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升培优)第4单元 运算律 专项01 选择题(含解析)-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北师大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提升培优)第4单元 运算律 专项01 选择题(含解析)-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北师大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5 21:1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北师大版
第4单元 运算律 专项01 选择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把12+4=16,16×2=32,96÷32=3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96÷(12+4)×2 B.96÷[(12+4)×2]
C.96÷16÷2 D.96÷16×2
2.下面算式中,与35×101的结果相等的是( )。
A.35×100+1 B.35×100+35 C.35×100×1 D.35×100-35
3.下列算式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是( )。
A. B.
C. D.
4.下面算式中,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是( )。
A.25×(8×4)=25×8×4 B.25×8+25×4=25×(8+4) C.25×8×4=8×25×4 D.25×4=4×25
5.对于,若要简便运算,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8 B.6 C.8 D.8
6.下面算式中与499×201计算结果不相等的是( )。
A.500×201-201 B.499×200+499
C.500×200-200+499 D.499×200+200
7.下面算式中的括号,去掉后不改变计算结果的是( )。
A.235+(816÷8) B.(275+25)×30 C.72-(38-18)
8.算式436+259+134=259+(436+134)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C.加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9.若把算式“16×500-200÷50”的运算顺序改为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则算式变为( )。
A.16×(500-200)÷50 B.(16×500-200)÷50
C.16×[(500-200)÷50] D.16×(500-200÷50)
10.下面没有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是( )。
A. B. C.
11.下面算式中,去掉括号后运算顺序不变的是( )。
A.150÷(8×5) B.(24×2)+45 C.(56-7)÷6
12.计算125×8时,最简便的方法是( )。
A.125×8=1000 B.125×8=10×100
C.125×8=100×10 D.125×8=(100+25)×8
13.下面算式与0.99+99×0.99的结果相同的是( )。
A.0.99×(99-1) B.0.99×(99+1) C.0.99×(100-1)
14.小刚在计算时,看成了,结果比原来小18。下图圈出的部分表示18的是( )。
A. B. C. D.
15.下列过程错误的是( )。
A. B.
C. D.
16.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C.加法结合律 D.乘法分配率和乘法结合律
17.计算,下面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8.夏丽将算成,结果跟原来相差( )。
A.192 B.135 C.25 D.200
19.小马虎在计算4×(○+△)时,看成了4×○+△,计算结果比原来小了12,如果将12表示的含义在图中圈出来,那么下面正确的是( )。
A. B. C. D.
20.图形,★代表3个不同数。与★计算结果相等的是( )。
A. B. C. D.
21.李阿姨用计算器算49×68时,发现按键8坏了,如果他仍想用这个计算器算出了正确结果,他用的方法可能是( )。
A.49×70-2 B.49×60+8 C.40×68+9×60 D.49×70-49×2
22.与的计算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
A. B. C.
23.下图中,( )可以解释(4×3)×6=4×(3×6)。
A. B. C. D.
24.与61×99的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
A.61×100-99 B.61×100-61 C.99×61 D.60×99+99
25.下面各算式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的是( )。
A.250×39×4=250×4×39 B.72×(28+72)=72×100
C.500×86×20=86×(500×20) D.125×88=125×80+125×8
26.,运用的运算律是( )。
A.加法结合律 B.加法交换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7.235+438+765=438+(235+765)运用了加法( )。
A.交换律 B.结合律 C.交换律和结合律 D.都不是
28.下列算式中,与78×(25+75)的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78×25+75×1 B.78×25+75 C.78×25×75 D.78×25+78×75
29.是运用了( )。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
30.“2×(43×28)”解决的有( )个。
①歌剧院有楼上楼下布局一样,有28排座位,每排有43个座位,歌剧院一共能容纳多少名观众?
②有两块菜地长43米、宽28米,每2平方米安装一个灌溉喷头,需要安装多少个喷头?
③两个长方形一共多少平方米?
④基金会为山区儿童捐赠图书,艺术类书籍有43箱,每箱28册,文学类书籍数量是它的2倍,文学类书籍有多少册?
A.1 B.2 C.3 D.4
31.淘气练习简算,他应用运算律做对了( )题。
①125-(75+18)=125-75-18
②101×87=87×100-87
③25×88=25×8×11
④15×(4×8)=15×4+15×8
A.1 B.2 C.3 D.4
32.与54×99=55×100-54运算律相同的是( )。
A.52×23+77×52=52×100
B.54×99=54×9×11
C.64+8×8+4=64×2+4
D.101×22=100×20+20×1+100×1+1×2
33.下面各组算式得数不相等的是( )。
A.44×25与4×25×11
B.379-132-68与379-(132+68)
C.37×101与37×100+1
D.800÷15÷20与800÷(15×20)
34.下面算式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的是( )。
A.36×25=9×(4×25)
B.125×88=125×80+125×8
C.25×32×125=(25×4)×(8×125)
35.奇思在计算时,是这样计算的:,这种算法运用了( )。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36.用竖式计算114×24时,实际应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结合律
37.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
(1)笑笑用计算器计算绕地球32圈需要多少时间时,误把“2”按成了“5”,要按( )清除。
A.% B.OFF C.M+ D.CE
(2)以下方法中,不能得出正确结果的是( )。
A. B. C. D.
38.淘气在计算“437+195+▲”时,横线上填( )能应用加法结合律使运算更简便。
A.17 B.59 C.105 D.26
39.下面的计算,(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58+62+48=58+(62+48) B.125×54×8=54×(125×8)
C.47×4+63×4=(47+63)×4 D.(19×25)×4=19×(25×4)
40.下面算式中,第一步要先算加法的是( )。
A. B.
C. D.
41.下面例子不能说明等式5×4+3×4=(5+3)×4成立的是( )。
A. B.
C. D.
42.12×25=4×25+8×25应用了乘法的( )。
A.交换律 B.结合律 C.交换律和结合律 D.分配律
43.125×8×4×25=(125×8)×(4×25)运用了( )。
A.乘法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D.乘法交换律
44.下面式子中,( )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A. B. C.
