故答案为:B
15.D
【分析】分别求出各选项中的数与15.80的差,差最小的数就是最接近15.80的数。
【解析】A.15.806-15.80=0.006
B.15.84-15.80=0.04
C.15.80-15.75=0.05
D.15.80-15.796=0.004
因为0.004<0.006<0.04<0.05,所以最接近15.80的数是15.796。
故答案为:D
16.D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解析】两边之和:1.9+2.5=4.4(分米)
两边之差:2.5-1.9=0.6(分米)
A.0.7分米;0.6<0.7<4.4,第三边可能是0.7分米,不符合题意;
B.3.8分米;0.6<3.8<4.4,第三边可能是3.8分米,不符合题意;
C.4分米;0.6<4<4.4,第三边可能是4分米,不符合题意;
D.4.5分米;0.6<4.4<4.5,第三边不可能是4.5分米,符合题意。
一个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1.9分米和2.5分米,第三条边的长度不可能是4.5分米。
故答案为:D
17.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求这根电线比原来短了多少米,就是求用去了多少米,用加法求出用去的长度和即可。
【解析】4.28+6.38=10.66(米)
这根电线比原来短了10.66米。
故答案为:B
18.D
【分析】将各选项中的数分别与3求差,差最小的最接近3,据此分析。
【解析】A.3.02-3=0.02
B.3-2.99=0.01
C.3.002-3=0.002
D.3.001-3=0.001
0.001<0.002<0.01<0.02
与“3”最接近的数是3.001。
故答案为:D
19.B
【分析】根据一位小数的加法,一个加数增加7.2,则和增加了7.2,要使和不变,另一个加数需要减去7.2,据此选择即可。
【解析】要使和不变,另一个加数应减少7.2。
故答案为:B
20.A
【分析】第一次用去的长度加上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即可求出一共用去了多少米。
【解析】2.35+3.2=5.55(米)
所以一共用去了5.55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加法的实际应用,需仔细计算。
21.C
【分析】还有一本书的价格介于11.5元与7.8元之间,最贵为11.5元,最便宜为7.8元。据此求出最多花多少元,最少花多少元,再找出介于两者之间的数值即可。
【解析】最多:11.5+11.5+7.8
=23+7.8
=30.8(元)
最少:11.5+7.8+7.8
=19.3+7.8
=27.1(元)
25.3<26.2<27.1<30.7<30.8<34
由此可知,她可能一共花了30.7元。
故答案为:C
22.D
【分析】1.1去掉小数点后扩大到原数的10倍是11,用11减去1.1即可选择。
【解析】由题意得:
11-1.1=9.9
所以把1.1的小数点去掉,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多9.9。
故答案为:D
23.C
【分析】在购买一支售价为1.4元的圆珠笔时,合理的付钱方式应该考虑到人民币的面值特点。根据生活经验,合理的支付方式应该避免使用重复的面值进行支付,以避免找回相同面值的钞票。据此逐项分析解答。
【解析】A.付2元找回0.6元,比如付出2个1元,找回1个五角和1个1角,付钱方式合理;
B.付1.5元找回0.1元,比如付1个1元和1个五角,找回1角,付钱方式合理;
C.付1.6元找回0.2元,付1个1元,1个五角和1个1角,找回2个1角,找回的2个1角中包含了付出时的1角,付钱方式不合理;
故答案为:C
24.D
【分析】计算小数加法时,将小数点对齐(即将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整数加法计算时,将数位对齐,再计算,不论是小数加法还是整数加法,只能把相同数位的数字相加,所以只需看式子中4与6是不是相同数位的数字,若是相同数位的数字,是可以直接相加的,若不是,则不能直接相加。
【解析】A.4与6都是百分位的数字,所以4与6能直接相加。
B.4与6都是个位数字,可以直接相加。
C.4与6都是百位数字,可以直接相加。
D.4是十分位数字,6是百分位数字,不能直接相加。
故答案为:D
25.C
【分析】本题考查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及应用。用第一天挖的长度减去第二天比第一天少挖的长度,即为第二天挖的长度,再加上第一天挖的长度,即为两天一共挖的长度。
【解析】45.6-6.58+45.6
=39.02+45.6
=84.62(米)
所以两天一共挖了84.62米。
故答案为:C
26.C
【分析】
李老师今天上班的路线如图:,他比平时多走了2个0.4千米。
【解析】0.4+0.4=0.8(千米)
李老师平时从家去学校要走1.5千米,今天他走了0.4千米后又回家拿钱包,这样他比平时多走了0.8千米。
故答案为:C
27.B
