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升培优卷)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全真模拟提升培优卷-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提升培优卷)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全真模拟提升培优卷-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5 21:0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全真模拟提升培优卷(人教版)
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乘20,积(  )
A.除以10 B.乘20 C.乘10 D.乘2
2.计算320×80,最简便的竖式是(  )
A. B. C.
3.115×80的积的末尾有(  )个零.
A.2 B.3 C.4
4.320×16的积等于(  )
A.640×16 B.640×32 C.640×8
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  )
A.不变 B.扩大10倍 C.缩小10倍
6.估算145×11≈1450,准确值比1450(  )
A.多145×1 B.少145×1 C.少145×10 D.多145×10
7.一个因数末尾有两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  )个0。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8.与480×40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
A.48×400 B.48×4000 C.48000×4
9.每套校服120元,买48套要用(  )元。
A.5760 B.576 C.168
10.声音每秒传播340米,声音传播3400米要用多少秒?要求的是(  )
A.速度 B.时间 C.路程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1.填上“>”“<”或“=”.
30×180   30×160 27×200   20×270 600×10   10×660
123×40   32×130 98×154   15000 45×200   900×10
12.最大三位数乘最小两位数的积是   .
13.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   .
14.235×43的积是   位数,125×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15.500个12的和是   ,48个102大约是   .
16.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120小时会行驶   千米.
17.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就   .
18.根据37×3=11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37×12=    37×18=    37×21=   .
19.某商场占地面积是892平方米,15个这样的商场占地面积将是    平方米。
2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0。积也    。两个因数同时乘10,积就    。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乘2,积就    。
21.201×202×203×626的计算结果的末尾有    个连续的0。
22.李师傅每天加工295个零件,照这样计算,他第三季度大约能加工   个零件.
三.判断题(共8小题)
2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积也乘5.   
24.250×4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   
25.小芳骑自行车240米/分,2小时行多少米?列示:240×2.   .
26.一个因数乘几,另一因数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积不变.   .
27.三位数乘两位数,积不一定是五位数.   .
28.54×169≈50×100,即54×169≈500.   .
29.三位数乘两位数,如果因数的末尾没有0,则积的末尾就没有0.   .
30.602×170的积中间有2个零。    
四.计算题(共2小题)
31.直接写出得数.
35×2= 640×3= 14×600= 240×20=
70×130= 25×3= 80×700= 11×600=
32.列竖式计算.
237×18= 360×75= 445×11=
605×29= 80×540= 215×16=
五.解答题(共6小题)
33.有398名同学去看科普展,每辆大客车可乘坐48人,估一估,学校准备9辆大客车,够吗?
34.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6小时行了4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3小时就能到达终点,A地到B地相距多少千米?
35.宁波开往北京的一列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驶160千米,从宁波开出后,预计18小时到达北京.宁波至北京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数量关系式:   .
36.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114分钟.那么它绕地球5周要多少分钟?
37.学校动漫组有138名同学,器乐组有109名,书法组的人数是器乐组的4倍.书法组的人数比动漫组多多少人?
38.苏宁电器商场从工厂批发了80台点读机,每台140元.
(1)商场先按每台180元的价钱卖出58台,商场共卖得多少元?
(2)剩下的每台卖120元,如果点读机全部卖出,你认为商场是赚钱还是亏损?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答案】D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那么积也乘几或除以几,由此求解;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积不变的规律可得,
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乘以20,则积就乘2(20÷10)
如:200×3=600,若200除以10,3乘20,则得:20×60=1200,1200÷600=2,所以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乘20,积就乘2。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
2.【答案】A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计算320×80,最简便的竖式是即把320×80的被乘数与乘数的十位与十位对齐,
先算32×8,得出的积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以上分析:计算320×80,最简便的竖式应选A.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竖式计算方法的写法.
3.【答案】A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115×8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115×8=9200;
9200的末尾有2个0;
所以,115×80的积的末尾有2个0.
故选:A.
【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4.【答案】C
【分析】把16化成2×8,再进行计算即可判断.
【解答】解:320×16
=320×(2×8)
=(320×2)×8
=640×8;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灵活运用乘法的结合律进行简算.
5.【答案】B
【分析】根据积不变的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就要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不变,所以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会扩大10倍.