45.与89×101不相等的是( )。
A.(80+9)×101 B.89×100×1 C.89×(100+1)
46.下面( )不能说明3×2+7×2=(3+7)×2。
A. B.
C. D.
47.下面能说明“4×3+6×3”与“(4+6)×3”相等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48.下面各图中,不能说明“3×(8+5)=3×8+3×5”的是( )。
A.
B.
C.
49.下面三个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437-156+134 B.437-(156+134) C.437-134+156
50.某小学开展田径运动会,共有323名学生参加。每人购买一套运动服(一件短袖和一条裤子),短袖的单价是38元/件,裤子的单价是54元/条。一共需要( )元。
A.29716 B.27916 C.27196 D.29176
51.要使算式18×65-12+24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可把原式改为( )。
A.18×[65-(12+24)] B.18×(65-12+24)
C.(18×65-12)+24 D.18×65-(12+24)
52.125×23×8,用乘法( )计算比较简单。
A.交换律 B.结合律 C.分配律
53.下列算式中,与25×44相等的是( )。
A.25×4×25×11 B.25×4+25×40 C.25×4+40
54.小新用计算器计算101×26时,发现计算器上的数字“6”坏了,他采用一种方法仍然算出了正确的结果,他可能是采用算式( )计算的。
A.101×25+25 B.101×27-1 C.101×25+101 D.101×25+1
55.△是一个一位数,△2是一个两位数。已知135×△=810,那么135×△2=( )。
A.980 B.1080 C.8370
56.a×(b×c)=(a×b)×c运用了乘法( )。
A.交换律 B.结合律 C.分配律
57.计算25×24,下面( )种算法是错误的。
A.25×4×6 B.25×4+25×6 C.25×4+25×20
58.用简便方法计算462-98,其中错误的是( )。
A.462-100+2 B.462-(100+2) C.400-98+62 D.400-100+62+2
59.下面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的是( )。
A.125×9×8=125×8×9
B.42+129+258=129+(42+258)
C.68×+68×=68×(+)
60.淘气班上的同学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探讨出不同方法计算124×32,以下方法中不能得出其正确结果的是( )。
A.124×(30+2) B.124×4×8
C. D.124×(40-8)
61.鹏鹏用四种方法计算(80+8)×125,下面哪种方法是正确的?( )
A.(80+8)×125=80×8×125 B.(80+8)×125=80×125+8
C.(80+8)×125=80×125×125×8 D.(80+8)×125=80×125+8×125
62.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是( )。
A.a+b=b+a B.(a+b)+c=a+(b+c) C.(a+b)×c=a×c+b×c
63.下列演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64.乐乐把25×(4+9)算成了25×4+9,他要想计算出正确结果,应该( )。
A.减25×9 B.加24×9 C.减24×9
65.0.25×1.2×0.4=0.25×0.4×1.2,应用了( )。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
66.与93×12的计算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
A.93×10+2 B.93×10×2 C.93×(10+2)
67.把一根木头锯成三段要用6分钟,如果锯成五段要用( )分钟。
A.10 B.12 C.15 D.8
68.(0-0)×(0+0)的计算结果是( )。
A.0 B.1 C.无法确定
69.霞霞用下图表示某运算定律,她表示的定律是( )。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分配律
70.△×○×☆=△×(○×☆)这是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71.72×△+72×88=72×100这个算式中,△等于( )。
A.88 B.12 C.100
72.在计算15×12时,光光使用的方法是15×4×3,下面的点子图中,( )能表示这种方法。
A.B.C.
73.下面算式中,(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42×(18+52)=42×70 B.a×b×c=a×c×b C.134×99+134=134×(99+1)
74.应用乘法结合律简算32×25时,怎样最简便?( )
A.4×(8×25) B.30×25+2×25 C.8×(4×25)
75.下列选项中,( )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A.(a+b)+c=a+(b+c) B.(4×3)×3=4×(3×3) C.a×b=b×a
76.下图可以证明( )。
A.乘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77.篮球每个35元,排球每个32元,买2个篮球和3个排球一共要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 )。
A.(35+32)×(2+3) B.35×3+32×2 C.35×2+32×3
78.口算15×8时,这样想:10×8=80,5×8=40,80+40=120。这个过程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79.一个计算器的数字“4”键坏了,要计算248×56,可以用下面( )计算出正确的得数。
A.28×96 B.258×56-10 C.238×56+560
80.小刚的作业本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一部分,请你根据信息来推断弄脏的这部分条件是( )。
叔叔买了共花了70元,其中每个蛋糕28元,每盒牙膏不足10元。每盒牙膏多少元?