【分析】用甲树的高度减去1.9,计算出乙树的高度。小数减法竖式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从低位算起,如果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1当10;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5.4-1.9=3.5(米),所以乙树高3.5米。
故答案为:B
28.A
【分析】在计算7.8-2.68时,他错误的输入了7.8-2.65,少减了2.68-2.65=0.03;要修正这个错误,则应再减去0.03,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2.68-2.65=0.03
所以要修正这个结果,他还需要输入-0.03。
故答案为:A
29.A
【分析】根据被减数-减数=差,以及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据此解答。
【解析】在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加上2.1,差不变。
故答案为:A
30.B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求出选项中的每个数与5的差,差最小的最接近5。
【解析】A.5-4.9=0.1
B.5.001-5=0.001
C.5.01-5=0.01
0.001<0.01<0.1
所以上列各数中,与5最接近的是5.001。
故答案为:B
31.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这根竹竿的长度减入泥部分与露出水面部分的和即可,或者用这根竹竿的长度减入泥部分的长度后,再减露出水面的部分即可,依此选择。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计算水深列式为:4.6-(0.4+1.6)或4.6-0.4-1.6。
故答案为:A
32.B
【分析】将最贵的钱数和最便宜的钱数相加,分别用各选项中的总钱数减去最贵的和最便宜的钱数和,结果一定在最贵的和最便宜的钱数之间,据此分析。
【解析】29.9+9.9=39.8(元)
A.49-39.8=9.2、9.2<9.9,排除;
B.65-39.8=25.2、9.9<25.2<29.9,有可能;
C.70-39.8=30.2、30.2>29.9,排除;
D.82-39.8=42.2、42.2>29.9,排除。
他花的钱可能是65元。
故答案为:B
33.B
【分析】根据差的变化规律,被减数减少几,差就减少几,减数增加几,差减少几,据此用原来的差分别减去减少的数即可。
【解析】24-3.2-3.2
=20.8-3.2
=17.6
两个数的差是24,如果被减数减少3.2,减数增加3.2,差是17.6。
故答案为:B
34.C
【分析】适合用估算解决的问题是指不需要准确的计算,只要计算出比较接近的数,就可以得出结论。
【解析】A.老板确认应该收多少钱,需要准确计算,不能用估算解决;
B.东东计算要找回多少钱,需要准确计算,不能用估算解决;
C.东东思考30元到底够不够,可以用估算解决;
把12.5元看作13元,把16.8元看作17元;
13+17=30(元)
估大30元都够,实际付的钱数比30元少,所以30元够。
D.计算《成语词典》比《小学生字典》贵多少,需要准确计算,不能用估算解决。
故答案为:C
35.B
【分析】剪去的米数就是比原来的短的米数,第一次剪去的米数+第二次剪去的米数=比原来短的米数,据此列式计算。
【解析】4.8+3.15=7.95(米)
这根电线和原来相比,短了7.95米。
故答案为:B
36.B
【分析】从三本书中买两本书,可以买《小王子》和《成语故事》,或者买《小王子》和《童话故事》,或者买《成语故事》和《童话故事》,分别求出这三种买法花费的钱数,再比较,再看哪种买法花费的钱数小于等于30元,那种买法就可行,并找出最多要花多少钱,据此解答。
【解析】买《小王子》和《成语故事》:18.7+8.9=27.6(元)
买《小王子》和《童话故事》:18.7+21.0=39.7(元)
买《成语故事》和《童话故事》:8.9+21.0=29.9(元)
39.7>30>29.9>27.6
买《小王子》和《童话故事》花费的钱数超过30元,但买《小王子》和《成语故事》以及买《成语故事》和《童话故事》,花费的钱数比30元少,共有2种买法,最多要花29.9元。
故答案为:B
37.C
【分析】根据题意,用计算器计算13.88+2.34,他输成了13.38+2.34,少加了(13.88-13.38),所以最后再加(13.88-13.38)可以帮助他修改错误。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13.88-13.38=0.5
林林用计算器计算13.88+2.34,他输成了13.38+2.34,那么加0.5可以帮助他修改错误。
故答案为:C
38.A
【分析】题意可知,本题可以使用假设的方法来解答:
先假设甲仓库原来有货物10吨,则乙仓库货物的数量为(10-5)吨,然后计算甲仓库和乙仓库进货或出货后的货物数量;再计算两个仓库货物数量之间差即可.
