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地理实践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利用模拟、虚拟等方式开展地理实验。
二、能够设计简单的调查方案,利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
三、能够设计简单的考察方案,利用工具进行观察、观测等野外考察。
【知识梳理】
一、地理实践的定义
地理实践是在地理学习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深入学习地理知识、技能、方法等的一种地理学习方式,是培养___________的重要途径。
二、地理实验
1.地理实验的定义
地理实验是指运用_________、软件和材料,按照一定的程序或方法,通过相关地理活动检验地理结论或探索地理现象,进而获得地理事象_________的学习方式。
2.地理实验的内容
地理实验主要包括地理模型、学具等的制作与使用,以及一些演示和模拟实验,通常在室内课堂上进行。在地理实验中,需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_____、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等,最后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_____。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实验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营造出仿真的地理场景或实验场景。
三、社会调查
1.社会调查的定义
社会调查是指为了了解某一地理事象的实际情况,通过_________、人员访谈、
_________等形式获取直接的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或寻求解决方案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
2.社会调查的特点
社会调查侧重_____________的调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调查等。
社会调查有利于帮助我们将所学知识与_________相联系,学习有用的地理,形成关注_________的思维习惯。
四、野外考察
1.野外考察的定义
野外考察是指通过_________、观测、调查的形式,认识某一地区内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进而获得有关地理事象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的学习方式。
2.野外考察的特点
野外考察侧重对_____________的考察,如_________、天文观测、_________、植被考察、_____________等。
野外考察可以让我们近距离地亲近自然,知行合一,灵活应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思维品质和_________的有效提升,对学科知识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提醒:
社会调查一般包括方案设计、过程探究、结果分析等,调查过程中需明确调查目的、内容、分工、方法和预期成果,并制订调查方案,通过问卷或访谈进行调查,最后对调查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拓展延伸
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1)资料准备。搜集或查阅与考察区域有关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或图片,准备一套比较完整的考察底图(地形图)。
(2)装备准备。准备好必要的仪器设备和装备,如望远镜、罗盘仪、地质锤、气压计、放大镜、照相机和样本袋等,并根据季节的变化准备帽子、雨衣、防晒霜等生活用品。
(3)考察点和考察线路的选择。考察点尽量选取能观察到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自然地理现象,或能反映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地点。考察线路的选择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能观察到尽量多的自然地理要素,能穿过典型的地质剖面、观察到典型的植被类型等,尽可能不走重复路,等等。
核心要点探究
主题 野外考察
情境创设
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某中学组织学生到鲁中山区开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动。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方案一:登大青山,锻炼体能。方案二:徒手攀岩,试试胆量。方案三:参观古庙,寻踪文化。下图为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
思考1
选择方案三的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_____方向。若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3.4厘米,则它们之间的实地距离是___千米。
思考2
①②③三条路线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路线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3
某组同学在山区迷路,有同学提出沿着溪流走。这个提议可行吗 为什么
知识归纳
1.方向的判定
(1)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惯例确定方向。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相反方向为南向,面向北方,左西右东。
2.比例尺的转化
(1)去零法:将数字式去掉五个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比如,
1∶5 000 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2)加零法:实地距离(千米)加上五个0(实地距离单位为米,则加两个0)写成数字形式即可。
变式训练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决定周末到学校附近的山区进行野外考察。右图为学校附近山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4)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最高的山峰海拔是( )
A.600米
B.700米
C.800米以上,900米以下
D.900米以上,1 000米以下
(2)老师强调图中有一个陡崖,很危险,希望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该陡崖在(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某小组计划攀登B山峰,①②两条路线中,最省力的路线及原因是( )
A.① 等高线密集,坡陡 B.② 等高线稀疏,坡缓
C.① 等高线稀疏,坡缓 D.② 等高线密集,坡陡
(4)同学们登上最高的A山峰后,看见B山峰处有个风车,风车位于山峰A的( )
