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音乐学科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灿烂阳光下》教学设计 课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灿烂阳光下》教学设计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音乐年级八年级教学 目标审美感知:通过聆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灿烂阳光下》,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区分歌曲版与管乐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音乐差异,体会进行曲风格的恢弘气势与抒情段落的深情韵味,理解 “同头换尾” 等音乐创作手法的艺术效果。 艺术表现:能够跟随音乐哼唱两首歌曲的核心片段,尝试用肢体律动(如拍手、踏步)表现进行曲的强弱节奏;能识别管乐组合中的木管、铜管及打击乐器类型,并用简洁语言描述其音色特点。 创意实践:结合歌曲情感与歌词内容,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手势舞或律动动作,通过肢体语言传递歌曲的感恩与奋进情绪;尝试用 “同头换尾” 手法创作 2-4 小节的短句,体会音乐创作的乐趣。 文化理解:理解歌词中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跟着共产党建设大中国” 的核心主题,关联开国大典、回归盛典等历史场景,体会党与人民血脉相连的深情,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发展的自豪感与认同感。重点感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进行曲风格特点(节奏清晰、强弱分明、大调明亮等)和《在灿烂阳光下》的 “同头换尾” 创作手法;理解两首歌曲歌词所反映的 “感恩党、跟党走” 的共同主题。难点区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版与管乐版的音乐感受差异;理解 “同头换尾”“节拍 / 调性转换” 等音乐手法如何服务于歌曲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导入:时代之问,旋律初遇 教师播放一分钟短片,提问:“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里,你可以做什么?” 教师延伸:“一分钟很短,但对一个国家来说,百年时光却能让‘一盒火柴,一颗螺丝钉’都需要进口的时代彻底改变。是什么让时代发生了巨变?今天,让我们从两首红色旋律中寻找答案。” 揭示课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学生自由回答问题(可以背书、跳绳) 2.从视频短片中感受国家发展速度。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化问题引发共鸣,结合 “曾经的我们,一盒火柴、一颗螺丝钉都需要进口” 的时代背景,自然引出红色歌曲主题,激发学生对歌曲的探究兴趣。讲授新课新课教学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铿锵节奏中的信念 初步感知:教师播放歌曲视频,请同学们观看聆听,并提问: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歌曲背景:教师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带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再次聆听:教师播放器乐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引导学生对比两首不同版本的音乐感受差异,并感受音乐风格。 风格解析:结合课件 “进行曲风格特点”,小组讨论并总结:“歌曲的节奏、节拍有何特点?” 管乐组合介绍:教师介绍管乐队由哪些乐器组构成,出示乐器图供学生辨认。 拓展延伸:学习歌曲手势舞。 《在灿烂的阳光下》——深情叙事中的奋进 (1)新课导入:教师播放中国百年发展史,通过视频直观感受中国发展速度。 (2)初步感知:教师播放群星演唱版歌曲视频,请同学们思考,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歌曲传递出怎样的情绪? (3)主题感知:教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歌词,圈画反复出现的句子(“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跟着共产党才有新中国”),归纳共同主题(感恩党、跟党走) (4)A段赏析:教师播放A段音频,请同学们思考A段旋律有何特点?用了什么样的创作手法? (5)音乐小词典:解释“同头换尾”创作手法。 (6)B段赏析:教师播放B段音频,请同学们思考B段旋律与情绪对比A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7)完整欣赏:教师播放完整版音频,请同学们跟唱。 (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课重点,两首歌曲的音乐特点和核心主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节奏铿锵有力,感到浑身充满力量。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创作背景。 聆听器乐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感受与歌曲版对比的音乐风格差异。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节奏清晰、强弱分明,用 2/4 或 4/4 拍,附点音符增强推进力);(5)观察乐器图,识别木管(短笛、长笛等)、铜管(圆号、小号等)、打击乐器(定音鼓、三角铁等) 学生看视频学习手势舞。 观看导入视频 歌曲情绪庄严而深情,传递出对党和祖国的自豪与感恩之情。 学生集体朗读歌词。 学生回答:旋律平缓,叙事性抒情;“同头换尾”,乐句开头相同、结尾不同。 学生回答:旋律激昂;由四三拍变四四拍,转 G 大调;情绪从深情叙事变为激昂颂扬。 设计意图:初步建立对歌曲节奏与演唱形式的感知,为后续分析铺垫。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体会不同音乐形式的表现力,理解管乐组合的艺术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掌握进行曲风格特点,认识管乐组合的构成。 设计意图通过文本分析把握歌曲核心主题,理解歌词的情感内涵。 设计意图:结合 “音乐小词典” 理解 “同头换尾” 手法,感受旋律的统一性与变化性。 通过对比分析,理解音乐要素变化对情感表达的影响,关联历史场景深化认知。课堂小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铿锵质朴的旋律和直击人心的歌词,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压迫、建立新中国的历史必然性,传递出“人民创造历史”的坚定信念。 《在灿烂的阳光下》则通过童声的纯净叙事与混声的恢弘颂扬,以“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温情视角,串联起从革命烽火到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展现党与人民血脉相连的深情。记录教师总结的核心观点,深化对红歌价值的理解。教师升华总结,将音乐学习与精神传承结合,提升课堂的文化价值。
板书设计: 课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灿烂的阳光下》 进行曲风格 同头换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