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期末学情评估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期末学情评估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15 17:2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评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 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 青花瓷是我国陶瓷中的珍品,下列制作青花瓷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INCLUDEPICTURE"26DX9H-57.tif" INCLUDEPICTURE "D:\\26春\\智慧作业\\九化R安徽\\26DX9H-5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6春\\智慧作业\\九化R安徽\\26DX9H-57.tif" \* MERGEFORMATINET
2. 在当前全社会都在大力倡导环保、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各社区、企业等都在积极采取行动减少塑料污染。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竹制品替代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制品
B. 研发易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 焚烧废弃塑料,减少地表塑料制品
D. 实行塑料制品分类,循环使用塑料资源
3. 粗盐的初步提纯包含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烧杯 B. 漏斗
C. 燃烧匙 D. 蒸发皿
4.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下表是某品牌粽子的营养成分表(其中“钠”由NaCl提供),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项目 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钠
每100 g 1 080 kJ 4. 7 g 1. 2 g 40. 0 g 61 mg
A. 项目中仅有两种物质属于六大营养素
B. 钠元素是人体所必需的常量元素
C. 糖类、油脂、蛋白质可为人体提供能量
D. 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氧化属于化学变化
5. 我国的5G通信芯片主要由氮化镓(GaN)材料制成。图1是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26DX9H-58.tif" INCLUDEPICTURE "D:\\26春\\智慧作业\\九化R安徽\\26DX9H-5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6春\\智慧作业\\九化R安徽\\26DX9H-58.tif" \* MERGEFORMATINET
A. 图1中m=31
B. 图2中n=18
C. 镓属于金属元素
D. 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6.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对应的是(  )
A. 伍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作保险丝
B. 烧碱溶于水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D. 碳酸钠显碱性,可用于烘焙蛋糕
7. 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是目前治疗流感的药物之一。下列关于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奥司他韦是由50个原子构成的
B. 奥司他韦中含有1个氮分子
C. 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奥司他韦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8~9题。
在工业生产中,丙烯(C3H6)与丙烷(C3H8)很难分离。浙江大学科研团队利用分子筛材料ZU-609,采用吸附的方式,允许C3H6小分子通过,阻挡了较大的C3H8分子,实现C3H6和C3H8的分离;且能在常温下通过氮气吹扫,实现分子筛材料的完全再生。相较于传统的高温吸附分离,真正做到了低碳环保。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筛材料ZU-609可以循环使用
B. C3H6小分子通过分子筛,发生了化学变化
C. 相较于高温吸附分离,该分离技术更节能高效
D. 采用氮气吹扫,可能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9. 如图是丙烯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5A一改J+14.tif" INCLUDEPICTURE "D:\\26春\\智慧作业\\九化R安徽\\25A一改J+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6春\\智慧作业\\九化R安徽\\25A一改J+14.tif" \* MERGEFORMATINET
A. 丙烯在点燃前不需要检验纯度
B. 丙烯在空气中燃烧,不可能生成CO
C.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3H6+9O26CO2+6H2O
10. 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活泼金属可与硫酸反应,与硫酸反应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D. 金属可以导电,导电的不一定是金属
11.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25J-69.tif" INCLUDEPICTURE "D:\\26春\\智慧作业\\九化R安徽\\25J-6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6春\\智慧作业\\九化R安徽\\25J-69.tif" \* MERGEFORMATINET
A. 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水
B. 可用CaCl2作干燥剂
C. 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红墨水右高左低
D. a、b现象的对比说明铁钉生锈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水
12.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观察与实验,推理与判断,最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不考虑水分蒸发)(  )
INCLUDEPICTURE"SJ-61.tif" INCLUDEPICTURE "D:\\26春\\智慧作业\\九化R安徽\\SJ-6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6春\\智慧作业\\九化R安徽\\SJ-61.tif" \* MERGEFORMATINET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熟石灰 0. 18 0. 16 0. 14 0. 11 0. 09
硫酸铜晶体 14. 3 20. 7 28. 5 40 55
A. 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为16%
B. ②中加入氢氧化钠的过程中,有氢氧化钙析出
C. ③中棉线上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34. 3 g
D. ④中加入氢氧化钠前后均为硫酸铜饱和溶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 蛋雕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某项目式学习小组开展了制作“蛋雕”的活动。实施过程如下:
INCLUDEPICTURE"26DX9H-3改-6.tif" INCLUDEPICTURE "D:\\26春\\智慧作业\\九化R安徽\\26DX9H-3改-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6春\\智慧作业\\九化R安徽\\26DX9H-3改-6.tif" \* MERGEFORMATINET
  回答下列问题:
(1)“蛋壳裹蜡”是将蛋壳浸没在熔化的石蜡液中,然后取出、冷却,形成厚度适宜的石蜡保护层。此过程属于    (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2)蛋壳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小组同学在“蜡上作画”后,可选用    (填“白醋”或“食盐水”)腐蚀蛋壳。
