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留住春天》
本课问题 画家、诗人笔下最美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包含两个部分。“欣赏与交流”:“画家、诗人笔下最美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表现与创意”:“用画笔描绘生机勃勃的春天,以春天为主题举办一个小画展。” 第30页主要是“欣赏与交流”部分,展示了《放纸鸢》、《梨花小鸟》、《井冈山颂》三幅美术作品和唐代杜甫描写春景的《绝句》,这些作品表现的春天内容、角度和立意各不相同。教材第31页主要是“表现与创意”部分,展示了三幅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生动感人,视角和手法也不尽相同,可和学生一起从主题、内容、表现方法等角度赏析给学生的美术创作带来灵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选择绘画主题,用色彩、形状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情感,加深对“春天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春天的大自然美不胜收”这一贯串单元教学始终的观念的体会。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美术工具及示范画等。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通过欣赏名作与学生作品,帮助学生领悟春天蕴含的自然与人文双重美,进一步感受春天之美。
艺术表现 能选择合适的色彩和主题来表现自己心中的春天。
创意实践 能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方式创意表现春天之美。
文化理解 进一步加深对自然之美的认识,从春天中汲取蓬勃向上的力量。 感受音乐、绘画、古诗中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画笔表现出心中生机勃勃的春天。
教学难点:如何自选主题、自选工具,创意表现出独特的春天之美。
教学活动
环节一:歌曲导入
教师活动1 学生活动1
教师在课件上播放关于春天的歌曲串烧,比一比谁是班级的歌曲小大人,鼓励学生随着视频齐声跟唱,轻轻晃动身体,然后引出本课主题:《留住春天》。 跟着课件上播放的关于春天的歌曲串烧,齐声跟唱,轻轻晃动身体,感受音乐中表达的春天之美。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歌曲串烧的形式展开,鼓励学生积极跟唱关于春天的歌曲,直接导入,激情引趣,活跃课堂气氛,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春天之美,注重学科间的融合。
环节二:探究新知
教师活动2 学生活动2
名作赏析:(探究艺术家是如何表现春天的) ①《放纸鸢》赏析:教师出示作品,简单介绍作者和作品名称,引导学生说出作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鼓励学生组织语言大胆表达,然后引出这幅作品属于人物的主题画,教师加以补充和介绍。然后提出问题:除了放风筝,你还想表现出哪些春日活动呢?引导学生联系上节课所学,拓展思维,说出几种春日活动。最后课件上再出示一组丰子恺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探究,了解丰子恺画作的特点。 ②《梨花小鸟》赏析:教师出示作品,简单介绍作者和作品名称,引导学生说出作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鼓励学生组织语言大胆表达,然后引出这幅作品属于花鸟的主题画,教师加以补充和介绍。然后提出问题:除了小鸟,你还想用什么动物表现春天之美呢?引导学生联系上节课所学,拓展思维,说出几种能代表春天的动物。 ③《井冈山颂》赏析:教师出示作品,简单介绍作者和作品名称,引导学生说出作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鼓励学生组织语言大胆表达,然后引出这幅作品属于风景的主题画,教师加以补充和介绍。然后提出问题:猜一猜作者是站在什么角度进行创作的?引出远景式构图,为后续的艺术创作提供思路。 探究创作主题:课件上依次出示人物类、动物类、风景类主题作品,引导学生对比欣赏作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它是怎样表现春天的?教师鼓励学生从创意、构图、色彩、情感等方面进行赏评,教师加以补充和引导。 合作探究环节: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春天的色彩,限时三分钟,从自己的彩笔中找出适合春天的色彩,比一比哪组找的又快又准,鼓励学生上台分享,教师加以鼓励和引导。 教师示范环节:首先在课件上播放提前录制好的微课,鼓励学生认真观看后总结创作步骤,教师对绘画工具加以补充,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大胆创作。然后教师进行现场示范,注意画的速度慢一点,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 佳作欣赏:课件上出示三幅优秀作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赏评,试着从主题、色彩、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 名作赏析:(探究艺术家是如何表现春天的) ①《放纸鸢》赏析:学生欣赏作品,简单了解作者和作品名称,说出作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能够组织语言大胆表达,了解这幅作品属于人物的主题画,然后思考问题:除了放风筝,还想表现出哪些春日活动呢?学生联系上节课所学,拓展思维,说出几种春日活动。然后欣赏课件上出示的作品,深入了解丰子恺画作的特点。 ②《梨花小鸟》赏析:学生观察作品,说出作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能够组织语言大胆表达,了解这幅作品属于花鸟的主题画,然后思考问题:除了小鸟,还能用什么动物表现春天之美呢?学生联系上节课所学,拓展思维,说出几种能代表春天的动物。 ③《井冈山颂》赏析:学生说出作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组织语言大胆表达,了解这幅作品属于风景的主题画,然后思考问题:猜一猜作者是站在什么角度进行创作的?