A.2盒牙膏和1个蛋糕 B.1盒牙膏和2个蛋糕
C.1盒牙膏和1个蛋糕 D.2盒牙膏和2个蛋糕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B
【分析】观察最后一个算式,是一道除法算式,被除数是96,除数是32,而32是16×2的积,用16×2代换32,又因为16是12+4的和,用12+4代换16。可以看出,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加法添上小括号,乘法添上中括号。
【解析】96÷[(12+4)×2]
=96÷[16×2]
=96÷32
=3
把12+4=16,16×2=32,96÷32=3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96÷[(12+4)×2]。
故答案为:B
2.B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即(a+b)×c=a×c+b×c,35×101可以结合乘法分配律进行运算,将35×101中的101拆分成100+1,据此解答。
【解析】35×101
=35×(100+1)
=35×100+35×1
=35×100+35
所以与35×101的结果相等的算式是35×100+35。
故答案为:B
3.A
【分析】根据乘法结合律的形式为(a×b)×c=a×(b×c),然后分析每个选项是否符合该形式作答。
【解析】A.78×5×4=78×(5×4),这里将5和4结合起来先进行乘法运算,符合乘法结合律(a×b)×c=a×(b×c)的形式,所以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B.78×5+78×4=78×(5+4),这是应用乘法分配律a×c+b×c=(a+b)×c,而不是乘法结合律。
C.78+5+4是加法运算,不存在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D.78×5-4是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也不存在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所以,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是78×5×4。
故答案为:A
4.B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即(a+b)×c=a×c+b×c,据此选择。
【解析】A.25×(8×4)=25×8×4,不满足(a+b)×c=a×c+b×c的格式,没有应用乘法分配律;
B.25×8+25×4=25×(8+4),满足了(a+b)×c=a×c+b×c的格式,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C.25×8×4=8×25×4,不满足(a+b)×c=a×c+b×c的格式,没有应用乘法分配律;
D.25×4=4×25,不满足(a+b)×c=a×c+b×c的格式,没有应用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B
5.D
【分析】简便运算利用乘法结合律(a×b)×c=a×(b×c),把64拆成8×8,因为8×125=1000,方便计算。
【解析】64×125=8×8×125=8×(8×125)(运用乘法结合律,先算8×125 )。8×125=1000,再算8×1000=8000 。
故答案为:D
6.D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a+b)×c=a×c+b×c;根据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把各个选项化为两个数相乘,再和499×201比较,即可解答。
【解析】A.500×201-201
=(500-1)×201
=499×201
500×201-201与499×201计算结果相同,不符合题意。
B.499×200+499
=499×(200+1)
=499×201
499×200+499与499×201计算结果相同,不符合题意。
C.500×200-200+499
=(500-1)×200+499
=499×200+499
=499×(200+1)
=499×201
500×200-200+499与499×201计算结果相同,不符合题意。
D.499×200+200
=(499+1)×200
=500×200
499×200+200与499×201计算结果不相同,符合题意。
与499×201计算结果不相等的是499×200+200。
故答案为:D
7.A
【分析】分别先确定选项中各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以及它们去掉括号后算式的运算顺序;找出运算顺序不变的一组,其计算结果就不变。
【解析】A.235+(816÷8)是先算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括号外的加法;
235+(816÷8)去掉括号后是235+816÷8,还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没有变化,计算的结果不变;
B.(275+25)×30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275+25)×30去掉括号后变成275+25×30,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计算顺序变了,结果也会变;
C.72-(38-18)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
72-(38-18)去掉括号后是72-38-18,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计算顺序变了,结果也会变;
所以,去掉括号后不改变计算结果的是235+(816÷8)。
故答案为:A
8.D
【分析】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a+b+c=a+c+b;a+b+c=a+(b+c);因此算式中首先是交换了加数436和加数259的位置,因此是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然后先计算436加134的和,再计算259加上它们的和,因此是运用了结合律。据此选择出正确的选项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算式436+259+134=259+(436+134)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D
9.C
【分析】“16×500-200÷50”的运算顺序改为先算减法,那么要在500-200两边加上小括号,变为16×(500-200)÷50,再算除法,需要在(500-200)÷50两边加中括号,变为16×[(500-200)÷50],最后算乘法。
【解析】16×[(500-200)÷50]
=16×[300÷50]
=16×6
=96
若把算式“16×500-200÷50”的运算顺序改为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则算式变为16×[(500-200)÷50]。
故答案为:C
10.A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先用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第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第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与第三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据此解答。
【解析】A.由算式可知,计算25×36时,先把36转化为4×9,然后再用乘法结合律:a×(b×c)=a×b×c将原式转化为25×4×9可使计算简便。
B.由竖式可知,计算32×21时,把21转化为20+1,然后先用1去乘32,再用20去乘32,即32×21=32×(20+1)=32×20+32×1。整个过程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C.由图可知,计算整个图形的面积时,可以分别算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再相加,也可以把两个长方形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大长方形,用乘法直接算出大长方形的面积,即11×7+4×7=(11+4)×7。整个过程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A
11.B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规律,有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里的,没有小括号先计算乘除法,最后计算加减法,据此分析每个选项,选出去掉括号后运算顺序不变的即可。
【解析】A.150÷(8×5)先计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计算括号外的除法,150÷8×5先计算除法再计算乘法,运算顺序变了,不符合题意;
B.(24×2)+45先计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计算括号外的加法,24×2+45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运算顺序不变,符合题意;
C.(56-7)÷6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的除法,56-7÷6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减法,运算顺序变了,不符合题意。
运算顺序不变的是(24×2)+45。
故答案为:B
12.D
【分析】两个数相乘,可用到的简便方法有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据此进行分析即可。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解析】A.125×8=1000,没有用到简便计算,是直接计算的。
B.125×8=10×100,从125×8变到10×100,体现不到用到了哪些简便计算的方法。
C.125×8=100×10,从125×8变到100×10,体现不到用到了哪些简便计算的方法。
D.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把原式变为(100+25)×8=100×8+25×8,再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故答案为:D
13.B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解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可得:
故答案为:B
14.C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4×○+4×△,再与比较,原式比看错的式子多了3个△,因为4×△-△=3×△,也就是对应结果比原来小18。
【解析】=4×○+4×△
4×○+4×△比4×○+△多了4×△-△=3×△
故答案为:C