【解析】假设甲仓库原来有货物10吨,则乙仓库货物的数量为10-5=5(吨)
(5+3.5)-(10-3.05)
=8.5-6.95
=1.55(吨)
现在两仓库货物相差1.55吨。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使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先使用假设的方法,把两个仓库的货物数量设定出一个具体的数量,然后进行加法和减法计算,得出得数之后再计算二者之间的差。
39.D
【分析】笔算加减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l;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小数之间的加、减法计算时,应先将小数点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依此选择即可。
【解析】A.468+359中,“8”在468的个位上,“5”在359的十位上,因此“5”和“8”不能直接相加;
B.4.82-2.65中,“8”在4.82十分位上,“5”在2.65的百分位上,因此“5”和“8”不能直接相减;
C.789-500中,“8”在789的十位上,“5”在500的百位上,因此“8”和“5”不能直接相减;
D.9.18+1.95中,“8”在9.18百分位上,“5”在1.95的百分位上,因此“8”和“5”能直接相加;
故答案为:D
40.D
【分析】10米的绳子在两次分别剪去3.5米、2.5米后,可运用小数的减法运算,求出绳子剩下的长度,再用总长减去剩下的长度,进而计算得出答案。
【解析】在剪去两次后,现在的绳子长为:
(米),比原来短了:(米)。
故答案为:D
41.A
【分析】根据题意,用2.28减去1.86即可求出小华所用的加数,即错误的加数,根据这个错误加数得出正确的一位小数,最后用1.86加上这个一位小数即可解答。
【解析】2.28-1.86=0.42,则这个一位小数是4.2。
1.86+4.2=6.06,则正确的得数应该是6.06。
故答案为:A
42.A
【分析】①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两个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它们的小数部分,从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直到比出为止,据此判断;
②假设这两个数是2和0.02,然后求出它们的和,再进行判断;
③取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要考虑4.39是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4.39最大是4.394,“五入”得到的4.39最小是4.385,据此判断;
④根据1公顷=10000平方米,假设长方形的长为200米,宽为50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据此求出长方形的面积,然后进行判断即可。
【解析】①大于0.5而小于0.7的一位小数有0.6,两位小数有0.51、0.52、0.53 ,三位小数有0.511、0.512、0.513 ,所以大于0.5而小于0.7的小数有无数个,原说法错误;
②假设这两个数是2和0.02,2+0.02=2.02,此时和是小数,但两个加数不都是小数,原说法错误;
③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后是4.39,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4.385,原说法错误;
④如:200×50=10000(平方米)=1(公顷),则长是200米,宽是50米的长方形的面积也是1公顷,所以原说法错误。
综上可知,题干中没有正确的。
故答案为:A
43.A
【分析】3.66-3.36=0.3,计算25.98-3.36时,错误地输成了25.98-3.66,相当于对比原式多减去了0.3,把得到的差加上0.3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王明用计算器计算25.98-3.36时,错误地输成了25.98-3.66,要得到正确答案,需要再输入+0.3。
故答案为:A
44.C
【分析】“5”在十分位,表示5个十分之一,“5”加“5”则表示5个十分之一加5个十分之一,等于10个十分之一。
【解析】由分析可知:
竖式计算4.5+2.53,“5”加“5”得10个十分之一。
故答案为:C
45.B
【分析】已知第一个礼盒用了1.8米长的绸带,第二个礼盒用了0.7米长的绸带,根据减法的意义,用第一个礼盒用绸带的长度减去第二个礼盒用绸带的长度即可求解。
【解析】1.8-0.7=1.1(米)
第一个礼盒比第二个礼盒多用1.1米。
故答案为:B
46.C
【分析】在计算10.5-2.53时,他错误的输入了10.5-2.56,多减了2.56-2.53=0.03;要修正这个错误,则应再加上0.03,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2.56-2.53=0.03
则明明用计算器计算10.5-2.53,他错误的输入了10.5-2.56,要修正这个错误,可以接着输入加0.03。
故答案为:C
47.C
【分析】因末尾对齐,结果是1.8,加数是1.39,可求出把这个数当作一位小数的数是多少,然后移动小数点可得到这个一位小数是多少。再用1.39加上正确的数计算即可。
【解析】1.8-1.39=0.41
原一位小数应是4.1
1.39+4.1=5.49
故答案为:C
48.C
【分析】哪一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相邻的计数单位间进率是10,据此解答。
【解析】百分位不够减,需要从十分位退“1”,这个“1”表示1个0.1,也就是10个0.01。
