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春天来啦》
单元大概念 美存在于生活中,美术学习始终要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
单元核心线索 观察和发现春天的美——用相机记录下自己眼里最美的春天——欣赏画家、艺术家表现的春天——自己用画笔表现春天,留住春天的美。
单元核心观念 作为生活之美的一部分,春天美不胜收,充满生机和希望。
引导性问题 春天美在哪里?为什么人们都喜爱春天?
单元任务与目标 让我们一起去探访春天,发现春天的美。 用画笔把你眼中、心里最美的春天留住。
单元分析 本单元紧密贴合《艺术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1~2年级)的两大核心学习任务:“欣赏身边的美”与“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欣赏身边的美”任务中,我们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山水、花草、树木等,领略它们的形态与色彩之美,从而认识到美无处不在,帮助学生初步培养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的能力。而在“表达自己的感受”任务中,我们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创作来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运用点、线、面、形状和色彩等元素来传达个人情感。 本单元以“春天来啦”为主题,旨在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的感知,培养他们观察、欣赏和赞美春天的情感。单元内容按照递进关系编排,第1课“探访春天”和第2课“留住春天”分别体现了从“探索发现”到“观察欣赏”,再到“尽情表现”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由浅入深,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参与多样化的美术学习活动,同时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一课时 《探访春天》
本课问题 让我们一起去探访春天,发现春天的美。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为两部分,一是“探究与发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发现春天的变化。”二是“表现与创意”:“用相机记录下自己眼里最美的春天,写下发现地点,分享给小伙伴。”围绕“探究与发现”,教材第28页展示了三幅自然变化的特写照片,有柳树发芽、桃花开放、“春江水暖鸭先知”等反映春天景象的图片。还设计了一幅教师带领学生到自然中找寻春天的情景照片,旨在鼓励师生到自然中去探寻春天。旁边设计了一个问题:“春天美在哪里?和同学们说一说。” 第29页展示了春天的大场景《新疆伊犁杏花沟春景》,以及人们在春天里珍惜春光、辛勤劳作的图片,反映的是春天里人们的劳动和生活,涉及的是春天里人的生活。 “表现与创意”是鼓励学生用相机记录自己发现的春天之美,记下时间和地点,分享给同学。选取反映春天的景象,本身就是发现身边之美,发展审美感知能力。第29页提供了三个范例,有鸟儿、花朵等特写,也有蒲公英的近景。每张照片还包含名称、拍摄者、年龄、拍摄地等基本信息,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实践的基本要求。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图片、视频等。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通过观察与欣赏,感受春天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
艺术表现 能通过拍照的方式记录自己眼中最美的春天,与大家分享。
创意实践 在摄影时,能有意识地寻找对象、角度、色彩等方面,进行创意表现。
文化理解 深刻体会艺术与自然、生活的紧密联系,了解24节气,增进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热爱,懂得珍惜春天,热爱春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春天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象,深入感受春天的美。
教学难点:如何用镜头记录自己心中最美的春天。
教学活动
环节一:视频导入,引出单元主题。
教师活动1 学生活动1
教师在上课前播放关于春天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视频中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然后引出本单元的主题:《春天来啦》,教师加以引导和介绍,渲染春天美好的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认真观看课件上的视频,进行思考,视频中表现的是什么季节?说出是春季,然后了解本单元的主题:《春天来啦》,充满期待的去感受春天之美,然后打开课本,坐姿端正。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播放画面优美的春天视频,学生初步感受春天之美,直接导入本单元课题,生动直观。
环节二:情境导入,任务驱动。
教师活动2 学生活动2
教师在课件上出示图片,播放春姑娘的语音,讲述小熊呼呼冬眠不醒的情境故事,号召学生帮助小熊快点醒来,让它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接下来去完成任务,唤醒小熊吧。 教师板书标题:《探访春天》。 学生观看课件上的图片,安静聆听春姑娘说的话,了解小熊呼呼冬眠不醒的情境故事,积极地接受任务与挑战,希望帮助小熊快点醒来,让它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学生安静的把课本翻到第一课,坐姿端正。
设计意图: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趣味情境故事导入,激情引趣,生动形象,将课堂环节以完成任务的形式贯穿起来,条理清晰,结构分明。
环节三:探究新知,完成任务,唤醒小熊。
教师活动3 学生活动3