15.C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a+b)×c=a×c+b×c;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商不变,该过程正确;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叫做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b×c)。据此逐项分析。
【解析】A.25×32×125=(25×4)×(125×8):将32拆分成4×8,然后利用乘法结合律,分别让25与4结合、125与8结合进行简便计算,该过程正确。
B.125÷25=(125×4)÷(25×4):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商不变,该过程正确。
C.25×(4×24)=25×4×25×24:根据乘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而等号右边错误地使用了乘法分配律,该过程错误。
D.99×99=99×100-99:把99看作(100-1),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99×(100-1)=99×100-99×1=99×100-99,该过程正确。
故答案为:C
16.B
【分析】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28+56+72首先运用加法交换律为56+28+72,然后再利用加法结合律为56+(28+72),据此解题。
【解析】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B
17.B
【分析】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选项A,把48分成8×6,再利用乘法结合律简算,算式变为;选项B,把48分成40×8,40×8=320,方法错误;选项C,把48分成4×12,再利用乘法结合律简算,算式变为;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积相加。选项D,将48拆分成40+8,算式变为125×(40+8),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变为125×40+125×8,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A.,把48分成8×6,利用乘法结合律简算,方法正确;
B.,把48分成40×8,方法错误;
C.,把48分成4×12,利用乘法结合律简算,方法正确;
D.,将48拆分成40+8,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方法正确。
计算,方法不正确的是。
故答案为:B
18.A
【分析】式子25×(40+8),根据乘法分配律,分别先计算25与40的积,25与8的积,最后把两个积相加,求出得数。再计算25×40+8的得数,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求出这个式子的得数,最后把两个算式的得数相减即可。
【解析】25×(40+8)
=25×40+25×8
=1000+200
=1200
25×40+8
=1000+8
=1008
1200-1008=192
结果与原来的结果相差192。
故答案为:A
19.D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根据乘法分配律,把4×(○+△)写成4×△+4×○。再与4×○+△比较即可。
【解析】根据乘法分配律,把4×(○+△)=4×○+4×△。4×○+△与4×○+4×△相比,计算结果小了12,也就是少了3个△。
故答案为:D
20.B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a+b)×c=a×c+b×c。据此可知,×★=×★+×★,据此解题。
【解析】由分析得:
★=×★+×★;
图形,★代表3个不同数。与★计算结果相等的是。
故答案为:B
21.D
【分析】根据题意,68可以写成60+8或70-2,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49×68=49×(70-2)=49×70-49×2,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用计算器算49×68时,发现按键8坏了,如果他仍想用这个计算器算出了正确结果,他用的方法可能是49×68=49×(70-2)=49×70-49×2。
故答案为:D
22.C
【分析】99接近100,可把99写成100-1的形式,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把原式变为87×(100-1)=87×100-87,据此选择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与的计算结果相等的式子是87×100-87。
故答案为:C
23.A
【分析】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看哪个选项可以用(4×3)×6=4×(3×6)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解析】A.一竖列上有(4×3)个小正方体,共有6竖列,小正方体的个数为(4×3)×6个;或者一层有(3×6)个,共有4层,所以小正方体的个数为4×(3×6)个;所以(4×3)×6=4×(3×6)。
B.一行有4个,3行共有(4×3)个圆点;或者一列有3个,4列共有(3×4)个圆点;所以4×3=3×4。
C.左边小长方形的面积为4×3,右边小长方形的面积为6×3,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和为4×3+6×3;大长方形的长为(4+6),宽为3,大长方形的面积为(4+6)×3;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和等于大长方形的面积,所以(4+6)×3=4×3+6×3。
D.整个大线段由三条长度为分别4、3、6的小线段组成,4加3等于前面两条小线段的长度和,再加6等于整个大线段的长度,即(4+3)+6;3加6的和等于两后面两条小线段的长度和,4加和等于整个大线段的长度,即4+(3+6);所以(4+3)+6=4+(3+6)。
所以图A可以解释(4×3)×6=4×(3×6)。
故答案为:A
24.A
【分析】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把99写成(100-1)的形式,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解答即可。还可以将61写成(60+1)的形式,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解答即可。
【解析】61×99
=61×(100-1)
=61×100-61
=6100-61
=6039
61×99
=(60+1)×99
=60×99+99
=5940+99
=6039
所以61×99可以写成61×(100-1)、99×61、60×99+99三种算式的形式;不能写成61×100-99的形式。
故答案为:A
25.D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它们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析】A.250×39×4=250×4×39这里先运用乘法交换律交换了39和4的位置,然后算250乘4计算简便。
B.72×(28+72)=72×100,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C.500×86×20=86×(500×20) 这里先运用乘法交换律交换了86和500的位置,又运用乘法结合律使得500乘20计算简便。
D.125×88=125×80+125×8,先将算式变成125×(80+8),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写成125×80+125×8,这样计算简便。
故答案为:D
26.C
【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的定义可知,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根据加法结合律的定义可知,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通过观察发现算式,先运用加法交换律把两个加数94、178的位置进行了交换,又运用了加法结合律计算了后面两个加数的和,据此解答。
【解析】通过观察发现算式中既有 加数位置的交换,又有两个加数的结合,所以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所以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故答案为:C
27.C
【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的定义可知: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根据加法结合律的定义可知: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通过观察发现算式235+438+765=438+(235+765),先运用加法交换律把两个加数235、438的位置进行了交换,又运用了加法结合律先计算了后两个加数的和,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通过观察发现算式中既有加数位置的交换,又有两个加数的结合,所以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所以235+438+765=438+(235+765)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故答案为:C
28.D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式子78×(25+75)可以转化为分别先计算78与25的积、78与75的积,最后把两个积相加。
【解析】78×(25+75)
=78×25+78×75
故答案为:D
29.C
【分析】观察算式可知:计算时,把88分成80和8,用80和8分别去乘125,再把它们的积相加。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125×88
=125×(80+8)
=125×80+125×8
=10000+1000
=11000
因此,这个式子的变换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30.B
【分析】①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先求出一层能容纳多少人,再求出两层一共能容纳多少人;
②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这块菜地面积,然后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用除法解答;
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④首先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求出文艺类书籍有多少册,进而求出文学类书籍有多少册。
【解析】①歌剧院有楼上楼下布局一样,有28排座位,每排有43个座位,歌剧院一共能容纳多少名观众?列式为:2×(43×28);
②有两块菜地长43米、宽28米,每2平方米安装一个灌溉喷头,需要安装多少个喷头?列式为:2×(43×28)÷2=43×28;
③两个长方形一共多少平方米?