【解答】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会扩大10倍.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6.【答案】A
【分析】算出准确值,再减去估算值即可。
【解答】解:145×11﹣1450
=1595﹣1450
=145
所以准确值比1450多145×1。
故选:A。
【点评】算出准确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一个因数是100,另一个因数是8或3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假设一个因数是100,另一个因数是8或30;
100×8=800;100×30=3000;
800的末尾有2个0,3000的末尾有3个0;
所以,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的末尾有两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故选:A。
【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8.【答案】A
【分析】根据积的变比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同一个数,那么,它们的积不变;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A.48×400,第一个因数乘10,第二个因数除以10,积不变,算式变为480×40,所以48×400与480×40的积相等;
B.48×4000,第一个因数乘10,第二个因数除以10,积不变,算式变为480×400;所以48×4000与480×40的积不相等;
C.48000×4,第一个因数除100,第二个因数乘100,积不变,算式变为480×400;所以48×4000与480×40的积不相等。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
9.【答案】A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每套校服的价格乘48,即可求出买48套要用多少钱。
【解答】解:120×48=5760(元)
答:买48套要用5760元。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运算方法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总价=单价×数量。
10.【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声音每秒传播340米”是声音传播的速度,“传播3400米”是声音传播的路程,所以求传播3400米需要多少秒,就是求时间.
【解答】解:根据公式:
时间=路程÷速度
3400÷340=10(秒)
答:声音传播3400米要用10秒.求的是声音传播的时间.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行程问题,关键利用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做题.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先计算出算式结果,再比较大小.
【解答】
解:30×180>30×160 27×200=20×270 600×10<10×660
123×40>32×130 98×154>15000 45×200=900×10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算式的结果是多少,再进行比较大小.
1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直接用乘法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999×10=9990;
故答案为:9990.
【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明确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1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0除外),积也会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所以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会扩大10×10=100倍.
【解答】解: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扩大:10×10=100倍.
故答案为:100倍.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1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分别求出它们的积,再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235×43=10105;
积是10105,是五位数;
125×80=10000;
积是10000,积的末尾有四个0.
故答案为:五,四.
【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计算的结果,再进行解答.
1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求几个相同的数的和用乘法计算,500个12的和用乘法计算即可,48个102大约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据此解答.
【解答】解:500×12=6000
48×102≈4800
答:500个12的和是6000,48个102大约是4800.
故答案为:6000,480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问题的能力.
1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已知时间和路程,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可求速度,再用速度×时间=路程,此题可解.
【解答】解:120÷2×120
=60×120
=7200(千米)
答:120小时会行驶7200千米.
故答案为:720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间的关系.
1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两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扩大的倍数就等于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两个因数都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缩小的倍数等于两个因数缩小倍数的乘积;由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
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就扩大3×5=15倍.
故答案为:扩大15倍.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1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会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根据37×3=11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37×12=444 37×18=666 37×21=777.
故答案为:444、666、777.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19.【答案】13380。
【分析】一个商场的面积是892平方米,15个这样的商场的面积就是15个892平方米,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892乘15解答。
【解答】解:892×15=13380(平方米)
答:15个这样的商场占地面积将是13380平方米。
故答案为:1338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应用。
20.【答案】乘100;乘100;乘10。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积也乘或除以同一个数;
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另一个数,那么,它们的积乘或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解答】解:10×10=100
5×2=10
所以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0。积也乘100。两个因数同时乘10,积就乘100。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乘2,积就乘10。
故答案为:乘100;乘100;乘1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2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看因数的个位数字,题中各数的个位数字是1、2、3、6,将这四个数字相乘,看积的末尾数字是多少即可判断出末尾有几个连续的0.
【解答】解:1×2×3×6
=6×6
=36
因积为36,末尾没有0,
所以201×202×203×626的计算结果的末尾有0个连续的0.
故答案为:0.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用1×2×3×6求出结果再判断末尾的0的个数.
2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第三季度有31+31+30=92天,根据题意295×32即可,把295看作300,92看作90进行计算.
【解答】解:31+31+30=92(天),
295×92,
≈300×90,
=27000(个);
答:他第三季度大约能加工27000个零件.
故答案为:27000.
【点评】此题考查了工作效率×第三季度的天数就可以得李师傅加工多少零件,注意估算的方法.