任务一:寻春。(一起去寻找春天的痕迹) 1. 教师在课件上出示四季的图片,引导学生一起说出图片中的画面是什么季节,引出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各有独特的魅力。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与表达: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原因是什么?鼓励学生展开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进行简单的评价与总结,着重表达出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 探究与发现:春天来啦,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美妙的瞬间?教师鼓励学生积极表达,教师加以鼓励和引导。然后教师在课件上播放几段视频,让学生深入感受春天自然景象之美。(课件上依次播放冰雪消融、万物生长、百花盛开、鱼跃灵动、春风慢舞、燕子归来的视频片段)看完后,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景象带给你什么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教师总结:这些景象让我们感到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充满希望。然后课件上播放春姑娘的语音:“我们已经探寻到了春天的足迹,接下来想想如何让小熊呼呼珍惜春天,快点醒来呢?”由此引出第二个任务。 任务二:惜春。(珍惜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1. 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想一想,在春天人们会有哪些活动呢?然后在课件上出示春耕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春耕这一活动,然后进行思考:农民伯伯这么辛苦,你知道为什么要春耕吗?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与发言。最后教师加以补充:“春耕指的是在春季播种前翻松土地,这样播下的种子就能顺利扎根了。中国春耕文化代表了农民对春天的期盼和努力,是农民智慧和劳动的产物,承载着传统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希望!”经过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真是一年之计在于春呢! 2.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在春天人们还会有哪些活动呢?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与表达,课件上出示图片:春日踏青、室外露营、放风筝、野餐等。教师鼓励学生要走出室内,去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温暖与生机,珍惜时间,不负好春光! 3.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春天小朋友们还能做哪些有意义的事呢?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发言。然后在课件上出示画画、春游、种一棵植物、在春雨中漫步、植树、观察昆虫、吃青团、欣赏春雨后的彩虹等图片,加深感知与理解。然后播放课件上小女孩的语音:“春天可真美好啊!我们要珍惜时光,充分体验和享受这些时刻哦!” 任务三:留春。(记录下自己眼里最美的春天) 1. 课件上播放小女孩的音频:“春天好短暂啊,有什么方法可以留住春天吗?”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想想方法。然后课件上依次出示植物标本、植物书签、植物拓染、画画、摄影的图片,教师加以简单的介绍。 2. 课件上出示蒲公英的照片,播放摄影师的语音:“用相机记录下自己眼里最美的春天,写下发现地点,分享给小伙伴吧!”然后课件上出示蒲公英照片的名称、拍摄者、年龄、地点的文字信息,介绍这是一张竖构图的照片。然后欣赏黄鹂鸟和玉兰花的照片,引出这两张是横构图的照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表达:说一说,你最想拍哪些景物,能记录下你眼里最美的春天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进行简单的评价。 任务一:寻春。(一起去寻找春天的痕迹) 1. 学生欣赏课件上四季的图片,一起说出图片中的画面是什么季节,了解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各有独特的魅力。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能够展开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探究与发现:学生通过思考说出在春天大自然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哪些美妙的瞬间,与同学交流讨论。然后认真欣赏课件上的视频,深入感受春天的自然景象之美,看完后,说一说这些景象带给自己什么感受,学生能够大胆表达。 任务二:惜春。(珍惜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1. 主动思考:在春天人们会有哪些活动呢?欣赏课件上的图片,了解春耕这一活动形式,然后进行思考:农民伯伯这么辛苦,为什么要春耕呢?学生进行思考与发言,体会“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意义。 2. 学生继续思考在春天人们还会有哪些活动,进行积极思考与表达,感受春天要走出室内,去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温暖与生机,珍惜时间,不负好春光! 3. 学生继续进行深入思考,想一想在春天小朋友们还能做哪些有意义的事,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发言。 任务三:留春。(记录下自己眼里最美的春天) 1. 课件上播放小女孩的音频:“春天好短暂啊,有什么方法可以留住春天吗?”学生积极发言,想想方法,了解不同的创作方式,开拓思维。 2. 学习用摄影记录的方式与方法,思考自己最想拍哪些景物,学生积极发言,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完成任务挑战的形式展开,围绕“唤醒冬眠的小熊呼呼,感受春天美好”的情境任务设计环节,以寻春、惜春、留春三个环节展开设计,紧扣教学目标与任务,层层递进,加深感知,逐步突破教学重难点,使课堂环节形成有机整体。