列式为:2×(43+28)=2×43+2×28;④基金会为山区儿童捐赠图书,艺术类书籍有43箱,每箱28册,文学类书籍数量是它的2倍,文学类书籍有多少册?列式为:2×(43×28)。
所以可以用“2×(43×28)”解决的有2个。
故答案为:B
31.B
【分析】①根据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二个数,再减去第一个数,进行简算,再判断是否正确;
②运用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进行简算,再判断是否正确;
③将88改写为8×11,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再判断是否正确;
④运用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进行简算,再判断是否正确。
【解析】①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连续减去这两个数,因此125-(75+18)=125-75-18,此计算正确;
②运用乘法分配律,101×87=(100+1)×87=87×100+87,因此101×87=87×100-87计算错误;
③将88改写为8×11,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25×88=25×(8×11)=25×8×11,因此25×88=25×8×11计算正确;
④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15×(4×8)=15×4×8,因此15×(4×8)=15×4+15×8计算错误;
所以他应用运算律做对的有2题。
故答案为:B
32.A
【分析】54×99=55×100-54,是把99看成100-1,然后按照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的,由此逐项分析求解即可。
【解析】A.52×23+77×52=52×(23+77)=52×100,运用的也是乘法分配律,此选项正确;
B.54×99=54×9×11,是把99看成9×11,然后按照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的,没有运用乘法分配律,此选项不正确;
C.64+8×8+4=64+64+4=64×2+4,是按照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的,没有运用乘法分配律,此选项不正确;
D.101×22=100×20+20×1+100×1+1×2,计算错误,此选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A
33.C
【分析】选项A根据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判断。选项B根据整数减法的性质判断。选项C根据乘法分配律判断。选项D根据整数除法的性质判断。
【解析】A.根据整数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知,44×25=(4×11)×25=4×25×11;
B.根据整数减法的性质,379-132-68=379-(132+68);
C.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37×101=37×(100+1)=37×100+37×1≠37×100+1;
D.根据整数除法的性质,800÷15÷20=800÷(15×20);
算式得数不相等的是37×101与37×100+1。
故答案为:C
34.B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
【解析】A.36×25=9×(4×25),是把36看成9×4,再按照乘法结合律计算的;
B.125×88=125×80+125×8,是把88看成80+8,再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的;
C.25×32×125=(25×4)×(8×125),是把32看成8×4,再按照乘法结合律计算的。
故答案为:B
35.B
【分析】乘法交换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依此即可选择。
【解析】125×25×32=(125×8)×(25×4),这里是先将因数32看成8×4,原式可以写成125×25×8×4,调整顺序为125×8×25×4,再将125与8结合,将25与4结合,然后分组为(125×8)×(25×4),因此这里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B
36.B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先用下面乘数个位的数去乘上面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下面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下面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上面的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下面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观察发现是将24拆为了(4+20),再将114分别乘4、乘20,最后将两个积相加。逐项分析答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
114×24
=114×(20+4)
=114×20+114×4
=2280+456
=2736
A.乘法交换律:a×b=b×a,不符合题意。
B.乘法分配律:(a+b)×c=a×c+b×c,符合题意。
C.乘法结合律:(a×b)×c=a×(b×c)或a×b×c=a×(b×c),不符合题意。
D.加法结合律:(a+b)+c=a+(b+c),不符合题意。
用竖式计算114×24时,实际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B
37.(1)D
(2)B
【分析】(1)计算器上 “OFF”是关机键,“ON”是开机键,“MR”是存储读出键,“MC”是清除存储数, “CE”是清除输入键,据此即可解答。
(2)要依据乘法运算律,分析每个选项的计算方法是否能得出与114×32相同的结果。
【解析】(1)笑笑用计算器计算绕地球32圈需要多少时间时,误把“2”按成了“5”,要按CE清除。
故答案为:D
(2)A.因为4×8 = 32,根据乘法结合律a×b×c = a×(b×c),那么114×4×8 = 114×(4×8)=114×32,该选项能得出正确结果。
B.114×30×2 = 114×(30×2)=114×60,60≠32,所以该选项不能得出114×32的正确结果。
C.根据乘法分配律a×(b + c)=a×b + a×c,114×(30 + 2)=114×30 + 114×2,展开后能得到114×32的结果。
D.同样根据乘法分配律,114×(40-8)=114×40 -114×8,经过计算也能得到114×32的结果。
故答案为:B
38.C
【分析】加法结合律:a+b+c=a+(b+c),运算律是为了计算更简便,437+195+▲想运用加法结合律,说明195+▲可以组成整十或者整百数,分别计算出195与各选项的结果,选择结果是整十或者整百数的即可。
【解析】A.195+17=212
B.195+59=254
C.195+105=300
D.195+26=221
淘气在计算“437+195+▲”时,横线上填105能应用加法结合律使运算更简便。
故答案为:C
39.C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根据乘法分配律的表现形式,看看哪个选项符合即可。
【解析】A.58+62+48=58+(62+48),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里运用了加法结合律,不符合乘法分配律。
B.125×54×8=54×(125×8),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并且125和54还交换了位置,这里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不符合乘法分配律。
C.47×4+63×4=(47+63)×4,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里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D.(19×25)×4=19×(25×4),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里运用了乘法结合律,不符合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40.B
【分析】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就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中括号外的。据此解答。
【解析】A.先算除法,再算加法。不符合题意;
B.先算加法,再算减法。符合题意;
C.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不符合题意;
D.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加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除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1.C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得数不变。