A.西北方 B.东北方 C.正东方 D.东南方
【课堂练习】
(2024·河源质检)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工具。小亮在老师指导下尝试用马铃薯制作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活动步骤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3题。
1.第二步、第三步正确操作的要点分别是( )
①各切片厚度相同,且依次摆放 ②舍弃最小切片
③任意摆放各切片 ④固定中心,按切片大小依次画底边轮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关于第四步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外围的等高线海拔最高
B.中心的等高线海拔最低
C.每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相等
D.颜色越深对应海拔越低
3.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 )
A.可认识某区域地形地势特征 B.能判断地质灾害发生频次
C.可推测农作物主要生长习性 D.能说明聚落发展变化过程
4.针对如何展开调查,甲、乙两名同学各自提出了建议(如下表所示)。甲、乙两名同学的建议表明我们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
学生 甲 乙
建议 我们需要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发放给不同年级段的同学进行调查,了解情况 我们需要前往各个班级,随机采访一些同学,并做好相关记录
①实地考察 ②问卷调查 ③查阅文献 ④访谈调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我国南方地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野外考察活动。右图为同学们绘制的考察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5~6题。
5.此次考察需要准备的装备有( )
①世界地形图 ②地质锤 ③卫星定位仪
④植物标本夹 ⑤羽绒服 ⑥雨衣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
6.关于此次考察活动步骤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撰写考察报告 ②查找相关资料
③规划考察线路 ④实地考察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7.为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2024年5月,西安市某学校组织学生到郊区的学农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请按研学活动设计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研学前准备
(1)为了方便制订研学计划,带队老师联系实践基地负责人,获取了实践基地的电子地图(图甲)。对比传统纸质地图,电子地图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出发前,老师提醒同学们穿戴合适的衣物,如_________________等。
任务二:规划路线
同学们早上8点到达大门口,按照行程规划,上午要完成的参观项目有雪松地、酒坊、良种奶牛养殖和繁育基地、乳品厂,中午12点在餐厅集合用餐。
(3)请你设计一条参观路线,要求完成所有参观项目,中午在餐厅集合,同时减少路线重复。
任务三:劳动实践
(4)午餐结束后,第一小组的同学们前往小动物养殖园给牛、羊投喂饲料,他们沿着迎宾大道先向___(填方向)走,再向___(填方向)走,便可找到小动物养殖园。第二小组的同学们前往有机大棚采摘草莓,若测得图甲中有机大棚的长和宽分别为3 厘米、1 厘米,则有机大棚的实地占地面积为____平方米。
任务四:研学后思考
(5)贝贝想要了解良种培育种植研究基地的具体信息,她将实践基地电子地图(图甲)进行了放大,得到了图乙,请你判断此时地图比例尺大小变化情况及地图内容详略变化情况。
8.【学科素养·地理实践力】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部运河史,半部中华文明史。2024年2月下旬,我国水利部启动实施京杭运河2024年全线贯通补水工作。截至2024年7月1日,各补水水源累计向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河段补水15.36亿立方米,改善了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水资源短缺、河湖断流萎缩状态。
材料二 京杭运河示意图及部分河段景观图。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运河,感受它的独特魅力,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的同学们对京杭运河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撰写了研学实践报告(下表)。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完成实践报告。
主题 步骤 内容
走南闯北 查阅资料 (1)京杭运河自北向南经过京、___、冀、鲁、___、浙六个省级行政区
今非昔比 走访调查 (2)京杭运河黄河以北部分河段曾经断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步换景 实地考察 (3)京杭运河南北两段植被类型差异显著,分别是以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为主
集思广益 总结研讨 (4)京杭运河全线贯通补水对华北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一、地理实验 社会调查 野外考察 地理实践力
二、1.相关设备 本质特征
2.目的 评价 多媒体 虚拟现实技术(VR)
三、1.实地调查 问卷回答
2.人文地理内容 社区人口调查 城市交通状况调查
生活实践 人文社会
四、1.实地观察 分布特点 影响因素
2.自然地理环境 气象观测 河流考察
地形地貌考察 实践能力
核心要点探究
[思考1] 西南 1.7
[思考2]
③ ③路线大部分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坡度小,省力。
[思考3]
可行。聚落多分布在河流沿岸,故有河流的地方,一般有人居住。
[变式训练]
(1)C (2)A (3)C (4)B
【课堂练习】
1.D 2.C 3.A 4.C 5.D 6.C
7.答案:(1)信息储量大,携带方便,信息更新速度快,等等
(2)薄外套、长袖衬衫
(3)大门—雪松地—乳品厂—良种奶牛养殖和繁育基地—酒坊—餐厅。
(4)南 东 300
(5)比例尺变大,内容变详细
8.答案:(1)津 苏 (2)黄河以北河段水资源严重短缺,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 量大,且存在水资源污染和浪费等问题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4)缓解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引发的地下水超采、水生生物物 种减少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