故答案为:C
49.C
【分析】将12.78误输成12.18,少输了12.78-12.18=0.6,只要在最后的结果上再加上0.6即是正确的结果。
【解析】小明用计算器计算12.78-5.3,他输成了12.18-5.3,再加0.6即可帮助他修正错误。
故答案为:C
50.C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个球从6米高处落下,每一次弹起的高度比前一次下落的高度少0.5米,则第一次弹起的高度为6-0.5=5.5米,第二次弹起的高度为5.5-0.5=5米,第三次弹起的高度为5-0.5=4.5米,第四次弹起的高度为4.5-0.5=4米,第五次弹起的高度为4-0.5=3.5,第六次弹起的高度为3.5-0.5=3米。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
一个球从6米高处落下,每一次弹起的高度比前一次下落的高度少0.5米,它第6次弹起的高度是3米。
故答案为:C
51.A
【分析】根据题意,用计划第四季度编织工艺品的总件数分别减去十月份、十一月份编织工艺品的件数,即是十二月份要编织的件数。
【解析】5.85-1.39-2.56
=4.46-2.56
=1.9(万件)
十二月份要编织1.9万件才能完成第四季度的计划。
故答案为:A
52.D
【分析】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个位,个位上的“1”表示1;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的“1”表示0.1。用1减去0.1即可解答。
【解析】1-0.1=0.9,则小数点左边第一位和右边第一位上都是1,它们所表示的数值相差0.9。
故答案为:D
53.C
【分析】根据题意,小兰给小英1.4元后,就和小英的钱数相等了,那么小兰原来比小英多2个1.4元,据此解答。
【解析】1.4+1.4=2.8(元)
小兰原来比小英多2.8元。
故答案为:C
54.C
【分析】根据题意,用五(1)班节约用水的吨数+0.45吨,求出五(2)班节约用水的吨数,再把两班节约用水的吨数相加,即可解答。
【解析】2.7+0.45+2.7
=3.15+2.7
=5.85(吨)
五年级同学开展节约用水活动,五(1)班一周节约用水2.7吨,比五(2)班同学少节约0.45吨。两个班一周一共节约用水5.85吨。
故答案为:C
55.A
【分析】根据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差+减数=被减数,已知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20,用20除以2求出差与减数的和,然后减去差即可求出减数。
【解析】20÷2-7.2
=10-7.2
=2.8
所以,减数是2.8。
故答案为:A
56.B
【分析】保留整数看十分位,小于5直接舍去,大于或等于5向前一位进一,据此确定最大和最小原数,求差即可。
【解析】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整数是1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10.49,最小是9.50。
10.49-9.50=0.99
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数和最小数相差0.99。
故答案为:B
57.B
【分析】求这根绳子短了多少米,就是求用去了多少米,把两次用去的长度相加即可。
【解析】0.45+0.9=1.35(米)
这根绳子短了1.35米。
故答案为:B
58.B
【分析】由题意可知,李强跑完全程用了9.4秒,陈刚比他快0.5秒,则陈刚用了9.4-0.5=8.9秒;李强比张华慢0.4秒,则张华用了9.4-0.4=9秒;在赛跑比赛中,谁用的时间短,则表示谁跑道最快。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李强:9.4秒
陈刚:(秒)
张华:(秒)
则跑得最快的是陈刚。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小数减法,明确谁用的时间短,则表示谁跑道最快是解题的关键。
59.C
【分析】根据3.68加一个小数得4.25,用4.25减去3.68求出这个小数,再根据这个小数是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得到的,所以把小数点往右移动一位即得到这个一位小数,再用3.68加上这个一位小数即得正确的结果。
【解析】这个错误的小数位:4.25-3.68=0.57
正确的一位小数为:5.7
正确的结果是:3.68+5.7=9.38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关键,要注意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60.A
【分析】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3.25厘米,也可能是1.5厘米。如果第三条边是3.25厘米,满足题意;如果第三条边是1.5厘米,1.5+1.5<3.25,不能构成三角形。
【解析】第三条边长度为1.5厘米时,1.5+1.5<3.25,不能构成三角形。
第三条边长度为3.25厘米时,3.25+1.5>3.25。
周长:3.25+3.25+1.5
=6.5+1.5
=8(厘米)
故答案为:A
【点评】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分别假设第三条边等于已知的两条边,看是否能构成三角形。
61.B
【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是9.4,和比其中一个加数多2.24,先求出其中一个加数,9.4-2.24=7.16,再用两个数的和减去7.16就是另一个加数。