选项A的分析 在选项A中,左边5×4表示5个4,3×4表示3个4,相加就是(5+3)个4,与右边(5+3)×4所表示的意义一致,所以选项A能说明等式成立。
选项B的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左边有5个4个点的组和3个4个点的组,一共就是(5+3)个4个点的组,即(5+3)×4,与等式右边形式一致,所以选项B能说明等式成立。
选项C的分析,图中是长为5米宽为4米的长方形和长为5米宽为3米的长方形,面积分别为5×4平方米和5×3平方米,总面积应该是(5×4+5×3)平方米。而将其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后,长为(4+3)米,宽为5米,面积为(4+3)×5平方米,该选项表示的是5×4+5×3=(4+3)×5,不能体现5×4+3×4=(5+3)×4,所以选项C不能说明等式成立。
选项D的分析 ,图中是每个5元的物品有4组,共5×4元,每块3元的物品有4组,共3×4元,总钱数是5×4+3×4元。(5+3)可表示组数,即为一组,用每组的钱数乘组数,就是总钱数,即5×4+3×4=(5+3)×4
,所以选项D能说明等式成立。
【解析】A.根据分析可知,图A可以表示5×4+3×4=(5+3)×4。
B.根据分析可知,图B可以表示5×4+3×4=(5+3)×4。
C.根据分析可知,图C可以表示5×4+5×3=(4+3)×5,不能表示5×4+3×4=(5+3)×4。
D.根据分析可知,图D可以表示5×4+3×4=(5+3)×4。
故答案为:C
42.D
【分析】由题目可知,在计算12×25时,把12看作4+8,12×25=(4+8)×25=4×25+8×2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即可解题。
【解析】由分析可知:
A.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不符合题意,该选项错误;
B.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不符合题意,该选项错误;
C.没有应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该选项错误;
D.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符合题意,该选项正确。
所以12×25=4×25+8×25应用了乘法的分配律。
故答案为:D
43.A
【分析】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125×8×4×25=(125×8)×(4×25)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解析】125×8×4×25=(125×8)×(4×25)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A
44.C
【分析】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叫做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的乘法运算方法;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 再相加。据此分析每个选项选出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的即可。
【解析】A.48×(55+45)=48×100,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B.125×2×8=125×8×2,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C.(7×4)×25=7×(4×25),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的是(7×4)×25=7×(4×25)。
故答案为:C
45.B
【分析】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计算89×101时,把101先写成(100+1),或把89写成(80+9),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解析】89×101=8989
A.89×101=(80+9)×101=80×101+9×101=8080+909=8989,与89×101相等;
B.89×100×1=8900×1=8900,与89×101不相等;
C.89×101=89×(100+1)=89×100+89×1=8900+89=8989,与89×101相等。
故答案为:B
46.D
【分析】A选项中将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的价格相加,再乘2即可求出一共多少钱,也可以分别计算出2本笔记本和2支笔的钱数再相加;B选项中每行的白色和黑色圆圈的个数相加,再乘行数即可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也可以分别计算出白色和黑色圆圈的个数再相加;C选项中两个小长方形拼接的大长方形长是(3+7)厘米,宽是2厘米,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即可计算出面积,也可以分别计算出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再相加;D选项中将三段的长度相加即可求出总长度,据此分析每个选项选出不能说明的即可。
【解析】A.(3+7)×2=10×2=20(元),3×2+7×2=6+14=20(元),该选项可以说明3×2+7×2=(3+7)×2;
B.每行有3个白色7个黑色的圆圈一共有2行,(3+7)×2=10×2=20(个),白色圆圈每行有3个有2行,黑色圆圈每行有7个有2行,3×2+7×2=6+14=20(个),该选项可以说明3×2+7×2=(3+7)×2;
C.(3+7)×2=10×2=20(平方厘米),3×2+7×2=6+14=20(平方厘米),该选项可以说明3×2+7×2=(3+7)×2;
D.7+3+2=10+2=12(厘米),线段长12厘米,该选项不可以说明3×2+7×2=(3+7)×2。
不能说明3×2+7×2=(3+7)×2。
故答案为:D
47.B
【分析】
,线段总长度等于3段线段的长度和;
,总面积等于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面积=长×宽;也可以将整个图形看成大长方形,求出大长方形的长,直接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求出总面积;
,总个数=白色个数+涂色个数,行数×列数可以分别计算出白色和涂色个数;还可以将每行白色和涂色个数相加,直接用行数×列数求出总个数;
,单价×数量=总价,本子单价×数量+笔的单价×数量=总钱数。
【解析】
,6+4+3=13(cm),一共13cm;
,4×3+6×3=12+18=30(cm2)、(4+6)×3=10×3=30(cm2),总面积是30 cm2;
,4×3+6×3=12+18=30(个)、(4+6)×3=10×3=30(个),一共30个;
,6×3+4×4=18+16=34(元),一共34元。
能说明“4×3+6×3”与“(4+6)×3”相等的是②③。
故答案为:B
48.C
【分析】A选项中每行的白色和黑色圆圈的个数相加,再乘行数即可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也可以分别计算出白色和黑色圆圈的个数再相加;B选项中两个小长方形拼接的大长方形长是(8+5)cm,宽是3cm,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即可计算出面积,也可以分别计算出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再相加;C选择中将三段的长度相加即可求出总长度,据此分析每个选项选出不能说明的即可。
【解析】A.每行有8个白色5个黑色的圆圈一共有3行,3×(8+5)=3×13=39(个),白色圆圈每行有8个有3行,黑色圆圈每行有5个有3行,3×8+3×5=24+15=39(个),3×(8+5)=3×8+3×5,该选项可以说明;
B.3×(8+5)=3×13=39(平方厘米),3×8+3×5=24+15=39(平方厘米),3×(8+5)=3×8+3×5,该选项可以说明;
C.3+5+8=8+8=16(厘米),选段长16厘米,该选项不能说明3×(8+5)=3×8+3×5。
不能说明“3×(8+5)=3×8+3×5”的是。
故答案为:C
49.C
【分析】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先计算出三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A.437-156+134=281+134=415
B.437-(156+134)=437-290=147
C.437-134+156=303+156=459
459>415>147,所以得数最大的是437-134+156。
故答案为:C
50.A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短袖的单价乘需要买的件数,求出买短袖需要的总钱数;再用裤子的单价乘需要买的条数,求出买裤子需要的总钱数;把买短袖的总钱数加上买裤子需要的总钱数,即可求出一共需要多少元。
【解析】38×323+54×323
=(38+54)×323
=92×323
=29716(元)
一共需要29716元。
故答案为:A
51.A