(3)石蜡一般在50~70 ℃熔化,“去除蜡衣”的合理方法是    (填字母)。
a. 用砂纸打磨  
b. 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  
c. 置于80 ℃热水中
(4)作品完成后,合理处理使用过的石蜡的方法有      (写一点)。(5分) 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 "D:\\26春\\智慧作业\\九化R安徽\\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6春\\智慧作业\\九化R安徽\\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
14. 气球常在化学实验中作为辅助工具,如图是某探究小组用到气球的小实验。
INCLUDEPICTURE"25J-70.tif" INCLUDEPICTURE "D:\\26春\\智慧作业\\九化R安徽\\25J-7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6春\\智慧作业\\九化R安徽\\25J-70.tif" \* MERGEFORMATINET
(1)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为    。
(2)A、B可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中应保持A、B中              相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B,将气球中固体倒入容器内液体后,气球胀大,且恢复至室温后气球不变瘪。下列符合要求的固体和液体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硝酸铵和水 B. 大理石和稀盐酸
C. 氢氧化钠和水 D. 铜和稀硫酸
(4)利用图C可探究得出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请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 "D:\\26春\\智慧作业\\九化R安徽\\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6春\\智慧作业\\九化R安徽\\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
15. 以黄铜废料为原料制备石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u2(OH)2CO3]的一种流程如下:
INCLUDEPICTURE"26DX9H-60.tif" INCLUDEPICTURE "D:\\26春\\智慧作业\\九化R安徽\\26DX9H-6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6春\\智慧作业\\九化R安徽\\26DX9H-60.tif" \* MERGEFORMATINET
【查阅资料】
①黄铜废料中含铜84%~86%,含锌14%~16%,杂质总量≤0. 3%。
②59 ℃时,向5%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8%的硫酸铜溶液,可制得产率较高的石绿固体。
(1)“预处理”包括粉碎、酸浸等过程。“粉碎”的目的是               。使用稀硫酸“酸浸”的目的是   。
(2)写出铜与稀硫酸、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
(3)步骤2获得的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Cu2+和   (填离子符号)。
(4)“系列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干燥等。干燥时温度过高会发生如下反应:Cu2(OH)2CO32R+CO2↑+H2O,R的化学式为? ?。(6分)
16. 学习了“常见的酸、碱、盐”后,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NaHCO3和NaOH的性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探究NaHCO3固体的稳定性
该小组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中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时,证明有水生成;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结论:NaHCO3固体受热能分解。
【实验二】探究NaHCO3溶液的酸碱性
取少量NaHCO3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1~2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浅红色。
(2)实验结论:NaHCO3溶液呈________性。
【实验三】探究NaHCO3溶液的稳定性
常温下,在密闭容器(图2)中放入盛有100 mL 蒸馏水的烧杯,开启CO2传感器,测得容器内CO2浓度基本不变;将蒸馏水换成NaHCO3的稀溶液,开启CO2传感器,测得容器内CO2浓度增大。
(3)用100 mL蒸馏水做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4)实验三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以下问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实验四】数字化实验探究NaOH的性质
常温下,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分成两等份。向一份NaOH溶液中滴入稀盐酸,用pH传感器测定该过程中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3曲线M。向另一份NaOH溶液中先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再向溶液X中滴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同时用传感器测定变化,得到随盐酸体积(mL)变化曲线N(未在图3坐标系中画出)。
(5)溶液X的pH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点的pH。
(6)曲线N上横坐标为10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6分)
17.某小组欲测定含NaOH和NaCl的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称取10 g该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向该溶液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 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20 g。
(1)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2)某同学提出将上述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即可得到样品中的氯化钠固体,称量即可。你是否同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答案
一、1.D 2.C 3.C 4.A 5.D 6.C 7.C 8.B
9.D 10.D 11.C 12.B
二、13.(1)物理
(2)CaCO3;白醋
(3)c
(4)回收利用(合理即可)
14.(1)锥形瓶
(2)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和体积;2H2O22H2O+O2↑ (3)B
(4)开始时右侧铜片上无明显现象,缓慢倾斜Y形管,将右侧的稀盐酸倒入左侧,左侧铁片上产生气泡,气球胀大
15.(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除锌
(2)Cu+H2SO4+H2O2===CuSO4+2H2O
(3)H+ (4)CuO
16.(1)出现无色液滴;CO2+Ca(OH)2===CaCO3↓+H2O
(2)碱 (3)作对照
(4)常温下,NaHCO3溶液不稳定,能产生CO2
(5)小于
(6)NaC1、CO2(合理即可)
17.(1)解: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
20×7.3%=1.46 g。
设恰好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x  1.46 g

x=1.6 g
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 g-1.6 g=8.4 g,则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84%
答: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84%。
(2)不同意,反应后的溶液中不仅包含了原样品中的氯化钠,也包含了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使计算出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同课章节目录