【解析】9.4-(9.4-2.24)
=9.4-7.16
=2.24
另一个加数是2.24。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了减法的意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
62.D
【分析】已知小芳买3本书,最贵的10.5元,最便宜的6.8元,如果第三本书的价格是最贵的,那么这3本书的总价是(10.5+10.5+6.8)元;如果第三本书的价格是最便宜的,那么这3本书的总价是(10.5+6.8+6.8)元;由此得出这3本书总价的取值范围,再看四个选项中的钱数是否在这个范围内,即可求解。
【解析】10.5+10.5+6.8=27.8(元)
10.5+6.8+6.8=24.1(元)
这3本书的总价在24.1元~27.8元之间。
A.32>27.8,32元不可能是她用的钱数;
B.24<24.1,24元不可能是她用的钱数;
C.23.3<24.1,23.3元不可能是她用的钱数;
D.24.1<24.8<27.8,她用的钱可能是24.8元。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小数加法的计算以及小数大小的比较,求出这3本书总价的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63.C
【分析】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从最末尾开始减起,不够减时,要往前借位再减。
【解析】如:1.001-0.9=0.101
2.135-0.1=2.035
所以,三位小数减一位小数,差是三位小数。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多位小数减法的计算,举例说明更直观。
64.B
【分析】根据算式可知,结果最后一位小数一定是9,有几个加数,小数位就几个数字,由于小数位除了9,都是8,那么8的个数比加数的个数少1;整数部分也比加数的个数少1,据此即可填空。
【解析】由分析可得:5.888889。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算式的规律,找清楚对应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65.A
【分析】在什么情况下,估算比精确计算更有价值,应该是红红买这些商品时,带去的钱数够不够,先估算这些商品的总价,再和红红带去的钱数进行比较,进行解答。
【解析】A.考虑钱带的够不够的时候,可以运用估算;
B.商品价格输入收款机时,需要准确值,不可以运用估算;
C.红红被告知要付多少钱时,应该需要准确值,不可以运用估算;
D.营业员要找钱给红红,应该需要准确值,精准的找回多少钱,不可以运用估算。
红红带了20元钱去文具店购物,选的商品有:一支铅笔2.8元,一本练习本5.6元,一个文具盒10.5元。在下列红红考虑带的钱够不够时情况下,估算比精确计算更有价值。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66.B
【分析】2.56-2.52=0.04,用计算器计算10.8-2.52,错误地输入了10.8-2.56,也就是多减了0.04,所以修正这个错误,需要把这个0.04加回来,据此即可选择。
【解析】乐乐用计算器计算10.8-2.52,他错误地输入了10.8-2.56,要修正这个错误需要加0.04。
故答案为:B
67.D
【分析】根据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百分位不够减,需要向“3”借“1”,“3”在十分位上,所以这个“1”表示1个0.1,即10个0.01。
【解析】由分析可知:
百分位不够减,需要向“3”借“1”,这个“1”表示10个0.01。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数字在什么位上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68.D
【分析】用第一次剪去的长度加上第二次剪去的长度,就是电线和原来相比,短了的长度。
【解析】由分析可得:
3.6+4.5=8.1(米)
综上所述:一根电线长20米,第一次剪去3.6米,第二次剪去4.5米,这根电线和原来相比,短了8.1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加法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两次剪掉的长度和就是电线短去的长度。
69.C
【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用11.64减去7.16即可求出一个加数,再根据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据此计算即可。
【解析】11.64-7.16=4.48
11.64-4.48=7.16
则另一个加数是7.16。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小数减法,明确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70.C
【分析】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可得一个加数减少1.2,如果要使和增加2,另一个加数应增加2+1.2的和,据此解答。
【解析】2+1.2=3.2
一个加数减少1.2,如果要使和增加2,那么另一个加数应增加3.2。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加数、和的关系:加数+加数=和。
71.B
【分析】假设原来被减数是2,减数是1,2-1=1,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2.4,现在被减数是4.4,减数是3.4,再求出现在的差。