环节四:佳作欣赏,提升审美。
教师活动4 学生活动4
教师在课件上出示九张优秀春天摄影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欣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更喜欢哪张作品,它有哪些特别之处呢?教师引导学生从照片的选材、构图、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赏析,教师加以点评和鼓励。 学生认真欣赏课件上的优秀春天摄影作品,能够主动的进行对比欣赏,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更喜欢哪张作品,它有哪些特别之处,在老师的引导下,试着从照片的选材、构图、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赏析,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对比欣赏摄影作品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专业性的角度进行赏评,深入观察,激发创作灵感,为后续的艺术创作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五:创意实践,大胆表现。
教师活动5 学生活动5
教师发布实践活动内容:去室外寻找你认为的最美春天,用镜头记录下来吧!然后教师明确创作要求,鼓励学生创意表现,大胆实践,并在照片上写下拍摄信息,做好记录。 学生了解实践活动的内容,明确创作要求,愿意利用课余时间走到室外,用镜头寻找自己眼中最美的春天画面,留住春天。学生能创意表现,大胆实践,并在照片上写下拍摄信息,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本环节明确创作内容与要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到室外,进行创意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亲身体验春天之美。
环节六:佳作展示,多元评价。
教师活动6 学生活动6
本环节以“春意盎然摄影展”的形式展开,教师鼓励学生挑选出自己的得意之作上台展示,讲讲自己对春天的感悟和理解。在作品评价环节,采用生评、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教师加以鼓励和点评。最后引导学生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构图奖、最佳表达奖、最佳纪录奖等,教师为获奖同学颁发小奖品。 本环节以“春意盎然摄影展”的形式展开,学生挑选出自己的得意之作上台展示,讲讲自己对春天的感悟和理解。在作品评价环节,能积极的进行生评、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方式,最后共同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构图奖、最佳表达奖、最佳纪录奖等,获奖同学上台领取小奖品。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图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通过镜头捕捉到的春天之美,进行创意有趣的作品展示,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
环节七: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教师活动7 学生活动7
1. 恭喜同学们成功唤醒了小熊呼呼,它有话要对我们说:“哇,原来春天这么美,谢谢大家把我唤醒,我们一起去感受春天,珍惜春天吧!让我们一起说出:春天,你好!教师鼓励学生齐声说出:“春天,你好!” 2. 播放视频,了解春天里的六个节气,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理解,升华情感。一起跟着视频学唱24节气歌,看完后鼓励学生说出春天的六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教师加以补充,升华情感。 1. 学生通过完成三个任务成功唤醒了小熊呼呼,然后认真安静聆听小熊的语音,和小熊一起说出:“春天,你好!” 2. 观看视频,了解春天里的六个节气,一起跟着视频学唱24节气歌,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理解,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图让学生拓展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24节气,增强文化理解,加深情感体验。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情境创设有效:以“唤醒小熊”为主线串联课堂,学生参与热情高,任务驱动模式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2. 多感官联动:融合视频、音乐、实物观察等多维度体验,帮助学生在互动中直观感受春天之美。 3. 文化渗透自然:春耕文化与节气知识的融入,使美术课兼具人文性与审美性,落实学科育人理念。 改进方向: 1. 课堂节奏把控:部分学生沉浸于情境互动时出现过度兴奋,需加强动静交替的过渡引导,如增设“春雨静心呼吸操”等调节环节。 2. 分层指导细化:对构图能力较弱的学生应提供更多可视化支架(如取景框模板),避免创作畏难情绪。 材料准备优化:室外拍摄环节可提前与家长沟通准备儿童相机/旧手机,避免设备不足影响实践效果。
板书设计
探访春天 寻春 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充满希望 惜春 春耕、踏青、露营、放风筝…… 不负好春光! 留春 相机记录 名称 拍摄者 年龄 地点 (横构图或竖构图) 春天的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