【分析】熟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小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根据题目要求,添上小括号。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8×65–12+24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就用小括号把12+24括起来,再用中括号把65-(12+24)括起来,这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以此答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要使算式18×65–12+24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可把原式改为18×[65-(12+24)]。
故答案为:A
52.A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 再相加;乘法交换律是指一种计算定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125×23×8只需要交换23和8的位置,变算式为125×8×23即可计算。所以运用了乘法交换律。以此答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125×23×8
=125×8×23
=1000×23
=23000
125×23×8,用乘法交换律计算比较简单。
故答案为:A
53.B
【分析】根据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
根据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都可以使得25×44的计算简便。
【解析】根据乘法结合律可以写成:
25×44
=25×(4×11)
=(25×4)×11
=100×11
=1100
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
25×44
=25×(40+4)
=25×40+25×4
=1000+100
=1100
A.25×4×25×11
=100×25×11
=2500×11
=27500
B.25×44
=25×(40+4)
=25×40+25×4
=1000+100
=1100
C.25×4+40
=100+40
=140
A选项和C选项都不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B
54.C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c+b×c 。根据题意,把26分成(25+1),或26分成(27-1),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解答。
【解析】101×26
=101×(25+1)
=101×25+101
101×26
=101×(27-1)
=101×27-101
小新用计算器计算101×26时,发现计算器上的数字“6”坏了,他采用一种方法仍然算出了正确的结果,他可能是采用算式101×25+101计算的。
故答案为:C
55.C
【分析】△是一个一位数,△2是一个两位数,△2可以写成△×10+2,再把135×△2按照乘法分配律展开进行计算。
【解析】135×△2
=135×(△×10+2)
=135×△×10+135×2
=810×10+270
=8100+270
=8370
135×△2=8370
故答案为:C
56.B
【分析】此题考查了乘法运算定律,熟练掌握是乘法运算定律解决本题的关键。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叫做乘法结合律,由此求解。
【解析】由分析可得:
a×(b×c)=(a×b)×c,运用的定律是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B
57.B
【分析】计算25×24,可将24写成20+4,然后再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a+b)×c=a×c+b×c”进行简算;也可以先将24写成4×6,然后根据乘法结合律的特点“a×c×b=a×(c×b)”进行简算,依此选择。
【解析】A.25×4×6=25×(4×6)=25×24;
B.25×4+25×6=25×(4+6)=25×10;
C.25×4+25×20=25×(4+20)=25×24;
所以由此可知,25×4+25×6计算方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B
58.B
【分析】用简便方法计算462-98时,可以把98转化为100-2,然后利用:a-(b-c)=a-b+c去掉原算式中的小括号即可;也可以先把462转化为400+62,然后先算400-98,再加上62;还可以把两种方法结合来计算462-98。据此解答。
【解析】A.462-98=462-(100-2)=462-100+2,该选项计算方法正确。
B.462-(100+2)=462-102,与算式462-98不相等,该选项计算方法错误。
C.462-98=(400+62)-98=400+62-98=400-98+62,该选项计算方法正确。
D.462-98=(400+62)-(100-2)=400+62-100+2=400-100+62+2,该选项计算方法正确。
故答案为:B
59.C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解析】A.125×9×8=125×8×9,交换了9和8的位置,使乘积凑整,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B.42+129+258=129+(42+258),交换了42和129的位置,使和凑整,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C.68×+68×=68×(+),提取相同的因数68,再把剩下的部分相加,最后用68乘这个和,使运算简便,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60.C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可以将124×32中的32拆分成30与2的和,将算式变为124×(30+2),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进一步变为124×30+124×2,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即可。
可以将124×32中的32拆分成4与8的乘积,将算式变为124×4×8,从左向右依次计算即可。
可以用算式表示为100×30+2×30+4×30+100×2+2×2+2×4,根据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将算式变为30×(100+2+4)+2×(100+2+4),先计算括号里的,将算式变为30×106+2×106,再根据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将算式变为106×(30+2),先计算括号里的,再计算括号外的即可。
可以将124×32中的32拆分成40与8的差,将算式变为124×(40-8),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进一步变为124×40-124×8,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即可。
【解析】A.124×32
=124×(30+2)
=124×30+124×2
=3968
所以124×(30+2)与124×32结果相同,不符合题意。
B.124×32
=124×4×8
=496×8
=3968
所以124×4×8与124×32结果相同,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表格的结果可以用算式来表示:
100×30+2×30+4×30+100×2+2×2+2×4
=30×(100+2+4)+2×(100+2+4)
=30×106+2×106
=106×(30+2)
=106×32
所以106×32与与124×32结果不相同,符合题意。
D. 124×32
=124×(40-8)
=124×40-124×8
=4960-992
=3968
所以124×(40-8)与124×32结果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1.D
【分析】乘法分配律:(a+b)×c=a×c+b×c;(80+8)×125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80+8)×125=80×125+8×125,据此解题。
【解析】(80+8)×125=80×125+8×125
鹏鹏用四种方法计算(80+8)×125,(80+8)×125=80×125+8×125这种方法正确。运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D
62.B
【分析】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a+b)×c=a×c+b×c
【解析】A.a+b=b+a表示加法交换律,不符合题意;
B.(a+b)+c=a+(b+c)表示加法结合律,符合题意;
C.(a+b)×c=a×c+b×c表示乘法分配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3.B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a+b)×c=a×c+b×c;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叫做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b×c)。据此逐项分析。
【解析】A.根据乘法结合律,先计算25×4,所以,25×(4×8)=(25×4)×8,选项错误;
B.根据乘法分配律,49×99=(50-1)×99=50×99-99,选项正确;