【解析】假设原来被减数是2,减数是1,
2-1=1
2+2.4=4.4
1+2.4=3.4
4.4-3.4=1
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2.4,那么它们的差不变。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根据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进行解答,可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72.D
【分析】计算出各个数与10之间的差,相差最小的最接近,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A.10-0.99=9.01
B.10-9.9=0.1
C.10-9.95=0.05
D.10.01-10=0.01
0.01<0.05<0.1<9.01,所以10.01最接近10。
故答案为:D
【点评】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法和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3.B
【分析】由于两个算式中,第二个加数相同,则看第一个加数,第一个加数是正常应该输入13.79,结果输入13.19,少输入13.79-13.19=0.6,那么结果会减少0.6,再加上0.6即可修正错误。
【解析】13.79>13.19
13.79-13.19=0.6
所以应该加上0.6可以帮助她修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它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
74.A
【分析】由题意可知:甲数+乙数-甲数=4.3,甲数+乙数-乙数=1.07,由此得出乙数是4.3,甲数是1.07,求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用乙数-甲数即可。
【解析】甲数与乙数的和比甲数多4.3,比乙数多1.07,则甲数是1.07,乙数是4.3,甲数比乙数少4.3-1.07=3.23。
故答案为:A
【点评】根据题意得出甲数、乙数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75.A
【分析】分别求出各选项中的数与50的差,差最小的数就是最接近50的数。
【解析】A.50-49.96=0.04
B.50.06-50=0.06
C.50.96-50=0.96
0.04<0.06<0.96
所以与50最接近的数是49.96。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小数的减法计算,明确与50的差最小的数就是最接近50的数是解题的关键。
76.C
【分析】分别计算出5.1+2.34与5.1-2.34的结果,再求出两种结果的差。
【解析】(5.1+2.34)-(5.1-2.34)
=7.44-2.76
=4.68
小兰在计算5.1+2.34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这样算出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小4.68。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77.A
【分析】两个数相减,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多少,差就减少多少。据此解答。
【解析】被减数不变,把减数5.2写成了8.2,也就是减数增加了:;那么差就减少3。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减法的运算,依据是:两个数相减,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多少,差就减少多少。
78.C
【分析】由题意,木头比原来短的米数,为两次锯掉的长度和,即用第一次锯掉的长度+第二次锯掉的长度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得:
2.36+3.4=5.76(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小数加法的简单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木头比原来短的长度就是两次锯掉的长度和。
79.C
【分析】由于走了0.38千米后回家取书,走到0.38千米,再回家还是0.38千米,走了2个0.38千米后,是在家,之后直接去学校,相当于比平时多走了2个0.38千米,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0.38+0.38=0.76(千米)
所以这样他比平时去学校要多0.76千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加法的计算,熟练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
80.B
【分析】在什么情况下,估算比精确计算更有价值,应该是小华买这些商品时,带去的钱数够不够,先估算这些商品的总价,再和小华带去的钱数进行比较,进行解答。
【解析】30.7+6.7+10.2
≈31+7+10
=38+10
=48(元)
50元>48元
华带了 50元钱去文具店购物,购买的商品有一盒水彩笔30.7元,一支钢笔6.9元,一个文具盒10.2元,在下列小华考虑带的钱够不够时情况下,估算比精确计算更有价值。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