了解远景式构图。 探究创作主题:课件上依次出示人物类、动物类、风景类主题作品,学生对比欣赏作品,积极地说出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它是怎样表现春天的,试着从创意、构图、色彩、情感等方面进行赏评,其他同学认真聆听与思考,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合作探究环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春天的色彩,限时三分钟,从自己的彩笔中快速找出适合春天的色彩,比一比哪组找的又快又准,找完后学生积极上台分享,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其他同学进行简单的点评与补充。 教师示范环节:学生认真观看微课,看完后总结创作步骤。然后跟着教师示范进行思考,得到引导与启发。 佳作欣赏:课件上出示三幅优秀作品,学生进行大胆的赏评,试着从主题、色彩、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
设计意图:本环节层层递进,条理清晰,逐步突破教学重难点,为后续的艺术创作打下基础。
环节三:创意实践
教师活动3 学生活动3
教师发布创作内容,明确提出创作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课件上播放作品和音乐循环播放,为学生提供创作灵感,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认真了解本课的创作内容和创作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创作。
设计意图:教师明确提出设计内容和设计要求,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创作。课件上播放作品和轻音乐,为学生提供创作灵感,营造创作的课堂氛围。
环节四:展示与评价
教师活动4 学生活动4
本环节以“童心留春画展”的形式开展,教师鼓励学生大胆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向大家介绍自己眼里的春天,引导学生从创意、构图、主题、色彩、情感等方面介绍自己的作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最后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色彩奖、最佳情感奖等。 学生大胆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能够从创意、构图、主题、色彩、情感等方面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积极地进行自评、他评等方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设计意图:本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逐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评价环节以学生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辅,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
环节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教师活动5 学生活动5
教师介绍春天在古诗中的表达,感受诗人是如何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然后又通过诗配画的形式感受四首通俗易懂的古诗,加深体验,教师鼓励学生齐声朗诵,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了解春天在古诗中的表达,感受诗人是如何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然后又通过诗配画的形式感受四首通俗易懂的古诗,加深体验,学生齐声朗诵古诗,表达自己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探索春天之美的表现方式,体会春天这一永恒主题所受到的赞美,在教学中融入跨学科内容,感受古诗之美,增强文化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春天的观察和感受非常细致,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同时,学生们在绘画过程中也展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示范环节,我可能过于注重技巧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们想象力的激发。此外,在评价环节,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评价他人作品时缺乏具体的评价标准和依据。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做以下改进: 1. 在示范环节,可以适当减少技巧的讲解,更多地引导学生们观察、思考和想象,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 在评价环节,可以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和依据,引导学生们从色彩、构图、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3. 同时,我也将更加注重对学生们个体差异的关注,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深刻认识到美术教学不仅要注重技巧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探索和实践,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堂。
板书设计
留住春天 一、创作主题:人物、花鸟、风景、植物等 二、色彩:小组探究 三、古诗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