C.根据乘法结合律,把32改写成4×8,先计算8×125,所以,32×125=4×8×125=4×(8×125),选项错误;
D.根据乘法分配律,49×99=49×(100-1)=49×100-49,选项错误;
所以,演算过程正确的是49×99=50×99-99。
故答案为:B
64.B
【分析】如果按照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应先算小括号中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但乐乐去掉了小括号,则应根据乘法分配律,用25分别乘括号里面的两个加数,再把它们的积相加,即25×(4+9)=25×4+25×9,即表示25个4加25个9;乐乐实际算成了25×4+9,表示25个4加1个9,即把加25个9只加了1个9,也就是少加了24个9;要想计算出正确结果,则应再加24个9,即加24×9。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乐乐把25×(4+9)算成了25×4+9,他要想计算出正确结果,应该加24×9。
故答案为:B
65.C
【分析】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解析】0.25×1.2×0.4=0.25×0.4×1.2,交换了两个因数的位置,应用了乘法交换律。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乘法的运算定律,需熟练掌握。
66.C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计算93×12时,可以把12看成10+2,然后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由此求解。
【解析】93×12
=93×(10+2)
=93×10+93×2
所以与93×12的计算结果相同的算式是:93×(10+2)。
故答案为:C
67.B
【分析】锯成3段,需要锯(3-1)次,即2次,由此先求出锯1次需要的时间;则锯5段,需要锯(5-1)次,即4次;根据乘法意义,用锯的次数4乘锯一次的时间,就等于锯5段需要的时间。
【解析】6÷(3-1)
=6÷2
=3(分钟)
3×(5-1)
=3×4
=12(分钟)
所以锯5段要用12分钟。
故答案为:B
68.A
【分析】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如果是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中括号、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0乘以任何数等于0,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0-0)×(0+0)
=0×0
=0
(0-0)×(0+0)的计算结果是0。
故答案为:A
69.D
【分析】加法结合律:(a+b)+c= a+(b+c)
乘法结合律:(a×b)×c= a×(b×c)
乘法交换律:a×b= b×a
乘法分配律:a×(b+c)= a×b+a×c
通过观察图中的算式,判断符合的运算定律,据此解答。
【解析】3×6+4×3
=3×(6+4)
=3×10
=30
此算式符合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D
70.B
【分析】题目中的等式△×○×☆=△×(○×☆)是将乘法运算中的三个数重新组合,这正是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即(a×b)×c = a×(b×c)。
【解析】根据乘法结合律的意义:△×○×☆=△×(○×☆)这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B
71.B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据此可知72×△+72×88=72×(△+88),又因为72×△+72×88=72×100,即72×(△+88)=72×100,所以△=100-88,据此作答。
【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得:
△=100-88=12
所以72×△+72×88=72×100这个算式中,△等于12。
故答案为:B
72.C
【分析】根据题意,点子图的长乘宽表示表示式子的因子,根据点子图划分,依次写出每个等式,再判断。
【解析】A.图中表示的是(10+5)×12,与题意不符;
B.图中表示的是(10+2)×15,与题意不符;
C.图中表示的是(4+4+4)×15=4×3×15,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3.C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由此解答。
【解析】A.42×(18+52)=42×70,没有运用乘法分配律;
B.a×b×c=a×c×b,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C.134×99+134=134×(99+1),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74.C
【分析】乘法结合律是(a×b)×c=a×(b×c),利用乘法结合律简算32×25可以把32看成8×4,4再与25结合相乘是100,继续算8×100=800计算最简便,因为尽量能凑成100与其它数相乘计算简便。
【解析】A.4×(8×25)应用乘法结合律简算32×25,但是8与25相乘不是最简便;
B.30×25+2×25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32×25,没有用乘法结合律简算;
C.8×(4×25)应用乘法结合律简算32×25时把32看成8×4,4再与25结合相乘是100最简便;
故答案为:C
75.B
【点评】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可用字母a,b,c来表示这三个数:(a×b)×c=a×(b×c);根据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乘法交换律就是把两个数交换位置,据此判断。
【解析】A.运用了加法结合律,不符合题意;
B.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符合题意;
C.运用了乘法交换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6.C
【分析】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或者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加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
【解析】题中表示的算式是
这个过程是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77.C
【分析】每个篮球的价钱乘买的个数,可以算出买篮球需要(35×2)元;每个排球的价钱乘买的个数,可以算出买排球球需要(32×3)元;买篮球需要的钱数加上买排球需要的钱数,即可算出一共需要(35×2+32×3)元。
【解析】篮球每个35元,排球每个32元,买2个篮球和3个排球一共要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35×2+32×3。
故答案为:C
78.C
【分析】由题目可知,口算15×8时,把15转化为10+5,然后用10和5分别去乘上8,最后把它们的积加起来,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b+ac,即可解题。
【解析】由分析可知:
A.乘法交换律指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不符合题意,该选项错误;
B.乘法结合律指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不符合题意,该选项错误;
C.乘法分配律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符合题意,该选项正确。
所以这个过程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79.C
【分析】计算器上的数字键“4”坏了,把248分解成用不到数字4的两个数字的和或差,用这两个数字分别与56相乘,再将积相加或相减。
【解析】A.248=220+28,248×56=220×56+28×56,28×96不能计算出正确的得数。
B.248=258-10
248×56
=258×56-10×56
=258×56-560
258×56-10不能计算出正确的得数。
C.248=238+10
248×56
=238×56+10×56
=238×56+560
238×56+560能计算出正确的得数。
一个计算器的数字“4”键坏了,要计算248×56,可以238×56+560计算出正确的得数。
故答案为:C
80.D
【分析】共花了70元,一个蛋糕28元,每盒牙膏不足10元,根据选项中给出的信息,假设牙膏是10元,分别求出画的钱数,然后再找出最接近总价70元的即可解答;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A.2盒牙膏和1个蛋糕:2×10+28=48(元),不足70元,不符合题意;
B.1盒牙膏和2个蛋糕:10+2×28=66(元),不足70元,所以不符合题意;
C.1盒牙膏和1个蛋糕:10+28=38(元),不足70元,所以不符合题意;
D.2盒牙膏盒2个蛋糕:2×10+2×28=76(元),因为牙膏不足10元,如果牙膏是7元,则正好花了70元,所以只有本选项的条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