三.判断题(共8小题)
2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0除外),积也会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一个因数乘5,即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5倍,积也乘5;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2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250×40的积再进行判断.据此解答.
【解答】解:250×40=10000积的末尾有4个0,所以250×4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计算的结果,再进行判断.
2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小芳骑自行车240米/分,求2小时行多少米,先把2小时化成120分,再进行列式计算.
【解答】解:2小时=120分,
240×120=28800(米)
所以题干的列式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注意时间单位的统一,统一后才能列式计算.
2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积不变的规律,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不变;可举例进一步证明.
【解答】解:如3×6=18,
一个因数3乘3得9,另一个因数6除以3得2,积仍然是18不变;
一个因数乘几,另一因数除以相同的数,积不变.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积不变的规律: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不变.
2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当一个因数百位与另一因数相乘不满10时积是四位数,当一个因数百位与另一因数相乘满10时积是五位数;据此判断.
【解答】解:三位数乘两位数,当一个因数百位与另一因数相乘不满10时积是四位数,
当一个因数百位与另一因数相乘满10时积是五位数.
例如:112×23=2576,342×42=14364,
所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积不一定是五位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是考查了整数乘法积位数的确定.
2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估算的方法,把54看作50,169看作170时,54×169≈50×170=8500,把169看作200,54×169≈50×200=10000,所以本题错.
【解答】解:54×169≈50×170=8500
或54×169≈50×200=10000
所以54×169≈500错.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乘法估算的方法,要把各数近似看作整十数、整百数.
2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三位数是105,两位数分别是11与12,分别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假设三位数是105,两位数分别是11与12;
105×11=1155,1155的末尾没有0;
105×12=1260,1260的末尾有1个0;
所以,三位数乘两位数,如果因数的末尾没有0,则积的末尾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
故答案为:×.
【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30.【答案】×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602×17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602×170=102340
102340的中间有1个0;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中间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四.计算题(共2小题)
3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直接计算即可解答问题,要注意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
【解答】解:
35×2=70 640×3=1920 14×600=8400 240×20=4800
70×130=9100 25×3=75 80×700=56000 11×600=660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属于基础题,细心计算即可解答问题.
3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笔算法则,列竖式计算即可解答问题.
【解答】解:237×18=4266
360×75=27000
445×11=4895
605×29=17545
80×540=43200
215×16=344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能力,属于基础题,细心计算即可解答问题.
五.解答题(共6小题)
3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学校租9辆大客车,每辆大客车可乘坐48人,可求出大约乘多少人,再和698名同学比较即可解答.
【解答】解:48×9,
≈50×9,
=450(名),
450>398,
所以学校准备9辆大客车够用.
答:学校准备9辆大客车够用.
【点评】本题先求9辆大客车可乘多少人,再比较即可,注意乘法的估算方法.
3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首先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汽车6小时行的路程除以6,求出汽车的速度是多少;然后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汽车的速度乘以从A地到B地用的时间,求出A地到B地相距多少千米即可.
【解答】解:480÷6×(6+3)
=80×9
=720(千米)
答:A地到B地相距720千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3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可求出路程.
【解答】解:160×18=2880(千米);
答:宁波至北京的铁路长2880千米.
【点评】本题体现了行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3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题意,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钟,绕地球5周的时间,也就是5个114相加,即114×5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
114×5=570(分钟).
答:绕地球5周要用570分钟.
【点评】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要用乘法进行计算.
3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已知学校动漫组有138名同学,器乐组有109名,书法组的人数是器乐组的4倍,则书法组的人数为109×4人,要求书法组的人数比动漫组多多少人,即求二者之差,列式为109×4﹣138,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09×4﹣138
=436﹣138
=298(人);
答:书法组的人数比动漫组多298人.
【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求出书法组的人数,然后根据减法的意义求书法组的人数与动漫组器乐组的人数之差即可.
3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用每台的价钱乘以卖出的台数,就是商场共卖得钱数.
(2)计算出全部卖出的钱数,然后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到是否赚钱还是亏本.
【解答】解:(1)180×58=10440(元)
答:商场共卖得10440元.
(2)10440+120×(80﹣58)
=10440+120×22
=10440+2640
=13080(元)
80×140=11200(元)
13080>11200
所以商场是赚钱,
答:复读机全部卖出,商场赚钱.
【点评】本题运用单价与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